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6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护理工作已经成为医院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长期以来,护理人员的职业倦怠问题一直受到关注。职业倦怠会影响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甚至影响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因此,如何有效地预防和减轻护理人员的职业倦怠,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其中,磁性护理作为一种新型的护理方式,备受关注。

  • 标签: 磁性护理 护理人员 职业倦怠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存在的职业暴露风险,提出针对性改善措施后对护理人员的自我防护能力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消毒供应中心2019年1月-12月期间的24例护理人员作为对照组(管理前),取2020年1月-12月的期间工作的24例护理人员(管理后)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沿用传统消毒供应中心管理流程,观察组采用管理后制定的有效措施,对比两组职业暴露事件发生率、护理人员的自我防护评分。结果:观察组共接收24318件医疗物品,对照组共接收22673件医疗物品,而观察组出现职业暴露事件发生率(0.08%)明显低于对照组(0.44%),存在组间统计学差异(P

  • 标签: 消毒供应 中心 护理人员 职业危害 自我防护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研究重症监护室(ICU)护士面临的职业压力及其应对策略。通过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方法,本文分析了ICU护士的工作环境、职业压力的来源以及压力对护士个人和工作效率的影响。同时,探讨了有效的压力管理和应对策略,旨在为改善ICU护士的工作条件和提高患者护理质量提供参考。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护士 职业压力 应对策略 心理健康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加强供应室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防护行为的干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所在的医院中30例供应室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通过采取专业的护理培训护理行为规范加强预防措施以及防护用品的准备等方面来调查实施防护措施加强护理人员预防职业暴露的知识知晓率及防护行为执行率的发生率和职业暴露发生率的变化,评价防护行为的干预效果。结果:护理人员采取加强防护干预后,职业暴露的知识知晓率防护行为执行率均高于干预前,并且职业暴露概率也大大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的职业暴露的干预能明显提高供应室人员的防护意识以及防护行为的执行率,降低职业暴露的概率可行性较高,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供应室 护理人员 职业暴露 防护干预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于消毒供应中心职业防护安全采用前馈控制系统做安全管理的实施效果。方法:2021年1月至12月,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37名,为对照组,采取常规安全管理,2022年1月至12月,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37名,为研究组,采取常规安全管理前馈控制系统安全管理,效果分析。结果:职业暴露发生率统计,显示研究组较对照组发生率低(P<0.05),管理满意度调查,可见研究组具备较高管理满意度(P<0.05)。结论:消毒供应中心职业防护安全管理,采用前馈控制系统形式开展管理,能够管控职业暴露发生率,维护人员工作安全。

  • 标签: 前馈控制系统 消毒供应中心 职业防护安全管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调查护理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相关防护现状,分析护理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关对策降低职业暴露的发生。方法:对2022年1月-2022年12月37名血源性职业暴露护理人员的信息资料进行汇总、统计分析。结果 职业暴露高发人群是普责占51%,实习护生2%,助责21%,高责19%,总责5%。暴露的地点手术室放疗科系5%,日间病房8%,外科科系49%,内科科系38%。暴露类型主要针刺伤,传递器械19%,加药22%,锐器盒16%,针头回套5%,穿刺前11%,拔针27%。暴露源以四项阴性为主占44%,乙肝13%,丙肝13%梅毒18%无化验单13%。暴露班次夜班27%,白班73%。结论 新入职护士进行系统化培训,按规范流程进行穿刺操作,优化上报流程提高针刺伤上报率。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落实标准预防措施;有效预防职业暴露发生,保障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

  • 标签: 职业暴露 血源性 危险因素 预防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男护士职业倦怠与工作满足感的相关性。方法:纳入84名男护士,采用工作倦怠量表、护士工作满意度评定量表对其职业倦怠情况及工作满足感进行调查,观察职业倦怠与工作满足感的相关性。结果:男护士职业倦怠评分中的个人成就感评分低于常模,去人格化和情感衰竭高于常模,P<0.05。男护士对工作本身、个人成长及发展、工作负荷、工资及福利的满意度高于中等水平,对家庭与工作的平衡、管理、工作被认可及同事关系的评分低于中等水平,总体满意度为(2.960.43)分。工作本身、个人成长及发展、工作负荷、工资及福利的满意度、工作满意度总分与个人成就感正相关,工作满意度与去人格化、情感衰竭评分负相关,P<0.05。结论:男护士存在一定职业倦怠的情况,职业倦怠与男护士对工作本身、个人成长及发展、工作负荷、工资及福利的满意度、工作满意度总分与个人成就感均存在一定关系。男护士和管理者都需要正视职业倦怠,积极采取应对措施来改善职业倦怠。

  • 标签: 男护士 工作满足感 职业倦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职业健康检查在尘肺病防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4月期间在我中心接受职业健康检查的90名社工作为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特定矿山45名社工为观察组,其他行业45名社工为观察组。控制组。对两组体检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比较两组体检人员的实际体检情况。结果:两组尘肺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尘肺病 职业健康体检 临床价值 发生率 满意度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叙事护理管理对ICU护士职业债券及护士满意度的干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筛选我院ICU护士100名。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有50名。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开展叙事护理管理,将两组管理效果进行详细对比。结果:护理管理后两组结果比较显示,观察组护士的职业倦怠感以及焦虑情绪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轻,护士的工作积极性以及工作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叙事护理应用于ICU护士管理中,可有效改善护士的职业倦怠感,减轻护士的焦虑情绪,提高护士的工作积极性以及护理工作满意度。

