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口腔颌面部鳞癌的手术切除及修复重建的疗效。方法将在我院进行治疗口腔颌面部鳞癌的患者结合患者的病变程度以及医生给出的治疗建议进行治疗后,追踪随访,通过随访结果分析治疗效果。结果术后3个月复发2例,没有发现癌细胞转移扩散;6个月后复发1例,癌细胞转移扩散1例;9个月后1例患者出现修复皮瓣部分坏死进行了二次修复;其他患者检查后皮瓣成活,口腔颌面部恢复良好。结论口腔颌面部鳞癌患者进行治疗时,根据患者病变程度以及癌症系统分期进行相应的辅助治疗以及手术治疗,之后根据创伤面积进行相应的修复,术后注意定期复查。治疗效果好,可以有效防止复发、转移等情况发生。

  • 标签: 口腔颌面部鳞癌 手术切除修复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种植义齿应用于口腔修复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本诊所2011年6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口腔修复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口腔修复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种植义齿修复法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优良率为9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基牙出血指数显著小于对照组。结论种植义齿应用于口腔修复中的价值显著,能够显著提高修复效果,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种植义齿 口腔修复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预成纤维桩进行口腔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58例进行预成纤维桩口腔修复患者,同时选取58例进行铸造金属桩口腔修复患者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成功率和满意度;观察比较单颗纤维桩时间及6个月后牙周指数。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成功率和满意度分别为100.0%(58/58)及93.1%(54/58),对照组患者的成功率和满意度分别为81.0%(47/58)及62.1%(36/58),两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单颗纤维桩时间及6个月后牙周指数(松动度、PD、PLI、BI)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预成纤维桩进行口腔修复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预成纤维桩 口腔修复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口腔颌面部鳞癌的手术切除以及修复重建的效果予以分析和讨论。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口腔颌面部鳞癌的患者6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20名患者采用直接病灶扩大切除,对48名患者采用颈淋巴清扫术,并且对手术切除后的修复重建效果以及术后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和记录。结果经过手术切除后治疗有效率为92.6%,68例患者中出现伤口感染的患者3例,副神经出现损伤2例,皮瓣坏死1例,其它不良反应1例,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0.3%。结论对口腔颌面部鳞癌通过手术切除以及修复重建效果十分显著,尽早的治疗可以很好的控制患者的病情,可以很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我们在临床上进一步的推广和使用。

  • 标签: 口腔颌面部鳞癌 手术切除 修复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口腔正畸结合修复治疗错牙列缺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我院近几年收治的错牙列缺损患者67例,均采取口腔正畸结合修复治疗,分析患者修复治疗效果。结果67例患者经口腔正畸结合修复治疗后,牙齿排列整齐,咬合度良好,牙齿未松动、移位、美观性高,患者满意,治疗优良率98.5%。结论口腔正畸结合修复治疗错牙列缺损取得让人满意的效果,可促进患者牙列功能恢复。

  • 标签: 口腔正畸 错牙列缺损 修复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牙周病患者在口腔修复中采取活动义齿治疗效果,为后续的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方法参考。方法将2015年4月—2016年3月我科收治的60例牙周病并需要进行口腔修复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使用固定义齿修复,观察组患者采取活动义齿修复,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的基牙出血情况高于观察组;观察组患者的咀嚼功能恢复优于对照组。结论对于牙周病需要进行修复的患者采取活动义齿修复,临床效果更加明显,可以较好恢复患者的咀嚼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牙周病 活动义齿治疗 口腔修复
  • 简介:摘要近年来,口腔数字化医疗技术发展迅速,如三维测量技术、多源数据配准融合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手术导航技术等,已相继成功运用于临床,在口腔正畸、修复口腔颌面外科等领域的应用极为广泛,极大提高了医疗质量与诊治效率。口腔修复数字化医疗系统的概念应运而生,从数据采集、诊断设计到制作的医疗过程数字化、平台化和自动化,成为根本的发展趋势。本文将从口腔数字化医疗技术应用现状出发,对口腔修复数字化医疗系统进行系统研究。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光固复合树脂临床口腔美容修复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5月-2014年5月间收治的64例口腔美容修复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口腔损伤的原因将其分成两组,即牙体缺损或者畸形患者32例为对照组,氟斑牙患者32例为观察组,均采用光固化复合树脂进行修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修复治疗后随访6-12个月,观察组患者脱落率为6.25%,并发症发生率为0;对照组患者脱落率为21.88%,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13%。结论在口腔美容修复治疗过程中采用光固化复合树脂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因此非常值得临床治疗进行推广。

  • 标签: 光固化复合树脂 口腔美容 牙体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口腔修复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老年口腔疾病患者进行口腔检查,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对症治疗,分析比较两组老年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50例患者中,患者平均确实6.5颗牙齿,其中义齿活动修复的有36例,义齿固定修复的有14例,术后随访半年,有48例患者经义齿修复后,半年内未出现同一种类型的口腔问题。结论活动义齿是老年人口腔修复常用的修复方式,对于固定义齿的修复是老年人口腔修复的次要方式,通过口腔修复,明显提高了老年人口腔修复的成功率,同时还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良好的临床意义,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老年患者 口腔修复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牙体预备对口腔修复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98例需行口腔修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分析不同牙体预备类型的适应症,美学效果和牙本质敏感性等。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效果,反馈结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口腔修复时实施牙体预备,在达到固定位置的同时需要满足患者对牙齿美学的需求。

