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1 个结果
  • 简介:辣椒青枯是由青枯劳尔氏菌(Ralstoniasolanacearum)引起的一种土传病害,一旦发生,会严重减少辣椒产量。试验通过单位面积施用不同剂量的荧光假单胞杆菌3000亿个/g可湿性粉剂以明确其防治辣椒青枯的效果。结果表明:荧光假单胞杆菌3000亿个儋可湿性粉剂能够很好的控制辣椒青枯,防治效果明显高于对照,且对作物安全。

  • 标签: 荧光假单胞杆菌可湿性粉剂 辣椒青枯病 防效
  • 简介:当归根腐是当归生产中的重要病害之一,分离纯化后鉴定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oxysporum)为了明确中草药党参和黄芪提取液对当归根腐的抑制作用,分别以两种中药水浸液对小当归根腐的抑制作用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中草药党参和黄芪提取液对当归根腐病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都有抑制作用,在浓度为0.50g/mL对当归根腐病菌丝生长的抑制率为25.23%和53.48%,对其孢子萌发抑制率为51.57%和74.56%,且所有处理发生根腐均比对照低,差异达显著水平。

  • 标签: 党参、黄芪 提取液 当归根腐病病菌 抑制作用
  • 简介:为了广泛交流我省昆虫、植保、植科技领域的经验及成果,活跃学术气氛,提高学术水平,经三学会常务理事研究决定,拟于1991年12月联合召开学术讨论会。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论文摘要论文摘要请用于方格稿纸誊写清楚,字迹清晰,工整,每篇300~500字,于1991年

  • 标签: 学术讨论会 方格稿纸 学会常务理事 学术气氛 会务费 江西农业大学
  • 简介:采用活体生测法对前期工作中离体初筛出的5株水稻细菌性条斑生防菌和5株水稻纹枯病生防菌分别进行复筛、温室防效测定和应用评价。结果表明,菌株GN233、GN222和GN223的菌悬液对水稻苗期细菌性条斑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菌株GN233对细菌性条斑的温室防效最好,达到28.90%,而药剂"稻丰TM多·福"可湿性粉剂的温室防效为34.20%;5株生防菌对水稻纹枯病均有不同防治效果,其中菌株GN222和GN211菌悬液的防治效果较好,分别达到44.4%和27.8%,而药剂"稻丰"可湿性粉剂的防效为33.3%;此外,筛选出的生防菌株GN222、GN233和GN211均对水稻生长具有促生作用。本研究结果可为水稻细菌性条斑和水稻纹枯病的生物防治奠定基础。

  • 标签: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 水稻纹枯病 生防细菌 活体筛选 防治效果
  • 简介:前期试验获得1株对柑橘炭疽有较好防治效果的放线菌ML27,为了解该菌株对其他植物病害的生防潜力,本研究采用平板对峙法和孢子萌发试验探索其对几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平板对峙试验表明,放线菌ML27对除红叶石楠炭疽病菌外的11种植物病原真菌菌丝生长均有抑制作用,其中对山茶花轮斑病菌的抑菌率最高,达到70%以上;显微镜观察发现,受抑制的菌丝变粗、发生断裂、顶端膨大;孢子萌发试验发现,不同浓度的ML27发酵滤液对测定的4种病原真菌的孢子萌发均有抑制效果,其中ML27发酵滤液稀释10倍时对碧玉炭疽病菌孢子萌发抑制率可达100%。试验结果可为生防菌株ML27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生防放线菌 抑菌作用 发酵滤液 孢子萌发
  • 简介:试验通过用60%吡虫啉悬浮拌种剂(高巧)等药剂进行拌种,考究其对水稻飞虱、稻蓟马、恶苗的防治以及南方水稻黑条矮缩、锯齿叶矮缩等病毒的预防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高巧种子处理剂对防治水稻秧苗期稻飞虱和预防"南矮"的发生有较好的作用,且对水稻体质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可促进叶片和根系的生长,进而促进植株分蘖数、株高、地上和地下部分鲜重、茎基宽和产量结构的提高,最终提高水稻产量。

  • 标签: 稻飞虱 水稻病毒病 防控效果
  • 简介:为了对江西烤烟进行综合评价,利用DPS数据处理系统软件对江西烤烟71个烟叶样本的香气成分进行主成分分析,按累积贡献率79.60%提取前7个主成分,计算综合得分,并将综合得分以卡方距离为衡量样本间品质差异的指标,运用离差平方法进行聚类分析,将71个样本分为4类。从第1类到第4类,评吸总分和香气指数B值逐渐降低。

  • 标签: 烤烟 香味物质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 简介:甘薯小象甲在江西仅发生于石城及以南地区,一年4~5代,以成虫、幼虫、蛹在薯地遗株、枯叶、杂草、土缝、砖瓦碎片下以及窖藏薯块内越冬。越冬代成虫于3月底4月初开始活动,越冬代幼虫和蛹,于4月中、下旬陆续羽化。防治甘薯小象甲,主

