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5 个结果
  • 简介:本文结合汉堡的实验配方及工艺,进行国产优质强筋小麦与进口小麦在汉堡实验中效果的对比,分析利用国产优质强筋小麦开发汉堡专用的可行性,为国产优质强筋小麦的在汉堡专用加工中的推广提供依据。

  • 标签: 国产优质强筋小麦 汉堡品质 可行性
  • 简介:研究探索不同出部位面粉的品质特征,进行馒头在线优化调整,结果表明要想获得好的馒头,首先要考虑各系统路面粉的色泽,前路心磨和心磨重筛面粉是首选;其次要考虑成品特性,若要求馒头挺立度较好,可选择心磨面粉,若要求比容较大、色泽较白,可适当添加皮磨或皮磨重筛中B2及D2中色泽较白的面粉;同时也要考虑面团的操作性,面团揉制过程最好能够软硬、筋力适中,有一定弹性,因此选定色泽好的皮磨或皮磨重筛物料与心磨面粉混合;设置了RED系统,提取一部分介于心磨和渣磨之间的物料,导致渣磨系统面粉操作性和色泽相对较差,而RED面粉质量较好,所制馒头较白,操作性好。

  • 标签: 小麦制粉 系统粉路 品质检测 馒头粉 蒸煮实验
  • 简介:采用国内较先进的主机设备(磨粉机、清机和高方筛),配以特殊的磨粉机技术参数、精选流程、独特的磨、撞结合工艺,在投资很少的情况下进行工艺改造,基本可以达到全套引进厂的工艺效果,其中某些指标还优于引进厂。该技术主要适用于一般县级厂或大中型乡镇与民营厂的工艺改造,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 标签: 制粉 强化分级 磨撞结合 工艺
  • 简介:对比不同粒径小麦胚芽对面团流变学特性的影响:测定其面团流变学特性,并做馒头感官评价试验,确定其最适添加量。结果表明:添加两种粒径的小麦胚芽对面团的质特性都有一定的恶化作用,但过60目胚芽添加量为2%和过200目胚芽添加量为4%时,面团的质特性恶化不明显。

  • 标签: 面团流变学特性 小麦胚芽粉 馒头品质 添加量 粉质特性 评价试验
  • 简介:面粉的吸水率、形成时间、稳定时间、质质量指数及湿面筋含量对油条品质有一定影响,其中形成时间与湿面筋含量影响显著,弱化度影响不大。油条面粉的吸水率应控制在62%~64%,形成时间应控制在6~7.5min,稳定时间控制在5~7.5min,质质量质指数应控制在64~108,湿面筋含量应控制在26%~28%。质构评价指标则是:硬度越大,油条比容越低;油条的硬度与油条评分呈显著负相关,

  • 标签: 粉质特性 评价指标 油条 面粉 质构 品质
  • 简介:为了探讨谷朊对国内外强筋小麦的面粉品质影响,选用美国北部深色硬红春麦(DNS)、加拿大西部红春麦(CWRS)、济南17、师栾02-1四种小麦磨粉,进行谷朊添加实验,谷朊的添加量分别占小麦粉质量的0%、0.5%、1.0%、2.0%、3.0%、5.0%。对不同处理的小麦粉样品用质仪和拉伸仪等设备测定其面团流变学特性,并对测试数据进行分析。进口小麦谷朊添加量3%时,国产小麦谷朊添加5%时,小麦粉面团具有最佳流变学特性。

  • 标签: 小麦粉 谷朊粉 粉质特性 拉伸特性
  • 简介:以面条专用制粉工艺的不同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澳大利亚快速粘度分析仪(RVA)和德国布拉班德E型粘度仪测试了各系统的糊化粘度特性,对两种粘度仪测试的结果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两种粘度仪测得的系统粘度指标数值不同,但高度相关,其中两者峰值粘度相关系数达到了0.9874,可互换使用。面粉粘度指标与面粉的降落值呈显著正相关,与灰分显著负相关。

  • 标签: 面条系统粉 糊化粘度特性 粘度仪 相关性
  • 简介:小麦制粉过程中胚乳与皮胚分离和胚乳粉碎混淆在一起的工艺路线是造成现有面粉生产线低效高耗的根源,辊式磨粉机通过逐步碾压使胚乳与皮胚分离的效率低,效果差;麦粒糊粉层吸水胀大强度降低的特点未充分利用,是现有制粉工艺的一大缺憾。尽早,尽快和尽可能彻底地把胚乳与麦皮分离是小麦制粉技术创新的关键。

  • 标签: 粉路 辊式磨粉机 分离 粉碎 创新 关键
  • 简介:为准确预测小麦面团流变学特性测定过程中的吸水率,以河南省小麦区域试验参试品种(系)为材料,对各路系统出量、湿面筋含量、沉淀值和吸水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各路面粉出量、湿面筋含量和沉淀值均与吸水率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

