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通过对手性药物在药效学,药代动力学立体选择性差异及在临床应用中遇到许多使其更复杂的影响因素作全面系统的阐述,表明以消旋体形式给药不尽合理,而以单一对映体给药已成为药物发展的必然趋势。且随着不对称合成和分离,分析技术的飞速发展,研究和开发疗效更好,毒副作用更小,安全性更高和更适于临床应用的单纯对映体药物将成为新药开发的重要途径。

  • 标签: 手性药物 对映体 药效学 药代动力学 立体选择性 合理用药
  • 简介:目的:通过对锁定钢板(LCP)外置与外固定支架固定骨折进行生物力学分析,为应用锁定钢板外置固定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不同长度的牛小腿骨,制备成骨折标本,分别采用锁定钢板外置固定和外固定支架固定,观察标本在不同载荷下承受的轴向压缩、扭转和弯曲位移。结果两组在100、200、300、400、500、600和700N载荷下轴向压缩值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且随着载荷越大轴向压缩值差距越大。两组在4、6、8、10、12和14N.cm载荷下扭转角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载荷越大则扭转角度值差距越大。两组在50、100、150、200、250和300N载荷下弯曲位移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载荷越大弯曲位移值差距越大。结论锁定钢板外置固定骨折在生物力学性能上优于外固定支架,可在临床应用,为治疗开放性骨折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 标签: 锁定钢板 外固定支架 骨折 生物力学
  • 简介:目的:观察不同的罗库溴铵维持给药方法的药效学特点,探讨最佳给药方式.方法:40例ASAⅠ~Ⅱ级,无神经肌肉疾患病人随机分成罗库溴铵持续泵注组(Ⅰ组)和间断给药组(Ⅱ组),采用TOF刺激监测拇内收肌的收缩反应.应用静脉麻醉药诱导和维持,术毕不用拮抗剂.记录罗库溴铵起效时间、临床作用时间、术毕恢复时间和罗库溴铵的用量.结果:Ⅰ组平均泵注速率为(5.97±2.03)μg/(kg·min),Ⅱ组维持肌松追加用药间隔时间平均(30.2±16.2)min,即单位时间平均用量(5.43±2.17)μg/(kg·min),与Ⅰ组比较无明显差别.停药后,Ⅰ组恢复过程明显快于Ⅱ组(P<0.05).结论:持续泵注罗库溴铵优于单次静脉给药.

  • 标签: 罗库溴铵 给药方式 方法
  • 简介:异丙酚(Propofol)是一种起效迅速、作用短暂的新型静脉镇静催眠药,可用于麻醉诱导和维持。但是静注异丙酚诱导可使动脉压下降15.7%~40%,2%患者有心动过缓。本文就有关异丙酚本身的心血管系统作用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异丙酚诱导 动力学影响 研究进展 麻醉诱导 心动过缓 心肌收缩力
  • 简介:摘要众所周知,在口腔医学中存在大量的生物力学问题,有限元法(FEM)则是目前工程技术领域中实用性最强,应用最广泛的数值模拟方法,也是生物力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并且它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青睐。本文综述了有限元法在口腔修复,口腔正畸学,口腔颌面外科中的作用,并且指出了有限元法在口腔领域的不足及应用展望,希望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 标签: 口腔医学 有限元法 生物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喉镜气管插管全麻时患者血流动力学。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行气管插管全麻手术治疗的98例患者临床资料,按不同喉镜分2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予普通喉镜,观察组患者予可视喉镜,比较组间血流动力学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T2、T3时的HR、MAP、RPP指标值均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T3、T5时的皮质醇含量(466.60±2.42)nmol/L、(429.30±2.91)nmol/L均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08%比对照组16.33%低(P<0.05)。结论气管插管全麻患者应用可视喉镜可减少血流动力学波动及插管并发症,并减轻应激反应,安全性高。

