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4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后的破伤风(TAT)皮试液配制和注射方法能降低TAT阳性率的效果.方法将900例需注射TAT的外伤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0例,观察组用改良后破伤风配制和注射方法,与使用传统破伤风配制和注射方法所产生阳性率的比较结果采取改良后新方法进行的破伤风皮试,其阳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后的破伤风配制和注射方法明显降低了破伤风皮试阳性率关键词破伤风;皮试液;配制;注射;效果KeywordsTetanus;skintestliquid;Preparation;Injection;Effection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213-01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破伤风抗毒索(TAT)皮试皮肤消毒方法改进对皮试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需要行破伤风抗毒索注射的50例急诊患者,一侧前臂用酒精消毒皮肤后再用生理盐水擦拭皮肤1次做TAT皮试(试验组),同时在患者自身的另一侧前臂用酒精作为皮肤消毒液做TAT皮试,作为对照组。结果:试验组无1例皮肤感染,TAT皮试阳性8例,阳性率16%.对照组阳性17例,阳性率34%,两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酒精消毒皮肤后再用生理盐水擦拭皮肤做TAT皮试较安全、可靠,且可降低TAT皮试阳性率。

  • 标签: 破伤风抗毒素 皮试 皮肤消毒液
  • 简介:【 摘要 】 目的: 评价 破伤风抗毒素皮试期间进行护理干预对 皮试结果的影响。 方法: 选择我院 2018-2019 年期间收治的外伤 24h 内入院检查患者( n=100 ), 破伤风抗毒素皮试过程中结合护理方法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研究组) . 对照组 50 例外伤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 50 例外伤患者采取优质护理干预,比较 2 组外伤患者的 破伤风抗毒素皮试结果。 结果: 研究组外伤患者的 破伤风抗毒素皮试结果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心理状况对比对照组平稳, P<0.05 指标差异显著。 结论: 外伤患者 破伤风抗毒素皮试期间优质护理工作的落实可以进一步稳定患者的心态、提高患者 破伤风抗毒素皮试结果准确率,满足了患者的护理需求。

  • 标签: 破伤风 抗毒素皮试 外伤情况 优质护理 准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狂犬和破伤风疫苗同时联合接种的安全性观察。方法 收集我中心门诊部在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接收的32例接种疫苗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分组,一半患者仅进行狂犬疫苗接种,作为对照组。余下患者进行狂犬疫苗同时联合破伤风疫苗接种,作为观察组。其中对照组中男女比例为9:7,年龄范围23至59岁,平均年龄40.12±4.32岁。观察组中男女比例为10:6,年龄范围22至56岁,平均年龄40.10±4.30岁。纳入标准:①均知晓,并同意,②均被动物所伤,诊断为Ⅲ级暴露者。排除标准:①精神异常,沟通困难,②配合度较弱,③存在破伤风疫苗接种禁忌。两组年龄等普通病史资料中无研究价值(P>0.05)。结果 对照组接种后局部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全身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观察组接种后局部不良反应为25%,全身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由此说明两组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狂犬疫苗联合破伤风疫苗接种安全性较高,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同时联合接种狂犬和破伤风疫苗安全性可靠,临床应用值得推广。

  • 标签: 狂犬病 狂犬病疫苗 破伤风疫苗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应用肠内营养支持与相应护理服务模式对患有破伤风疾病的患者实施干预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患有破伤风疾病的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6例。采用肠外营养支持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干预;采用肠内营养支持与相应护理服务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破伤风症状消失时间和破伤风疾病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营养支持前后营养指标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对破伤风疾病治疗期间的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肠内营养支持与相应护理服务模式对患有破伤风疾病的患者实施干预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 标签: 肠内营养 护理 破伤风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破伤风抗毒素(TAT)皮试假阳性的成因及护理对策。方法 对2017年1月~2020年12月间,30例当班护士首判破伤风抗毒素(TAT)皮试为阳性的病例,由质控护士再次进行重新判断结果和分析。 结果 30例首判阳性病例中有16例(53.33%)皮试结果为阴性,14例(46.67%)确定阳性。结论 在临床护理中需不断加强护理人员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标准的判断实践,提高其综合分析判断能力,减少判断中假阳性的发生。

  • 标签: 破伤风抗毒素 皮试 假阳性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破伤风抗毒素皮试液不同配置方法对皮试结果判断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注射破伤风抗毒素的120例患者为对象进行研究,利用计算机随机分为3组,即甲组、乙组、丙组,各40例。3组采用不同配置方法配置皮试液,即生理盐水与破伤风抗毒素不同抽取顺序以及针头死腔内药液是否忽略等3种方法。比较分析3组皮试结果。结果甲组皮试结果与乙组、丙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乙组与丙组皮试结果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破伤风抗毒素皮试液采用不同配置方法配置后,会影响患者的皮试结果,所以需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液进行严格配置,以确保获得正确的皮试液浓度,并获得准确的皮试结果。

