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对糖尿病冠心病患者采取服用活血养心汤的方法对其进行临床治疗,观察及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8月——2014年8月将接受治疗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9例,对照组采取基础治疗,治疗组采用基础治疗加上服用活血养心汤。结果治疗组患者空腹前记餐后血糖、心电图及心肌肌钙蛋白等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临床指标得到改善。结论采用活血养心汤对糖尿病冠心病进行治疗方法行之有效,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 标签: 活血养心汤 糖尿病 冠心病 临床疗效分析
  • 简介:目的:探究社区综合干预对糖尿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及其临床疗效。方法该实验98例糖尿病患者源于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社区内进行初步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使用目前临床上常规的降糖疗法,实验组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进行综合社区干预治疗,并随访患者1年。结果干预治疗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分别为75.51%(27/49)和55.10%(36/49),实验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以及餐后2h血糖(PBG)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患者有小幅度下降,不显著。结论糖尿病患者除了常规的治疗管理外,联合社区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并降低患者HbA1c、FBG和PBG的含量,是预防和治疗糖尿病的有效方法之一,可以广泛的在社区内推广。

  • 标签: 社区综合干预 糖尿病 常规疗法 治疗依从性 临床疗效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资料效果。方法分析50例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临床资料。结果经综合治疗后,41例患者症状好转,肺部感染得到控制,器官功能恢复,救治成功率82.0%;6例自行出院或转他院治疗;3例死亡。结论临术实践中应及早做出诊断,及时降低血糖和有效控制感染是治疗的基础和关键,同时应兼顾其他辅助治疗,尽可能降低患者病死率,改善预后。

  • 标签: 糖尿病 肺部感染 临床分析
  • 简介:将2013年2月-2015年8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86例肝源性糖尿病患者单盲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综合护理干预。结果经比较,观察组的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肝源性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及生活质量的改善都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肝源性糖尿病 综合护理 效果分析
  • 简介:目的探究糖尿病患者并发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以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该院收治的32例糖尿病并发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回顾性的对全部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该研究中32例糖尿病并发急性阑尾炎患者患者中,在经过血糖控制以及阑尾炎手术治疗以后,得出有27例(84.38%)患者呈甲级愈合;有4例(12.50%)患者呈乙级愈合;有1例(3.12%)患者呈丙级愈合;其中显效率是84.38%.结论就糖尿病并发急性阑尾炎患者来说,临床治疗的重点在于有效控制患者血糖,再给予阑尾炎手术,能够获得非常明显的临床效果,在临床中值得广泛的推广与应用.

  • 标签: 糖尿病 急性阑尾炎 临床分析
  • 简介:目的探究整体护理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该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共200例进行普通护理以及整体护理的对比研究。每组患者100例,分别对比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血压以及血糖改善情况以及患者对护理模式的满意度。结果普通护理模式患者血压以及血糖有效率分别为80%,79%。而整体护理组患者有效率达到了97%和96%,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样,患者对整体护理模式的满意度也明显高于普通护理组(P〈0.05)。结论整体护理能够有效提高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血压和血糖治疗的有效性,在临床治疗上值得推广并广泛应用。

  • 标签: 整体护理 高血压 糖尿病
  • 简介:采用飞利浦iuzz型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仪对137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进行颈动脉血管检测,按颈动脉病变情况将其分为T2DM合并动脉硬化(AS)组及单纯糖尿病组(T2DM组),并设健康对照组,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年龄、糖尿病病程、血糖、血压、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尿酸(UA)、24小时尿蛋白定量(U-AER)、纤维蛋白原(FIB)、HbA1c、胰岛素敏感指数(IAI)、体重指数(BMI)的相关性。结果:三个组的年龄两两之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性别构成、BMI无统计学差异。T2DM-AS组与单纯T2DM组比较,病程、高血压例数、TG、HDL-C、LDL-C、FIB、HbA1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DMAS组与对照组比较,TG、HDL-C、LDL-C、UA、FPG、PPG、IAI、U-AER、FIB、HbA1c、SPB、DP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纯T2DM组与对照组比较,LDL-C、FPG、PPG、IAI、HbA1c、SBP、DB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糖尿病病程、有高血压、LDL-C等3个变量是颈动脉病变的危险因素,即其数值越大则越容易发生颈动脉病变;HDL-C是颈动脉病变的保护因素,其数值越大则越不容易发生颈动脉病变。结论: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防治糖尿病颈动脉粥样硬化应同时进行多因素全面控制。

