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可调节式脑室引流支承装置在脑出血患者临床护理效果。方法:研究阶段为 2018年 1月~ 2019年 6月 ,共纳入研究对象 250 例,均为 进入 我院接受诊断和治疗的 250例脑室出血 患者, 根据放置脑室引流管先后排序,采用计算机随机生成数字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125例。 对照组在 手术后将封闭式引流装置悬挂于病人床栏上, 观察 组将封闭式引流装置悬挂于可调节式脑室引流支承装置,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引流过度率 2.4% 、引流不畅率 1.6% 、非计划拔管率 0.8% 均低于对照组引流过度率 12.0% 、引流不畅率 13.6% 、非计划拔管率 15.2% ,组间有统计学差异 P < 0.05 。观察组操作人次 129 次、操作时间( 3.25±0.42 ) min 均低于对照组操作人次 163 次、操作时间(

  • 标签:
  • 简介:【 摘要 】目的: 探讨骨科手术手术室护理干预措施对预防手术切口感染的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 2017 年 6 月至 2019 年 6 月骨科收治的 90 例实施手术治疗的患者,依据患者所采取的护理干预措施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均 45 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行手术室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护理效果和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 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比对照组更佳,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 < 0.05 ,差异显著。 结论: 在患者骨科手术护理中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措施,护理效果明显提升,护理效果更佳,安全性更高,值得推广。

  • 标签: 骨科手术 手术室护理干预 切口感染 运用效果
  • 简介: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工作方式、生活方式的变化 , 我国肥胖人口不断增加 ,肥胖相关疾病严重影响到肥胖患者的预期寿命及生活质量。   在进行肥胖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当中,减重代谢已经成为应用最为广泛而且效果最好的方法之一。肥胖病人本身往往会合并其他类型的相关疾病,而且患者经历手术之后自身身体代谢状况也会发生较大的改变,由此,减重手术与常规的普外科手术对比,需要针对整个患者的围术期进行更加精心的准备以及全面、系统的评估,而且要求多学科团队共同参与管理 [1]。在进行减重手术前必须要经过多学科团队进行准确的评估,尽可能的降低患者手术后早期以及中远期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严格要求患者的术后管理 [2]。除此之外,规范化的终身随访对于保证手术治疗的整体安全性以及效果也尤为关键。

  • 标签: 肥胖症 减重代谢 代谢外科 围手术期
  • 简介:摘要 目的 对胃肠道病人行手术室综合护理,研究其对患者并发症中手术切口感染的影响,探讨手术室综合护理的方式对胃肠道患者临床护理的意义。方法 对我院此次收纳的 84例胃肠道患者,采取随机分组方式进行分组。即 84例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 42例,对照组 42例。其中,对于对照组胃肠道患者采取一般性常规护理,护理方式为常规护理;对于观察者患者,采取手术室综合护理,以此方式对胃肠道患者切口感染进行预防。护理过程后,统计两组患者在不同的护理方式下切口感染的发生情况、患者手术效果及患者的满意程度,并且进行比较分析其意义。结果 通过两种不同的护理方式,行手术室综合护理的的观察组在切口感染方面的发生率明显的高于一般性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本组患者手术后,病人对于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一般护理的对照组,则手术室护理的方式对于胃肠道患者手术过程中手术切口感染的治疗护理效果高于对照组。各项指标数据差异明显, P< 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手术室综合护理的方式对胃肠道手术病人手术过程后手术切口感染具有有利的作用,相较于一般性常规护理,手术室护理减少了手术切口感染。

  • 标签: 手术室综合护理 手术切口 胃肠道 临床医学 影响
  • 简介:摘要 目的 对 手术患者发生压疮的手术室原因 与 护理 体会进行分析与探讨 。 方法 在我院抽取于 2016年 2 月到 2017 年 1月进行手术 的 108 例患者 作为实验对象, 对其 资料 进行回顾性的分析 , 将出现 压疮的 与 手术室 相关的 原因 进行总结 , 同时对 护理 的疗效进行观察 。 结果 本组 共 108 例患者, 其中有 1 3 例 患者发生了幅 度 各异 的压疮, 其 压疮发生 的概 率为 1 2 . 04 % , 进行 手术 的 患者 出现 压疮组 别 的体质指数、手术时间、平均年龄、术中体位 以及 合并疾病率 与没有出现 压疮组 的相比显著偏高, P < 0.O5 。 通过 护理 措施进行 干预 之 后, 发生 压疮 的概率降低 为 0. 79 % 。 结论 进行 手术 的 患者 出现 压疮的 与 手术室 相关的 原因主要 包括 手术 的 特异性 以及 患者 本 身 的 因素, 经过采取相关的 护理措施 进行干预之后 , 使得 手术患者 发生 压疮的 概 率 降低 。

