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6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对药剂重要饮片处方的临床用药情况进行研究,以期能够为医护人员开展工作提供些许参考。 方法 :本次实验选取本院 2018 年 4 月 -2019 年 4 月期间药剂的中药饮片处方 140 份,对处方进行全面细致的研究,对所选中药饮片处方种类、药材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和记录。 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本次实验所选中药饮片处方中涉及到 33 种药材,绝大多数处方会使用白芍;在实际应用中剂量超标情况较为突出; 药剂中药饮片处方中多数是补虚药,所选 140 分中药饮片处方中利水渗湿药使用频率最低,理气药使用频率仅次于补虚药,解表药及消食药的使用频率略高于利水渗湿药,但是低于理气药; 处方用药中往往涉及多种药材,单张处方中最少会使用 18 种药材,最多会使用 33 种药材 。 结论 : 在临床用药中医护人员不能合理的控制药材使用数量及剂量,中药饮片处方应用水平较低,会造成大量资源的不必要浪费,不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

  • 标签: 药剂科 中药饮片处方 临床用药 剂量
  • 简介:摘要:结核发病率高 ,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 ,结核专科护士在临床治疗和护理工作中受感染的概率亦随之增加。因此 ,在工作中应加强护理人员职业防护 ,提高防范意识 ,采取有效防护措施 ,尽量杜绝或减少职业危害的发生 ,避免结核护士的职业危害 ,减少职业暴露的危害 ,是结核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研究对结核专科护士职业存在的各种危害因素进行分析 ,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 标签: 结核科护士职业暴露危险因素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现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医疗设备及诊疗手段的持续更新。目的分析探讨风湿免疫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特点及相关因素,并总结相应的控制干预措施。方法选取我院风湿免疫在2017年2月至2018年10月期间所收治的30例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分析探讨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特点,并制定相应干预措施进行控制和预防。结果30份送检标本中共检出35株病原菌,其中白假丝酵母菌的检出率最高,相应占比为34.29%(12/35),其次为大肠埃希菌,占比为28.57%(10/35),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鲍曼不动杆菌等的检出率分别为14.29%(5/35)、11.43%(4/35)、8.57%(3/35)、2.86%(1/35)。所有患者均经积极的干预和控制措施后,多重耐药菌得到有效的控制,并经针对性治疗和护理后,原发病的治疗效果良好,均康复出院。结论风湿免疫多重耐药菌类型较多,以白假丝酵母菌检出率最高,因而应采取积极有效的干预与控制措施,以预防多重耐药菌的传播,最大限度的避免发生院内的交叉感染。

  • 标签: 风湿免疫科 多重耐药菌感染 控制干预
  • 简介:摘要老年接受的患者在机体疾病影响下,患者自主活动能力降低,加之不熟悉病房环境,患者易出现恐惧、焦虑等负面心理刺激,降低老年患者临床诊疗护理依从性和治疗效果1。

  • 标签: 亲情 护理模式 老年科病房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旨在分析人文关怀在精神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00例精神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有患者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接受人文关怀,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地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文关怀在精神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突出,值得推广。

  • 标签: 精神科护理 人文关怀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旨在分析人文关怀在精神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 100例精神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有患者 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接受人文关怀,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地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人文关怀在精神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突出,值得推广。

  • 标签: 精神科护理 人文关怀 护理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低温护理管理应用在重症颅脑外伤患者护理中的干预效果进行调查。方法:抽取我院 60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 3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同时予以低温护理,比较患者护理后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16.3±3.2)分、对照组为( 19.5±2.8)分, P< 0.05。研究组患者护理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为( 6.1±0.6)分,对照组为( 4.5±0.5)分, P< 0.05。结论:低温护理管理能够促进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神经功能康复。

  • 标签: 亚低温 护理管理 重症颅脑外伤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低温疗法对重型颅脑创伤( TBI)伴急性创伤性凝血病( TC)的治疗效果。方法:实验组执行低温处理,对照组执行常规处理,比较两种处理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 PT、 TT、 APTT、 DD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Fg水平明显高于后者( P<0.05)。治疗期间,实验组患者脑梗死、纤溶亢两种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两组的迟发性血肿未有明显差异, P>0.05。结论:在常规处理之后,采用低温对重型 TBI合并急性 TC患者实施进一步治疗,可以有效减弱高凝状态,对继发性纤溶亢进症发挥抑制作用。

  • 标签: 颅脑创伤(重型) 创伤性凝血病(急性) 亚低温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低温护理管理应用在重症颅脑外伤患者护理中的干预效果进行调查。方法抽取我院60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同时予以低温护理,比较患者护理后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6.3±3.2)分、对照组为(19.5±2.8)分,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为(6.1±0.6)分,对照组为(4.5±0.5)分,P<0.05。结论低温护理管理能够促进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神经功能康复。

  • 标签: 亚低温 护理管理 重症颅脑外伤
  • 简介:摘要在精神中,住院病人经常出现跌倒的情况,这是比较常见的安全问题。而这类型病人一旦发生跌倒情况,就会对原发病的治疗进行影响,医疗费用和住院时间都会相应得到延长。本文将对造成精神住院病人跌倒的因素进行分析,方法为参考近年的有关文献。经过分析研究,本文认为影响精神住院病人跌倒的因素有住院的环境、精神状态、药物影响和个人等因素。并对通过这些影响因素针对性的制定防范措施。

