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文关怀护理对直肠癌结肠造瘘口患者围手术期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8例直肠癌结肠造瘘口患者,以随机数表抽取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人文关怀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围手术期自我护理能力进行观察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自我护理技能、自我责任感、自我概念、健康知识水平四项评分及自我护理能力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直肠癌结肠造瘘口患者围手术期应用人文关怀护理效果显著,能够明显提升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临床推广意义显著。

  • 标签: 人文关怀护理 直肠癌结肠造瘘口患者 围手术期 自我护理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接受介入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临床护理干预中,患者接受延续性护理后其自我管理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4月至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112例冠心病患者为主要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介入术治疗,将其均分成为基础组与分析组,基础组患者接受临床常规护理干预,分析组患者则在上述基础上接受延续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前后的自我管理情况、生活质量情况以及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前的自我管理水平相差不大,但分析组患者护理后自我管理水平显著提升,且远高于基础组对象,分析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更好,对护理工作更为满意,相关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针对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患者而言,给予其延续性护理干预的效果较好,该方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介入术 冠心病 延续性护理 自我管理 效果 提高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多元化护理在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管理中的运用效果。方法将本院100例精神分裂症的患者,根据其来院治疗时间次序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于对照组中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则采取多元化护理方式。对两组护理前与护理后的自我管理效果进行评定,并比较两组评分。结果观察组在护理之前的评分为(53.1±19.1)分、护理后评分为(84.2±16.1)分;对照组在护理之前的评分为(53.9±17.1)分、护理后评分为(64.0±15.2)分;两组在护理之前的评分对比,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护理之后,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采取多元化护理能够提升其自我管理效率,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普及。

  • 标签: 多元化护理 精神分裂患者 自我管理 效果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乙肝患者治疗依从性、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7月~2018年6月收治的80例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和行综合护理的实验组,各40例,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后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实验组自我能力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慢性乙肝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治疗依从性、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水平。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慢性乙肝 依从性 自我护理能力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直肠癌根治术并行造口术患者排便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直肠癌根治术并行造口术的患者92例,采用奇偶分组法将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结果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排便自我管理能力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接受直肠癌根治术并行造口术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以让患者很好的管理自己的排便次数,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直肠癌根治术 造口术 综合护理 排便自我管理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知信行模式干预在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改善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随机抽选的方式将2015年7月~2017年7月间收治的286例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采用知信行干预模式开展护理干预,评估干预前后本组患者对高血压知识的知晓率和自我管理行为改善情况,并对比干预前后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结果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本组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明显提升,自我管理行为大大加强,卡方检验提示数据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P<0.05)。干预后本组患者SBP、DBP水平明显低于干预前,统计学检验提示数据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P<0.05)。结论针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开展知信行模式干预有助于改善其自我管理行为,提高疾病认知,降低血压水平,建议加以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高血压 知信行护理模式 自我管理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预见性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1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57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自我管理行为及生活质量。结果对照组情绪管理、疾病医学管理、日常生活管理评分均比观察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情绪功能、社会功能、角色功能、躯体功能、认知功能均比观察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冠心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能力,改善生活质量。

  • 标签: 预见性护理干预 冠心病 自我管理行为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建立前列腺特异膜抗原(PSM)检测方法方法:利用异硫氰酸胍/酚/氯仿/异戊醇一步法从前列腺癌患者外周血有核细胞或前列腺癌组织中提取总RNA。用AMV逆转录合成PSMcDNA后进行巢式PCR扩增。并对试验中各种因素进行了严格地筛选和调整,找出了最佳反应条件。结果:在PCR反应体系中投入总RNA量相当于1-100个癌细胞所含总RNA量时,均能得到清晰的262bp的产物带。结论:本方法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极高的灵敏度。为早期预示前列腺癌转移、复发和疗效观察提供了技术手段。

  • 标签: 前列腺特异膜抗原 MRNA 检测方法 前列腺癌 RT-PCR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在无保护会阴接生分娩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针对本院收治的产妇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抽样法抽出病例数96例,将其按照入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病例数各为48例。所有患者均给予无保护会阴接生,对照组在分娩过程中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比较2组产妇分娩后会阴撕裂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会阴撕裂程度低于对照组P值<0.05。结论优质护理在无保护会阴接生产妇中应用效果明显,值得推荐。

  • 标签: 优质护理 无保护会阴接生 分娩产妇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利用个性化分阶段护理对提高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30例进行个性化分阶段护理。比较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相关护理指标。结果治疗后实验组FEV1高于对照组FEV1,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自我护理技能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个性化分阶段护理对提高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效果理想,可显著提高肺功能,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 标签: 个性化分阶段护理 COPD(急性加重期) 自我护理能力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电话随访式延续性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12月期间接收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将其随机平均分为2组,设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患者进行慢性心衰常规出院指导,试验组患者进行电话随访式延续性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躯体,心理,社会功能等各项指标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自护行为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各指标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电话随访式延续性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行为,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自我护理行为 生活质量 电话随访式延续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给予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综合康复护理对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于我院就诊的COPD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实施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及肺功能。结果观察组自我概念、健康知识水平、自护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及自我护理能力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FVC、FEV1、FEV1/FVC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COPD患者综合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