  • 标签: 2型糖尿病 颈动脉粥样硬化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中老年糖尿病患者脑梗塞临床症状,并使用CT进行诊断分析,对其特点进行研究。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40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为研究组研究对象,另选取同期糖尿病非脑梗塞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对比两组患者CT诊断及临床症状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通过进行CT诊断,研究组患者在偏瘫、失语、球麻痹等方面病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有其特殊的CT影像学表现,建议中老年糖尿病患者具有头晕、肢体麻木等症状时,最好行头颅CT检查以明确是否合并脑梗塞,提高临床诊断率。

  • 标签: 中老年 糖尿病患者 脑梗塞 CT 临床分析
  • 简介:目的探究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心衰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与心衰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方法择取该院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心衰患者200例,并选取60例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对照,前者设定为研究组,后者设定为常规组,并对其进行实验室评价与超声检查等,探究糖尿病合并慢性心衰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与心衰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研究组的HbAlc水平与常规组相比,前者的检测数值更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当患者心功能程度越重时,其HbAlc水平就越高。结论心衰合并糖尿病患者与HbAlc水平联系紧密,患者心功能分级越高时,HbAlc水平即越高,两者之间呈正相关。

  • 标签: 慢性心衰 2型糖尿病 糖化血红蛋白
  • 简介:目的文章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急性胰腺炎进行了分析,主要分析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合并急性胰腺炎(AP)患者的生化指标差异以及临床特点,提高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认识和诊疗水平。方法从该院内分泌科、普外科以及消化内科于2009年7月—2015年4月确诊收治的148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中选取符合调查条件者79例,对其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从患者的血糖、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淀粉酶、酮体、糖化血红蛋白(HBA1C)以及PH值等方面的改变探讨其与并发急性胰腺炎的关系。结果79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中有12例并发急性胰腺炎(并发率为15.19%),单纯DKA组与DKA并发AP组之间血糖、三酰甘油以及pH水平均存在明显差异;酮体、糖化血红蛋白以及胆固醇的改变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淀粉酶水平的改变在DKA以及AP中均不具特异性,但是其水平越高往往表示患者的病情越严重。结论对于DKA合并有血糖、三酰甘油、pH值和(或)淀粉酶改变的患者应密切监视其胰腺的病变。

  • 标签: 糖尿病 酮症酸中毒 急性胰腺炎 生化指标
  • 简介:以76例住院老年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低血糖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年龄、饮食、用药不合理等因素容易发生低血糖反应。结论加强教育,提高对低血糖的认识。

  • 标签: 老年病 糖尿病 低血糖 护理
  • 简介:回顾性总结我院收治的36例老年糖尿病伴发低血糖的诱发因素及对其采取的干预措施,比较干预前后患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及血糖控制情况。结果实施干预后患者在合理饮食、合理运动、药物治疗及自我监测等方面的依从性显著改善,血糖控制情况明显好于干预前(P〈0.05)。结论对老年糖尿病伴发低血糖患者采取适当干预措施,能提高糖尿病患者的遵医行为,明显减少并预防低血糖发生。

  • 标签: 老年糖尿病 低血糖 干预 遵医行为
  • 简介:内分泌科住院的357名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86名为新诊断的糖尿病患者,271名为既往诊断的糖尿病患者。所有入组患者接受糖尿病并发症相关检查,包括周围动脉、周围神经、肾功能、眼底检查以及PHQ-9检测。结果既往诊断糖尿病患者的抑郁症患病率明显高于新诊断的糖尿病患者(P〈0.05)。糖尿病抑郁症患者中糖尿病病程≥5年者以及周围神经病变和周围动脉病变的患病率均明显高于糖尿病非抑郁症患者(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周围神经病变、周围动脉病变及病程≥5年是糖尿病患者合并抑郁症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既往诊断的糖尿病患者抑郁症的患病率明显增加并且其病情更加严重;糖尿病病程≥5年、周围神经病变和周围动脉病变是糖尿病患者患抑郁症的危险因素。