  • 标签: 压疮 原因 护理对策 手术
  • 简介:【 摘要】目的 : 研究分析 妇科腔镜手术手术室护理配合路径的临床价值及影响 。 方法 : 将 2017 年 8 月 ~2019 年 8 月期间本院收治妇科病患者共 94 例纳为研究对象,开展回顾性手术室护理研究 。患者入院后均接受腔镜手术治疗,根据患者术前手术室护理意愿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组内样本量均为 47 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接受手术室护理配合路径。对比两组手术治疗指标、手术差错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经手术室护理后其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手术差错发生率明显降低,且护理满意度获得明显提升, P<0.05。 结论 : 妇科腔镜手术治疗中手术室护理配合路径的应用,可有效降低术中差错发生风险,缩短手术时长,减少手术失血损伤,实现对护理质量的有效提升,促使患者可在术后短期内恢复,手术护理效果显著 。

  • 标签: 妇科腔镜手术 手术室护理配合路径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手术室人性化护理模式对胃癌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从我院选出接受胃癌手术患者 50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成两组,组一 25例为对照组,采用手术室常规护理模式,组二 25例为观察组,采用手术室人性化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手术患者在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护理后焦虑、抑郁分数上,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对照组在护理总满意度上,显著低于观察组 (P< 0.05)。结论:对胃癌手术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模式,可有效消除手术患者不良心理状态,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 标签: 手术室 人性化护理模式 胃癌手术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和分析对行胃肠道手术患者进行手术室综合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 2017年 2月到 2018年 2月来我院进行胃肠道手术的 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选取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 50例患者接受手术室综合护理措施,对照组 50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后的切口愈合感染情况以及对本次护理的满意度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接受护理的切口愈合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切口感染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 0.05;实验组患者对本次护理的满意度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 0.05。结论 对进行胃肠道手术患者实施手术室综合护理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切口愈合情况减少切口感染的发生,同时大大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手术室综合护理 胃肠道手术 切口感染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手术室护理管理对手术室院内感染发生状况的临床影响。方法:本次研究是在 2016年 6月 -2018年 6月这段期间对护理干预前后手术室内的空气情况、医疗器械以及医护人员手的消毒效果进行比较。 结果:结果显示,护理干预处理之后手术室内的空气、医疗器械以及医护人员手的消毒效果较护理之前均有显著性提高,菌落数分别下降了37.00%、 31.84%和 67.48%, P< 0.05。 结论:手术室护理管理对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具有较为积极的作用,因此该种护理方法适用于临床推广。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手术室 医院感染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对腹部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影响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统计 2016年 1月 -2017年 12月在我院检查或入住的病患,从中筛选出 62例行腹部手术者为研究对象,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和常规护理。观察、对比病患的血压、心率,全麻苏醒期躁动,患者及其家属满意度,并对这些指标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研究组病患的血压和心率维持的优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常规组, 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实施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可更好的维持腹部手术病患的生命体征的稳定,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 腹部手术 全麻苏醒期躁动
  • 简介:三二〇一医院 陕西汉中市 723000 【摘要】目的:对颅内肿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进行观察与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于 2018年 8月 -2019年 8月接收的颅脑肿瘤患者 120例,对全部患者进行随机性分组,即参照组与干预组,每组 60例。其中,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而干预组则采取围手术期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完成后,干预组患者护理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参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颅内肿瘤患者实施围手术期优质护理,护理效果甚是理想,因此,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应用与推广。

  • 标签: 颅内肿瘤 围手术期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 手术室护理对癌症患者术前应激反应的影响。 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自 2017年 1月 -2017年 12月在本院接受 癌症手术 治疗的患者共 256例,依据随机分配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治疗,研究组采取 手术室护理治疗。 结果 :研究组的 焦虑度显著低于对照组 ( P < 0.05 ), 研究组临床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 P < 0.05 )。 结论 对进行了 癌症手术的患者实施具有 手术室护理极大的 减低了 焦虑度,在临床治疗的效果上获得了提升,同时也获得了较高的患者满意度,在临床护理的使用上值得推广。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癌症 术前应激反应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预防和控制短期大量介入手术操作时导管室医院感染,提高导管室院感质控质量。 方法,每月定期对导管室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进行细菌学监测 结果 通过加强导管室医院感染的监测管理,保障医疗安全,提高院感质量。 2017.7-2019.7 监测总标本为 110 份。总合格率为 100% ,无术后感染发生。结论对导管室进行定期监测,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

