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吉非替尼辅助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基因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的疗效。方法:选取 50例患者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 25例,对照组单纯采取放疗治疗,观察组采取放疗联合吉非替尼治疗,比较两组治疗 3个月 的疗效。结果:经相关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00%,明显高于对照组 60.00%的总有效率( P< 0.05)。结论:针对 EGFR基因突变型的 NSCLC患者,临床中采取放疗结合吉非替尼用药治疗方式可取得满意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吉非替尼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基因突变 非小细胞肺癌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中央型肺鳞癌(SCC)和小细胞肺癌(SCLC)病症诊断中定量CT纹理分析的应用价值。方法:筛选我院收治的(2018年10月~2021年12月)中央型肺鳞癌(SCC)和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均已确诊,共65例,其中SCC40例,SCLC25例),按照病症类型将患者划分为两组,观察两组患者肺癌间纹理参数差异,同时测量患者病灶最大径与平扫CT值。结果:中央型肺鳞癌(SCC)组能量、偏度值指标相比小细胞肺癌(SCLC)组更低;峰度值指标则高于小细胞肺癌(SCLC),数据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熵、均值、逆差距、标准差指标相比无统计差异(P>0.05)。中央型肺鳞癌(SCC)组患者病灶最大径、平扫CT值与小细胞肺癌(SCLC)组患者相比无对比差异(P>0.05)。结论:中央型肺鳞癌(SCC)和小细胞肺癌(SCLC)病症诊断中,可以利用CT纹理参数能量、偏度值以及峰度值作为鉴别依据,有利于病症诊断,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中央型肺鳞癌(SCC) 小细胞肺癌(SCLC) 定量CT纹理 影像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伏立康唑治疗小儿白血病粒细胞缺乏期肺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血液科 2018年 2月至 2019年 2月收治的 72例小儿白血病粒细胞缺乏期肺侵袭性真菌感染患儿,随机纳入氟康唑组与伏立康唑组各 36例,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真菌清除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氟康唑组的总有效率为 77.8%,伏立康唑组为 91.7%,伏立康唑组高于氟康唑组;氟康唑组的真菌清除率为 58.3%,伏立康唑组为 94.4%,伏立康唑组高于氟康唑组;氟康唑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19.4%,伏立康唑组为 5.6%,伏立康唑组低于氟康唑组;各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伏立康唑治疗小儿白血病粒细胞缺乏期肺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提高真菌清除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运用。

  • 标签: 伏立康唑 小儿白血病 粒细胞缺乏期 肺侵袭性真菌感染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盐酸埃克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效果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取我院于 2016年 10月到 2018年 12月收治的 5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均接受口服盐酸埃克替尼治疗,分析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免疫功能。结果: IIIB期的有效率为 37.78%,高于 IV期( 29.63%);和治疗前相比,患者治疗后的 CD3+、 CD4+和 CD4+/CD8+均有显著升高,而 CD8+显著下降。结论:盐酸埃克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后的疗效显著,患者的免疫功能可以被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盐酸埃克替尼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免疫功能 临床总有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细胞因子谱、C-反应蛋白及降钙素原在小儿重症支原体肺炎诊治中的价值。方法:研究时间2019年6月-2021年4月接诊的小儿肺炎患儿115例为研究对象,按照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呼吸学组制定的肺炎标准,其中MPP患儿65例,非MPP患儿50例,所有患儿均接受血液样本检测,比较两组患儿IL-6、IL-8、IL-10、TNF-α、降钙素原、C 反应蛋白。结果:非MPP组患儿IL-6、IL-8、TNF-α指标均低于MPP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细胞因子谱 C-反应蛋白 降钙素原 小儿重症支原体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硒酵母联合左旋甲状腺素对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的临床疗效和作用评价。方法:选取在本院治疗2020年1月-2021年1月就诊的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临床患者88例,将上述患者采取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44例,采取左旋甲状腺素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硒酵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后甲状腺功能指标变化和临床疗效。结果:经比较,甲状腺功能相关指标FT3、FT4高于对照组,TSH低于对照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硒酵母 左旋甲状腺素 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重型地中海贫血临床护理效果及满意度。方法:本研究特抽选重型地中海贫血患儿作为观察对象,共选取40例,以简单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所有患儿均实施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期间实施常规护理的为对照组,开展个性化围术期护理为观察组。将两组患儿的生活质量以及家属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的生理机能评分、精神评分、社会功能评分以及情感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家属满意度评分亦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重型地中海贫血时开展个性化围术期护理的效果可观,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重型地中海贫血 生活质量 满意度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切开引流术中心理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在我院收治的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中选取100例行切开引流术的病例纳入研究,按照奇偶法分为干预组(50例)和普通组(50例)。普通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和抑郁心理状态以及对护理服务的评分。结果:经过不同的护理模式,两组患者焦虑和抑郁评分均有所下降,干预组患者SAS、SDS评分下降幅度较大,且低于普通组患者;干预组患者在护理操作、服务态度、护理环境和护理结果方面的评分均高于普通组(P

  • 标签: []心理护理干预 浆细胞性乳腺炎 切开引流术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布地奈德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以及对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17 年 5月~ 2018 年 5 月本院收治的 9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纳入本次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 45例,其中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联合布地奈德辅助治疗,评估临床疗效,检测两组患儿的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前,两组患儿 IL-1β、 IL-12、 CRP、 CRP 及 TNF-α等细胞因子水平无显著差异( P> 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细胞因子水平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细胞因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在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治疗中加用布地奈德,能够明显改善临床疗效,提高患儿的免疫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布地奈德 小儿支气管哮喘 治疗效果 相关细胞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晚期卵巢癌肿瘤细胞患者在腹腔镜下行减灭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从 2017年 8月 -2018年 8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晚期卵巢癌患者 50例,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 n=25),对试验组患者行腹腔镜肿瘤细胞减灭术,对对照组患者行开腹肿瘤细胞减灭术,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相关手术指标及患者并发症出现状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患者显著较少,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淋巴切除数目、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出现状况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对比显著。结论:对晚期卵巢癌患者行腹腔镜肿瘤灭菌术可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治疗更为安全,且患者的并发症更少,组间差异显著,值得临床上的应用推广。

