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100 个结果
  • 简介:日本民间有“的八分目”的谚语,大概意思就好比“吃饭要吃到八分饱”。八分是一个度,也是一种节制,将生活中对于物质的满足从100%抑制到80%。本文将“八分目”理念运用到室内空间设计中,阐述所有的空间都是为人的需求而改变,对于“需求”这个问题,经过长时间的自我反省,我们最终发现“适量”的重要性。而在全球资源日益紧缺的形势下,倡导室内设计中的“八分目”显得更加务实、理性。

  • 标签: “八分目” 适度 生态可持续
  • 简介:洪亮君奇我《中国篆刻百家·洪亮卷》,我读之再二,不忍释卷。并与洪亮君通电话,告之:“我极喜欢你刻的细朱文小印章。”我知道洪亮君的性格是:人誉之,一笑;人非之,亦一笑。我不篆刻,却喜欢翻翻印谱,聊以读书之余闲,获得美的享受。

  • 标签: 《中国篆刻百家·洪亮卷》 篆刻艺术 洪亮 篆刻风格 印谱
  • 简介:任熊(1820—1857)的青绿山水长卷《范湖草堂图》为我们再现了一种水木清辉、幽静闲适的境界,不仅色彩瑰丽,笔墨恬淡,更具有生意。与任熊的人物画和花乌画相比,此作亲切自然,生动温馨,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画面的线条从奇崛而变为平和,设色浓艳与疏淡结合,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貌。

  • 标签: 审美意境 生意 万物 青绿山水 生活气息 艺术风貌
  • 简介:萧兵对张光直的学术批评以“泛萨满论”为核心,表现在对虎食人卣、良渚玉琮、濮阳西水坡墓葬及三蹻的阐释,以及对中国与中美洲文明的比较等方面。从二人论述时间看,张光直未曾回应过这些批评,但对类似质疑有过预设和解释,本文称之为“潜在的对话”。二人的研究都围绕“”展开,萧兵把“”作为史料,旨在还原古史;张光直把“”及物与人的关系视为理解中国文明起源发展的关键线索,希望建构新的文明起源观和古史研究范式。然而,张氏在反西方史学理论的霸权叙事的同时,所凭借的资源仍是西学话语中的萨满理论,故受多方争议。当下中国文学人类学学界的前沿发展呈现出将这两种“”观念进行整合的趋势。

  • 标签: 萧兵 张光直 萨满论 艺术考古 “物”观
  • 简介:2013年青年艺术家厉槟源异军突起,"我有病"系列在崔灿灿的策划下,让世人观测到行为从事件发生到艺术的转折,使这个年轻黝黑的南方青年艺术家以惯常都市人不易接受的方式,将行为得到另一种视角的阐释(虽然以裸奔行为加上影像以及装置三者杂糅并不新鲜,但青年艺术家以重复老路来展示某个新概念的勇气值得褒扬)。2013年秋我曾与厉槟源对话,他戴着墨镜始终不肯摘下来的年轻的脸活泼而夸张,那种极其强烈的表现欲几乎从瘦削的皮囊里破壳而出。艺术家可能受限于时代与旧有表现方式,但这种激烈

  • 标签: AAC 破壳而出 栗宪庭 尚杨 何多苓 表现欲
  • 简介:法国作家雨果曾把音乐作为开启人类智慧的三把钥匙之一,欲文明其精神,必先熏陶其心灵,强调的就是音乐的作用。为此,国家一直把音乐教育作为实现对青少年"四有"新人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当笔者对农村中学音乐教育的现状进行调查时,发现仍然存在诸多不足,本文正是以此为出发点,探讨当前农村中学教育中的现状和特点,并结合自身的实践,提出一些创新发展策略,为新课改背景下农村中学音乐教育的完善提供一点参考。

  • 标签: 农村中学 音乐教育 现状 策略
  • 简介:越剧新版《梁山伯与祝英台》自搬演至今已有十年多的时间,演出初期因剧目的创新而饱受争议,但仍未能妨碍这部戏在新时期年轻观众中传播。这部戏不仅在流派、情节结构、唱词等多方面进行了创新,也为老戏新改做了一个很好的榜样。上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影视和新媒体的冲击,戏曲本身出现了很多问题,包括戏曲的美学意味、空灵、写意和神韵等等似乎被抛弃和扼杀。戏曲技术手段的运用方面,越来越多地借助实物、高科技

  • 标签: 会景 体物神 再议越剧
  • 简介:《健忘村》是一部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背景的风格化喜剧片。从中国传统文化而言,这部影片其实就是一种逻辑断裂式忘忧的一种“健忘”式的影视化解释,同时,亦是对现实世界中的“健忘”的一种反讽化解构。这部影片以荒诞式的造梦技法,以形形色色的人,

  • 标签: 中国传统文化 健忘 现实空间 人与物 实验 哲思
  • 简介:《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修订稿)中明确提出:创造是发挥学生想象力和思维潜能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学生进行音乐创作实践和发掘创造思维能力的过程和手段,对于培养创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什么是创造性音乐教育?如何对学生进行创造性音乐教育呢?

