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2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医学影像诊断设备是高端精密仪器,在疾病诊断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因此,医学影像设备的质量维护保养是防止医学误诊的重要保证。新版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第三十六条医疗器械使用单位对需要定期检查、检验、校准、保养、维护的医疗器械,应当按照产品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检查、检验、校准、保养、维护并予以记录,及时进行分析、评估,确保医疗器械处于良好状态,保障使用质量;对使用期限长的大型医疗器械,应当逐台建立使用档案,记录其使用、维护、转让、实际使用时间等事项。记录保存期限不得少于医疗器械规定使用期限终止后5年。因此,按照标准对在用的医学影像设备进行检验检测是医院必须要做的常规工作。本文以CT举例,介绍CT的常用检测与校准装置、主要参数及其检测校准方法。

  • 标签:
  • 简介:为生产各种食用品、化妆品、医药药品等色素新产品提供重要原料,研究鸡血藤红色素的提取条件和稳定性。以水作提取剂,在室温下浸提24h,用紫外分析法研究色素的稳定性。色素在440mm有最大吸收峰。该色素水溶性较好,pH值对此色素的稳定性影响较大,但热稳定性良好。苯甲酸钠、柠檬酸、醋酸蔗糖、葡葡糖等食品添加剂对色素无明显影响,淀粉对其影响较大,耐光性较差。氧化剂、还原剂中除抗坏血酸对色素的影响明显外其它均无影响明显。金属离子对其影响较小。

  • 标签: 鸡血藤 红色素 提取 稳定
  • 简介:目的:生产各种食用品、化妆品、医药药品等色素新产品提供重要原料,研究香菇红色素的提取条件和稳定性。方法:以水作提取剂,在室温下浸提24小时,用紫外分析法研究色素的稳定性。结果:色素在330nm有最大吸收峰,该色素水溶性较好,pH值对色素的稳定性影响较大,但热稳定性良好。结论:苯甲酸钠、柠檬酸、醋酸、蔗糖及葡萄糖等食品添加剂对色素无明显影响,淀粉对其影响较大,耐光性较差。氧化剂、还原剂中除抗坏血酸对色素的影响明显外,其他均无明显影响,金属离子对其影响较小。

  • 标签: 香菇 红色素 提取 稳定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干预对直肠癌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017年12月在本院接受直肠癌治疗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按护理模式分为循证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各36例。常规护理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循证护理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循证护理措施,采用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核心量表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分比较。结果研究表明,循证护理组在应用循证护理措施后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统计学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应用循证护理干预明显改善直肠癌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健康恢复。

  • 标签: 循证护理 结直肠癌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肠镜下治疗直肠息肉的临床效果,并对其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回顾分析结肠镜下治疗292例直肠息肉的临床资料。结果292例患者共切除2006枚息肉,其中腺瘤性息肉158枚,占7.88%。炎性增生性息肉1847枚,占92.07%,幼年性息肉1枚,占0.05%。全部病例均治愈,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结肠镜下治疗直肠息肉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结肠镜 结直肠息肉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真人养脏汤加减治疗直肠癌术后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抽选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直肠癌术后腹泻患者60例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观察组30例实行真人养脏汤加减治疗,对照组30例实行常规西药治疗,实验结束后,分析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相对于对照组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于对照组较低,P<0.05。结论真人养脏汤加减治疗直肠癌术后腹泻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肠道功能,还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真人养脏汤 结直肠癌 腹泻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在联合化疗与西妥昔单抗治疗晚期直肠癌中应用护理干预的影响。方法我院将于2015年10月到2017年05月期间接收的60例晚期直肠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并结合抛硬币原则将60例患者分为28例对照组与32例实验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予以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与分析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远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予以护理干预对联合化疗与西妥昔单抗治疗晚期直肠癌的疗效有显著强化作用,能够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颇具广泛推广与应用的价值与意义。