  • 标签: 牙体预备 口腔修复 临床效果 影响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口腔牙冠修复前行牙周整复术的治疗效果。方法抽取我院在2010年1月到2016年12月期间接受口腔修复术治疗的200例口腔患者为此次研究所需的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口腔修复手术,治疗组在进行口腔修复术前实施牙周整复术,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优良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组间有明显差异(P<0.05);同时治疗组患者对其外观评分、功能评分均显著的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较明显(P<0.05)。结论口腔患者在进行口腔修复手术前实施牙周整复手术,可以使患者的牙周外观和功能得到有效的改善,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牙周整复术 口腔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牙体预备对口腔修复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牙齿不正常患者15例(87个上颌牙瓷贴面)进行研究,治疗时间为2009年3月—2010年3月期间,上述患者均采用常规瓷贴面进行口腔修复治疗,分别用开窗、包绕与对接进行牙体预备,对不同的牙体预备的瓷贴面展开3~5年观察,探究牙体预备对口腔修复的临床效果。结果开窗组患者的瓷贴面存留概率与对接组比较,P>0.05,包绕组患者的瓷贴面存留概率则明显较开窗组与对接组低,P<0.05;87个上颌牙瓷贴面修复5年后有8个失败,主要包括3个修复体崩折或脱落,2个边缘着色,2个边缘适合性差,1个继发龋,其占比分别为37.50%、25.00%、25.00%及12.50%。结论牙体预备应用于口腔修复中的应用效果可观,其中开窗式预备与对接式预备的效果更佳。

  • 标签: 牙体预备 口腔修复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人性化护理服务在口腔修复门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于本院口腔修复门诊就诊及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有40例,对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服务,对实验组给予人性化护理服务,分析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对就诊环境评分、护士态度评分、护理质量评分等服务质量满意情况分别为(96.28±2.06)分、(97.05±2.11)分、(95.08±1.24)分,与对照组患者的(81.24±5.34)分、(85.67±4.65)分、(86.20±2.65)分相比,组间差异明显(P<0.05),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7.50%)与对照组患者(82.50%)相比,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口腔修复门诊中实施人性化护理服务的效果较好。

  • 标签: 人性化护理服务 口腔修复门诊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正畸治疗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行口腔修复治疗的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口腔修复治疗,观察组实施口腔修复前正畸治疗。结果两组在治疗后不良反应总发生例数上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后总有效例数上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修复前正畸治疗能够充分降低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 标签: 口腔修复 临床应用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口腔颌面部鳞癌患者的手术切除方法和面部修复重建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口腔颌面部鳞癌患者36例,均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以及修复重建。结果本组患者中,随访期间33例患者手术后无复发以及转移的情况发生,且术后患者口腔以及颌面部恢复情况良好,有1例上颌窦鳞癌患者在术后2年复发,肿瘤细胞转移至患者颅内导致患者死亡,1例口底鳞癌患者术后3年全身骨性转移导致患者死亡,1例患者术后2年出现脑出血及相关并发症对症治疗无效后患者因脏器功能衰竭死亡。修复重建患者中,2例胸大肌肌皮瓣修复后出现边缘性的小部分组织坏死,形成口腔瘘,其他患者无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外科手术治疗是现临床上治疗口腔颌面部鳞癌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而患者术后进行修复重建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其对抵抗病魔的自信心。

  • 标签: 口腔颌面部鳞癌 手术切除 修复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牙周整复术在口腔修复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牙科于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30例行口腔修复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65例,对照组实施口腔修复术治疗,观察组在实施牙周整复术后再行口腔修复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口腔修复满意度、口腔恢复良好率均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牙龈萎缩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修复患者实施牙周整复术的疗效显著,可提高口腔修复满意度,促进口腔恢复,降低牙龈萎缩情况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牙周整复术 口腔修复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过程中,口腔修复膜材料的应用效果和应用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患者80例,随机均匀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主要进行钛膜引导骨再生治疗,观察组患者主要进行海奥口腔修复膜引导骨再生治疗,观察研究两组患者的再生修复有效情况和预后情况。结果经过观察研究,在患者口腔修复成功率上,对照组明显低于观察组,在患者骨厚度以及植骨厚度上,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在患者后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上,观察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口腔修复膜材料在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过程中的应用意义重大。

  • 标签: 口腔修复膜材料 牙种植 引导骨再生 应用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106例游离皮瓣移植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01月—2011年12月期间,我院口腔科用游离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病例106例,其中男性59例,女性47例,年龄22-76岁。前臂游离皮瓣65例,股前外侧游离皮瓣18例,腓骨肌皮瓣15例,小腿内侧皮瓣8例。术后观察皮瓣成活率和并发症。结果成功102例(96.23%),失败4例,术后皮瓣危象发生率为5.66%(6/106),其中静脉血栓形成83.33%(5/6),手术探查抢救成功率33.33%(2/6),前臂桡侧皮瓣成活率95.38%(62/65);股前外侧皮瓣成活率94.44%(17/18);腓骨肌皮瓣成活率100%(15/15);小腿内侧皮瓣8例全部成活,随访半年—3年大部分患者外形及功能满意。结论游离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的成活率高,且并发症少。前臂皮瓣、股前外侧皮瓣、腓骨肌(皮)瓣、小腿内侧皮瓣是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的良好皮瓣。

  • 标签: 口腔颌面部缺损 游离皮瓣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口腔修复中,磁性附着体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口腔修复病患72例,对其应用磁性附着体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72例病患磁性附着体口腔修复后的固定力及咀嚼效率要明显优于治疗前,且治疗前后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口腔修复中,磁性附着体的应用可获取较好效果,增强固定力及咀嚼效率,提升病患的日常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之上进一步的推广应用。

  • 标签: 磁性附着体 口腔修复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