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绿色荧光蛋白作为标记蛋白其荧光强度与胰岛素表达量的相关性。方法构建重组质粒prIns1EGFP,转染HIT-T15仓鼠胰岛瘤细胞,随机分为3组,低糖组(LG)、中糖组(MG),高糖组(HG),检测基线0小时及葡萄糖刺激后4小时内胰岛素分泌量及单个胰岛β细胞荧光强度。结果HG组单个胰岛β细胞荧光强度,胰岛素分泌量较LG组明显增强(P<0.05),在一定葡萄糖浓度范围内,绿色荧光蛋白其荧光强度随着葡萄糖浓度的升高而升高,并与细胞胰岛素分泌量呈明显的正相关,相关系数R为0.896。(P<0.05)结论绿色荧光蛋白作为分子标记物其荧光强度与胰岛素分泌量有正相关性。

  • 标签: 绿色荧光蛋白 细胞转染 相关性 胰岛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妊娠期糖尿病合并妊娠高血压综合症人群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表达特征,并分析其对妊娠结局的预测意义。方法本研究选取2015-2017年间本院确诊的妊娠期糖尿病合并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妇女95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健康孕妇10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研究;全部受试对象取空腹静脉血进行测试,测定空腹血糖和OGTT试验信息,同时测定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并进行血压水平的测量。同时对妊娠期糖尿病合并妊娠高血压综合症人群血清高密度脂蛋白与妊娠结局关联进行意义。SPSS22.0统计软件包用于本研究数据分析。结果妊娠28周时观察组空腹血糖水平为(5.64±0.79)mmol/L,高于对照组(4.46±0.50)mmol/L,P<0.05;OGTT1小时和OGTT2小时血糖水平也均见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分别为(156.68±13.94)mmHg和(97.66±9.07)mmHg,分别高于对照组水平,P<0.05;观察组受试对象血清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为(1.36±0.29)mmol/L,低于对照组的(1.80±0.33)mmol/L,P<0.05;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低于1.3mmol/L的37例观察组孕妇妊娠结局为顺产者5例,占13/51%,显著低于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高于1.3mmol/L的58例受试对象,P<0.05;此外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在密度脂蛋白水平低的观察组孕妇中发生比例显著高于密度脂蛋白水平正常者,外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在密度脂蛋白水平低者中为8.11%,正常者中未见产后出血。但阴道助产、剖宫产以及新生儿的窒息和死胎妊娠结局在两类孕妇中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合并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女性HDL显著降低,低于普通健康妊娠女性,且与顺产比例降低以及产后出血的发生增加存在关联,值得临床关注。

  • 标签: 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高血压综合症 高密度脂蛋白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颅脑超声,探讨它们对脑白质损伤早产儿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观察组为脑白质损伤早产儿35例,对照组为正常早产儿36例。分别于生后第1天,第7天,第14天行颅脑超声检查。结果观察组第1天颅脑超声异常率97.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第7天颅脑超声异常率86.1%,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第14天颅脑超声异常率83.3%,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颅脑超声可作为早产儿脑白质损伤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有力的依据。

  • 标签: 早产儿脑白质损伤超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采用血清胱抑素C与β2微球蛋白两项指标联合检测方式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肾功能进行评价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妊娠期高血压肾功能异常确诊患者43例,再抽取同期妊娠高血压无肾功能损伤患者43例,将其定义为研究组和对照组。采用全自动生化仪对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清胱抑素C与β2微球蛋白两项指标水平,对比两组结果。结果研究组研究对象血清胱抑素C与β2微球蛋白两项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血清胱抑素C与β2微球蛋白两项指标联合检测方式可以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肾功能进行客观的评价。

  • 标签: 血清胱抑素C &beta 2微球蛋白妊娠期 高血压 肾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沷尼松联合环磷酰胺(CTX)治疗免疫球蛋白A(IgA)肾病(IgAN)伴肾病综合征和肾功能不全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2010年2月—2017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IgAN患者516例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8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基线特点血白蛋白、24h的尿蛋白量、血清肌酐的指标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的肾功能受损、肾功能无受损患者的临床基线比较没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血白蛋白、24h的尿蛋白含量以及血清肌酐指标差异明显(t=5.07,5.76,4.00,P<0.05)。结论沷尼松联合CTX治疗免疫球蛋白A肾病伴肾病综合征效果显著,但是CTX改善患者肾功能不全的研究还尚不明确。

