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股骨干骨折交锁髓内钉远端锁钉的锁定技术进一步探讨,找到提高锁定成功率并减少手术时间,减少医护射线暴露的方法。方法根据髓内钉远端锁钉钉孔间距及不同髓内针尾部直径大小调整瞄准模块结合钻系统准确置入远端锁钉。结论临床上用可调式模块结合钻系统在髓内钉远端置钉锁定是一种理想的选择。

  • 标签: 可调式模块 芯钻系统 交锁髓内钉 远端锁定 股骨干骨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髓减压植骨联合自体外周血干细胞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方法2009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股骨头坏死患者20例(30髋),男13例,女7例,年龄21~68岁,平均44.3岁。病程2~26个月。激素长期服用史9例,长期饮酒史6例,创伤史3例,特发性2例。摄双髋关节正位、蛙式位X线片、MRI片进行确诊。根据ARCO骨坏死分期标准所有患者均为Ⅱ期,其中15髋行髓减压植骨联合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作为治疗组,另15髋行髓减压植骨作为对照组。术后定期随访,采用Harris评分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经平均22个月随访,治疗组末次随访时髋关节Harris评分由术前58.24上升到86.39分,术后评分明显较术前提高(P<0.05);对照组末次随访时髋关节Harris评分由术前57.57分上升到75.39,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术前髋关节Harris评分无统计学意义,术后Harri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髓减压植骨联合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有效方法,其疗效优于单纯髓减压植骨。

  • 标签: 股骨头坏死 髓芯减压 植骨 干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甲氨蝶呤配伍中、米非司酮配伍中和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配伍中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A、B、C三组,每组各30例,A组采用甲氨蝶呤配伍中治疗,B组采用米非司酮配伍中治疗,C组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配伍中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HCG-β值变化情况治疗效果。结果A、B两组的治疗效果分别为80%与76.67%,远低于C组治疗有效率96.67%;A、B两组患者HCG-β值回归正常的时间均长于C组患者,以上数据差异存在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配伍中治疗异位妊娠效果确切,且患者恢复较快,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氨甲喋呤 米非司酮 中药 异位妊娠 保守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载抗生素硫酸钙治疗慢性股骨骨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3月到2016年11月收治的慢性股骨骨髓炎患者21例,其中女性6例,男性15例,年龄在24-60岁之间,平均年龄35岁,病程为6-36月,均为单侧慢性股骨骨髓炎,手术采用彻底清创,载抗生素硫酸钙填充骨髓腔,一期缝合的方法,术后常规应用敏感抗生素及口服中药治疗。术前与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观察患者血沉、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等实验室指标的改变情况,以及患者的临床症状是否消失,并在随访期间行X线检查观察抗生素硫酸钙吸收情况。结果17例患者感染控制良好,感染未复发,4例患者术后有淡黄色渗出液渗出,经伤口换药及服用中药后,症状消失。所有患者随访6-24月,平均18个月。术前与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的血沉、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等实验室检查指标较手术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术后随访期间X线检查均显示抗生素硫酸钙吸收良好,无感染再复发。结论载抗生素硫酸钙治疗慢性股骨骨髓炎可以有效的控制感染,改善患者症状,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 标签: 慢性骨髓炎 万古霉素 硫酸钙
  • 简介:摘要在我国医疗机构开展医疗服务过程中难免会发生药患纠纷,尤其是在急诊药房工作过程中,药师直接面向患者开展工作。伴随着药品数量以及药品种类不断增加,药物之间相互作用导致问题越来越突出,医护人员以及患者对于用药说明需求不断扩大,导致患纠纷不断增加。想要解决患纠纷,必须要明确急诊药房患纠纷的原因,针对原因提出具体的预防措施。

  • 标签: 急诊 药房 药患纠纷 原因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治疗脂肪性肝病时采用针结合方式的效果。方法以2013年6月至2016年9月为期,共选择患者132例。为其中66例患者采用单纯口服西药治疗方式,所得数据记对比组;另外66例则采用中医针结合治疗方法,所得数据记研究组。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91%(60/66),明显高于对比组74.24%(49/66);同时研究组治疗后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也低于对比组,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针结合治疗方案可有效提升脂肪性肝病的治疗效果,并降低血脂指标。

  • 标签: 脂肪性肝病 针药结合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我院住院患者的退情况以及原因进行分析,总结出对应的管理措施。方法将我院2014年1月-12月住院部各科室病区的1231份退医嘱单作为研究对象,对退药科室、品种和原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分析,医嘱变更、患者出院、换科室是退的主要原因,分别为37.86%、23.07%和12.27%。结论结合住院患者退的原因,可以通过完善退制度,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促进各科室联系等措施对退进行规范化管理,提高临床用药的合理性。

