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研究白內障合并青光眼患者实施单纯白内障手术与青白联合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接收的200例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依照就诊顺序,将患者随机平均分为A组与B组,每组100例,A组实施单纯白内障手术治疗,B组实施青白联合术治疗。相关结果比较。B组患者在术后1d,形成前房,无浅前房形成。6眼白内障膨胀。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B两组患者术后0.3~0.6以上者例数现显著增加。和A组相比,B组患者术后0.3~0.6例数较多,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术后1周眼压范围,平均眼压,1个月后眼压范围以及平均眼压显著较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1d轻度角膜水肿24例,B组患者术后1d角膜轻度水肿以及弹氏膜皱折共29例,两组患者术后角膜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保持原有滤泡未改变。B组患者术后有25例形成滤过泡。A组患者术后1d,发生浅前房32例,对照组患者治疗满意度为92.00%,观察组为99.00%。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满意度更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使用青白联合术进行治疗,可以取得相对显著的效果。手术成功涉及到诸多方面,与手术时机、适应症、医生熟练程度和技巧均存在相关性,因此建议如果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不是急性发作或者白内障膨胀其内不存在继发性青光眼,应当尽早实施联合手术治疗。对于急性发作者,建议使用单纯白内障分期手术治疗,以取得预期治疗效果。

  • 标签: 单纯白内障手术 青白联合手术 白内障合并青光眼 手术时机 效果比较
  • 简介: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工作方式、生活方式的变化 , 我国肥胖人口不断增加 ,肥胖相关疾病严重影响到肥胖患者的预期寿命及生活质量。   在进行肥胖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当中,减重代谢已经成为应用最为广泛而且效果最好的方法之一。肥胖病人本身往往会合并其他类型的相关疾病,而且患者经历手术之后自身身体代谢状况也会发生较大的改变,由此,减重手术与常规的普外科手术对比,需要针对整个患者的围术期进行更加精心的准备以及全面、系统的评估,而且要求多学科团队共同参与管理 [1]。在进行减重手术前必须要经过多学科团队进行准确的评估,尽可能的降低患者手术后早期以及中远期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严格要求患者的术后管理 [2]。除此之外,规范化的终身随访对于保证手术治疗的整体安全性以及效果也尤为关键。

  • 标签: 肥胖症 减重代谢 代谢外科 围手术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甲状腺小切口手术与甲状腺大切口手术的疗效。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6.3.20~2017.3.20期间我院收治的甲状腺切除手术患者,将72例患者计算机随机分为2组,36例/组。其中,一组患者实施甲状腺大切口手术治疗(对照组),另一组采用甲状腺小切口手术治疗(观察组)。将两组甲状腺切除手术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和切口美观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甲状腺切除手术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切口美观满意度均与对照组患者存在差异(P<0.05)。结论甲状腺小切口手术的临床疗效比甲状腺大切口手术更加优越,并发症少且术后切口美观度高。

  • 标签: 甲状腺小切口手术 甲状腺大切口手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研究阑尾脓肿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接受手术治疗的49例阑尾脓肿患者做为手术组,另外选取同时期接受非手术治疗的51例阑尾脓肿患者做为非手术组,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治疗时间、治疗费用及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手术组患者住院治疗时间为(10.3±2.2)d,短于非手术组的(16.5±3.4)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患者治疗费用为(3675.5±667.5)元,低于非手术组的(4921.6±788.8)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患者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为6.12%;非手术组患者患者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为21.57%;手术组患者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低于非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患者治愈率为100.00%,高于非手术组的86.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把握好适应证、手术时机,并做好充足准备,手术治疗阑尾脓肿无疑是更为可取且有效的手段。

