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0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目的 探究并观察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应用芪六君汤合参芪杏贝汤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20例,予以芪六君汤合参芪杏贝汤治疗,旨在观察其临床应用效果。结果 20例患儿经芪六君汤合参芪杏贝汤治疗后,显效12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0.00%;其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低(P

  • 标签: []反复呼吸道感染 芪防六君汤合参芪杏贝汤 应用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 通过分析 116例颈椎间盘置换结合颈前路融合手术治疗三节段颈椎病患者,指导临床医生对其的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于我院就诊的 116例诊断为三节段颈椎病的患者作为本次试验的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采用颈椎间盘置换术,实验组在颈椎间盘置换术的基础上联合使用颈前路融合手术。结果 实验组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术后的各项评分也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颈椎间盘置换结合颈前路融合手术在治疗三节段颈椎病的患者中有着积极的意义,在临床中应该大力推广。

  • 标签: 颈椎间盘置换 颈前路融合手术 三节段颈椎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后路椎弓根固定联合横突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分析2020年3月-2021年5月我院收治的60例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30例。本研究常规组患者配合后路固定术,实验组患者配合后路固定术联合横突融合植骨术方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两组椎体压缩率、Cobb角、丢失情况以及ODI评分和治疗效果。结果:经护理后,实验组两组椎体压缩率、Cobb角、丢失情况以及ODI评分方面优于常规组(P<0.05);常规组治疗效果低于实验组(P<0.05)结论:后路椎弓根固定联合横突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骨折的临床价值良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后路椎弓根固定 横突间植骨融合术 腰椎骨折
  • 简介:【 摘要】 : [目的 ] 分析某活性炭生产企业自主创新活性炭节能改造项目的职业病危害情况及防护措施,为该行业职业病预防控制提供依据。 [方法 ] 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卫生检测、职业健康检查和检查表分析法等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分析该项目职业病危害情况和职业病发病风险,提出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建议。 [结果 ] 该项目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木尘、活性炭尘、一氧化碳、碳酸钠、磷酸、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噪声、高温等,现场检测粉尘检测合格率为 50%,化学毒物、高温及噪声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要求。 [结论 ] 本项目属于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该项目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为进料、压滤、包装、供热、装车等岗位,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以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危害的发生。

  • 标签: 活性炭 职业病危害 关键控制点 防护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椎板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研究对象来自本院自 2016年 2月至 2018年 2月收治的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患者 84例,将“随机数字表法”作为分组原则,分对照组(半椎板切除术治疗, 42例)、研究组(全椎板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 42例),比较治疗优良率。结果:研究组治疗优良率( 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 71.43%), P<0.05。结论:全椎板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可有效改善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患者临床症状,临床疗效满意。

  • 标签: 全椎板切除 植骨融合内固定 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实施股骨近端旋髓内钉与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的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 2016 年 10 月 ~2019 年 2 月期间收治的 114 例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利用抽签的形式,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 57 例;实验组给予股骨近端旋髓内钉治疗,参照组给予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对比两组价值。 结果: 实验组在手术指标及并发症上,均要好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 结论: 对于 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 股骨近端旋髓内钉的运用,效果好于解剖型锁定钢板,此方法 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 标签: 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解剖型锁定钢板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将系统化护理应用在精神科新冠控的护理工作中,并将其干预效果与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我院精神科2020年2月份至2020年5月份收治患者5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25例,观察组25例,分别应用普通护理与系统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系统化护理效果显著,将其应用在精神科患者护理工作中,对预防新冠肺炎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精神科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防控 系统化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高锝酸盐平面显像联合颈胸断层融合显像对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术后疾病状态评估的价值。方法:2017年5月-2019年3月就诊于我院核医学科拟行放射性碘治疗的DTC术后患者,在治疗前均行高锝酸盐平面显像联合颈胸颈胸断层融合显像,基于其结果将不适宜立即行碘治疗的患者排除,剩余患者口服131I(100-200mCi)后2-4天行治疗后全身显像+颈胸断层融合显像,将两者结果进行对比,以后者结果作为金标准,分别计算高锝酸盐平面显像联合颈胸断层融合显像对残甲、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检出的诊断效能。结果:高锝酸盐平面显像联合颈胸断层融合显像在残甲检出方面具有较高的灵敏度(63.85%)、特异度(100%)、阳性预测值(100%),而阴性预测值(12.50%)较低;在淋巴结转移方面,其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性分别为57.97%、100%、100%、92.89%、93.53%;在远处转移方面,其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性分别为11.11%、100%、100%、98.21%、98.21%。另外断层融合显像的诊断剂量CT还发现4例无显像剂浓聚的典型肺转移。结论: 高锝酸盐平面显像联合颈胸断层融合显像对DTC术后患者残甲、淋巴结转移的检出有较高的诊断效能,而在远处转移灶方面灵敏度较低,但断层融合显像中的诊断剂量CT能发现部分无显像剂浓聚的肺转移病灶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灵敏度,因此其在DTC术后疾病状态评估方面具有一定的价值。

  • 标签: 分化型甲状腺癌 高锝酸盐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融合显像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 -抗体融合蛋白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2017年 1月 -2018年 12月的 86例强制性脊柱炎的患者纳入研究范围,并应用随机数字表的方式对其平均分组,分别应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 -抗体融合蛋白方式(实验组)进行治疗干预及单纯柳氮磺吡啶方式(对照组)进行干预,判别治疗效果。 结果 经研究,实验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对照组为,差异显著,P< 0.05。 结论 对AS患者病症采用 rhTNFR:Fc进行治疗,有利于减轻患者关节的肿胀程度,缩小患者晨僵时间,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 -抗体融合蛋白 强直性脊柱炎 柳氮磺吡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