  • 标签: 住院患者 退药情况 管理措施
  • 简介: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大鼠血浆及组织中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和大黄素的液-质联用方法,并探讨酒制大黄中游离蒽醌成分对大鼠体内的动学的影响。方法:分别给予SD大鼠灌胃大黄生品和酒制品水煎液后,采用LC-MS测定血浆中大黄酸、芦荟大黄素、大黄素的血药浓度的含量。结果:大黄酒制品组的动学参数(Tmax、Cmax、T1/2和AUC0-t)与生品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大黄酒制后,芦荟大黄素和大黄素在大鼠体内的Tmax均有不同程度的延长,Cmax均较生品组高,AUC0-t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说明大黄酒制后有助于促进芦荟大黄素和大黄素的吸收,增加其生物利用度。但两者的半衰期T1/2均有所减少,说明两者在体内代谢较快;大黄酸的动学参数变化不大。结论:酒制大黄中游离蒽醌成分对大鼠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有较大影响,该研究结果为探讨大黄炮制机理提供实验依据。

  • 标签: 大黄酸 芦荟大黄素 大黄素 药物代谢动力学 液-质联用
  • 简介:摘要张冰教授,一直从事中医药教学、科研与临床工作30余年,擅长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皮肤病及代谢性疾病的中医药治疗,临床经验丰富,尤其注意临床中药的安全应用。现将其脾胃疾病常用的部分对进行介绍。

  • 标签: 张冰 脾胃疾病 药对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院门诊医师用药情况,促进合理、科学用药,减少退情况发生。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在医院门诊处方8000张,由临床药师逐一审查将不合格处方筛选出来,分析不合理用药处方。观察处方点评前后不合理用药处方比例变化和退情况变化。结果点评后不合理用药处方比例从4.60%显著下降到2.28%,P<0.05;退处方例数由点评前的平均每个月23例明显下降到14例,P<0.05。结论药师参与处方点评,明显促进门诊合理用药,减少退情况发生。

  • 标签: 药师 门诊医疗
  • 简介:肝细胞癌居世界癌症病死率的第3位,具有侵袭性强、增殖速度快、复发率高等特点。迄今为止,外科手术仍是治疗早期肝癌最有效和最成熟的方法,而化疗被认为是中晚期肝癌的一项综合治疗手段。在临床,部分肝癌患者对一些抗肿瘤药物早期表现敏感,

  • 标签: 肝肿瘤 肿瘤微环境 抗药性 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在治疗贝尔面瘫急性期时运用针联合治疗法的效果观察。方法以21天为治疗疗程,选取收集2015年3月至2017年6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贝尔面瘫急性期患者为分析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分别30人。其中,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方法;对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针治疗方法。结果21天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特别是对于病情严重患者,中西医联合治疗贝尔面瘫急性期患者的疗效明显高于单纯使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的对照组患者(P<0.05)。对。结论在治疗贝尔面瘫急性期时运用针联合治疗法,不仅在疗效上效果好,安全性高,在起效时间上也短,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贝尔面瘫 针药联合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根据一项新研究显示,如果每天服用高剂量的某些处方药,服用一周内可能有心脏病发作风险。以往研究将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这类止痛的使用与心脏病发作风险升高联系在一起。于2017年5月发表在《英国医学杂志》的一份新报告分析了近百万人的数据,其中约61,000名有过心脏病发作。

  • 标签: 心脏病发作 止痛药 风险 《英国医学杂志》 非甾体类抗炎药 处方药
  • 简介:通过总结归纳在门诊窗口发过程中需要交待的重点和注意事项,对门诊窗口发中用药交待进行规范,有利于提高药师专业水平和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更好地促进患者规范用药,更能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和减少患者药物不良反应,使患者能够享受到更优质的药学服务。

  • 标签: 发药 规范 用药交待 重要性
  • 简介:摘要眼部给脂质纳米制剂的研究是当前肿瘤疾病开展药剂学纳米制剂研究领域内的热点之一。本文针对肿瘤疾病开展纳米制剂研究,包括脂质体,胶束,白蛋白纳米粒为研究主线,探讨其对眼部给所起的作用研究,并在临床治疗实践中,以其突出治疗成效,进一步指导临床科研,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其在药剂学上的贡献。

  • 标签: 眼部给药 脂质 纳米制剂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耐多肺结核患者48例的护理探究。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耐多肺结核患者共4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再接受个体化的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患者配合度、疾病认知率以及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耐多肺结核的临床治疗中开展个体化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患者调整负面情绪和提高对疾病的认知率,可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和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重大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耐多药 肺结核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