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我院2013年6月至8月采用腹腔镜下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治疗4例腹股沟疝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结果4例患者手术全部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60~100min,平均(68±19.2)min,术后住院5~8天,平均6.5天,无切口感染、阴囊血肿、顽固性疼痛等并发症,随访时间2~4个月,目前无复发。结论TAPP治疗腹股沟疝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效果可靠,复发率低及同时处理腹腔内其他病灶等优点,值得推广。

  • 标签: 腹腔镜 腹股沟疝 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不同时间间隔下大鼠口腔鳞癌模型的成模差异,为建立优质的大鼠口腔鳞癌模型提供支持。方法屏障环境下使用0.004%的4-硝基喹啉-1-氧化物(4-nitro-quinoline-1-oxide,4NQO)水溶液喂养大鼠,通过自行饮用观察两组大鼠在不同时间下分批处死后,口腔黏膜病理分级情况。结果165只有效实验大鼠,正常黏膜36只、单纯上皮增生21只、上皮轻度异常增生22只、上皮中度异常增生25只、上皮重度异常增生27只、口腔鳞癌25只。采用等级资料两样本的秩和检验(Z=1.66,0.01<P<0.05),两组资料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不同间隔时间建立模型,在前期成模中第一组方法优于第二种,在后期成模中第二组方法优于第一组。

  • 标签: 口腔肿瘤 动物模型 4NQO 口腔鳞状细胞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维生素K4片辅助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观察。方法将180例随机分成二组(各90例),治疗组口服左西替利嗪、桂利嗪、维生素K4,对照组口服左西替利嗪桂利嗪,疗程14天,观察疗效。结果显示治疗组的治愈率90%以上,显效率为100%,对照组有效率80.9%。结论维生素K4辅助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确切,副作用小,经济,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慢性荨麻疹 维生素K4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0~4月母乳喂养儿湿疹与母亲饮食关系。方法调查分析我院收治的135例0~4月母乳喂养儿湿疹与母亲饮食情况,比较不同敏感食物湿疹发生率,观察患儿母亲回避敏感食物4周后患儿湿疹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135例湿疹患儿93例为母亲食用敏感食物后出现湿疹,敏感食物主要为鸡蛋、牛奶、带鱼、海虾、辣椒和大豆,其中鸡蛋为引起湿疹的主要敏感食物,与其他食物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母亲回避敏感食物4周后,患儿湿疹痊愈15例(16.13%)、症状显著改善76例(81.72%)、症状无明显改善2例(2.15%)、总有效率为97.85%。结论母亲饮食习惯与纯母乳喂养儿湿疹发生密切相关,指导哺乳母亲回避敏感食物对预防婴幼儿湿疹的发生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母乳喂养 婴幼儿 湿疹 敏感食物
  • 简介:摘要通过调查包含4例ITP儿童在内的一群儿童在综合二甲医院接受医疗保健服务时的整体临床资料分析儿童保健门诊ITP儿童突然增加的原因,制定综合二甲医院儿童保健门诊ITP儿童出现在正常儿童人群中的应对策略;ITP儿童在多年不曾发现的情况下突然增加本身预示着风险,一种风险来自ITP疾病本身,一种风险来自儿童保健门诊应对这种患儿,另一种风险来自短期内前后交互作用的多致敏因素及综合性医院内感染导致儿童免疫机能紊乱。根据ITP发生准确原因和背景制定相应策略为规避三种风险的增加提供参照。

  • 标签: ITP 回顾调查 应对策略
  • 简介:摘要微创技术的发展使普外手术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在腹腔手术中腹腔镜的应用愈加广泛,且其安全性与效果并不低于传统的开腹手术。近年来胰腺癌,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壶腹周围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一般会通过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对患者予以治疗,但是该手术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且易给患者造成较大的创伤,为了降低患者的痛苦,腹腔镜技术被逐渐应用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中。文中将以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究该手术的要点、手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 标签: 腹腔镜 胰十二指肠 切除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一例并发症的发生。结论腰间盘突出症患者围手术期实施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手术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腰间盘突出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在氢氧化钾条件下2-甲基3-丁炔-2-醇和溴发生反应,生成4-溴-2-甲基-3-丁炔-2醇(化合物1),然后在丁胺条件下和4-三异丙基硅基-1,3-丁二炔,过量的三异丙基硅基乙炔和1反应生成2-甲基-6-(三异丙基硅基)-3,5二炔-2-醇(化合物2),化合物2以苯作为溶剂,加热回流生成4-三异丙基硅基-1,3-丁二炔(化合物3)。通过1HNMR,13CNMR,UV等手段对产物进行了表征.

  • 标签: 人参炔醇 4 - 三异丙基硅基-1 3 - 丁二炔 合成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马尔尼菲青霉菌(Penicilliummarneffei,PM)的LIG4基因敲除载体,为敲除LIG4基和后期构建PM高效打靶系统提供基础。方法通过PCR扩增LIG4基因两翼基因片段及筛选标记基因pyrG基因片段,再用融合PCR方法扩增构建PMLIG4基因敲除载体,并酶切验证。结果用融合PCR成功构建了以pryG为筛选标记基因的PMLIG4基因敲除载体。结论马尔尼菲青霉菌LIG4基因敲除载体构建成功,为进一步同源从组敲除PM的LIG4基因构建高效打靶系统提供基础。

  • 标签: 马尔尼菲青霉菌 融合PCR LIG4基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计划生育手术中子宫穿孔合并肠/膀胱损伤的临床特点、诊治经验。方法对2007年12月~2014年02月本院收治因计划生育手术致子宫穿孔合并肠/膀胱损伤4例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治疗及手术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例结肠浆肌层损伤,2例小肠破损,1例膀胱壁损伤。分析疾病发生原因均为计划生育手术操作不当,及根据盆腔脏器损伤部位及程度不同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结论合理的计划生育手术方式减少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接诊有计划生育手术失败者应高度警惕子宫穿孔合并盆腔脏器损伤存在,并及时发现、尽早诊断及时治疗。

