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肺心病并呼吸衰竭患者经无创呼吸机治疗后心功能、血气指标的改善情况。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期间内接收的64例肺心病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2例,分别接受无创呼吸机治疗、有创机械通气方式治疗。对比治疗后血气指标及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PaO2水平以及LVEF、6min步行距离较对照组来说更高,且PaCO2、pH以及BNP、NT-proBNP值较对照组来说更低,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肺心病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并促进心功能的恢复,临床实用价值较高,值得加以推广。

  • 标签: 肺心病 呼吸衰竭 无创呼吸机 心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复发性尿路感染使用细菌检验的效果,探讨患者的药敏情况,给临床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根据我院的305例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对患者进行尿液样本采集,进行药敏试验,对细菌的分布和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此次共选取了305例患者,其中检出细菌菌株283株,共有81株是革兰氏阳性菌,占总菌株的28.6%,有202株是革兰氏阴性菌,占总菌株的71.4%;在革兰氏阳性菌中有54.3%属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在革兰氏阴性菌中有73.2%是大肠埃希菌、9.4%是铜绿假单胞菌,7.9%是阴沟肠杆菌。患者的药敏试验结果显示,革兰氏阳性菌对亚胺培南及第三代头孢类药物具有非常高的敏感性,两者的敏感性接近100%;格兰阳性菌则对头孢菌素类药物具有很高的敏感性。结论此次选取的患者中大多数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都是因为革兰氏阴性菌感染所导致的,准确掌握细菌的分布以及耐药性能够帮助我们临床中更加合理的使用药物来进行治疗,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复发性尿路感染 细菌检验 药敏实验
  • 简介:摘要目的此次研究分析在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胃肠功能恢复处理方法以及具体的恢复情况研究。方法本次研究样本选取本院肝胆外科手术患者,样本选取量为100例,按照围手术期处理方法的差异将所有患者分为常规组与综合组,其中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如水电解质平衡的维持以及营养维持等,综合组患者采用术后综合处理方法,给予患者潘立酮、抗生素等处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对比两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时间、排便时间等指标,并将其作为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的对比依据,统计结果数据得知,综合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指标较好,且与常规组患者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对比两组患者肝胆积液情况并将其作为手术质量的对比依据,统计结果数据得知,综合组患者术后肝胆积液情况较好,且与常规组患者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本次研究证实,在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采用综合围手术期处理方式,对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具有促进作用,还可以改善患者肝胆积液情况,为有效处理方式。

  • 标签: 肝胆外科 胃肠功能 处理方法 恢复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早期颅骨修补手术对脑外伤患者致残和恢复情况产生的影响。方法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脑外伤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常规外伤3-6个月后进行颅骨修补手术,观察组(40例)在早期进行颅骨修补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致残、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各项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观察组Barthel、Fugl-Meyer指数明显比对照组高,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比较显著(P<0.05);对照组残疾率为30%,明显高于观察组(10%),组间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对脑外伤患者进行颅骨修补手术能够促进患者康复,减少患者神经功能障碍和残疾率,应该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 标签: 早期颅骨修补 脑外伤 致残 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社区居民咀嚼槟榔及口腔黏膜下纤维化发病情况。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7年2月作为研究时间段,以社区社区居民153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一般资料,咀嚼槟榔习惯持续时间及频率,以及口腔粘膜下纤维化发生情况分析调查结果。结果1538例中有有咀嚼槟榔习惯者619例(40.25%),男性偏多443例(71.57%,443/619),女性176例(28.43%,176/619);其中OSF患病者29例(4.68%,29/619),男性20例(68.97%),女性9例(31.03%);OSF者29例经常咀嚼槟榔28例(96.55%);部分OSF临床表现包括张口受到限制、粘膜受到刺激后疼痛等;本次研究中1538例参加咀嚼槟榔相关培训考核成绩平均(74.52±7.33)分,显著低于培训后的(91.74±5.58)分,<0.05;1538例中培训前成绩≥70分者917例(59.62%),显著低于培训后的1233例(80.17%),<0.01。结论对社区居民咀嚼槟榔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发现经常咀嚼槟榔是诱发OSF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且OSF患病者男性偏多,在临床需引起足够的重视,有助于实施一些防控措施。

  • 标签: 社区居民 咀嚼槟榔 口腔黏膜下纤维化 问卷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郴州地区体检人员中尿石症、胆石症的发病情况。方法调查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体检人员尿石症、胆石症的发病情况。结果调查体检人员79896人,其中包含无结石人员65610人,尿石症患者8193人、胆石症患者5370人、尿石症合并胆石症患者723人。其中尿石症的患病率为10.25%,胆石症患病率6.72%、尿石症合并胆石症患病率0.90%。结论男性尿石症患病率高于女性,女性胆石症患病率高于男性。