  • 标签: 湿面筋含量 吸水率 面粉 粉路 系统 面团流变学特性
  • 简介:采用热风干燥、中短波红外干燥、真空冷冻干燥、热风-变温压差膨化干燥和中短波红外-变温压差膨化干燥5种干燥方式制备超微蒜,研究不同干燥方式对超微蒜的物理特性、营养品质及抗氧化性的的影响。结果表明:物理特性方面,热风-变温压差膨化干燥的超微蒜粉粒径最小,真空冷冻干燥的超微蒜粉色泽和吸湿性最高,热风和中短波红外-变温压差膨化干燥的超微蒜复水性最高,热风-变温压差膨化和真空冷冻干燥的超微蒜溶解性和堆积密度最高。营养品质方面,热风干燥的超微蒜硫代亚磺酸酯含量最高,中短波红外、中短波红外-变温压差膨化干燥的超微蒜总酚含量最高。从抗氧化性来说,中短波红外-变温压差膨化干燥的超微蒜具有最高的抗氧化性。综合评价:中短波红外-变温压差膨化干燥的超微蒜综合品质最好,适宜将其用于超微蒜的工业化生产。

  • 标签: 超微蒜粉 干燥 物理特性 营养品质 抗氧化性
  • 简介:为了提高干酪乳杆菌和嗜酸乳杆菌在冻干食品中的活力及其贮藏稳定性,以乳清分离蛋白(WPI)-低聚果糖(FOS)复合物为壁材,通过乳化法制作益生菌微胶囊,以香蕉作为微胶囊载体,将微胶囊混入香蕉泥中冻干成。测定微胶囊的包埋率,对包埋益生菌香蕉的理化性质,在模拟胃肠道中的活性及贮藏稳定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WPI-FOS壁材包埋嗜酸乳杆菌和干酪乳杆菌包埋率分别为98%和95%,与WPI壁材相比分别提高8.89%和10.47%(P〈0.05)。WPI-FOS包埋嗜酸乳杆菌和干酪乳杆菌微胶囊益生菌香蕉较未包埋的益生菌香蕉缓冲能力分别提高28.83%和73.75%(P〈0.05),总水溶性糖含量分别提高28.28%和80.95%(P〈0.05)。经模拟胃肠液处理90min,WPI-FOS包埋益生菌的香蕉中活菌数达到(7.05±0.1)lgcfu/g,而未经WPI-FOS包埋益生菌的香蕉在模拟肠液中无菌存活。WPI-FOS包埋益生菌的香蕉经4℃、30d贮藏后活菌数≥8.57lgcfu/g。以上结果表明:经WPI-FOS壁材包埋益生菌的冻干香蕉在不利条件及长时间贮存时,可保持较高的菌活力和较好的贮藏稳定性。

  • 标签: 干酪乳杆菌 嗜酸乳杆菌 乳清分离蛋白-低聚果糖 微胶囊 菌活力
  • 简介:采用固相微萃取技术(SPME)提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鉴定,分析不同出率面粉和混合发酵剂所制馒头的挥发性物质。结果表明:出率为40%、60%、100%的面粉中,干酵母馒头分别有27、32、48种挥发性物质,混合发酵剂馒头分别有34、41、52种挥发性物质。

  • 标签: 挥发性物质 混合发酵剂 出粉率 馒头 面粉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 简介:在撞击松机和撞击磨粉机应用上存在不少误区,影响设备功能正常发挥,而且严重妨碍4皮5心路的推广应用。在认真分析研究大量调研资料的基础上,探讨撞击磨粉机和撞击松机应用的最佳方案,并以大量检测数据论证4皮5心路的可行性。

  • 标签: 撞击磨粉机 撞击松粉机 4皮5心粉路 论证
  • 简介:为了探讨超声波处理对低嘌呤脱脂豆腐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技术、红外光谱技术及动物实验分别研究超声波处理对低嘌呤脱脂豆腐微观结构、蛋白质二级结构及营养功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超声波处理的豆腐颗粒大部分呈球形体,且表面布满微孔;未经超声波处理的脱脂豆浆、低嘌呤脱脂豆腐和经超声波处理的脱脂豆浆、低嘌呤脱脂豆腐中蛋白质的β-折叠和无规则卷曲的总含量分别是59.64%,52.49%,65.46%,56.21%;低嘌呤脱脂豆腐的雄性和雌性小鼠蛋白质消化率分别是79.33%,70.03%。超声波处理改变了低嘌呤脱脂豆腐的微观结构,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改善了蛋白质的营养功能。

  • 标签: 脱脂豆粕 超声波 嘌呤 豆腐粉 蛋白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