  • 标签: 气管插管全麻 可视喉镜 普通喉镜 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微创痔疮手术治疗严重痔疮对患者肛肠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本文研究对象择取2019年5月至2021年2月于本院进行严重痔疮治疗的患者,从中随机抽取30例进行具体研究,并将按照数学统计法中的随机分配法均分为两组,分别标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其实施不同的治疗方式,每组1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手术治疗方式,研究组患者进行微创痔疮手术治疗方式,将两组患者的肛肠动力学指标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肛肠动力学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经对比得知,研究组患者的治疗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存在对比差异性(p

  • 标签: 微创痔疮手术 严重痔疮 肛肠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代谢异常型肥胖与脑血流动力学指数(cerebrovascular hemodynamic index,CVHI)变化的关系。方法 由重庆市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随机选择年龄≥40岁的参与者,分为代谢异常型肥胖和对照组,进行CVHI检测,比较两组调查对象差异。结果MUO组与对照组比较,CVHI分数更低,两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

  • 标签: 代谢异常型肥胖 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全子宫广泛切除手术后膀胱功能的改变,并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尿动力学检测,其中包括膀胱充盈测压、压力流速、括约肌肌电图等方法,对63例1~2 A期的宫颈癌患者在行宫颈癌根治术前后进行分析。结果:在近期膀胱初感容量和参与尿量同术前比较均有所增加;与术前比较,最大膀胱容量、顺应性、最大尿流率、最大尿流率时的逼尿肌压力等指标比术前有显著性差异。34名病人(54.0%)行尿动力学检查均有近期膀胱功能损害,如逼尿肌损伤、膀胱低顺应性膀胱、膀胱流出道梗阻、逼尿肌外括约肌协调紊乱、逼尿肌过度运动,其中低顺应性膀胱及逼尿肌损伤的发生率显著增高。术后尿潴留患者有18名(28.6%)出现逼尿肌损伤(66.7%),逼尿肌过度活动发生率显著增高(33.3%)均明显高于非尿潴留患者。结论:广泛全子宫切除术后,膀胱功能有显著的变化,其临床表现有各种不同的膀胱功能损害,低顺应性膀胱和逼尿肌受损为主而逼尿肌受损可能是导致术后尿潴留的主要原因。尿动力学检测是临床膀胱功能障碍的病因诊断的基础。

  • 标签: 宫颈肿瘤 子宫切除术 尿潴留 尿动力学
  • 简介:本文探讨吲哚美辛局部用于软组织火器伤后,在血流和局部组织中的药代动力学变化规律,为战伤合理用药提供依据。结果:吲哚美辛局部用于软组织火器伤后,在组织中的达峰浓度高,达峰时间短,药时曲线下面积大,而t1/2则与血清中消炎痛的t1/2近似。

  • 标签: 吲哚美辛 软组织 火器伤 药代动力学 药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轻比重和重比重布比卡因对高龄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200例高龄下肢骨科手术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轻比重组和重比重组,各100例。轻比重组给予1.2mL布比卡因+1mL注射用水,重比重组给予1.2mL布比卡因+1mL10%葡萄糖,两组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后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及心率等,观察并记录结果。结果重比重组麻醉后5分钟及10分钟,心率明显增快,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明显降低,变化幅度明显大于轻比重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轻比重布比卡因相比于重比重,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较小,值得临床广泛推行。

  • 标签: 轻比重 重比重 高龄 血流动力学
  • 简介:<正>影像尿动力学检查(videourodynamicstudy,VUDS)是在普通尿动力学测定膀胱压力和记录尿动力学参数的基础上,同时显示膀胱和尿道的X线形态变化,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对于复杂膀胱尿道功能障碍、下尿路梗阻及压力性尿失禁等疾病,特别是当患者合并解剖异常时,影像尿动力学检查可更准确的反映下尿路潜在的病理