  • 标签: 阑尾脓肿 手术治疗 非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FTS理念在脊柱手术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在2016年7月到2018年7月选取我院实行脊柱手术的患者100例,根据使用围手术期护理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其中实行常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的患者为对照组,实行FTS(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的患者为实验组。结果对照组的手术后腰椎功能评分小于实验组,两组之间比较具有较大的差别(P<0.05)。对照组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大于实验组,两组之间比较具有较大的差别(P<0.05)。对照组的并发症的发生率大于实验组,两组之间比较具有较大的差别(P<0.05)。结论在脊柱手术中实行FTS(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可以改善患者的腰椎功能评分,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FTS理念 脊柱手术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对胃肠道病人行手术室综合护理,研究其对患者并发症中手术切口感染的影响,探讨手术室综合护理的方式对胃肠道患者临床护理的意义。方法 对我院此次收纳的 84例胃肠道患者,采取随机分组方式进行分组。即 84例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 42例,对照组 42例。其中,对于对照组胃肠道患者采取一般性常规护理,护理方式为常规护理;对于观察者患者,采取手术室综合护理,以此方式对胃肠道患者切口感染进行预防。护理过程后,统计两组患者在不同的护理方式下切口感染的发生情况、患者手术效果及患者的满意程度,并且进行比较分析其意义。结果 通过两种不同的护理方式,行手术室综合护理的的观察组在切口感染方面的发生率明显的高于一般性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本组患者手术后,病人对于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一般护理的对照组,则手术室护理的方式对于胃肠道患者手术过程中手术切口感染的治疗护理效果高于对照组。各项指标数据差异明显, P< 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手术室综合护理的方式对胃肠道手术病人手术过程后手术切口感染具有有利的作用,相较于一般性常规护理,手术室护理减少了手术切口感染。

  • 标签: 手术室综合护理 手术切口 胃肠道 临床医学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减少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54例接受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为对照组,2015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54例接受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为观察组,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6%,明显低于对照组31.5%(P<0.05)。结论对接受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显著降低患者各项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

  • 标签: 护理干预 中心静脉导管 闭式引流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切开引流术配合排脓生肌中药治疗高位肛周脓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高位肛周脓肿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3例,对照组23例,分别接受切开引流(挂线)术配合排脓生肌中药和单一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创面红肿评级、创面腐肉脱落时间、术后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VAS评分4.7±0.8分,创面红肿评级1.2±0.3分,创面腐肉脱落时间3.2±0.7d,术后愈合时间15.4±1.8d;对照组患者平均VAS评分5.6±0.4分,创面红肿评级2.8±0.7分,创面腐肉脱落时间3.9±0.5d,术后愈合时间20.8±2.4d;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开引流(挂线)术配合排脓生肌中药根治高位肛周脓肿疗效显著,患者术后疼痛更轻,创面愈合更快,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切开引流 排脓生肌中药 高位肛周脓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型沟槽式负压引流对跟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切口愈合的影响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13年09月至2017年09月本院收治的60例跟骨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跟骨外侧“L”型切口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依照就诊时间先后不同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术后给予对照组患者传统负压引流,给予实验组患者新型沟槽式负压引流,比较两组患者切口愈合情况。结果对照组有25例患者术后切口一期愈合,切口一期愈合率83.33%,发生创缘皮肤坏死5例;实验组患者术后切口29例一期愈合,切口一期愈合率为96.67%,1例出现创缘皮肤坏死。结论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使用新型沟槽式负压引流较传统负压引流切口愈合情况较好,且患者疼痛感降低,舒适度明显提高。

  • 标签: 跟骨骨折 沟槽式 负压引流 皮肤坏死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重型脑外伤应用颅内减压联合腰大池持续引流治疗的疗效和预后。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重型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应用颅内减压治疗,观察组应用颅内减压联合腰大池持续引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与预后效果。结果对照组的存活率为76.7%,观察组的存活率为88.3%,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5.0%,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7%,对比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型脑外伤应用颅内减压联合腰大池持续引流治疗的疗效显著,预后效果佳,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重型脑外伤 颅内减压 腰大池持续引流 疗效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Ahmde青光眼引流阀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1年3月—2014年3月该院收治的52例(52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用Ahmde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手术成功率较高,总成功率可达90.38%(47/52);术后患者的最佳矫正远视力、眼压、周围前房深度较术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少。结论采用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对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进行治疗有效,安全性较高,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Ahmed青光眼引流阀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总结严重胰腺损伤行胰胃吻合并胰管外引流术后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月严重胰腺损伤行胰胃吻合并胰管外引流术的70例患者,将3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将3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胰管外引流管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7.14%,对照组有效率为71.43%,观察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于严重胰腺损伤行胰胃吻合并胰管外引流术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显著。