  • 标签: 导管室 短期 医院监测
  • 简介:摘要 目的 对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在手术室中施以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下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其对医院感染控制效果。方法 选择 2017年 1月到 2018年 1月内在本院收治的 100例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本次研究,按照随机化的原则将其分为两组(每组 50例患者),传统护理组施以传统的临床护理方式,细节护理组则实施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下的护理干预措施。分别实施护理后,对患者的相关切口感染发生率及护理总体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据分析,分别进行不同方式的护理干预后,细节护理组患者在相关切口感染发生率上显著低于传统护理组,护理满意度上均优于传统护理组( P均﹤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手术治疗的患者施以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下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相关切口感染发生率并同时提高护理满意度,在防治医院感染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手术室 细节护理 医院感染 效果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手术室护理配合预防骨科切口感染的效果。 方法 研究对象为 100 例在我院采用骨科手术治疗 患者,通过随机数表的方式 随机平均成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 ,对比临床疗效。结果 2 组患者经过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出现切口感染的患者数只有 2 例,对照组有 6 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调查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达 100%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82% , 2 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手术室综合 护理配合预防骨科切口感染的效果比较显著,能够明显减少切口感染并可以提高护理的满意度 。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切口感染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前外侧、后内侧联合入路治疗 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 (FTP)的效果。方法:选择 2017.5~2018.5骨科收治 70例 FTP病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前外侧、后内侧联合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患者骨折愈合情况,对比术前术后膝关节功能评分、膝关节活动度。结果: 7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随访 1年,统计出骨折愈合时间平均 (16.32±2.47)周;术后 3个月,病人膝关节活动度 (126.12±12.82 )°、 HSS评分 (74.33±8.25 )明显高于术前, p< 0.05; 70例患者术后出现 1例关节僵硬、 1例切口感染、 1例延迟愈合,并发症发生率为 4.29%。结论:针对 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可行前外侧、后内侧联合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充分显露、精确复位,减少术后并发症,有助于术后关节功能的恢复。

  • 标签: 联合入路 胫骨平台骨折 愈合时间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纵膈良性肿瘤患者以胸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 2016年 6月至 2019年 6月期间收治的 50例纵膈良性肿瘤患者为观察对象,依据治疗方案所选对象经分组后,对照组 23例(传统开胸手术),观察组 27例(胸腔镜手术),对比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 对照组患者手术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胸管留置时间以及手术时间均多于、长于观察组;手术后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均呈下降趋势,其中对照组患者FVC、 FEV1水平下降较为显著,观察组患者 FVC、 FEV1水平变化相对平稳;观察组患者 Ang-II、 Cor、 ACTH上升不明显,且均低于对照组患者 Ang-II、 Cor、 ACTH水平;两组患者均有发热、胸腔积液、肩关节活动障碍情况,观察组并发症情况均低于对照组;以上结果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纵膈良性肿瘤行胸腔镜手术效果佳,值得于临床治疗中广泛应用。

  • 标签: 胸腔镜手术 纵隔良性肿瘤 手术出血量 肺功能 应激反应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人工泪液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后干眼症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在 2018年 1月到 2018年 12月收诊的 88例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 SIT和 BUT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患者治疗一周后,患者的干眼症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人工泪液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后干眼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患者的恢复情况较高,所以在临床上可以采取这种治疗措施,人工泪液治疗方式值得推广。

  • 标签: 人工泪液 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 干眼症 影响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应用耳内镜手术与显微手术治疗效果对比及对患者术后并发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17 年 8 月 -2019 年 5 月我院收治的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 18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显微手术治疗,研究组使用耳内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患者住院时间、出血量、手术时间指标、听力气骨导差改善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 P < 0.05 );研究组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 < 0.05 );研究组住院时间、出血量、手术时间指标均低于对照组( P < 0.05 );研究组气骨导差改善情况好于对照组( P < 0.05 )。结论 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通过耳内镜手术与显微手术治疗效果对比,耳内镜手术的治疗效果较好,可以更好的改善患者预后,并且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胆脂瘤型中耳炎 耳内镜手术 显微手术 术后并发症 预后
  • 简介:摘要 目的 针对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手术后眼表变化情况加以探讨。 方法 本研究针对我院于 2018 年 5 月至 2019 年 4 月期间收治的 44 例白内障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就患者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点的各种症状(干涩、异物、灼烧等)干眼症,以及相关实验数据: 泪膜破裂时间( BUT)、角膜荧光素染色实验( CFS)、泪液分泌实验( SI t)、下睑泪河高度实验( lower eyelid tear river height)加以统计分析。结果 对比手术前各项数据,术后各时间点的症状均有明显缩短,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但经过较长时间恢复后, BUT 数据与术前对比基本接近,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从 CFS 数值、泪液分泌时间、下 手术后 30d开始, BUT值跟手术前水平持平, P>0.05。对比术前,术后 1d 、 3d 、 7d 的 CFS数值、 泪液分泌时间、 下睑泪河高度等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 超声乳化技术作为眼科较为成熟的技术,属临床有效治疗措施,对于白内障患者眼表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应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 标签: 白内障吸除术 超声乳化术 干眼症 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