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5 个结果
  • 简介:重庆沙坪区赵先生,57岁,患糖尿病7年,同时伴有肥胖、高血压。曾经服用过二甲双胍、拜唐苹及相关降压药物,开始血糖控制较好,时间长后越来越不理想,目前给予胰岛治疗,胰岛用量高达75单位/天,但血糖控制仍不稳定,糖尿病的治疗老是不能达标,患者煞是着急!

  • 标签: 2型糖尿病 胰岛素治疗 胰岛素抵抗 血糖控制 二甲双胍 降压药物
  • 简介:“生日快乐!我一会儿替你请个假,好好享受吧。”朦胧中,老公伏在耳边轻声叮嘱,顺势替我掖了掖被角。我看了看表,6:10,还可以再躺会儿。梦中,我看见14年前那个蛋糕向我走来,上面插满了蜡烛,我数了一下,32根。“老婆,我先走了。你也该起床了,快7点啦。”说罢他轻轻带上了房门。每年的这天,只要是工作日,老公都会提前出门,因为他要提早完成工作,回家陪我过生日。没人看得出,这样幸福的生活我却曾经想要放弃……

  • 标签: 使用规范 胰岛素 糖尿病 酮症酸中毒
  • 简介:据调查,我国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达标率(HbAlc低于6.5%)不足20%。其中的原因固然很多,但很重要的一点是害怕矫枉过正而导致低血糖。那么,怎样才能有效控制血糖,又无低血糖的担忧,使患者血糖安全达标呢?近年来的临床实践表明:选择有效的基础胰岛紊治疗,可使这一问题得到较好的解决。

  • 标签: 高血糖 甘精胰岛素 血糖控制 糖尿病患 矫枉过正 控制血糖
  • 简介:我院从2004年6月至2005年6月30例糖尿病病人需行外科手术,在术前、术中、术后选择胰岛泵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一般情况所有30例糖尿病人符合1999年谁诊断标准。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龄12~67岁。病程0~16年,1型2例,2型28例,胆囊切除术15例,骨科手术5例,妇科手术6例,阑尾炎2例,脑出血2例。

  • 标签: 胰岛素泵治疗 强化治疗 围手术期 糖尿病病人 胆囊切除术 外科手术
  • 简介:54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胰岛泵持续皮下注射(CSⅡ)和胰岛多次皮下注射(MSⅡ)治疗,根据血糖检验结果调整胰岛用量。结果:两组治疗后均达良好控制水平(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2h血糖〈10.0mmol/L),而所需时间、胰岛用量、平均住院天数CSⅡ少于MSⅡ(P〈0.01)。结论:CSⅡ治疗糖尿病合并感染,优于MSⅡ方法。

  • 标签: 胰岛素泵 糖尿病 感染 治疗
  • 简介:由于这些优点,依我的个人意见,所有1型糖尿病人都应该使用CSII。CSII在完整的强化治疗中必须按顺序加以使用,因此,我在强化治疗实践中强调先使用其它强化治疗手段,这样可以让病人区别CSII本身的影响。随后,选择那些主动性强、希望过正常生活而血糖又控制在正常的病人使用CSII;另一重要的应用是对那些需

  • 标签: 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 强化治疗 血糖 型糖尿病 治疗手段 主动性
  • 简介:观察记录存放胰岛注射液的配药间室内、室外的温度。结果:在3月~11月开启空调期间,并将配药间的空调开启使室温在25℃以下,配药间的室内温度均能保持≤25℃;4月~10月01:00~06:00关闭空调期间,需将已开封的胰岛注射液放到配药间的冰箱门的储存格中,06:00再取出备用,符合胰岛注射液开始使用后的存放要求。结论:在不同时段采取不同的环境温度调控能保证开封后的胰岛注射液能按使用说明保存使用。

  • 标签: 胰岛素注射液 开启后 室温下保存 护理观察
  • 简介:选择T2DM患者合并高血糖应激84例,随机分为A组(n=42),B组(n=42),A组在降糖治疗基础上加用RSG4mg/日,B组不加RSG。结果A组CRP,COR及HOMA-IR较前明显降低(P均〈0.05,甘油三酯和收缩压较前降低,B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2组的体重舒张压无明显变化。结论应激状态时CRP,COR,HOMA-IR升高,胰岛抵抗加重。RSG能减轻T2DM应激状态时IR抗水平,且不依赖于血糖水平,可能与RSG降低炎性因子及胰岛拮抗激素密切相关。