  • 标签: 尿石症 胆石症 患病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子宫内膜异位症(EMT)合并不孕症患者经过腹腔镜手术后随访三年,观察患者的妊娠情况,并探讨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4月至2014年10月的收治的EMT合并不孕症的患者共106例,对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时间截止为2017年10月,随访的内容为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使用情况及术后1、2、3年的患者的妊娠情况。结果106例患者进行随访后,术后1年、2年和3年的妊娠例数为7例、3例、1例,在检测妊娠与未妊娠的患者中,未妊娠患者年龄高于妊娠患者,采用GnRH-α治疗及术中r-AFS分期为I、II期人数少于妊娠患者,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OR=1.241,95%CI=1.424~1.568)、GnRH-α治疗(OR=1.642,95%CI=1.678~2.644)及术中r-AFS分期(OR=1.315,95%CI=1.512~2.014)是影响腹腔镜术后1年妊娠情况的因素。结论EMT合并不孕症的患者经腹腔镜术后第1年妊娠率较高,年龄、GnRH-α治疗及术中r-AFS分期是影响腹腔镜术后1年妊娠情况的因素。

  • 标签: 宫内膜异位症 不孕症 腹腔镜手术 妊娠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足踝部组织缺损创面修复中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术的临床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自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足踝部组织缺损患者中选取94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按照治疗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胫后动脉后踝上穿支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腓动脉外踝上穿支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手术指标情况,手术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后各项手术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手术后临床症状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术在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创面的修复治疗中效果明显,能够提升手术质量,提高治疗效果并且降低不良情况的发生率。

  • 标签: 胫后动脉后踝上穿支术 腓动脉外踝上穿支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术 足踝部创伤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对创伤感染患者伤口细菌病原菌及耐药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与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60例外伤患者分泌物的细菌以及耐药性测定。结果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其次是革兰阳性菌,其中革兰阴性杆菌中以大肠埃希菌为主,革兰阴性球菌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创口分离出的细菌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且具有多重耐药的特性,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创伤感染患者伤口感染细菌时药敏试验结果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创伤感染 细菌病原菌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药物流产不全后行清宫术对患者阴道出血状况的比较。方法依据纳入排除标准,选取我院收治的采用药物流产的早期妊娠妇女12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各组64例。观察两组患者出血情况、流产效果及恢复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妇女的流产失败率均为0,研究组的不完全流产比例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流产率为93.7%,优于对照组的78.1%,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妇女的出血量、出血时间及用药后恶心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流产后恢复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早期妊娠患者流产患者采用药物流产后如出现不完全流产应及时采用清宫术,可有效降低患者流产后并发症,减少出血量。

  • 标签: 早期妊娠 药物流产 临床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延续性护理对慢阻肺患者的戒烟情况以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1月在我院治疗慢阻肺的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对两组患者出院后2个月的戒烟情况以及肺功能改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戒烟率明显的比对照组高(P<0.05),而且实验组患者的肺功能FEV1、PEF的改善情况也明显的比对照组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患有慢阻肺的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肺功能,促进患者的戒烟率,临床上可以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慢阻肺 戒烟情况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视频宣教系统对肝胆科患者家属健康教育内容知晓情况的影响。方法将104例肝胆科患者通过常规护理组(n=52例)和视频宣教护理组(n=52例)的形式进行疾病的探究,进而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视频宣教护理组经过护理后患者家属健康教育内容知晓率94.23%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经过护理后患者家属健康教育内容知晓率69.23%(P<0.05)。结论为了提高肝胆科患者家属健康教育内容知晓率,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疾病的护理期间,可以通过视频宣教系统对患者进行疾病的护理工作。

  • 标签: 视频宣教系统 肝胆科 健康教育内容知晓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前常规护理与围产期综合护理对孕产妇分娩情况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的孕产妇30例进行分组研究,对照组15例行产前常规护理,观察组15例行围产期综合护理,对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以及分娩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以及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孕产妇实行围产期综合护理效果较好,可有效缩短产程时间,减少产后出血量,提高自然分娩率。

  • 标签: 产前常规护理 围产期综合护理 孕产妇 分娩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联合用药及不良反应情况。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实施喹诺酮类药物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59例患者进行观察调查分析分析59例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的不良反应类型、不同给药途径下不良反应发生率之间的差异。结果59例由于喹诺酮类药物产生不良反应患者的不良反应类型主要包括全身性损害、皮肤、附件损害、神经系统损害等不同类型,其中实施不同给药途径及联合用药与单纯用药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喹诺酮类药物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应在确定患者不存在禁忌症的前提下进行合理应用,选择适合的给药途径,注意药物配伍禁忌,降低耐药性事件的发生率,促进患者预后。