  • 标签: 甘薯小象甲 越冬代成虫 药剂防治 大田防治 越冬虫源 种苗繁育
  • 简介:十八大报告提出"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对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推动高等教育科学发展具有重要而又深远的意义。德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在生物学科教学中加强德育,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分析生物学科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构建起生物教学德育融合理念模式,提出具体的实施策略。

  • 标签: 高等教育 生物教学 德育 融合
  • 简介:玉米丝黑穗病是一种全球性的病害,大多数玉米产区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属绝产性病害,植株一旦得病,几乎颗粒无收。70年代后期,玉米丝黑穗病的大面积发生,逐渐成为限制我国玉米单产和总产提高的制约因素,经我国几代农业科学工作者的努力,对玉米丝黑穗病的症状、病原菌、侵染途径、侵染条件、侵染规律,抗病遗传规律等都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介绍了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病症状、病菌来源、侵染途径、侵染条件、生理小种等特性,并提出轮作倒茬、选用抗病品种、抗病弱的品种正确包衣种衣剂、药剂拌土、促进出苗、加强田间管理等相应的防治措施。

  • 标签: 玉米丝黑穗病 危害特性 防治对策
  • 简介:综合分析我国区域性环境因子中的气候、土质、植被、地形、水文等对蝗虫在我国的分布、生长发育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得到蝗虫对其生存环境具有很大的选择性,区域性环境因子对蝗虫生长发育的适宜性是蝗虫暴发成灾的主要原因,则可根据蝗虫生长发育及分布的规律性依据区域性环境因子对蝗灾的形成进行预防。进一步分析得知:蝗虫的治理应重在预防,生态防治是重中之重,蝗灾形成后的治理已对农牧业造成了危害,并且在目前蝗虫的治理方法中,化学防治只能进行蝗灾治理的应急措施,物理防治、不危害生态的生物防治、生态改造是首选的防治方法,这样才能做到蝗虫的"不形成、不扩散、不成灾",达到生态治理蝗虫的目的。

  • 标签: 环境因子 蝗虫 综合防治
  • 简介:研究结果表明:柑桔木虱在赣南一年发生7代,个别冬暧年份可发生不完整的8代。以成虫在背风处的卷曲或凹陷柑桔叶片上过冬。全年以第3、6代发生数量最多,为害夏、秋梢最烈。在20~30℃下生活正常,以25~28℃最适宜。发生起点温度:卵为11.03±0.47℃,若虫12.86±0.14℃,全代11.68±0.32℃;有效积温:卵为86.77日度,若虫189.21日度,全代366.80日度。柑桔嫩梢抽发的时间和数量,对木虱种群消长起着决定性作用。成虫在桔园四周密度高呈聚集分布型,园中密度低呈潘松分布型。九里香是该虫最嗜好的寄主植物,对成虫有很强的诱集作用。采取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利用天敌基压数,集中诱杀防扩散,药剂防治控为害的综合治理措施,能有效地控制木虱种群和危害。

  • 标签: 柑桔木虱 发生规律 防治
  • 简介:本文针对宁都县近年来稻瘿蚊常有重度发生的情况,进行气象条件分析,结果表明:冬季气温明显偏高,水稻生长季节雨日、雨量明显们多,有利于稻瘿蚊的重度发生,易造成水稻大减产。因此,有必要提出一些有效的防治对策,做到及时预测,及时防治。

  • 标签: 稻瘿蚊 重发原因 防治对策
  • 简介:钙的应用非常广泛,它对作物的生长及品质具有重要的影响。通过论述植物钙的营养机理的整体研究现状及植物对钙的吸收、运转和分布,讨论了钙激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同时阐述了肥料中的钙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并分析了钙与其他营养元素之间的互相作用机理,最后对钙营养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旨在为钙肥的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土壤 植物
  • 简介:黄红麻是我县历史悠久的经济作物,1985年种植面积已达3万余亩,近年来红麻苗期遭受炭疽和立枯病的严重危害已成为红麻全苗高产的最大阻碍,严重威胁着我县麻类生产的发展,为此,笔者针对我县当前“两”发生的情况进行初步的观察和探讨。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 标签: 县历史 麻类 死苗率 种植面积 麻田 退菌特
  • 简介:生物入侵即外来物种大量繁殖对本地物种及生态系统造成危害的现象。近年来,随着经济、贸易、旅游的发展,外来物种入侵现象越来越突出,崂山同样也面临着生物入侵。结合国内外典型的生物入侵实例,分析了生物入侵的途径及危害,并对崂山现存的外来物种及其危害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提出了崂山预防生物入侵的对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警惕有意引进;预防无意引进;控制现有外来入侵物种的扩散;加强生态保护,提高抵御生物入侵的能力。

  • 标签: 生物入侵 崂山 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