  • 标签: 破伤风抗毒素 皮试液 不同配置方法 皮试结果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药荆薄合剂治疗伤风感冒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 2017年 10月 -2018年 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伤风感冒患者 73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应用中药荆薄合剂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后的效果及患者治疗满意度。结果: 73例患者中,治疗有效的患者 40例(占 54.79%),一般有效的患者 30例( 41.10%),无效的患者 3例( 4.11%),治疗总有效率为 95.89%( 70/73); 73例患者中,治疗后十分满意的患者 45例(占 61.64%),一般满意的患者 26例(占 35.62%),不满意的患者 2例(占 2.74%),患者治疗后的总满意度为 97.26%( 71/72)。结论:中药荆薄合剂治疗伤风感冒效果显著,并且患者的治疗满意度很高,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中药荆薄合剂 伤风感冒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药荆薄合剂治疗伤风感冒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伤风感冒患者73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应用中药荆薄合剂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后的效果及患者治疗满意度。结果73例患者中,治疗有效的患者40例(占54.79%),一般有效的患者30例(41.10%),无效的患者3例(4.11%),治疗总有效率为95.89%(70/73);73例患者中,治疗后十分满意的患者45例(占61.64%),一般满意的患者26例(占35.62%),不满意的患者2例(占2.74%),患者治疗后的总满意度为97.26%(71/72)。结论中药荆薄合剂治疗伤风感冒效果显著,并且患者的治疗满意度很高,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中药荆薄合剂 伤风感冒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在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治疗期间加强压力性损伤风险管理实施集束化护理策略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接受我院CRRT治疗的病患共计150例,时间界限2023年1月至2023年6月,通过奇偶数分组处理,参照组(奇数)纳入75例,执行常规护理操作,实验组(偶数)归入75例,执行集束化护理操作,对两组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与参照组(14.67%、13.33%)相比,实验组可褪色红斑发生率2.67%、压疮发生率1.33%更低,差异对比P<0.05。结论:在CRRT治疗期间,加强压力性损伤风险管理,实施集束化护理操作,能够降低压力性损伤的发生概率,强化临床护理有效性。

  • 标签: 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 压力性损伤 风险管理 集束化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成立伤口护理专科小组对护士压伤风险评分的影响。方法成立伤口护理专科小组,通过一系列的组织实施,对压伤风险评分的一致性进行前后比较。结果压伤风险评估在体型、皮肤类型、组织营养、控便能力、运动能力、食欲、营养缺乏、药物方面,其一致性分别从61%、9%、33%、59%、24%、55%、83%、85%,提高至76%、18%、67%、84%、27%、63%、73%、7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伤口护理专科小组的成立有助于提高护士对患者压伤风险评估能力,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压力性损伤 Waterlow评分 风险评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评估“品管圈”活动对肝病科护理人员针刺伤风险的影响。方法 以 20 名肝病科护理人员为样本,选择2021年3月-2022年8月的70份护理资料,此时间段内行普通护理管理,还需选择2022年9月-2023年8 月的 70 份护理资料,此时间段内实施“品管圈”活动,分别纳入普通组、活动组,评估管理质量,统计针刺伤发生率,调查管理满意度。结果 经四个维度评估肝病科穿刺管理质量,结果与正态分布符合,活动组高于普通组,P<0.05。统计各组针刺伤发生情况,结果与正态分布符合,活动组低于普通组,分别是1.43%、11.43%,P<0.05。针对各组针刺伤管理满意度进行评估,结果与正态分布符合,活动组高于普通组,分别是97.14%、85.71%,P<0.05。结论 “品管圈”活动可推广,能提高肝病科护士工作质量,减少针刺伤事件,维持较高肝病科穿刺管理质量。

  • 标签: 针刺伤 满意度 “品管圈”活动 管理质量 肝病科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肺癌晚期压力性损伤风险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60例肺癌晚期压力性损伤风险患者,抽签方式分为延续组、对照组。延续组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对照组接受传统护理。比较两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结果:延续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应用在肺癌晚期患者中可减少压力性损伤发生风险。

  • 标签: 肺癌晚期 风险 压力性损伤 延续性护理
  • 简介:背景:儿童和青少年前交叉韧带损伤,目前多主张手术治疗,但手术时机选择及不同手术时机对继发性半月板和软骨损伤风险的影响仍有争议。目的:评价儿童和青少年前交叉韧带断裂早期或延迟行韧带重建对继发性膝关节半月板和关节软骨损伤风险的影响。方法:检索2018年3月前Medline、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中,有关儿童或者青少年(<19岁)前交叉韧带断裂行韧带重建手术,不同手术时机以及继发半月板和膝关节软骨损伤的文章,严格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及文献质量评分标准收集数据,运用ReviewManager5.3统计学软件对所提取的文献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与结论:共纳入5篇文献,84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儿童和青少年前交叉韧带断裂后,早期行前交叉韧带重建可以显著降低内侧半月板损伤的风险(OR=0.40,95%CI0.25-0.67,P=0.0004);同时,早期韧带重建继发性外侧半月板损伤风险也会降低(OR=0.70,95%CI0.53-0.93,P=0.01)。在关节软骨损伤方面,和延迟重建相比,早期重建可以降低股骨髁软骨(OR=0.25,95%CI0.12-0.53,P=0.0003)、胫骨平台软骨(OR=0.41,95%CI0.25-0.67,P=0.0004)及髌股关节软骨(OR=0.35,95%CI0.16-0.77,P=0.009)损伤的发生率。提示:对于儿童和青少年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早期行前交叉韧带重建可以降低继发性内外侧半月板、股骨髁软骨、胫骨平台软骨及髌股关节软骨损伤的发生率。

  • 标签: 儿童 青少年 前交叉韧带 前交叉韧带断裂 手术时机 早期韧带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