  • 标签: 综合康复护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自我管理能力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实验分析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应用行为训练联合自我效能管理对患者社会功能和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70例,作为实验研究的对象,利用随机法将其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只进行常规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实施行为训练联合自我效能管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社会功能和心理状况。结果实施护理措施后,实验组患者的各项情况均要优于对照组,社会功能明显提高,心理状况也得到显著的改善,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应用行为训练联合自我效能管理措施,有非常好的效果,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功能,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可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

  • 标签: 行为训练 自我效能管理 慢性精神分裂症 社会功能 心理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探讨护士干预护理模式对住院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2月到2018年2月接收的住院糖尿病患者150例,随机分为使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75例,使用护士干预护理模式的观察组患者75例,对比和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空腹血糖、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无明显差异;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值明显下降,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比具有临床参考价值。结论护士主导护理模式的施行,能够有效地改善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控制和稳定空腹血糖值,提高患者对于临床治疗的依从性和临床护理质量,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护士主导模式 糖尿病 血糖控制 自我管理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亲情护理联合正念行为训练对肺癌患者应对方式及自我感觉负担及消化系统症状控制的影响。 方法 选取 100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应用亲情护理联合正念行为训练的方式进行治疗。治疗完成后对比两组患者的应对方式和自我感觉负担及及消化系统症状控制情况。结果 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 SAS评分达到 41.5±3.7分, SDS评分达到 50.1±3.3分,均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完成后,观察组患者在面对方面的 MCMQ评分达到 22.4±4.6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在回避和屈服方面的 MCMQ评分均小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完成后观察组患者 MAAS评分总分为 88.8±11.5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 MAAS评分总分,且观察组患者出现食欲不振、化学性胃炎、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消化不良等消化系统症状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亲情护理联合正念行为训练对肺癌患者应对方式和自我感觉负担的影响确切,患者自我感觉负担减轻,应对方式有所改善,且能够显著降低患者出现消化系统症状的几率。

  • 标签: 亲情护理联合正念行为训练 肺癌患者 应对方式及自我感觉负担
  • 简介:诊断疾病是每位医师最基本、最重要的临床常规实践活动。没有正确、规范、完善的诊断。就没有正确、恰当、合理的治疗。因此,诊断疾病的水平是体现医疗质量和医疗水平的重要方面。规范的诊断疾病程序是培养和训练医师临床思维,

  • 标签: 诊断思路 程序 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药炮制方法及疗效。方法从我院2015年5月-2017年1月中药治疗患者中抽取210例,数表法分成三组A组(炮制前分档)、B组(水处理前分档)、C组(水处理及炮制前分档)各70例,统计患者的治疗结果。结果C组缓解率为97.1%(68/70),高于A组的80.0%(56/70)、B组的81.4%(57/70),统计有差异(P<0.05);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1/70),低于A组的12.9%(9/70)、B组的11.4%(8/70),统计有差异(P<0.05)。结论中药材经由严格清洗、筛选、加热后再炮制,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治疗结果,值得学习。

  • 标签: 中药 炮制方法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本研究目的在于探讨急症手术麻醉方法、用药原则等。一般认为,麻醉是由药物或其他方法产生的一种中枢神经和(或)周围神经系统的可逆性功能抑制,这种抑制的特点主要是感觉,尤其是痛觉的丧失。急症手术由于患者病情紧急,其不良预后可比择期手术者增高3~6倍。急症手术预后效果如何,急症手术麻醉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标签: 急症手术 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无保护助产护理对促进初产妇自然分娩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6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初产妇40例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产妇实施的护理不同划分为对照组(接受会阴保护助产护理)和观察组(无保护助产护理),每组各20例,并对护理结果予以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产后疼痛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一定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保护助产护理对促进初产妇自然分娩上效果显著,可有效减少产妇产后疼痛以及并发症发证率,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价值意义。

  • 标签: 初产妇 无保护助产护理 自然分娩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保护性通气策略在AR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40例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的40例ARDS患者皆于2015年5月1日至2016年5月1日间入院治疗,通过肺保护性通气策略进行治疗,低潮气量为6~8ml/kg,对比患者在上机前与上机后的氧合指数情况以及血气分析、呼吸机肺损伤(VALI)发生的概率。结果治疗后,所有患者的氧合指数都得到改善,血气变化情况也得到显著改善,且VALI的发生率也明显较低,和治疗前相比区别明显(P<0.05)。结论保护性通气策略可以显著改善ARDS的临床症状,降低VALI的发生率,治疗价值显著。

  • 标签: 保护性通气 ARDS 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