  • 标签: 喹诺酮类药物 耐药 联合用药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检测情况及效果,为提高艾滋病检测率寻找新途径。方法选取2016.4~2017.5间于本疾控中心实施艾滋病检测咨询的人员共104名,将其设定为观察组,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公平性,同期选取自愿进行艾滋病咨询和检测的人员共104名,将其设定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的艾滋病检测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即(92.31%)>(46.15%),(P<0.05)。此外,观察组HIV阳性检测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即(16.67%)>(2.08%),(P<0.05)。结论疾控中心主动提供艾滋病检测咨询,能够有效提高艾滋病检出率,为疾病尽早干预和治疗提供保障作用。

  • 标签: 疾控中心 艾滋病 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误诊现象。方法选2012年3月至2018年2月我院接收的被误诊的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72例作为观察对象,对72例患者的研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2例患者误诊的时间均在2小时至两年之间,1天内误诊的患者有50例。基层医院误诊的有64例。首诊误诊的病症主要是脑血管病症与高血压病症。结论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误诊原因主要是对患者疾病认识不够与对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病症缺乏较为细致检查等,对青光眼知识进行普及,提高医务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对其进行仔细且全面检查是避免误诊出现的主要方式。

  • 标签: 原发性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误诊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江西省肺结核患者痰培养结核菌耐药情况。方法在2019年4月22日至2016年4月22日期间选取江西省胸科医院5000例肺结核的痰培养阳性患者为试验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效果分为两组,复发或初治失败(观察组;2500例)、初治(对照组;2500例),且均进行痰培养结核菌培养以及耐药情况分析。结果观察组耐药率(78.24%)、耐多药率(49.80%)对照组耐药率(61.80%)、耐多药率(16.84%)(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对S耐药率(55.56%)、H耐药率(70.32%)、R耐药率(42.60%)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对照组对E的耐药率(35.80%)稍高于观察组E的耐药率(32.64%),但不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复发或初治失败的肺结核患者存在严重的耐药性,为了控制疾病,还需加强结核菌培养试验,减少不规律用药现象。

  • 标签: 肺结核 痰培养 结核菌 耐药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改良kugel补片无张力疝修补术和疝环填充式修补术两种成人腹股沟疝修补术对患者术后疼痛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经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2月~2016年5月期间所收治的成人腹股沟疝患者15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n=5,改良kugel补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与对照组(n=10,疝环填充式修补术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手术一般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术后疼痛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术后1年内复发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下床活动时间(18.94±1.35)h显著早于对照组(38.17±1.25)h,术后疼痛时间(1.14±0.51)h显著短于对照组(2.11±0.84)h,住院费用(6530±455)元显著高于对照组(3460±367)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无1例并发症产生,均痊愈出院,对照组术后发生尿潴留1例,阴囊水肿1例,局部异物感1例,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0.00%vs3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75,P=0.171);术后随访1年,两组患者均无1例复发。结论改良kugel补片无张力疝修补术可以显著减轻成人腹股沟疝患者术后疼痛程度,促进患者快速康复,但治疗费用相对较高。

  • 标签: 改良kugel补片无张力疝修补术 疝环填充式修补术 腹股沟疝 疼痛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情况。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在2012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193例心内科患者,将其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并按照疾病类型分为三组,A组为未发生消化道出血的AMI患者,共100例,B组为AMI后发生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共52例,C组为消化道出血后发生AMI的患者,共41例。观察三组患者的生化指标及临床治疗差异,随访2年后,比较三组患者再发循环系统功能障碍疾病(包括再发心绞痛、心力衰竭、非致死性AMI等)的情况及死亡率。结果三组患者的生化指标及临床治疗情况存在较大差异;B、C组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显著低于A组,B、C组患者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长于A组,B、C组患者的血红蛋白(Hb)值明显低于A组,且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使用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等抗凝药物的比例均互不相同,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患者均有消化道出血,B组输血患者的比例远远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2年的跟踪随访,发现B、C组再发循环系统功能障碍疾病的患者比例和死亡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并消化道出血的AMI患者的臨床表现比单纯的AMI患者更加复杂,抗凝治疗更加困难,且再发风险大,预后差。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消化道出血 临床特点 预后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对ICU重症病人采用不同的肠内营养输入方式,观察其营养耐受情况。方法选取218例我院患者,病理年限为2014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ICU重症病人,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9例患者。对两组患者分别采用持续24小时和间断性24小时营养输入方式,比较其营养耐受结果。结果经过观察,两组患者各项数据均有所改善,但对照组各项数据明显低于观察组,其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效(P<0.05)。结论采用24小时持续输入方式,对ICU重症患者营养吸收是最佳选择,适合临床应用。

  • 标签: ICU重症 肠内营养 输注方式 耐受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