  • 标签: 胰腺损伤 胰胃吻合并胰管外引流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高龄患者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预后。方法回顾90例2016年1月-2017年12月高龄患者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手术方法分组。对照组进行开颅血肿清除手术治疗,观察组行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高龄患者高血压脑出血治疗效果;手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手术前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平均血肿量、功能独立评分、格拉斯哥晕迷评分;二次出血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高龄患者高血压脑出血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手术前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平均血肿量、功能独立评分、格拉斯哥晕迷评分相近,P>0.05;手术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平均血肿量、功能独立评分、格拉斯哥晕迷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二次出血发生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龄患者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微创钻孔引流术的治疗及效果确切,可有效减少二次出血发生,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改善其预后和提高功能独立性,缩短住院时间。

  • 标签: 微创钻孔引流术 高龄患者 高血压脑出血 临床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治疗自发性气胸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3月期间医院收治的自发性气胸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式引流,观察组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比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更高(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治疗自发性气胸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能够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推广。

  • 标签: 自发性气胸 中心静脉导管 胸腔闭式引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负压封闭引流和传统修复方法促进糖尿病足愈合的效果对比。方法将152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性传统修复治疗,实验组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评估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创基准备时间、抗生素药物使用时间、血糖恢复平稳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更短,平均换药次数更少(P<0.05);实验组一次植皮成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半年随访溃疡复发率更低(P<0.05)。结论复发封闭引流治疗糖尿病足效果确切,可加快创面炎症消退及肉芽生长,一期植皮成功率高,术后较少复发,值得临床加以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糖尿病足 溃疡愈合 负压封闭引流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胸腔闭式引流方式治疗肺大泡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3月21日~2018年2月8日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肺大泡自发性气胸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使用传统粗硅胶管进行胸腔闭式引流;观察组50例,使用8F-10F猪尾巴引流管进行胸腔闭式引流。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有7例患者被治愈、16例患者为有效、27例无效,总有效率46%;观察组治疗效果达到100%,其中治愈38例、有效12例。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肺大泡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治疗中,应用8F-10F猪尾巴引流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操作简单、创伤小、疗效确切,更容易被患者所接受,可作为首选引流方式予以推广。

  • 标签: 肺大泡 自发性气胸 胸腔闭式引流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患者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研究对象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观察两组研究对象的平均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和组织病理学评分。结果经比较可知,观察组研究对象的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和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研究对象的组织病理学评分也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对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显著提升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患者的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和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对于患者组织病理学评分的提升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个性化护理干预在肛周脓肿术后创面中应用负压引流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84例肛周脓肿术患者,患者术后创面中应用负压引流,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依从性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依从性(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69.05%)(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10.17±2.02)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3.68±2.84)d(P<0.05)。结论对肛周脓肿术后创面中应用负压引流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依从性,缩短创面愈合时间。

  • 标签: 个性化护理 肛周脓肿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胃肠吻合口瘘患者使用双套管持续腹腔冲洗负压引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7年8月我院胃肠吻合口瘘患者67例,依照治疗方案不同分观察组(n=34)、对照组(n=33)。对照组采取传统单腔引流治疗,观察组采取双套管持续腹腔冲洗负压引流治疗。比较两组瘘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引流量、再手术率及吻合口狭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瘘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引流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再手术率2.94%(1/34)、吻合口狭窄发生率5.88(2/34)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肠吻合口瘘患者使用双套管持续腹腔冲洗负压引流能有效促进瘘口愈合,减少引流量及住院时间,降低再手术及吻合口狭窄等事件发生率。

  • 标签: 胃肠吻合口瘘 负压引流 双套管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高位多间隙肛周脓肿实施腔内置管负压引流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高位多间隙肛周脓肿患者84例,根据患者就诊顺序奇偶数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研究组实施腔内置管负压引流术治疗,对照组行传统切开引流根治术。分析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腔内置管负压引流术治疗高位多间隙肛周脓肿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高位多间隙肛周脓肿 腔内置管 负压引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