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不同方式处理不稳股骨骨折(Femoralintertrochantericfracture,FIF)中小骨折利弊。方法对小进行复位固定FIF者32例入观察组,不进行复位固定者42例纳入对照组,对比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2个月后观察组髋关节功能评分(87±5)分高于对照组(82±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输血率高于对照组、后遗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FIF中小骨折进行内固定处理,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促进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但有一定适应证、禁忌症,且可能增加术中创伤、出血风险;老年、合并有其它疾病、手术耐受相对较差者,不应合并处理小骨折,对于存在内侧皮质缺损等内固定不稳高危风险因素、耐受较好、术后短期并发症发生风险较低患者,可考虑合并处理小骨折,但并非必要措施。

  • 标签: 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 小粗隆骨折 手术 固定术
  • 作者: 魏春利1曲锐2
  • 学科: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 创建时间:2015-07-17
  • 出处:《世界复合医学》 2015年第7期
  • 机构:魏春利1曲锐21.吉林警察学院130117;2.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二部吉林长春130031【摘要】目的探讨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及股骨粗隆下骨折的手术方法及围手术期的处理原则。方法:35例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及股骨粗隆下骨折行切开手术复位,采用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35例均获得随访,时间7—12个月;骨折愈合时间14—26周。无内固定松动,断裂及感染发生,1例出现轻度髋内翻。按Sander评分标准:优33例,良1例,差1例,优良率:97.1%。结论:该方法固定可靠,便于早期功能锻炼,是治疗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及股骨粗隆下骨折较理想的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研究不同方式处理不稳股骨骨折中小骨折利弊。方法选择在一段时间内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小进行复位固定FIF者32例入观察组,不进行复位固定者42例纳入对照组,对比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2个月后观察组髋关节功能评分(87±5)分高于对照组(82±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输血率高于对照组、后遗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FIF中小骨折进行内固定处理,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促进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但有一定适应证、禁忌症,且可能增加术中创伤、出血风险;老年、合并有其它疾病、手术耐受相对较差者,不应合并处理小骨折,对于存在内侧皮质缺损等内固定不稳高危风险因素、耐受较好、术后短期并发症发生风险较低患者,可考虑合并处理小骨折,但并非必要措施。

  • 标签: 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 小粗隆骨折 手术 固定术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PFNA治疗不稳股骨骨折(Femoralintertrochantericfracture,FIF)临床疗效,总结治疗经验。方法以2011年1月—2013年8月,医院骨外科收治的101例不稳FI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6例采用LCP治疗纳入LCP组,45例采用PFNA治疗纳入PFNA组,30例采用DHS纳入DHS组。结果LCP组与PFN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术后引流量、切口愈合时间低于DHS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CP、PFNA、DHS组术前、后髋关节功能评分、并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FNA治疗不稳FIF疗效较好,相较于DHS法具有比较优势,有助于减轻医源性损伤。

  • 标签: 股骨粗隆间骨折 不稳定型骨折 PFNA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不稳股骨骨折患者应用DHS(动力髋螺钉)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自2016年3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行老年不稳股骨骨折治疗的患者资料,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两组患者数量分别为29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股骨近端解剖钢板治疗,试验组患者接受DHS治疗。结果试验组患者26例患者骨折愈合良好,愈合优良率为89.66%,高于对照组,对照组20例患者骨折愈合良好,骨折愈合优良率68.97%,(P<0.05)。试验组2例并发症患者,发生率为6.90%,对照组6例并发症患者,发生率为20.69%,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老年不稳股骨骨折患者应用DHS进行治疗具有较高的治疗优良率,对于减轻患者痛苦,方便患者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DHS 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PFNA、Gamma钉用于不稳股骨骨折(IFF)的疗效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6月股骨骨折患者,并选取94例股骨骨折患者,I组47例行PFNA治疗,II组47例行Gamma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术后住院、骨折愈合的时间以及出血量、并发症等情况。结果I组患者的手术、术后住院、骨折愈合时间各为69.8±16.3min、23.2±6.2d、13.0±2.3周,术中出血量119.8±29.8ml,II组则分别为82.7±22.7min、23.8±5.8d、14.7±2.2周、150.2±40.2ml,两组相对应比较,手术用时、骨折愈合时间、出血量,I组均明显少于II组,P<0.05,住院时间,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髋关节Harris评分,I组优良率为89.36%(42/47),II组为87.23%(41/47),并发症发生率,I组为4.26%(2/47),II组为6.38%(3/47),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PFNA用于治疗不稳的IFF创伤,可以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损伤,治疗优势显著。

