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为培训全省输血科(血库)业务技术岗位人员,提高临床血液的安全性,依据临床检验、输血相关法制法规和技术要求,分别编写10个方面课件,经过反复修改审核,定稿后刻录成光盘;并通过问卷调查和考核,对构建的临床输血教学课件应用效果进行评价。

  • 标签: 临床输血 课件 构建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妇产科护理过程中的常见安全隐患,采取有效的防范对策,确保患者的护理安全,防止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方法针对我院妇产科存在的薄弱环节,结合实际工作,在患者住院全过程实施流程环节管理,落实各项护理制度,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妇产科护理中的风险主要存在于病人、护士、医疗护理技术、药物因素及消毒隔离等方面。结论通过制定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提高妇产科的护理质量,减少不安全隐患的发生。

  • 标签: 妇产科护理 安全隐患 防范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生物检验人员生物安全防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方法调查统计加强生物安全防护前后微生物检验人员的安全防护知识认知状况。结果加强生物安全防护管理之后,微生物检验人员安全防护知识认知水平显著提高,加强管理后实验室感染概念、职业感染危险因素、以及生物安全防护概念,等方面方面的了解明显高于之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生物检验人员实验过程当中存在较高的生物危险性,需要分析其中风险因素并加强安全防护管理,从而避免检验人员的感染。

  • 标签: 微生物 检验人员 生物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用高压氧舱的安全隐患,并制定针对性的管理对策,以保证医疗安全。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的100例应用高压氧舱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015年全年共收治68例,采用传统管理方案,2016年全年收治32例,对高压氧舱管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制定针对性的管理对策。2016年起实施新的管理方案,对2015年、2016年高压氧舱治疗风险事件进行统计对比。结果2015年全年共发生高压氧舱治疗相关风险事件14例,发生率为20.6%;2016年全年发生风险事件2例,发生率为6.25%;2016年显著低于2015年(P<0.05)。结论在分析高压氧舱治疗安全隐患的基础上,加强患者治疗期间的安全管理,能有效控制风险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安全隐患 高压氧舱患者 管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精神科安全护理的重要性及护理风险因素,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精神科安全护理的风险因素,并对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针对精神科安全护理的风险因素的具体表现,制定护理措施,强化了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降低意外事件的发生。结论做好安全管理不仅能保护好患者及医护人员的生命安全,也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医疗纠纷发生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门诊输液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及对策。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7年4月收治的门诊输液患者15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收治的住院患者150例进行比较,对门诊输液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调查。结果门诊组的护理满意度低于住院组,其护理差错率高于住院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面了解和掌握门诊输液室常见护理安全问题,制定系统高效的预防对策,可显著降低门诊输液患者的安全医患发生率,改善门诊输液护理质量和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门诊输液护理 安全问题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2016年6月至2017年9月期间,回顾性分析于本院接受冠脉介入治疗的老年患者234例,观察组为经桡动脉穿刺治疗180例,对照组采用经股动脉穿刺治疗54例,评价两组手术指标及术后恢复指标。结果观察组穿刺时间、X线曝光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而手术时间及卧床时间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并发症率分别为7.78%、22.22%,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老年冠心病患者治疗中采用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方式可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情况,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经桡动脉途径介入 冠心病 安全性
  • 简介:摘要探讨PDCA循环法作为一类最为常用的护理质量管理方法,在手术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本文通过掌握护理技术操作水平的现状,针对现状,查找缺陷、指定计划、改正问题、借以提高手术室护理的专业技术能力。

  • 标签: PDCA循环 手术室护理 安全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护理风险干预对前列腺增生术后引流安全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在2015年4月~2017年3月诊治的手术治疗前列腺增生患者94例进行护理分析,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进行术后常规引流管护理,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风险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出现的引流管意外事件。结果研究组共出现5例意外事件,对照组出现18例意外事件,研究组的引流安全性更高(P<0.05)。结论护理风险干预能够提升前列腺增生术后引流的安全性,降低意外事件发生风险,提升预后,发挥了积极的护理价值。

  • 标签: 护理风险干预 前列腺增生术 引流安全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心血管内科患者128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并对比防范措施实施前后的护理质量。结果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有很多,包括医院因素、护理人员因素以及患者因素,其中护理人员因素的影响最大,占比57.0%;防范措施实施后,心血管内科的护理质量有明显提高,对比实施前的护理质量评分与护理满意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有很多,应从医院、护理人员以及患者等方面全面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以切实提升临床护理质量。

  • 标签: 心血管内科 护理 不安全因素 防范措施
  • 简介:探讨临床检验基础实验课生物安全教育方法;将生物安全教育融入临床检验基础每节实验课中;建立融入生物安全的完整实验操作流程,方法辐射到医学检验各学科。制定临床检验基础实验教学生物安全制度、方法、及生物安全防护措施;根据实验课内容涉及的标本,制定废弃物处理流程。学生、老师、实验准备人员生物安全意识有所提高,进入实验室的人员将成为生物安全的受益者。生物安全教育及相关措施应增强,其方法及措施应融入在临床检验基础实验课中,它是完整的实验课内容的一部分。