  • 标签: 沷尼松 环磷酰胺 免疫球蛋白A肾病 肾病综合征 肾功能不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白蛋白(CRP/ALB)比值对鼻咽癌患者预后判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本研究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鼻咽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ELISA法测定其血清中CRP、ALB水平,计算二者比值,以0.43为临界值将受试者分为高CRP/ALB组(n=42)与低CRP/ALB组(n=38),比较两组受试者一般资料、TNM分期以及生存期。结果高CRP/ALB组受试者TNM分期较低CRP/ALB组更晚(P<0.05)。高CRP/ALB组受试者总生存期、无转移生存期以及无局部复发生存期均较低CRP/ALB组缩短(P<0.05)。结论较高的CRP/ALB值与鼻咽癌患者预后较差、生存期较短相关。

  • 标签: C反应蛋白 白蛋白 鼻咽癌 预后 生存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斑块与血脂、脂蛋白及载脂蛋白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收集我院住院或门诊患者共160例,根据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斑块组80例、无斑块组80例,检测所有患者的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来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斑块组80例中TC、LDL-C、HDL-C、TG、apoA、apoB异常者占65.00%,正常者占35.00%。血脂正常的患者中斑块组LDL-C、apoB含量明显高于无斑块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TC、HDL-C及TG的含量无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LDL-C、apoB升高,HDL-C、apoA降低为颈动脉CAS斑块形成的重要因素,临床工作中要充分应用颈动脉彩超检查,来诊断和评估亚临床CAS和心脑血管疾病危险性,对血脂正常CAS患者指导调脂治疗用药。

  • 标签: 血脂 脂蛋白 载脂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脂蛋白(a)及血浆纤维蛋白原检测与心绞痛的临床关系。方法对临床确诊为心绞痛的78例患者与单纯冠心病不伴心绞痛的70例患者进行检测分析,比较其结果。结果观察组Fib和Lp(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LG(a)和Fib可作为心绞痛患者检测的临床指标选择。

  • 标签: 脂蛋白(a)及血浆纤维蛋白原 心绞痛 临床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老年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将我院收治并确诊的120例老年性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分为对照组(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和倍他乐克片)和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血府逐瘀口服液),每组各60例,治疗2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情况;以及实验室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收缩压与舒张压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收缩压均较治疗前低,且治疗组患者收缩压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有效降低老年性高血压患者血浆hs-CRP、ET-1、TXB2含量,提高患者血浆NO、6-keto-PGF1α含量,起到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并抑制炎症因子水平的作用。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老年性高血压 血管内皮功能 超敏C反应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卡介苗/纯蛋白衍生物对哮喘患儿外周血Th1/Th2平衡的调控作用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哮喘患儿170例,随机分两组,对照组85例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85例实施卡介苗/纯蛋白衍生物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Th1、Th1/Th2、FEV1、FEV1/FVC、PEF%增加(P<0.05)。两组Th2降低(P<0.05)。观察组Th1、Th1/Th2、FEV1、FEV1/FVC、PEF%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h2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卡介苗/纯蛋白衍生物可改善哮喘患儿外周血Th1/Th2平衡及肺功能

  • 标签: 卡介苗 纯蛋白衍生物 哮喘 Th1/Th2平衡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丁苯酞注射液运用于进展性脑梗死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2月—2018年5月纳入的94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各47例,研究组采取丁苯酞注射液,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结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1.49%高于对照组80.85%(P<0.05);治疗前两组的NIHSS评分、FIB水平无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各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丁苯酞运用于进展性脑梗死中效果明显,改善神经功能,促进相关指标水平恢复,为预后提供保障。