  • 标签: 西妥昔单抗 化疗 晚期结直肠癌 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腹腔镜联合结肠镜下手术治疗直肠息肉的回顾性临床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6年4月--2018年2月收治的45例直肠息肉患者,所有患者均采取腹腔镜联合结肠镜下手术切除,总结手术方法,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本组45例患者首次手术成功42例。首次手术成功率为93.3%;再次手术成功3例,再次手术成功率为100%;2次手术成功率为100%。手术效果其中痊愈者40例,有效者5例.痊愈率为88.9%,总有效率为100%。术后1个月内出现便血1例,系术中操作不慎引起的,经治疗后痊愈。结论腹腔镜联合结肠镜下手术治疗直肠息肉效果理想,手术安全性较高,手术中患者痛苦较少,且术后恢复较快,发生并发症几率较小,且易操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结直肠息肉 腹腔镜联合结肠镜检查 回顾性临床分析
  • 简介:一般认为,外淋巴瘤缺乏影像学特征,且易与病变脏器良恶性肿瘤、肿瘤性病变甚至炎性病变等混淆,误诊率极高。而外淋巴瘤对化疗和放疗非常敏感,患者预后较相应脏器的原发恶性肿瘤好。临床工作中,无原发淋巴瘤病史的外淋巴瘤患者术前诊断很难,大多患者多因误诊而行手术。外淋巴瘤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其中原发性腹部实质性脏器淋巴瘤较少见。

  • 标签: 原发性结外腹部实质性脏器淋巴瘤 影像诊断 体层摄影术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窄带成像术(NBI)与放大内镜在直肠息肉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2014年1月-2015年12月常规结肠镜发现106例138个直肠息肉样病变,应用窄带成像技术及放大内镜观察其腺管开口类型,研究其与病理组织学的关系。结果NBI放大内镜对直肠肿瘤性病变的诊断准确度为91.3%,敏感性为90.0%,特异性为91.8%,准确度优于普通内镜,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NBI放大内镜,通过观察息肉的腺管开口类型,能比较准确的鉴别直肠肿瘤性与非肿瘤性病变,接近病理诊断。

  • 标签: 窄带成像技术 放大内镜 结直肠息肉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对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普外科腹腔镜直肠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将我院普外科行腹腔镜直肠手术的患者1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8例。对照组腹腔镜直肠手术围术期实施常规处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及再入院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及再入院率少于或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普外科腹腔镜直肠手术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可以增强临床治疗效果,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 普外科 腹腔镜结直肠手术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手术室护理配合效果。方法2015.1-2017.3期间收治的60例直肠癌患者,按照手术室护理方式的不同完全随机原则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对照组直肠癌患者采用手术室常规护理,观察组直肠癌患者则在手术室常规护理上增加手术室护理配合,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肠道恢复时间、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的手术时间、肠道恢复时间、首次下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患者显著缩短,P<0.05;观察组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较对照组患者4(13.33%)有所下降,百分比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配合有效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腹腔镜 结直肠癌根治术 手术室 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应用快速外科护理措施及效果观察。方法将在本院进行治疗的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入院时间不同,从围手术期采取常规护理的患者中,抽出40例设为对照组。从围手术期采取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患者中,抽选出40例作为观察组。本次研究的时间范围为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对比两组直肠癌患者术后康复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而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同样存在临床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直肠癌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5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5.00%。结论对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过程中,应用快速外科护理措施后,有助于提高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并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结直肠癌患者 围手术期 快速外科护理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简易肠道准备方法及护理的效果及先进性。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纳入研究的180例无急性梗阻的直肠癌患者随机平均分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3天肠道准备方法,研究组运用快速康复外科新理念,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简易肠道准备方法,通过对患者的术前营养状态、内环境、肠道清洁效果、术后拔除胃管、肛门排气排便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及费用、术后并发症等指标比较两个处理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快速康复外科简易肠道准备方法比传统肠道准备方法对患者术前营养状态、内环境、肠道清洁效果更好,术后拔除胃管、肛门排气排便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费用均明显缩短等优点(P<0.05),且术后并发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简易肠道准备方法纠正直肠癌传统术前肠道准备方法的缺陷,提高手术前肠道准备的质量和手术治疗的安全性、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结直肠癌 快速康复外科 围手术期 肠道准备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地探讨研究Delta样配体4(Deltalikeligand-4,DLL4)在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直肠癌患者预后关系。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0年9月间天津市人民医院外科已行手术治疗90例直肠癌病理组织,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标本中DLL4蛋白表达水平,结合临床随访分析DLL4蛋白表达水平与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通过免疫组化发现,所有患者中DLL4表达均有表达。DLL的表达水平与肿瘤侵润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情况相关,随着DLL4的表达水平的升高,患者的生存期及无病生存期均明显减低。高表达组总生存时间及无病生存期时间均较低表达组明显减低(P<0.05)。DLL4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强度及淋巴结转移是影响直肠癌预后(总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在直肠癌患者中,DLL4表达水平在直肠癌组织中表达水平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表达水平越高,患者预后越差。