  • 标签: 影像尿动力学 尿动力学检查 下尿路梗阻 膀胱尿道 压力性尿失禁 排尿功能障碍
  • 简介:目的:设计一种专门用于腰椎椎体间后斜向植入的解剖型融合器,并对其进行生物力学稳定性评价。方法:采用6具小牛标本用实验应力分析方法,对正常的腰椎功能节段(FSU)、切除左侧小关节及椎板的FSU、植入单枚解剖型融合器的FSU及同侧附加椎弓根螺钉的FSU分别测定纵向压缩、屈曲、侧方弯曲及伸展的刚度,进行生物力学特性分析,自身对照比较。结果:①腰椎椎间盘摘除与小关节突切除后其强度和刚度分别比正常标本下降69%和44%(P<0.05);②采用单枚斜向植入椎间融合器加强了腰椎的稳定性,能使损伤标本的强度和刚度提高55%和28%(P<0.05),但仍比正常标本差4%—20%;③采用椎间融合器附加同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能提高腰椎的17%强度和50%刚度(P<0.05)。结论:经侧后方斜向植入的单枚解剖型椎间融合器在腰椎椎体间融合术中能提供足够的生物力学稳定性,如辅以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则更为牢固。

  • 标签: 单枚解剖型椎间融合器 设计 生物力学 评价
  • 简介:目的探讨股骨侧"锐角效应"及复合固定技术对后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移植物的影响。方法50例猪膝关节,随机分为5组,以猪的屈趾肌腱作为移植重建后交叉韧带。移植物固定方法分别采用:EndoButton、可吸收界面螺钉(螺钉分别固定在移植物前上方及后下方)、复合固定(EndoButton联合小号界面螺钉)且螺钉固定在移植物后下方。在移植物与骨道边缘之间放置压敏片,并对其施以352N的负荷作用来测定其与骨道边缘之间压强。然后再对各移植物施以屈服负荷,记录各组压强值及屈服负荷。结果各组间的压强值以及屈服负荷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复合固定组压强值(3.28±0.22)Mpa低于其他各组,但是屈服负荷(470±55)N大于其他各组。并且,螺钉固定在后下方压强值(3.22±0.13)Mpa明显小于前上方固定(3.49±0.27)Mpa。结论应用复合固定技术重建后交叉韧带,可以减小"锐角效应",并且复合固定技术固定强度大于单纯皮质外固定及单纯界面螺钉固定。

  • 标签: 后交叉韧带 股骨 生物力学
  • 简介:目的观察瑞巴匹特治疗消化性溃疡患者体内药代动力学及其治疗效果.方法2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分别单剂量(600mg)和多剂量(600mg,qd,4周)口服瑞巴匹特,观察该药的治疗效果,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口服后不同时间的血药浓度,模拟房室模型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瑞巴匹特治疗消化性溃疡有效率100%;单剂量和多剂量口服后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均符合一级吸收开放二室模型,主要药动学参数Cmax分别为(0.56±0.24)和(0.62±0.29)ng@L-1,Tmax为(1.75±0.92)和(1.88±1.05)h,T1/28分别为(1.86±1.38)和(1.96±1.45)h,AUC0-∞为(2.48±1.06)和(2.85±1.45)mg@h@L-1,除Cmax和AUC0-∞外,其他参数经统计学分析无明显差别(P>0.05);连续用药4周后体内蓄积因子为1.15.结论瑞巴匹特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消化性溃疡药物.

