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9 个结果
  • 简介:《中国神经再生(英文版)》(NerveRegenerationResearch)杂志,是一本令神经再生研究与专业人员感兴趣的,有特色、有品位、高层次、高水平、高质量、全英文版的学术期刊。2006创刊,CN11-5422/R,ISSN1673—5374.国内外公开发行,月刊,A4开本,96页/期。

  • 标签: 杂志 订阅 学术期刊 公开发行 国内外 《中国神经再生研究(英文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讨曼乐及孕激素联合治疗子宫内膜增生症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随机从我院20162至201710期间收治的子宫内膜增生症患者中,抽取80例纳入到讨论中,回顾分析其病历资料,按照患者治疗方式分2组,对照组40例接受孕激素治疗,研究组40例接受曼乐治疗,观察患者治疗效果,并比较。结果比较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比较两组患者E2、LH、FSH指标,治疗前、治疗后,组间数据均不明显(P>0.05)。结论曼乐联合孕激素治疗子宫内膜增厚症疗效突出,逆转子宫内膜的作用更明显,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 标签: 子宫内膜增生症 孕激素 曼月乐 月经
  • 简介:摘要目的统计医院2016无细胞百白破疫苗预防接种不良事件(AEFI)主动监测数据,并分析预防策略。方法对医院20161-201612接种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的2600例幼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统计并分析AEFI主动监测的数据,包括AEFI类型、性别、年龄、发生距离接种时间、发生月份、接种疫苗次数和临床表现情况。结果本组接种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的2600例幼儿中经过监测发现共有59例发生AEFI,AEFI发生率为2.27%;一般反应的构成比(96.61%)远高于异常反应(3.39%),且男性、年龄≤3岁和>3岁且≤5岁、发生距离接种时间≤1d、4-6、7-9和10-12、接种疫苗次数>3次的构成比均较高,且59例患儿均有发热症状,多伴有局部红肿表现,部分患儿伴有硬结表现。结论无细胞百白破疫苗预防接种后AEFI的发生率较高,经过监测分析可了解其基本临床特征,有助于制定防控措施。

  • 标签: 无细胞百白破疫苗 接种不良事件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对2013至2016永州市流感病原学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旨在了解流感流行趋势,为进一步科学合理地预防控制流感提供相关依据。方法对流感监测点医院所收集流感样病例(ILI)采集咽拭子,以MDCK细胞进行病毒分离,采用血凝(HA)及血凝抑制(HI)方法进行毒株型别鉴定。根据所采集流感样病例对病原学监测数据进行研究分析。结果从2013至20164间,收集到流感样病例标本共计2483份,经病毒分离和分型鉴定的流感病毒168株,总分离培养阳性率占比6.77%;这4中H3N2亚型流感病毒流行活跃,在2014-2015度成为优势流行株,2013-2016则是B型、H3N2亚型两种病毒交替流行;新甲型H1N1流行态势较低;在每个监测年份中流感病毒在冬季呈现流行高峰期,有两个年度在夏季呈现流行小高峰期,主要以H3N2亚型流感病毒为主;从年龄段分析,流感病毒以5-15岁年龄组分阳性率最高。结论永州市2013至2016间流感病毒流行态势整体维持平稳;每年流感主要在冬春季节流行,夏季流感偶尔呈现流行小高峰,H3N2亚型病毒在几个年份中流行趋于活跃。重点做好冬、春两季流感预防控制工作,对H3N2亚型流感病毒流行态势与病原学变化做好监督,可及时研究分析是否存在发生流感病毒变异情况。

  • 标签: 流行性感冒 病原学监测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近四来因直接抗人球蛋白实验阳性退回血站的红细胞特征,寻找避免因直抗阳性导致血液浪费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2017期间医院因直抗阳性退回的红细胞,通过报废血液流水号收集献血者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014、2015、2016、2017分别有36袋、30袋、39袋、71袋红细胞类产品因直抗阳性被退回血站进行报废处理,其中女性献血者直抗阳性率高于男性,以18-35岁年龄组最为明显。结论为减少不必要的血液浪费,对18-35岁女性献血者开展献血前不规则抗体检测;鼓励健康男性无偿献血。

  • 标签: 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 红细胞 计算机系统管理
  • 简介:【摘要 】 目的 了解市徐州市 201 8 年成人麻疹疾病严重程度的 影响 因素 ,为徐州 市成人麻疹的有效 预防及 控制提供科学证据 。方法 对徐州市 201 8 年成人麻疹发病的影响因素 进行单因素分析及有序 logistic 回归分析 。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 201 8 徐州 市成人 麻疹严重程度的可疑因素是年龄、高血压、糖尿病、 SAA ;有序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 SAA 的影响系数为 0.142 ( p<0.05 )、不同年龄组影响系数为 -1.081 ( p<0.05 )、 -0.947 ( p<0.05 ),糖尿病的影响系数为 -0.538 ( p<0.05 ) , 高血压的影响系数为 -0.441 ( p>0.05 ) 。 结论 SAA 水平越高,成人麻疹病情越严重,年龄因素及糖尿病也是成人麻疹疾病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成人麻疹 严重程度 影响因素 徐州市
  • 简介:医学检验专业是现代实验室技术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发展迅速、多技术、多学科等交叉的综合性很强的学科,4制医学检验专业教学应该结合自身特点,以适合自身的教学方式方法,培养适应社会的应用型人才。