  • 标签: 血浆纤维蛋白原 丁苯酞注射液 进展性脑梗死 神经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前列腺素E1(PGE1)对糖尿病早期肾病的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和尿白蛋白排泄率的影响,探讨其对糖尿病早期肾病的内皮细胞功能和尿白蛋白的改善。方法选取60例2型早期糖尿病肾病(III期,微量白蛋白尿期)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个治疗组,PGE1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常规疗法(控制血压、血糖及血脂)基础上每天用PGE110μg加入生理盐水50ml静脉点滴,每天一次,连续用14天,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控制血压、血糖及血脂)基础上每天用红花注射液20mg加入生理盐水150ml静脉点滴,每天一次,连续用14天。观察两组治疗前后vWF(vonwillebrandfactor,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和UAER(尿白蛋白排泄率)水平。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UAER和vWF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UAER和vWF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UAER和vWF下降比较,差异更有显著性(p<0.01)。结论PGE1对糖尿病早期肾病的内皮细胞功能和尿白蛋白具有明显的改善,对糖尿病早期肾病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大量推广。

  • 标签: 2型糖尿病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糖尿病肾病 尿白蛋白排泄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肺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3年7月我院收治的6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及同期60例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66例患者为实验组,6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的FVC、FEV1和FEV1/FVC,采用ELISA检测法测定两组患者血清与痰液中CRP浓度,分析实验组患者CRP表达水平及其肺功能损害的关系。结果COPD患者血清与痰液中CRP浓度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COPD患者血清与痰液中CRP浓度与肺功能FEV1、FEV1/FVC的变化均呈负相关性(P<0.05)。结论CPR在COPD患者中的表达水平与肺功能损害具有相关性,对COPD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反应蛋白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CA125水平与肝功能分级及血清白蛋白变化的相关性。方法各种肝硬化患者84例,根据Child-pugh积分法分A级12例、B级46例、C级26例。肝硬化患者治疗前后检测血清CA125水平、血清白蛋白、血清胆红素及凝血酶原时间。结果肝硬化患者血清CA125水平随着肝功能损害程度的加重而升高,B级较A级及C级较B级均显著升高(P<0.05);肝硬化患者血清CA125水平与Child-Pugh肝功能评分,与ALB含量呈负相关(P<0.01);治疗后,A级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P>0.05)B级及C级显著下降(P<0.001),。结论肝硬化患者血清CA125水平升高及其程度与肝功能损害程度密切相关,其水平可作为反映肝功能损害程度、治疗效果及预后的指标。

  • 标签: 血清CA125 血清白蛋白 肝硬化 肝功能Child-Pugh分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研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叶酸(FA)在原发性高血压中的变化,探讨其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方法从衢江区体检人群中选择197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实验组,109例健康人为对照组,采用循环酶法测定血清Hcy,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hs—CRP,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FA。结果实验组血清Hcy及hs—cRP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血清FA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o.05),FA与Hcy呈负相关。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Hcy、hs—CRP水平增高可能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FA可能对改善高血压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有一定作用。

  • 标签: 高血压 同型半胱氨酸 C反应蛋白质 叶酸
  • 简介:摘要真核细胞的纤毛和鞭毛,包括原纤毛和运动纤毛,几乎分布在所有细胞的表面,是很保守的细胞结构。装配和维护这种广泛的细胞结构纤毛需要一种重要的转运蛋白,-细胞纤毛内转运蛋白(Intraflagellartransport,ift)。细胞纤毛内转运蛋白具有正向转运和逆向转运功能。最近研究发现,如果细胞纤毛内转

  • 标签:
  • 简介:摘要骨桥蛋白在免疫性疾病的致病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种分泌性磷酸化糖蛋白参与了很多生命现象,在骨代谢、肿瘤生长转移、血管受损伤后的自我修复、炎症、自我免疫等现象中,都有参与。本文综述了骨桥蛋白针对炎症性肠病的研究。

  • 标签: 骨桥蛋白 炎症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C-反应蛋白的检测及其在临床疾病诊断中所起的作用。方法本实验选取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对比的方法,实验组为来我院诊治的患病患者60例,对照组是经过体检各项指标正常的体检人员60名,分别对他们的血进行C-反应蛋白检测。结果对比两组的实验结果,实验组检测的C-反应蛋白值升高达96%以上,而对照组检测的C-反应蛋白值升高的不足3%。结论C-反应蛋白值的检测对疾病初期的检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值得临床大面积推广。

  • 标签: C-反应蛋白 检测原理 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