  • 标签: 计划生育手术 子宫穿孔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EphB4蛋白和微血管密度(MVD)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它们与结直肠癌生物学特性的关系。方法选取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结直肠癌标本63例、正常结直肠组织25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EphB4蛋白的表达及MVD水平。结果(1)EphB4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为65.1%(41/63),正常组织中则为28.0%(7/2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phB4蛋白阳性表达的结直肠癌组织中MVD为41.00±7.76,阴性表达组为32.91±10.27,EphB4蛋白阳性表达组MVD水平高于阴性表达组(P<0.05)。(2)结直肠癌组织中EphB4蛋白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转移及Dukes分期有密切关系(P<0.05),而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及部位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EphB4蛋白是反映结直肠癌进展程度的重要指标,与肿瘤的生长及转移密切相关。

  • 标签: 结直肠癌 EphB4 血管生成 微血管密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癌血清B7-H4的变化和意义。方法回顾分析经病理确诊的80例肺癌患者血清B7-H4浓度变化。结果肺癌患者中鳞癌、腺癌血清B7-H4水平为(46.15±4.58)μg/L、(44.26±3.71)μg/L,与肺良性疾病患者血清B7-H4水平(29.72±4.85)μ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5.18、12.09,均P<0.01);Ⅲ~Ⅳ期肺癌患者血清B7-H4水平(46.42±4.27)μg/L,显著高于Ⅰ~Ⅱ期患者(41.55±5.01)μg/L(t=4.14,P<0.01)。结论血清B7-H4检测结果对非小细胞肺癌诊断价值大,对肺癌的分期和严重程度有关.

  • 标签: 肺肿瘤 B7-H4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观察肾康注射液对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收住我院肾内科的43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临床分析,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肾康注射剂,两组均观察2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观察记录患者的肾功能指标、临床症状、不良反应情况等,并依据判定标准判定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治疗前后疗效比较,治疗组显效10例,有效6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73.9%,对照组显效8例,有效4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60%。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肾康注射液可显著改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 标签: 肾康注射液 慢性肾功能衰竭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4种不同的痰内结核分枝杆菌的检测方法灵敏度,以寻找一种更准确、快速的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方法。方法收集112例县人民医院2010年2月-2011年4月期间确诊为肺结核的患者痰标本,分别采用罗氏培养法、涂片法、免疫磁珠分离(IMS)-涂片、免疫磁珠分离(IMS)-PCR法对结核分枝杆菌进行检测,比较4种检测方法的敏感度。结果IMS-PCR法对结核分枝杆菌的敏感度最高,为71.4%,罗氏培养法为68.2%,两者无明显差异(P>0.05);IMS-涂片法检测敏感度为28.6%,涂片法最低,仅21.4%,两者均明显低于IMS-PCR法(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MS-PCR法可快速、准确检测痰内结核分枝杆菌,对肺结核患者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结核分枝杆菌 免疫磁珠分离 罗氏培养法 PCR 涂片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反式--氨甲基-环己烷甲酸与人类皮肤色泽改变相关性的规律性。方法2010年9月~2013年6月,对18例病例取人活体正常皮肤(如下睑松弛术中计划切除皮肤)进行反式--氨甲基-环己烷甲酸局部注射,分组不同药物浓度、剂量(补充计量),达到预定剂量后1,手术取下左侧受反式--氨甲基-环己烷甲酸作用的和右侧未受反式--氨甲基-环己烷甲酸作用的皮肤标本,立即分组冷冻储藏2。待积累一定数量标本后3,对其皮肤色泽进行测定。结果本组共18例患者,反式--氨甲基-环己烷甲酸局部注射后会导致局部皮肤色泽变化。结论目前认为反式-4-氨甲基-环己烷甲酸与人类皮肤色泽改变存在相关性,不仅为相关反式-4-氨甲基-环己烷甲酸改变皮肤色泽提供临床和实验依据,更可以指导日常生活中对相关药物的正确选择。

  • 标签: 人皮肤组织 色泽 反式-4-氨甲基-环己烷甲酸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本地区表面健康人群血清CA72-4的含量水平,建立适合本地区表面健康人群血清CA72-4的参考值范围。方法收集体格检查和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均无异常的表面健康人群224例,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其血清CA72-4的含量;按性别和年龄分组,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表面健康人群血清中CA72-4的浓度水平与性别、年龄无关;224例表面健康人群血清CA72-4含量为3.24±6.20U/ml,由于血清CA72-4含量水平呈偏态分布,其95%可信区间为≤17.2U/ml。结论本地区表面健康人群血清CA72-4的参考值范围为0.0-17.2U/ml,由于本研究仅涉及一家医疗机构,且纳入研究的人群数量非常有限,故本研究所得的参考区间仅供参考。

  • 标签: 糖类抗原72-4 化学发光法 参考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了DPP-4抑制剂沙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了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一共有100例,分组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为50例,对照组该组病患者采用了口服降糖药物来进行治疗;观察组该组病患者除了口服降糖药物以外,还采用了DPP-4抑制剂沙格列汀来进行治疗。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采用了DPP-4抑制剂沙格列汀来进行治疗,在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空腹血糖含量、体重指数方面的指标的改善,具有更加理想的效果。(P>5%)。结论沙格列汀在治疗2型糖尿病方面具有较好的疗效,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 标签: DPP-4抑制剂 2型糖尿病 治疗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