  • 标签: 4年制 医学检验专业 自身特点 教学 改革
  • 简介:目的:分析2013间上海市嘉定地区5所医院共24837例门诊行胃镜筛查患者的胃癌漏诊情况。方法:由经专业培训的内镜操作者对24837例曾行胃镜筛查的患者再次施行胃镜检查,对可疑病灶行多块、多方向活检,其中经病理诊断胃癌或癌疑者,根据不同病灶施行外科手术或内镜切除术,切除标本行系列病理切片检查。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1内的病史,并查阅其以往的胃镜检查资料,确定是否符合胃癌漏诊标准;胃癌漏诊者分析其漏诊原因。结果:胃镜活检病理结果提示,24837例患者中胃癌297例(1.2%),其中99例患者在嘉定地区接受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证实早期胃癌11例(11.1%),进展期胃癌87例(87.9%),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1例(1.0%)。99例患者中,8例(8.1%)为前次胃镜筛查漏诊,其前期平均行胃癌相关胃镜检查3.5次,活检病理结果均为慢性胃炎或伴肠腺化生,与本次胃癌相关的临床就诊至明确诊断时间平均为12.5个。8例漏诊患者在本次胃镜活检病理检查中均证实为胃癌或癌疑,术后病理证实为早期胃癌4例,未见淋巴结转移;进展期胃癌3例,其中2例附近淋巴结转移;另1例为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结论:99例手术治疗的胃肿瘤患者中,属前期胃镜检查漏诊的患者为8例(8.1%),漏诊原因包括未发现明确的病灶、恶性溃疡及糜烂误判为良性疾病、活检病理无肿瘤依据等,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 标签: 内镜检查 胃癌漏诊 误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00例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三随访结果。方法选取20161-201612我院收治颈动脉狭窄患者20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100例应用药物治疗,研究组100例应用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治疗,随访三对比治疗结果。结果两组患者术前狭窄程度无明显区别(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均得到一定改善(P<0.05),其中研究组术后1个以及术后3的狭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三随访过程中,研究组患者卒中再发率以及狭窄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前脑灌注无明显区别(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均得到一定改善(P<0.05),其中研究组术后3的脑灌注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前ADL评分、NIHSS评分无明显区别(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均得到一定改善(P<0.05),其中研究组术后3个以及术后3的ADL评分、NIHS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动脉狭窄患者应用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狭窄程度以及脑灌注情况,同时长期效果安全可靠。

  • 标签: 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 药物治疗 脑灌注 再狭窄 随访
  • 简介:摘要以人参及加拿大西洋参为对照,对我国14个产地的西洋参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以了解我国西洋参引种30后遗传稳定性是否发生了明显变异。应用了RAPD分子标记技术,POPGEN32数据分析,NTSYS2.10聚类图绘制。结果显示,各产地西洋参遗传多样性丰富,其中13条随机引物共扩增出多态性条带81条,多态性83.51%;有效等位基因数(Ne)1.4567;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0.2748;Shannon′s多样性信息指数(Ho)0.4194。聚类分析可知,人参与西洋参分类明显,特别发现无人参生产的地区的西洋参与有人参生产的地区的西洋参可明显各聚一类,认为在遗传上未达到质的变异。因此提出吉林省西洋参要注意建立良种田,以保持种质纯净的建议。

  • 标签: 西洋参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 遗传稳定性
  • 简介:在我国,检验医学教育有多种办学模式,博采众长,各有优势。温州医学院把检验医学的专业课教师结合到附属医院检验科,参加医院的临床检验工作,把检验医学的理论和实践经验相结合,又将医院的先进仪器设备作为检验医学专业的教学资源,供学生实习、见习。"院系合一"以后,教师下临床改变了原医院检验科的人才结构,提高学科建设水平,教师在繁忙的工作中也得到实惠,实现双赢。

  • 标签: 检验医学 办学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祁阳县近10乙型病毒肝炎(以下简称乙肝)流行情况,分析发病特征与流行趋势,为制订乙肝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祁阳县2008—2017乙肝疫情资料及个案调查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近10祁阳县共报告肝病例3100例,其中男2300例,女800例,男女为2.881。发病率为29.88/10万,死亡2例,死亡率为0.02/10万,发病率呈先升后降,由2008的13.91/10万上升到2011的43.66/10万,再下降到2017的26.93/10万;发病年龄集中于20—60岁人群,占95.19%,以30—40岁年龄组最多1273人,占41.06%;15岁以下的儿童发病较低31例,占1.00%。乙肝的职业分布以农民最多1692例,占54.58%,其次是学生212例、工人201例,分别占6.84%,6.48%。结论祁阳县近10乙肝发病率呈先升后降趋势,应采取以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接种为主,同时须加强儿童、成有乙肝疫苗接种的查漏补种和免疫效果监测工作,及时补种疫苗。