  • 标签: DLL-4 结直肠癌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晚期直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的患者采用支架置入术治疗的效果观察。方法选择60例我院2013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晚期直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对照组,n=30),观察组患者采用支架置入术治疗(观察组,n=30),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成功率为90%,对照组为97%,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优于对照组,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晚期直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患者采用支架置入术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安全性,具非常重要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支架置入术 结直肠癌 急性肠梗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对晚期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3月26日-2016年3月26日收治的102例晚期直肠癌患者,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两组,对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贝伐珠单抗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与常规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45.10%与23.53%,P<0.05;实验组治疗后的卡氏评分为(94.52±4.02)分,常规组为(78.63±4.58)分,P<0.05。结论对晚期直肠癌患者采取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可达到较为确切的临床疗效,帮助患者改善生活质量,值得实践推广。

  • 标签: 晚期结直肠癌 贝伐珠单抗 化疗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右美托咪定的应用对直肠癌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3月到2017年9月收治的78例直肠癌手术患者,以随机数字方法分参照组与实验组各39例,参照组术后给予常规的抗感染、换药及术后引流处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右美托咪定静脉泵入48h,观察两组治疗后胃肠功能的恢复情况及胃肠道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后,实验组肠鸣音恢复、肛门排气及排便等用时均比参照组短(P<0.05);术后腹胀、腹痛、肠梗阻以及胃肠蠕动减弱等并发症发生率实验组比参照组更少(P<0.05)。结论在直肠癌术后给予患者使用右美托咪定能够有效减轻患者机体的炎症反应,促进其胃肠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安全可靠。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结直肠癌 术后胃肠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综合护理干预对直肠癌早期肠造口患者身心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2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80例直肠癌早期肠造口患者,将其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40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自我护理能力。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自我护理技能、自我责任感、自我概念、健康知识水平等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直肠癌早期肠造口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更佳,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值得推广。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结直肠癌 早期肠造口 身心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直肠癌BRCA1、EGFR的蛋白表达与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关系。方法收集80例直肠癌,采用免疫组化检测BRCA1、EGFR蛋白的表达及Ki67阳性指数;TUNEL(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直肠癌细胞凋亡指数。结果直肠癌细胞凋亡指数于BRCA1蛋白阳性组显著高于阴性组(P<0.001),细胞增殖指数显著低于阴性组(P<0.001);直肠癌细胞凋亡指数于EGFR蛋白阳性组显著低于阴性组(P<0.001),增殖指数显著高于阴性组(P<0.001)。结论BRCA1、EGFR蛋白表达缺失可能通过影响肿瘤细胞凋亡及增殖,促进直肠癌的发生发展。

  • 标签: BRCA1 EGFR 结直肠癌 增殖 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