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小儿腹泻采取按摩联合贴敷治疗的疗效及护理方法进行系统探析。方法将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儿科诊治的104例腹泻患儿纳入研究中,通过数字表法分成探究组和对比组,每组52例。对比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及护理,探究组则采取中医按摩和中药贴敷治疗,配合相应护理,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通过治疗及护理后,探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6.2%,显著高于对比组的80.8%,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腹泻治疗中采取按摩和中药敷贴治疗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症状,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按摩 贴敷 小儿腹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囊性肾癌的CT及MRI特点,提高对囊性肾癌诊断正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多房囊性肾癌患者的CT、MRI及相关临床资料。结果病变位于右肾28例,左肾22例。50例均显示肿块为边界光滑、多房囊性病灶,囊壁及分隔厚薄不均。33例伴附壁结节,6例见囊壁钙化,增强后囊壁、分隔和壁结节有强化,12例诊断囊性占位患者随访观察中出现囊壁增厚、出现分隔、囊液密度增高等征象,最终证实为囊性肾癌。结论囊性肾癌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CT及MRI检查对提高其术前诊断正确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肾囊性占位随访观察中出现囊壁、分隔增厚等改变提示恶性可能

  • 标签: 囊性肾癌 CT MRI 对比研究
  • 简介:将PBL引入实验诊断学教学实践中,使实验诊断学教学模式由过去的条块分割状结构转变为立体网络状体系,注重在具体临床实际问题中,指导学生对检验项目的有效选择和综合运用,注重对实验室检查影响因素和检验报告单的分析判断。PBL对于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和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起到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

  • 标签: 问题式学习 实验诊断学 教学
  • 简介:在医学检验专业课程临床微生物学检验的本科教学中,改革传统的“满堂灌”授课方式,选择适当的内容,同时以传统教学方式和循证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比较教学效果。结果显示,接受传统教学方法的学生对问题的解答较机械,只限于对教材知识的归纳总结,缺乏能动性、创造性认识;接受循证教学的学生能在归纳总结的基础上,结合研究进展,能对方法进行科学评价,分析问题也更深刻。循证教学模式使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加深了对问题的理解,使知识掌握更牢固,教学效果更好。

  • 标签: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 教学模式 循证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提高传染病学见习教学水平方法面对新疆地域特点及传染病学见习教学的困境,选择合理多样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结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结论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提高传染病见习的教学质量,培养合格医学生。

  • 标签: 传染病学 新疆 地域特点 见习 教学
  • 简介:以教材和考试为教学改革的切入点,探索临床基础检验学教学改革的教学模式。认为教材应多样化:把反映当前有关新理论、新技术的参考书介绍给学生;补充自编教材,将与临床联系密切的实践及相关的最新理论和病历分析吸纳到自编教材;利用网络资源和电子音像教材作为辅助教材。其考试应增加考核题型、考题量和病例分析题,注重对学生记忆力、判断力、分析综合能力的检测。达到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面向二十一世纪具有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医学检验人才的目的。

  • 标签: 临床基础检验学 教学改革 教学模式 医学检验人才 自编教材
  • 简介:实行双语教学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之一,也是培养面向未来的新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高素质人才的必然趋势。该文结合近年本科生双语教学改革实践,就师资队伍、学生外语水平和双语教学环境等方面,对双语教学实践进行粗浅总结和分析。

  • 标签: 教学改革 专业课 双语教学
  • 简介:为培训全省输血科(血库)业务技术岗位人员,提高临床血液的安全性,依据临床检验、输血相关法制法规和技术要求,分别编写10个方面课件,经过反复修改审核,定稿后刻录成光盘;并通过问卷调查和考核,对构建的临床输血教学课件应用效果进行评价。

  • 标签: 临床输血 课件 构建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胰腺内分泌肿瘤的病理学特征以及腺泡细胞癌的鉴别诊断。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3例胰腺内分泌肿瘤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临床病理以及免疫组织化学分析,并结合以往研究的结果探讨其胰腺腺泡细胞癌的鉴别诊断。结果研究结果显示,组织学上胰腺内分泌肿瘤的肿瘤细胞呈现实性片状、小梁状以及腺泡状排列,在结构腺泡细胞癌基本相似,但细胞并没有显著异型,细胞间质中血管较为丰富。免疫组织化学表达主要为嗜铬素A以及突触素等。结论胰腺内分泌肿瘤患者多为良性肿瘤,而胰腺腺泡细胞癌则属于高度侵袭性肿瘤,两者虽在形态上较为相似,但生物学行为却完全不同,因此,正确区分两种肿瘤对于临床治疗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胰腺内分泌肿瘤 腺泡细胞癌 病理诊断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儿童使用直型留置针Y型留置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10日-2016年7月21日到我院儿科治疗的120例呼吸道感染儿童患者为例,按照平均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实验组两组,研究组患者使用Y型留置针进行输液,对照组患者使用直型留置针进行输液。结果Y型留置针的留置时间上显著优于直型留置针(P<0.05),研究组患者阻塞、穿刺成功率、静脉炎、液体外渗等情况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Y型留置针因其留置时间长,患儿舒适度较高,并且更易于保护置管伤口,降低感染率。因此,Y型留置针在临床上应该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直型留置针 Y型留置针 儿童输液 输液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波等多种检测仪器进行联合检测,对肝硬化结节微小肝癌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3年4月到2016年12月诊治的100例肝病患者,将其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并采用彩超进行鉴别检查,并从中筛选出微小肝癌结节,并与肝硬化结节进行鉴别比较。结果经过彩超鉴别,可清楚辨别肝硬化结节微小肝癌结节的区别,并准确发现病变部位。结论联合多种彩超技术进行诊断,可尽早为患者找出病变部位,并且,彩超检查无任何痛苦和创伤,操作简便,不会为患者带来二次痛苦。