  • 标签: 乙型病毒肝炎 发病率 防控措施
  • 简介:该文结合开展来华留学医学生的教学实践,从英语的渗透力度、教材的选用及评价标准等方面提出一些意见,以期为医学免疫学双语及留学生英语教学提供参考。

  • 标签: 免疫学 双语教学 留学生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本站血液制备过程中血袋破损情况,对减少血液报废提供指导意义。方法对2011-2017本站成分制备过程中152袋血液破损作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本站成分制备中血袋破损报废152袋(0.19‰),其中离心破损62袋(0.08‰);2011-2017血袋破损报废率呈下降趋势;针对破损原因进行了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对成分制备过程中不同的血袋破损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减少血袋破损,避免血液浪费及环境污染。

  • 标签: 成分制备 血袋破损 统计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1950—2015祁阳县肠道传染病的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为制定肠道传染病相关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1950—2015祁阳县肠道传染病的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50—201566间共报告肠道传染病7种,109896例,死亡240例,年均发病166.80/10万,年均死亡率0.45/10万,病死率0.22%,肠道传染病平均发病率和死亡率随年代改变,总体呈递减趋势,肠道传染病以菌痢为主,占发病总数的65.94%。2010—2015以手足口病为主,占发病总数的61.47%,除手足口病外,21世纪后,肠道传染病得到了有效控制或消除。结论祁阳县肠道传染病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传染病疫情出现了新的特点,防治形势仍然严峻,应制定和完善肠道传染病防制对策,加强防病工作基础建设,提高肠道传染病预防和监测水平。

  • 标签: 传染病 肠道 流行 分析
  • 简介:21世纪是生命科学、新材料技术、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时期。生物信息学作为跨越生命科学和信息科学两大热点领域的学科,其重要性越来越突出,无疑将会为生命科学研究带来革命性的变革。为此,本刊2007度函授继续医学教育内容为生物信息学.并接受新一的报名和注册登记手续,有关实施方案具体说明如下:

  • 标签: 继续医学教育 外科理论 函授 生物信息学 杂志 生命科学
  • 简介:摘要目的将岳阳地区2013-2017近五无偿献血及血液检测不合格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为今后做好献血前初筛试验,有效筛选合格无偿献血志愿者,减少血液报废率,保证临床供血安全、有效、及时提供依据。方法对岳阳地区2013-2017近五(206096例)的无偿献血者资料和实验室检测项目HBsAg、抗-HCV、抗-HIV、抗-TP、ALT为阳性结果的情况及特征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X2检验)。结果在岳阳地区采供血总量逐年递增的情况下,不同年度无偿献血阳性率比较除抗-HIV无统计学意义外其四项均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学历和性别比较除抗-HCV和抗-HIV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三项均有统计学意义。不同职业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总的阳性率为3.33%,其中ALT阳性率1.57%、HBsAg阳性率0.80%、抗-TP阳性率0.56%、抗-HCV阳性率0.30%、抗-HIV阳性率0.10%。结论建立无偿献血宣传和招募长效机制,通过传统媒体和新型媒体等多种宣传渠道进行针对性地宣传和招募,并通过从低危人群中招募献血者,同时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做好献血前的征询工作,提倡成分献血,采用灵敏、快速和严格的献血前初筛试验来减少血液非正常报废率。

  • 标签: 无偿献血者 血液检测 阳性率(不合格率)
  • 简介:摘要目的对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2017儿童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监测分析。方法汇总龙岗区2017度上报的儿童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病例数据,针对其流行病学特点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归纳儿童AEFI的发病规律。结果2017龙岗区儿童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主要的报告地区分布在龙岗街道办(92例,21.10%)、坂田街道办(67例,15.37%)和平湖街道办(64例,14.68%)等,AEFI个案报告的乡覆盖率是100%,发生年龄主要是2岁及以下(88.07%),发生时间段主要是夏季(5-8),一般反应(63.07%)报告最多,麻风疫苗(16.97%)、百白破疫苗(无细胞)(16.51%)最多,常见临床症状中以发热(超过37.1℃)(64.45%)、皮疹(25.69%)、哭闹(18.81%)为主,一般反应症状诊断(发热/红肿/硬结等)(63.07%)最多。结论2017龙岗区儿童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主要分布在龙岗、坂田和平湖街道办,2岁以下儿童最多,夏季发生率最高,发热皮疹症状最常见。

  • 标签: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流行病学 监测分析 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