  • 标签: 音乐教育 音感训练 创造思维能力 音乐创作 学生想象力 音乐课程标准
  • 简介:2012年7月9日上午,安庆市第六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筹委会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本届艺术节吉祥评选结果。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艺术节筹委会常务副主任章松,副市长、艺术节筹委会常务副主任黄杰出席新闻发布会。

  • 标签: 艺术节 安庆市 吉祥物 黄梅戏 中国 新闻发布会
  • 简介:五、宋代雕塑——心得自在赵宋一统江山后逐步民安国富,昔日帝国的元气得以恢复,于是民生富裕、科技发达而军事积弱的大宋就迈向又一文化的高峰期,“艺术亦渐有生气”,这一时代的雕塑或仿照前代,或自寻创建,但与盛唐相比,显得已经无法找回那种浩荡之气。

  • 标签: 南京博物院 天工开物 作品展 述要 赏析 雕刻
  • 简介:民国时期,由中国画学研究会创办的《艺林月刊》,虽然被命名为'艺林',却不仅仅是美术学范畴下的期刊,更具有早期博物馆学甚至是考古学知识的制造与宣传功能。通过对此刊物的梳理与解读,可更好地溯源'文物与博物馆学'期刊出版的文脉,并管窥20世纪早期北京画坛社团的出版状况与艺术社团的操作模式。

  • 标签: 中的文博 兼早期 分析兼
  • 简介:  2007年5月22日,中央美院美术馆举办了2007年中国画学院人物画专业硕士毕业展.该展中,几位近年来颇受关注的年轻画家展出了自己的阶段性成果,从不同的角度呈现出中国人物画最新的发展状态与发展方向.……

  • 标签: 专业硕士 中国画学院 中央美院中国画
  • 简介: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将于9月20日下午3时正式开馆。开馆展题为:“天工开——汀南乡村工艺的世界”,是根据中国美术学院所收藏的传统民族民间艺术的几大品类组合而成的综合展。展览通过“百椅百态”、“格物之知”、“日用即道”三大板块,展出江南民间100把坐具百把、100扇窗格及100件器具,

  • 标签: 中国美术学院 天工开物 世界 工艺 乡村 江南
  • 简介:本文通过对现场古琴音乐会演出所呈现的艺术进行评论,思考古琴音乐、古典音乐的跨界演绎,思考古琴音乐作为文人音乐的定位与发展。

  • 标签: 古琴 跨界演绎 艺术 文化 创意 模式
  • 简介:第一次见到晓青,是在一个健康节目录制现场。与那些美女主持不同,她是那种戴着眼镜、很斯文的知识女性。而给我真正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她在录制现场的主持控制力,她几乎没有说错一句话,总是一副得心应手、游刃有余的样子,有条不紊地推进节目的每个环节。采访嘉宾或现场观众,分寸拿捏得恰到好处。碰到这样的主持人,节目导播、摄像一干人都显得十分兴奋。

  • 标签: 节目主持人 太原电视台 风化 知性 现场观众 节目录制
  • 简介:我校省运会吉祥设计团队成员顾群业、惠岩、张光帅、韩明、刘国泰、范永光等6人设计的山东省第22届运动会吉祥“伶伶、俐俐”目前在淄博向社会发布。山东省体育局副局长张松林、淄博市委副书记侯法生共同揭晓吉祥,淄博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薛安胜向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吉祥设计团队代表颁发了证书和奖金。这是我校确立实践教学型定位以来,

  • 标签: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吉祥物 山东省 运动会 设计 社会
  • 简介:通过对冯文慈点注朱载埴《律学新说》理论要点的归纳和解读,论述朱载靖对我国早期“同律度量衡”研究的主要观点和成果。朱栽靖《律学新说》是研究“同律度量衡”之作《律学四谱》更名而成,并拓展研究范围,建立新法密律。我国自虞舜至周代以“璧羡之法”完成的早期“同律度量衡”改革,史称“周制”。朱载埴从律的本源是“律度”换算、汉人释璧两种形制造成学术界分歧、《史记·律数》与《汉书·律历志》记载律数不同的辨析以及采用新法密律进行“律度”演算等方面,论证了我国律学“以振动物体的长度表示律长”原理的科学性是在周制“璧羡度尺,好三寸,以为度”改革中,取得的重要成果。

  • 标签: 《律学新说》 “同律度量衡” “璧羡之法” 周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