  • 标签: 生物安全 临床检验基础 实验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对血型实验室输血检验质量控制与输血安全进行观察分析。方法抽取我院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输血患者100例作为实验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患者输血检验时没有实施检验质量控制的方法,试验组患者输血检验时实施血型实验室检验质量控制的方法,对两组患者发生输血安全问题的情况进行观察对比。结果试验组患者输血发生安全问题的概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偏低,P<0.05。结论将血型实验室输血检验质量控制实施于输血患者中,临床效果理想,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 标签: 输血检验 血型 质量控制 输血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附子汤加减治疗痹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我院自2015年7月-2017年6月收治的痹症患者66例,按数字奇偶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洛索洛芬钠分散片治疗,治疗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附子汤加减治疗,连续治疗两个疗程之后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情况。结果治疗组痹症症状消除的时间为(16.98±3.80)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21.97±3.74)d(P<0.05);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91%,显著优于对照组的69.70%(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痹症患者,给予附子汤加减治疗疗效显著,能够快速缓解患者的症状,减轻其痛苦,加上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 标签: 附子汤 痹症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激光光凝治疗眼底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眼底病患者100例,按患者就诊时间做数字标号,随机分组研究,其对照组50例,仅开展药物干预治疗,观察组50例,实施激光光凝方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记录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症状情况,评估治疗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尤其采取激光光凝治疗后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在激光光凝治疗过程并发症率4.00%(2/50);对照组患者在用药干预观并发症率10.00%(5/50);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两组对比,观察组在治疗安全性方面略优于对照组,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χ2=2.765,P=0.096)。结论激光光凝治疗眼底病疗效确切,治疗安全性较高,减少患者并发症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眼底病 激光光凝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医院是治病救人的地方,也是各种人群聚集的复杂公共场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医院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的发展形势也赋于医院全新的内涵。特别是在经历流感等快速速蔓延的高危害性公共卫生事件后,医院安全管理被赋予了更多的责任。完善及保持良好的医院安全保障体系,是保障医院正常运行和职工、患者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举措。

  • 标签: 医院 安全管理 做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胃肠穿孔患者采用腹腔镜治疗方式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近三年收治的128例胃肠穿孔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进行试验对比,每组6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修补的手术治疗方式,观察组患者则采用微创腹腔镜手术治疗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相关指标、术后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所采用的微创腹腔镜治疗方式,其治疗总有效率为92.1%,对照组的则为70.3%,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6.25%,对照组的则为20.3%(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相关指标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胃肠穿孔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微创腹腔镜的治疗方式,可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其术后临床相关指标,并避免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一定程度上为患者缓解了病痛程度,值得在临床中实施应用。

  • 标签: 微创腹腔镜 胃肠穿孔 临床效果 安全分析
  • 简介:摘要: 目的:护理标识应用于护理安全管理中的临床效果探析。方法:选取我院 2018 年 7 月~ 2019 年 7 月收治的 100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中应用护理标识。结果:对照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 12% ,观察组 4%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对照组护理满意度 90% ,观察组 98%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护理安全管理中应用护理标识,能降低护理风险,提升病患满意度,效果确切。

  • 标签: 护理标识 护理安全管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眼睛具有十分精细和脆弱的生理结构,较小的损伤也会对眼睛产生极大影响,例如视力衰弱、视力下降等,严重者会出现失明的情况,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使其生活质量降低。为此,加强对眼科患者的有效护理十分关键。本文对在2016年5月~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60例眼科患者在眼科护理中的存在的相关不安全因素进行探究,并分析有效的防护措施。观察护理对策实施前后护理满意度评分情况。与护理对策实施前护理满意度(83.4±2.5)分相比,护理对策实施后护理满意度(96.5±1.6)分较高(P<0.05)。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应对眼科护理中的风险,能够有效增高护理满意度,临床价值十分显著。

  • 标签: 眼科护理 不安全因素 防护措施
  • 简介:摘要在医院经营与发展的过程中,医疗质量和安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阶段,医疗纠纷事件的发生频率不断提高,医患冲突更加严重,备受各级部门与社会关注。以医院管理角度为出发点,要想从根本上降低医疗纠纷发生几率,就必须对医疗安全管理的模式进行转变。基于此,文章将某三级综合性医院作为重点研究实例,结合其发展情况,采取医疗安全管理模式的转变策略,贯彻落实行政医疗安全查房工作,实际效果明显。

  • 标签: 院长行政查房 医院安全管理 应用 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查对临床安全输液的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1月7日~2018年3月2日期间我地区某医院收治的2000例输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微柱凝胶技术对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统计筛查结果,并对抗体进行鉴定,探讨抗体的特异性。结果共筛查出13例(0.65%)不规则抗体阳性,同种抗体8例,所占比61.5%;自身抗体4例,所占比30.8%;同时存在同种抗体与自身抗体1例,所占比7.7%。结论患者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能够保证临床输血的安全性。采用高敏感度的方法检测出具有临床意义的抗体,可避免因输血带来的风险因素,提高患者的治疗安全

  • 标签: 输血 不规则抗体筛查 临床安全 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