  • 标签: 2型糖尿病(T2DM) 急性应激状态 胰岛素抵抗(IR) 罗格列酮(RSG)
  • 简介:目的为临床2型糖尿病的治疗提供用药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1月期间2型糖尿病13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A组:强化治疗方案(人胰岛联合中性鱼精蛋白人胰岛);B组:预混胰岛联合人胰岛类治疗方案;C组:门冬胰岛治疗方案。根据患者治疗前后血糖差异及住院情况的差异进行综合疗效评价。结果患者入院初期的性别、年龄、病程基础资料的统计,及空腹血糖、BMI的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A组患者空腹、早餐后2h、午餐后2h及晚餐后2h的血糖数值均小于B、C组,相较B组,A组患者各检测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相较于C组,仅空腹、午餐后2h的患者血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住院期间低血糖发生情况方面,C组低血糖发生率仅为7.4%,显著低于A、B两组患者(P〈0.05)。结论门冬胰岛(超短效胰岛)的治疗方案,虽然短时间的降糖效果不如胰岛强化治疗方案,但综合低血糖发生情况来看,门冬胰岛降糖效果稳定,使用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2型糖尿病(T2DM) 强化治疗方案 预混胰岛素 门冬胰岛素
  • 简介:病例患糖尿病3年的穆先生今年55岁,身高1.75米,体重88公斤。主诉:近半年来感觉乏力、性功能减退。曾服过优降糖、二甲双胍等多种降糖药,病情时好时坏,偶尔还出现低血糖现象。3个月前就诊时测血糖为12.5mmol/L。根据穆先生的病情,医生让他联合服用太罗、二甲双胍、拜唐苹三种降糖药,他按医嘱服药一个月后,各种不适症状减轻,性功能减退现象也明显恢复,复查空腹血糖为7.5mmol/L,继续联合用药到第二个月后,空腹血糖为6.5mmol/L,血脂、血压均控制在正常范围内,自己感觉精力充沛、性功能恢复正常。

  • 标签: 口服降糖药 胰岛素增敏剂 性功能减退 空腹血糖 二甲双胍 性功能恢复
  • 简介:对我院我科110例入院诊断的1型、2型糖尿病及胰腺炎后糖尿病患者,住院给予胰岛泵持续泵人速效胰岛,餐前追加剂量强化治疗4—14天后,以空腹血糖控制在5~7mmol/L,餐前及餐后血糖控制在6—11mmoL/L为控制目标,监测检查血糖记录和分析检查结果。结果:胰岛泵强化治疗使糖尿病FPG,餐后2hPG,均在短期时间较入院前明显下降,并容易达标稳定,短期较快使酮症及酮症酸中毒得到纠正。结论:应用胰岛泵治疗模拟人胰岛生理分泌功能,可以迅速显著的控制空腹及餐后血糖,保持24小时较平稳状态,改善患者的急性并发症症状,对患者后期的血糖控制有很好的促进帮助作用。

  • 标签: 胰岛素泵 糖尿病 血糖 酮症 酮症酸中毒
  • 简介:选取36名GDM患者和42名正常妊娠妇女作为研究对象。测定受试者血清内脏索的水平,分析其与胰岛抵抗指数的相关性。结果:GDM内脏水平升高(P〈0.05);内脏与IR正相关性(P〈0.05)。结论:GDM患者血清内脏紊水平升高,与胰岛敏感性高度相关。

  • 标签: 妊娠糖尿病(GDM) 内脏素 胰岛素抵抗(IR)
  • 简介:目的分析胰岛持续皮下注射治疗糖尿病合并脑卒中对血糖及神经缺损的影响。方法于2017年5月-2018年10月纳入该院100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儿,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多次胰岛皮下注射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胰岛泵持续泵注胰岛治疗,均治疗2周。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平均血糖水平、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率、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量表(NIHSS)分值。结果①治疗后观察组平均血糖及低血糖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血糖达标时间较对照组短,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分值较对照组低(P<0.05)。②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0.00%)较对照组(42.00%)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持续皮下注射治疗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效果优于多次皮下注射,能进一步改善患者血糖水平,减少低血糖发生,缓解神经损伤,减少并发症,值得推广。

  • 标签: 胰岛素持续皮下注射 胰岛素多次皮下注射 糖尿病合并脑卒中 血糖 神经功能缺损
  • 简介:40例大剂量胰岛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加服盐酸吡格列酮15mg/d,进行为期16周的用药观察。结果:与治疗前比较:空腹及餐后血糖均明显下降(P〈0.05),糖化血红蛋白也下降0.9%(P〈0.05),胰岛用量减少12U(P〈0.05)。结论:2种药物联合应用可使高血糖得到满意控制,同时可以改善胰岛B细胞功能,降低胰岛抵抗,增加胰岛敏感性,减少胰岛用量,二者起协同作用。

  • 标签: 吡格列酮 胰岛素 胰岛素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