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不愿殊途,独踏黄泉路,五里一顾十里一诉.长亭短亭无人驻,奈何一过无归途,一生清苦。·若有三世,一世我愿为你素衣,执起温颐。二世我愿化在风里,拂过你肌。若有三世我愿为君化为蝶伊。·叶里藏花一度,梦里踏雪几回。

  • 标签: 个人 人生态度 人生哲学 人生观
  • 简介:上篇:秀1.与语言每个诗人都面对着一座语言的遗址。当然还有参天大树:我们要如此晓得,在李白,或莎士比亚的果实里都饱含着奶白色的浆液:他们安然等待着一次又一次的痛饮。

  • 标签: 莎士比亚 语言 诗人 李白
  • 简介:古典诗词结,又称尾、结尾、落、收束,是"起承转合"的"合"。诗词讲究结艺术,古人多有精到总结,姜夔云:一篇全在尾,如截奔马。词意俱尽,如临水送将归是已;意尽词不尽,如抟扶摇是已;词尽意不尽,剡溪归棹是已;词意俱不尽,温伯雪子是已。所谓词意俱尽者,急流中截后语,非谓词穷理尽者也;所谓意尽词不尽者,意尽于未当尽处,则词可以不尽矣,非以长语益之者也;至如词尽意不尽者,非遗意也,辞中已仿佛可

  • 标签: 古典诗词 唐宋诗词 尽意 姜夔 词意 词穷理尽
  • 简介:唐代文人十分注重诗法的总结阐述,王昌龄《诗格》"含思落句式"可谓代表,既是对初唐诗歌结形态的总结反思,又是对后世诗歌创作的范式启发,完成从文学创作论到文学本体论的思考转变。"含思落句式"虽起于古诗文体,成熟于律诗讨论,但在词等文体都得到完美实践,受到历代文人的普遍亲睐。如此特殊的结体势又与情景理论紧密关联,透露出古典诗词的共同审美典范,对此独特结范式的研究,其意不在于结构本身,而在于结构之外的审美效果,也恰是"味外之旨"的思维旨意所在。

  • 标签: 诗词 “含思落句” 结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