  • 标签: 精神科住院病人 跌倒因素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疼痛是中晚期肿瘤患者最为常见的症状表现之一,主要由肿瘤压迫四周神经组织所致,不仅给患者的机体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同时也易使其产生消极、绝望等负性情绪,严重影响了生存质量。鉴于此,本文对肿瘤病房中疼痛护理管理模式的应用观察进行了分析探讨,仅供参考。

  • 标签: 肿瘤科 疼痛护理模式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呼吸护理工作中加强护患沟通取得的效果进行深入探索;方法自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来我院呼吸治疗的病人中随机选择84人进行研究,并分为二个小组,对照组应用传统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应用传统护理方法的同时加强护患沟通,对比了二个小组的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病人护理质量较好,对照组病人护理质量达不到观察组水平。结论在呼吸传统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增加护患沟通可以有效提高护理工作质量,达到病人及家属的高度认可,可以在较大范围内推广。

  • 标签: 护患沟通 呼吸科 护理工作质量
  • 简介:[ 摘要 ] 目的:研究分析对待产的孕妇实施护理新模式促进其自然分娩的应用价值。方法:从 2018年 5月 -- 2019年 10 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分娩的孕妇中随机选取 116人,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新模式护理组,每组 58例,两组研究对象分别接受常规护理和新模式护理两种不同的护理模式,统计分析护理服务对于两组研究对象分娩结局的影响,并比较两组中自然分娩研究对象活跃期、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产时出血量以及产妇满意度等指标的情况,以反映护理新模式的应用效果。结果:常规护理组 58例研究对象中有 53例自然分娩, 5例剖宫产,剖宫产率为 8.62%,其中自然分娩研究对象活跃期为( 23.36 ±2.85) h,第一产程为( 23.29 ±3.46) h,第二产程为( 0.91±0.25) h,产时出血量为( 211.07±13.46) ml;新模式护理组 58例研究对象中有 57例自然分娩, 1例剖宫产,剖宫产率为 1.72%,其中自然分娩研究对象活跃期为( 21.58±3.14) h,第一产程为( 19.98 ±2.76) h,第二产程为( 0.79±0.55) h,产时出血量为( 186.32±16.25) ml;常规护理组中有 56例研究对象对于护理服务“满意”,满意度为 96.55%,新模式护理组中有 49例研究对象对于护理服务“满意”,满意度为 84.48%,相比常规护理组,新模式护理组自然分娩的研究对象剖宫产率较低,活跃期、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时间均较短,产时出血量较少,满意度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相比常规护理,对待产的孕妇实施新模式护理能更加显著的降低剖宫产率、缩短自然分娩过程中的活跃期、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的时间,并减少分娩时出血量,可予以推广。

  • 标签: [ ] 产科 自然分娩 剖宫产率 护理新模式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输液区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于2016年起在急诊输液区应用了优质护理服务,选取2016年度的100例急诊输液患者作为观察组,2015年度应用常规护理服务时的100例急诊输液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的护理纠纷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满意率。结果两组的护理纠纷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00%和8.00%,比较显示观察组的护理纠纷事件发生率明显更低(P<0.05)。两组的护理满意率分别为97.00%和78.00%,比较显示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率明显更高(P<0.05)。结论通过在急诊输液区应用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有效避免护理纠纷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率,值得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 急诊科 输液区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精神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临床护理进行研究,构建临床护理路径,检验其效果。方法:以 2017年 1月至 2019年 6月入本院治疗的 44例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患者为研究主体。随机分成 A组和 B组,均是 22例。 A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 B组采用常规护理。结果: A组各项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评分低于 B组, P<0.05差异显著。结论:对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具有较高护理价值。

  • 标签: 精神科 无抽搐电休克 临床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全面化管理模式对医院口腔院感管理的影响。方法:选取全区 50家综合医院口腔及口腔诊所 的口腔为研究对象,均实施全面化管理模式,采用问卷调查、抽样检测的方法对比实施前后口腔院感管理现状。结果:(1)口腔布局与设施:实施后,消毒设备不足、洗手设备不达标、清洗消毒间洁污不分开、环境脏乱问题的概率明显降低, P< 0.05;但功能分区不明、消毒面积小、布局有交叉、物品储存不合理大的概率改善不明显, P> 0.05;( 2)实施后,医护人员防护用品未使用、操作时未知性无菌操作规程、材料污染或过期、治疗用水不合格问题的概率明显降低, P< 0.05;( 3)仅拔牙钳的合格率较实施前差异不明显, P> 0.05,其余各检测样品的合格率均有明显提高, P< 0.05。结论:实施全面化管理模式有助于我区医院口腔纠正院感管理中的缺陷,消除院感隐患,落实院感防控措施,预防院内感染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口腔科 院内感染 管理现状 防控对策 全面化管理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精神疾病在治疗过程中医疗告知的作用,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策略,从而提高精神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在本院精神治疗的患者情况进行分析,主要研究医疗告知出现纠纷的情况。结果医院精神诊治的所有患者中出现纠纷的有115例,主要原因为意外事件的发生、医护人员服务态度导致、治疗效果达不到患者的期望程度以及医疗费用等方面,了解这些因素后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以规范精神工作的管理,减少纠纷率。结论精神疾病往往影响患者的认知能力,部分情绪狂躁的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依从性较差,导致护患之间的沟通面临较大的障碍,无法建立信任,影响医疗告知的顺利开展以及对患者的治疗。为此,医院需要通过有效的管理手段来解决常见的问题。

  • 标签: 精神科 医疗告知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