  • 标签: 彩超诊断 鉴别肝硬化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社区规范化健康管理的效果。方法在2016年1月到2017年12月期间,选取江华瑶族自治县河路口社区内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以年为界限,对比分析规范化管理前后患者血压和血糖变化情况、管理前后血压和血糖的达标率。结果经过社区的规范化健康管理,参与管理的患者血压、血糖情况转变良好,管理前做比较,有着明显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患者血压和血糖达标率明显提升,管理前后比较存在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实施社区规范化健康管理,有助于患者血压和血糖值的改善,促进了其血压和血糖达标,值得在今后工作中应用。

  • 标签: 高血压 糖尿病 社区规范化健康管理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手法在规范TKA患者术后疼痛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科于2015年2月成立品管圈,将现状把握期间的16例患者作为“实施前”组,将效果确认期间的21例患者作为“实施后”组,比较实施前、后TKA患者术后中重度疼痛发生频率,同时对结局性指标进行比较。结果TKA患者术后5天内中重度疼痛发生频率由实施前的5.63次/人降为实施后的2.62次/人,患者对疼痛管理的满意度从88.6%上升至94%,平均住院日由10.13天缩短为8.56天,住院费用(不含材料费)从31379.13元降低至29232.58元。结论运用品管圈手法能够使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的疼痛管理规范化,从而降低了TKA患者疼痛发生频率,提高了患者满意度,降低了患者住院费用。

  • 标签: 品管圈 膝关节置换术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在发热门诊接受治疗的患者实施规范化护理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在我院发热门诊治疗的患者78例,以随机分组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3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发热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实施规范化护理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不良事件情况、体温水平恢复正常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达到94.9%,高于对照组的79.5%;不良事件仅有1例,少于对照组的6例;体温水平恢复正常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在发热门诊接受治疗的患者实施规范化护理健康教育,能够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使患者体温迅速恢复正常,提高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 标签: 发热门诊 规范化护理 健康教育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感染性角膜炎患者的临床规范诊断和治疗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根据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我院对91例感染性角膜炎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对患者提供规范化的诊断质量,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此次研究有10例患者是真菌性角膜炎,占总数的10.99%,有30例细菌性角膜炎,占总数的32.97%,有病毒性角膜炎患者41例,占45.05%。经过治疗,有显效80例,占87.91%,有效7例,占7.69%,无效4例,占4.4%,有效率是95.6%。结论对感染性角膜炎患者进行诊断分析,临床中进行规范诊断和针对性治疗,可以提升治疗效果,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比较高,可以让患者尽快的恢复健康。

  • 标签: 感染性角膜炎 规范化诊断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究实施保护性约束规范化流程在精神科室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6月在我院精神科住院的25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照组,对250例患者进行常规的约束护理管理。将2016年7月至12月在我院精神科进行住院的25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观察组。对250例患者实施保护性约束规范化流程管理。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约束时间、频次及护理管理效果。结果对患者进行的保护性约束所包括的原因不包括自杀及外逃,主要以暴力性的攻击为主。观察组患者在经过有效的保护性约束规范化管理后,保护约束总时间明显出现下降。具体表现为对照组患者的约束时间为4891小时,观察组患者中约束时间为1682小时。且实施约束保护的频率降低。实施保护性约束规范化管理的对照组的不良反应情况要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产生的临床护理管理效果满意。结论对医院精神科患者实施保护性约束规范化流程管理,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的保护性约束时间及频次。在减少不良事件的出现情况外,有效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实施规范性约束的规范性,对于临床管理护理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 标签: 精神科 保护性约束 规范化流程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轻中度妊娠期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规范化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近三年来收治的该病患者30例进行研究,按治疗方法均分两组,比较两组效果结果服药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普通组结论规范化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规范化治疗 疗效 妊娠期甲状腺功能亢进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消化内科规范性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10月~2017年3月接收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02例,随机分为规范对照组,每组51例,规范组给予消化内科规范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规范组患者症状总积分、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泌素17(G17)水平对照组相近,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规范组治疗总有效率、PGⅠ、G17均高于对照组,症状总积分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消化内科规范性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后,可提升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慢性萎缩性胃炎 消化内科 规范性治疗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规范化护理干预措施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4月-2017年12月收治的9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规范化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急诊护理措施,规范化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规范化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分诊时间、静脉采血时间、心电图时间、静脉用药时间、总抢救时间、住院时间、复发率、死亡率以及再行PCI术率。结果规范化组患者分诊时间、静脉采血时间、心电图时间、静脉用药时间、总抢救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规范化组患者复发率、死亡率以及再行PCI术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化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的缩短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抢救效果,值得临床进行大力的推广及应用。

  • 标签: 规范化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 抢救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患者实施规范化护理的影响。方法择本科室2017年1月到2017年12月间80例中心静脉置管患者,实施随机数表分组常规组(n=40)、规范组(n=40),常规组行常规护理,规范组行规范化护理,对比不同护理方案的效果。结果规范组患者护理后非计划拔管、导管相关感染、导管堵管发生率较常规组明显降低(P<0.05),规范组患者导管留置时间较常规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对中心静脉导管患者实施规范化护理可有效预防患者导管相关感染发生。

  • 标签: 中心静脉导管 相关感染 规范化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