  • 标签: 股骨粗隆间骨折 不稳定型 微创PFNA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FNA对于高龄不稳股骨骨折患者的治疗价值。方法对110例高龄不稳股骨骨折采用PFNA微创治疗,早期指导患者康复训练,Sanders髋关节创伤后的功能评分标准评估治疗效果。结果对110例患者进行随访,时间40±18W。切口及骨折均愈合良好。骨折愈合时间8-12W。按Sanders标准评定优良率为90.9%。结论PFNA具有操作简单,固定牢固,损伤小,失血少,时间短,术中、术后并发症较低,允许患者早期活动,符合生物力学固定原则等优点。尤其适用于高龄骨质疏松不稳股骨骨折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PFNA治疗高龄不稳股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对象,为院内就诊高龄不稳股骨骨折患者共计100例,2020年1月-2022年10月,随机数字表法下分组,对照组50例采取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研究组50例采取PFNA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所得治疗结局。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完全负重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2年研究组Harri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两组Harris评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龄不稳股骨骨折患者,采取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术后出院时间、完全负重时间时间较短,而采取PFNA则手术损伤较小,术后Harris评分较优,可结合患者病情选择。

  • 标签: 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Harris评分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不稳股骨骨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到2015年5月老年不稳股骨骨折患者共100例,两组患者各50例,分别进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治疗和普通的动力髋螺钉固定治疗,比较治疗后的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恢复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使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的患者手术出血量比采用动力髋螺钉固定手术的患者大,术后关节负重时间和术后卧床时间要小于后者,两组患者对比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老年不稳股骨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在术后恢复情况方面优于动力髋螺钉固定手术,值得推广。

  • 标签: 人工股骨头置换 老年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使用人工股骨头置换为老年患者股骨骨折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使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股骨骨折25例老年患者中,男性14,女11例,年龄70~88岁,平均83.2岁。骨折按Evan分类12例Ⅲa型,10例Ⅲb型,3例Ⅳ型,结果12~24个月后的随访,平均手术时间80分钟(60~125),术中出血350毫升(250~700),术后Harris评分1,18例优,4例良,3例可,优良率88%。25例术后无髋关节疼痛、骨折和关节脱位等并发症。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性股骨骨折的患者,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可以减少骨折的并发症的发生,是治疗老年不稳骨折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标签: 股骨粗隆间骨折 老年 人工股骨头置换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股骨距重建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与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治疗老年不稳股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分析2004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63例老年不稳骨折患者。其中采用股骨距重建,使用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33例(修复组),采取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30例(对照组)。比较2种治疗方法在手术时间长短、术中出血量、术后关节功能评分、并发症及术后下床负重时间等指标。结果2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修复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开始下床负重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Harris关节功能评分修复组优良率为95.8%,对照组优良率为7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距重建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不稳骨折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更具优势,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可更早下床活动,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 标签: 股骨粗隆间骨折 髋关节置换术 股骨近端髓内钉 股骨距重建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带大的人工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股骨不稳骨折的疗效。方法:1998年2月至2006年3月48例股骨骨折不稳或Evans分型第Ⅲ、Ⅳ、Ⅴ型)患者,其中男性35例,女性13例,年龄最大88岁,最小75岁(平均年龄78.5岁),按Evans分型Ⅲ型骨折11例,Ⅳ型骨折29例,Ⅴ型(反型)骨折8例,均采用带大的人工关节置换术(骨水泥型),其中全髋置换7例,双动股骨头置换41例。大小均以钢丝固定于假体部,术后1周在助步器帮助下下地锻炼,术后1月弃拐行走。结果:所有病例术后随访最长9年5月,最短10个月(平均21个月),患髋无明显疼痛,活动基本恢复术前水平。Brumback髋关节功能评分优18例,良21例,可9例,无失败病例(平均得分51分)。术后发生深静脉栓塞4例,1例发生泌尿系感染,对症治疗后好转,无褥疮及肺炎发生。2例患者分别于术后11个月、2年1个月因其他原因死亡。结论:带大的人工关节置换术对于高龄股骨不稳骨折患者是一种良好的选择,可显著降低卧床并发症,早期下地锻炼,延长生命及提高生活质量,但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 标签: 人工关节 手术 股骨粗隆间骨折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不稳股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3月到2011年2月我院收治的不稳股骨骨折患者60例,都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方法。结果本组患者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分别为5.23±0.12h和632.62±150.65ml。治疗后随访3个月,60例患者中优32例,良25例,一般2例,差1例,优良率为95.0%。结论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不稳股骨骨折可减少创伤,提高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 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 髋部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