  • 标签: ICU护士 叙事护理 职业倦怠 护士满意度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在现阶段经济水平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也有所提高,高校职业教育也得到了社会各个部门的广泛关注,对高校职业教育提高重视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针对高校职业教育工作而言,其自身也会对当地的经济发展造成影响,但是在现阶段高校职业教育环节中,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需要教育部门结合实际问题制定具体的优化策略,从而提高高校职业教育的整体水平。

  • 标签: 新形势 高校职业教育 问题及策略
  • 简介:【摘要】 目的 在之前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基层医务人员职业倦怠与焦虑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 SPSS 21.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除分组X10外,各组数据均符合独立性、正态分布、及方差齐,故采用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本研究显性结果均为正性相关,表明职业倦怠得分越高,焦虑评定量表得分也越高。结论 建议管理者应持续关注医务人员的职业倦怠情况及焦虑状态,及时提供有针对性的组织支持和心理援助。

  • 标签: 基层医务人员 焦虑 职业倦怠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调查了解急诊科护士感染性职业暴露后预防现状及影响因素,探讨改进措施,以提高急诊科护士感染性职业暴露后预防水平。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陕西省西安市7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再用整群抽样法抽取急诊科261名护士作为调查对象,利用微信群发放调查研究告知书、自制一般资料调查问卷、急诊科护士感染性职业暴露后预防处理问卷及护理组织氛围量表链接,进行调查。结果261名急诊科护士中,有37名(14.18%)护士发生感染性职业暴露;急诊科护士护理组织气氛感知量表总得分为(3.42±0.46)分,急诊科护士感染性职业暴露后预防水平与护理组织气氛感知量表得分呈正相关(r=0.559,P<0.01);经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医院是否有完善的职业暴露后处理与管理流程、医院感染管理人员是否定期对护士进行相关培训、科室是否定期进行职业暴露分析、护士护理组织气氛感知是影响急诊科护士感染性职业暴露后预防水平的主要因素。结论急诊科护士感染性职业暴露发生较高,且暴露后预防现状不理想,有待进一步改善。医院管理者应重视并定期对急诊科护士进行相关培训,从而提高其感染性职业暴露后预防处理能力。

  • 标签: 急诊科护士 感染性 职业暴露 预防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就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实施职业防护综合干预措施的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研究围绕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20名)展开,对其实施职业防护综合干预措施。结果:职业防护综合干预措施落实后,相较于实施前,工作人员职业伤害发生率明显降低,进一步促进了防护行为能力的提高。结论:将职业防护综合干预措施应用于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中,可提高该项工作的安全性,规避或减少不必要风险事件的发生,值得推广。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工作人员 职业防护综合干预措施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护理干预方法在职业性慢性锰中毒致神经衰弱患者护理中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医院于2020年12月-2022年5月间收治的26例职业性慢性锰中毒致神经衰弱患者,对本组患者采取综合护理,比较职业性慢性锰中毒致神经衰弱患者护理前后的临床指标差异。结果:患者治疗前后的阳性体征症状评分,护理后优于护理前(P<0.05);比较两组患者Berg平衡量表评分结果,护理后优于护理前(P<0.05);本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3.64±4.22)分。比较本组患者护理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调查问卷结果,护理后低于护理前(P<0.05)。结论:在职业性慢性锰中毒致神经衰弱患者护理干预中,综合护理措施有助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增强疾病管理能力,具有可行性。

  • 标签: 综合护理 锰中毒 神经衰弱 临床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前馈控制在消毒供应中心职业防护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本院消毒供应中心的32名工作人员为研究对象,自2022年1月开始实施前馈控制,实施前为对照组(2021年1月~2021年12月),实施后为研究组(2022年1月~2022年12月)。比较两组工作人员的防护知识评分和职业暴露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工作人员防护知识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前馈控制 消毒供应中心 职业防护 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浅析护理人员职业获益感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的调查现状与影响因素。方法 将200名护士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分析疫情防控阶段护理人员职业获益感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护理人员职业获益感总得分为(151.58±17.66)分;其中年龄、婚姻状况、职称均是影响护理人员职业获益感的主要因素。结论 护理人员职业获益感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形势下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主要影响职业获益感的因素包括年龄、婚姻状况、职称。

  • 标签: 冠状病毒 职业获益感 护理人员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叙事护理模式对急诊科护士心理健康和工作倦怠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急诊科70名轮岗护士和先进护士为研究对象,按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35)和观察组(n=35)。结果:护理前两组SCL-90各维度及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CL-90各维度和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在工作倦怠各维度和总分上均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结束后,观察组的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士的职业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减少工作倦怠,提高工作满意度。

  • 标签: 叙事护理模式 急诊科护理人员 心理健康状态 职业倦怠感
  • 简介:摘要:1+X证书制度,即“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制度,这是我国教育部门为职业教育开展的重要改革措施,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发展。本文以我市中职学校为例,分析了中职学校中护理专业中1+X证书推进的现状,并就实施措施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探讨。

  • 标签: 中职护理专业 1+X证书制度 幼儿照护(初级)职业技能等级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