  • 标签: 腹腔镜,晚期卵巢癌,肿瘤细胞减灭术,安全性,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混合糖电解质注射液辅助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对免疫的影响。方法:选定 2018年 9月到 2019年 3月本院收诊的 94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远程随机法分为对照组 47例(葡萄糖注射液)与观察组 47例(混合糖电解质注射液),比较两组免疫功能。结果:治疗结束,观察组 CD4与 CD8比值( 1.53±0.31)、 CD4( 36.83±4.65) %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别有显著意义( P<0.05);观察组 CD8( 23.20±3.18) %低于对照组且差别有显著意义( P<0.05)。结论:混合糖电解质注射液方法可有效改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提升患者免疫功能,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免疫 非小细胞肺癌 混合糖电解质注射液
  • 简介:摘要:目的 讨论于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医治中,实行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方案,其治疗的效果,将此作为参考依据。方法 把在2018年1月到2020年3月之间,30例进院诊疗的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作为实验患者。将其所有人员,划分成对照组、研究组(依照随机单盲法)。此次研究中,对照组医疗人员,对其实行CHOP治疗方案,研究组医疗人员,对其实行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治疗方案,其试验数据,进行比对与统计、分析。结果 研究组在实行治疗后,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完全缓解率高于对照组,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如上数据,可以总结出,在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医治中,实行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治疗方案,其临床疗效更好,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患者的缓解率。具有一定的优越性,更加适合被推广、应用。

  • 标签: 利妥昔单抗 联合治疗 CHOP方案 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常规超声和弹性成像及细针穿刺细胞学活检对甲状腺微小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5月~2020年11月我院甲状腺微小癌患者75例,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切除治疗,其中甲状腺结节86例,所有患者均需接受常规超声、弹性成像、细针穿刺细胞学活检,对比疾病诊断符合率。结果 超声细针穿刺细胞学活检时灵敏度以及特异度和符合率等均高于其他方式诊断。结论 为甲状腺微小癌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活检时可有效提升疾病诊断符合率、特异度和敏感度。

  • 标签: 常规超声 弹性成像 细针穿刺细胞学活检 甲状腺微小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讨八珍汤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随机从我院 2016年 5月至 2018年 6月期间收治的恶性肿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患者中抽取 80例进行讨论,用随机数字法分组,其中 40例接受地榆升白片治疗(对照组),另 40例接受八珍汤治疗(研究组),观察比较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疗效 95%高于对照组 57.50%,治疗后,研究组白细胞指标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恶性肿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给予中药八珍汤治疗,安全高效,值得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有效率。 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时间自2021年1月~2021年12月。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组为参照组、研究组,参照组实施化疗干预,研究组实施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0.62%,显著高于参照组68.75%,P

  • 标签: 贝伐珠单抗 化疗 非鳞非小细胞肺癌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安罗替尼联合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伴脑转移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 选取2019年2月-2020年3月我院收治非小细胞肺癌伴脑转移患者74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7例)和研究组(n=37例),对照组给与常规放疗,研究组放疗联合安罗替尼治疗,两组接受治疗2个治疗周期。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两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一年生存率;观察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腹泻/呕吐/皮肤损害发生率。结果 治疗前患者肿瘤标志物无差异(P>0.05),治疗后均下降,且研究组更低,有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更低、患者一年生存率更高,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安罗替尼联合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伴脑转移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减少,有应用价值。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脑转移 安罗替尼 放疗 临床效果 不良反应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抑制剂在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来我院就诊的106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样本,通过计算机取号的方式均匀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引流器植入术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融入雷珠单抗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眼压、视力以及房水VEGF水平。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VEGF水平明显降低,且研究组患者治疗效果更好,符合统计学原理(t=10.08,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眼压明显降低,视力明显恢复,且研究组患者效果更好,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抑制剂在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治疗中,疗效显著,患者预后恢复较好,可降低患者房水VEGF水平、眼压,帮助患者恢复视力,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抑制剂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引流器植入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三级预防护理干预策略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患者口腔黏膜病变风险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6月在本院就诊的白血病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均30例,对照组采取基础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三级预防护理模式。统计并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口腔黏膜炎合计率、口腔黏膜真菌感染合计率、下呼吸道真菌感染合计率较对照组患者数值更低,P

  • 标签: 三级预防护理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 口腔黏膜病变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究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眼用凝胶联合羟糖甘滴眼液治疗干眼症患者的疗效。 方法 选取我院 2016 年 10月 ~2018 年 10月干眼症患者 98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 n=49)与观察组( n=49)。对照组给予羟糖甘滴眼液治疗,观察组给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眼用凝胶、羟糖甘滴眼液联合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泪膜破裂时间( BUT)、基础泪液分泌试验( SchirmeⅠ)。 结果 观察 组总有效率 93.88% 高于对照组 77.55%( P < 0.05);治疗后观察 组BUT 、 SchirmeⅠ高于对照组( P < 0.05)。 结论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眼用凝胶联合羟糖甘滴眼液治疗干眼症患者,可延长泪膜破裂时间,提高泪液分泌能力,疗效显著。

  • 标签: [ ]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眼用凝胶 干眼症 羟糖甘滴眼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