  • 标签: 糖尿病 抑郁症 周围神经病 周围动脉病变
  • 简介:目的对中医药用于糖尿病肾病治疗的可行性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9月—2012年9月收治的84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将其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即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研究组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医药进行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相应的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是97.62%,显著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药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提升疗效、有效控制其病情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不断推广运用。

  • 标签: 中医药 糖尿病肾病 治疗 可行性
  • 简介:目的探讨糖尿病性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方法及疗效。方法该组病例中均选择自2013年8月—2015年9月收治的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共计44例,共计44眼,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该院收治的44例非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共计43例,43眼,作为对照组。全部患者均给予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术前控制饮食,控制胰岛素及血糖,对比观察两组患者视力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比观察发现,观察组患者各视力恢复与对照组比较,略低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结果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术前准备及术后处理,加强手术操作的熟练度,积极处理并发症,以有效改善患者视力。

  • 标签: 糖尿病性白内障 人工晶体植入术 糖尿病
  • 简介:目的分析糖化血清白蛋白检验对糖尿病诊断与治疗的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4年4月在该院接受诊治的6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的观察组,选择同期在该院接受健康体检的60例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对2组患者进行糖化血清白蛋白、空腹血糖水平检验,并对检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糖化血清白蛋白、空腹血糖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糖化血清白蛋白检验对疾病的诊治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化血清白蛋白 糖尿病 诊治
  • 简介:选取2013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的70例T2DM老年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康复护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29%)高于对照组(74.29%)护理满意度(97.14%)也高于对照组(80.00%)(P〈0.05)。结论:对T_2DM老年患者应用综合康复护理的效果较好。

  • 标签: 综合康复护理 2型糖尿病(T2DM) 老年患者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分析阑尾炎伴糖尿病患者的手术护理方法。方法从该院于2016年2月-2017年2月间收治的阑尾炎伴糖尿病患者中,选择80例作为该次研究对象,并通过电脑随机的方式,将该次研究选择的对象随机分成两组,每组患者病例数等同。其中常规组患者围术期进行基础护理,研究组患者围术期在基础护理之上,进行加强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术后不良反应。结果经过不同护理方法之后,研究组40例患者中,有38例患者对护理满意,总满意度为95.00%;常规组40例患者中,有32例患者对护理满意,总满意度达到了80.00%,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经过临床检验,结果发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研究组发生2例,发生率为5.00%;常规组发生9例,发生率为22.50%;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比较,存在明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阑尾炎伴糖尿病手术患者,在围术期间进行加强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这对于促进患者康复、改善护患关系而言,意义重大。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阑尾炎 糖尿病 护理方法 围术期
  • 简介:把235例2型糖尿病者分成7组,A组:马来酸罗格列酮(文迪雅);B组:二甲双胍;C组:格列齐特(达美康);D组:格列美脲;E组:格列喹酮(糖适平);F组:拜糖平;G组:卡博平运用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分析方法,进行评价;做了敏感性分析。结果:在2型糖尿病的治疗中,二甲双胍为疗效较好且最经济的方案。结论:应选用安全性最佳,疗效最好,费用最合理的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

  • 标签: 药物经济学 成本-效果分析 2型糖尿病 降糖药
  • 简介:将重型颅脑损伤合并高血糖患者,按照入院的末梢血糖、HbA1c水平不同分成糖尿病组和应激性高血糖组,根、、据血糖控制的目标值不同,了解各组的预后差异。结果无论糖尿病组,还是应激性高血糖组,常规治疗良好率都有统计学差异,说明血糖控制目标在6.2—8.3mmol/L预后最佳。结论对于ICU的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血糖升高患者,无论是糖尿病患者,还是应激性高血糖患者,血糖控制目标在6.2~8.3mmol/L预后最佳。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高血糖 重型颅脑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