  • 标签: 瑞马匹特 消化性溃疡 药物动力学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目的了解严重烧伤家兔在休克期与高代谢期丙泊酚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和差异。方法将20只新西兰大白兔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烧伤组和假伤组,每组10只。将烧伤组家兔造成30%TBSA的Ⅲ度烫伤(以下称烧伤),伤后即刻复苏;6h后静脉注射5.1mg/kg丙泊酚,分别于注药后1、3、5、10、15、20、30、45、60、90min于左侧颈外静脉取血1,5mL;1周后重复上述注药及标本采集过程。假伤组家兔除致假伤外,其他处理同烧伤组。用高效液相色谱仪集中检测2组家兔血浆丙泊酚浓度,采用3P97实用药代动力学计算程序处理血浆药物浓度一时间数据,拟合药代动力学模型并求算参数。结果烧伤组家兔药物浓度一时间数据符合二房室模型,假伤组符合三房室模型。休克期,与假伤组家兔中央室分布容积[Vc,(3.1±1.5)L/kg]、曲线下面积[AUC,(25±7)mg·min·L^-1]、消除相半衰期[t1/2β,(113±93)min]、总清除率[CLs,(110±50)mL·kg^-1·min^-1]比较,烧伤组Vc[(8.8±4.2)L/kg]与AUC[(44±10)mg·min·L^-1]增大(t值分别为3.191与3.668,P值均小于0.01),t1/2β[(339±258)min]延长(t=2.932,P〈0.05),CLs[(40±30)mL·kg^-1·min^-1]降低(t=-3.013,P〈0.05)。高代谢期,烧伤组家兔CLs[(180±40)mL·kg^-1·min^-1]显著高于假伤组[(90±30)mL·kg^-1·min^-1,t=-3.013,P〈0.05]。与本组休克期比较,烧伤组家兔高代谢期Vc[(4.1±1.3)L/kg]与AUC[(24±5)mg·min·L^-1]显著减小(t值分别为2.979与3.766,P值均小于0.01),分布相半衰期[t1/2α,休克期为(16.1±13.1)min、高代谢期为(8.3±2.5)min]、t1/2β[(55±19)min]明显缩短(t值分别为9.065与8.795,P值均小于0.01),而CLs则显著增加(t=4.238,P〈0.01)。结论严重烧伤家兔休克期与高代谢期丙泊酚药代动力学差异较大,休�

  • 标签: 烧伤 二异丙酚 药代动力学 休克期 高代谢期
  • 简介:目的观察胫骨平台骨折兔模型愈合过程中带钢板螺丝钉固定与去钢板螺丝钉所承受的最大载荷及最大点能量变化。方法采用70只新西兰大白兔,制作胫骨平台骨折模型,术中行钢板螺丝钉内固定骨折的胫骨平台,分别于术后当天,1、2、3、4、6、8周取材胫骨标本,7个时间点各取10只大白兔、共70个兔胫骨标本,在万能力学试验机上进行胫骨内侧髁垂直压缩试验,分别测量带钢板螺丝钉固定及去除钢板螺丝钉后标本所能承受的最大载荷、最大点能量。另取10只健康大白兔的胫骨标本,测量相应数据作为对照组。结果模型组最大载荷及吸收能量术后随时间延长逐渐上升,于3周时达到最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随后开始逐渐降低,在8周时又降至正常水平。两组测量值的变化趋势一致。结论在胫骨平台骨折兔模型愈合的早期过程中,骨折愈合强度呈由低至高然后逐渐下降的曲线变化,钢板螺丝钉内固定可有效促进胫骨平台骨折的愈合。

  • 标签: 胫骨平台骨折 兔模型 骨折愈合 生物力学
  • 简介:背景:牙槽骨牵张成骨是解决严重牙槽骨萎缩的重要方法,其成骨过程和生物力学对于以后的种植和修复极为重要,目前一直缺少相关的实验研究。目的:分析犬牙槽骨牵张成骨的生物力学和组织学特点。方法:先拔除12只杂种犬双侧下颌前磨牙,牙槽骨修整后,制作萎缩牙槽骨模型。3个月后,植入骨内型牙槽骨牵张器。经过7d的间歇期,以1mm/d,1次/d的频率进行牙槽骨垂直向增高。在固定期的1,2和3个月,对牵张后的牙槽骨进行临床、生物力学、放射学和组织学检测。结果与结论:所有牵张器与周围组织愈合良好。牵张结束时,临床和放射学检查显示:萎缩牙槽骨分别增高(4.80±0.50)mm和(5.12±0.67)mm。组织学检测发现牵张区骨小梁在固定期的1-3个月成熟,其剪切力逐步提高,固定期3个月时和自体骨的剪切力相当。结果显示牙槽骨牵张成骨的组织学和生物力学性能在固定期3个月时与自体骨相当。

  • 标签: 组织构建 骨组织工程 牙槽骨牵张成骨 力学 组织学 牙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