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对冠心病患者的诊断价值及对检查准确性的影响。方法本次选择对象为冠心病患者,时间在2017年12月直至2018年8月之间,根据电脑随机分配的原则将80例冠心病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包括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行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对比其两组检查准确性、误诊和漏诊率。结果观察组冠心病患者检查准确性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6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冠心病患者误诊率2.50%、漏诊率2.50%,与对照组相比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患者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能够预防误诊和漏诊,提高检查准确性,值得研究。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常规心电图 冠心病 诊断价值 检查准确性
  • 简介:目的:探讨采用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contrast-enhancedmagneticresonanceimaging,DCE-MRI)评估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人胰腺癌裸鼠移植瘤疗效的价值。方法:将人胰腺癌SW1990细胞株接种于BABL/c裸鼠右下肢旁腹股沟区偏背侧皮下,当瘤体直径长至8~10mm时进行干预,共16只成瘤大小合适的裸鼠用于实验,分别植入125I粒子(8只,实验组)和空载粒子(8只,对照组),在粒子植入前及治疗后2周及2个月行MRI常规扫描及DCE-MRI成像,并对肿瘤标本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实验组肿瘤细胞坏死明显,而对照组肿瘤细胞无明显或有少量坏死。所有裸鼠的心、肝、肺、肾及脾脏等组织均无明显放射炎症表现。常规MRI评价125I粒子治疗胰腺癌疗效的价值有限。实验组肿瘤实质与坏死交界区的Ktrans值最高,其次为整个肿瘤组织的Ktrans值,再次为肿瘤实质,最后是肿瘤坏死区。实验组治疗后2周及2个月裸鼠的整个肿瘤组织Ktrans值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整个肿瘤组织的Ktrans与肿瘤坏死率有间一定的相关性(r=-0.518,P=0.01);而肿瘤坏死率与肿瘤体积间有一定相关性,坏死随着肿瘤体积增加而增加(r=0.641,P=0.001)。结论:125I粒子治疗人胰腺癌裸鼠可导致移植瘤内坏死,且对周围脏器较安全。用常规MRI及DCE-MRI对裸鼠皮下移植瘤成像是可行的。常规MRI对治疗疗效的评估作用有限,而DCE-MRI则可定量分析125Ⅰ粒子治疗后肿瘤血管灌注特性的改变,对疗效的评估有重要价值。

  • 标签: 125I粒子 短距离放疗 胰腺癌 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讨非融合动态内固定系统在腰间盘突出伴腰椎不稳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从我院2014年9月至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腰间盘突出伴腰椎不稳患者中,抽取80例纳入到讨论中,用随机数字法分2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治疗,研究组接受非融合动态内固定术治疗,观察治疗状况,并对比。结果对比术前患者ODI指数,以及术前、术后三个月近侧邻近节段ROM,组间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术后三个月、术后一年时ODI、术后一年时ROM指数,研究组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腰间盘突出伴腰椎不稳疾病可考虑给予非融合动态内固定系统,此方式效果更为突出,值得应用。

  • 标签: 腰间盘突出 腰椎不稳 非融合动态内固定 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7年2月收治的140例冠心病患者,根据患者就诊时间情况,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70)、对照组(n=70)。观察组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查,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电图检查,对比两组患者心肌缺血检查情况、心律失常检查情况。结果观察组心肌缺血阳性检出率为85.71%,对照组心肌缺血阳性检出率为68.57%,组间对比存在比较意义,P<0.05。两组房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短阵室上速、房室传导阻滞检出情况比较,观察组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性突出,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通过动态心电图检查,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的检出率较高,并可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常规心电图 冠心病 心肌缺血 心律失常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以及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研究,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心电图诊断,观察组予以动态心电图诊断,实验结束后,对两组患者心肌缺血以及心律失常的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心肌缺血以及心律失常的诊断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对于常规心电图诊断来说,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以及心律失常的诊断准确率较高,有助于为临床医生提供准确的诊断依据,让患者得到最及时的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常规心电图 冠心病 心肌缺血 心律失常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脊液中内皮素 -1与颅底肿瘤术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 2018年 1月至 2018年 12月神经外科明确诊断的颅底肿瘤患者 40例作为研究组,选取健康对照组进行对比,在术后第 1、 3、 5、 7天用放免法测定脑脊液中内皮素 -1的含量;手术前 1天和术后第 1、 3、 5、 7天用经颅多普勒超声动态监测双侧颈内动脉、双侧大脑前动脉和中动脉的血流速度,对比分析内皮素 -1水平变化情况与脑血管痉挛发生之间的关系。结果:研究组患者内皮素 -1水平从术后第 3天呈上升趋势,于术后第 7天达到峰值。 DCVS组患者 ET-1水平与无 DCVS组相比较,于第 3、 5、 7天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颅底肿瘤术后患者脑脊液中 ET-1水平的升高与术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的发生有关,可作为防治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重要指标。

  • 标签: 颅底肿瘤 脑脊液 内皮素 -1 迟发性脑血管痉挛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在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临床诊断中应用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的诊断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18年1月期间在我院治疗冠心病的64例患者作为样本研究资料,分别进行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的诊断,比较两种诊断方式的诊断效果。结果64例冠心病患者动态心电图检查下的心肌缺血阳性率以及心律失常诊断结果均远远优于常规心电图诊断结果,呈现出P小于0.05的最终结局,具有探讨研究价值。结论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的诊断,具有明显的临床应用效果,可提升患者的心肌缺血阳性诊断率,提升心律失常的诊断结果,具有推广应用的实效性。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常规心电图 冠心病 心肌缺血 心律失常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在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临床诊断中应用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的诊断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18年1月期间在我院治疗冠心病的64例患者作为样本研究资料,分别进行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的诊断,比较两种诊断方式的诊断效果。结果64例冠心病患者动态心电图检查下的心肌缺血阳性率以及心律失常诊断结果均远远优于常规心电图诊断结果,呈现出P小于0.05的最终结局,具有探讨研究价值。结论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的诊断,具有明显的临床应用效果,可提升患者的心肌缺血阳性诊断率,提升心律失常的诊断结果,具有推广应用的实效性。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常规心电图 冠心病 心肌缺血 心律失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