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膜前间隙疝修补术对腹股沟疝的治疗效果和术后不良情况。方法选择100例自2011年6月~2014年6月来我院接受腹股沟疝治疗的患者,并按照患者的入院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使用疝环填充式修补术进行治疗,而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膜前间隙疝修补进行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疼痛所持续的时间方面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总不良反应率为16%,明显低于对照组72%的不良反应率。结论对腹股沟疝患者采用腹膜前间隙的疝修补术进行治疗可以有效的减少患者不良反应率,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腹股沟疝 腹膜前间隙疝修补 临床效果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腹膜前间隙与疝环充填式无张力腹股沟斜疝修补术式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到2012年1月的61例腹股沟无张力疝患者进行研究,将这些患者分为两组,A组采用腹膜前间隙无张力腹股沟斜疝修补术,B组采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腹股沟斜疝修补术,比较两组治疗后的效果以及并发症。结果A组在阴囊水肿、疼痛、切口感染、异物感、发热发生率均明显低于B组(P<0.05),A组有1例复发,复发率为1.45%,B组有2例复发,复发率为2.9%,两组患者复发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方法对于腹股沟斜疝修补复发率较少,都比较有效;但是采用腹膜前间隙无张力腹股沟斜疝修补术安全性更高。

  • 标签: 腹膜前间隙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 腹股沟斜疝 术式 疗效观察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乳腺下缘切口经乳腺后间隙入路术治疗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的特点。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到2016年8月收治的30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收治的25例行传统切口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切口设计、手术效果等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瘢痕及乳腺外观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下缘切口经乳腺后间隙入路术时治疗乳腺多发纤维腺瘤的主要方式,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乳腺下缘切口 乳腺纤维腺瘤 手术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新生儿黄疸患者使用间隙蓝光、持续性蓝光照射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4例黄疸患儿作为实验对象,均于2017年1月-2018年3月在我院接受系统诊疗的患者。按蓝光照射模式不同分两组,各32例,Ⅰ组与Ⅱ组分别使用蓝光箱进行持续性和间隙光照,比较两组光照的治疗效果。结果Ⅰ组与Ⅱ组在光照疗效上分别达到93.8%和96.9%,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光照副反应发生率3.1%,与Ⅰ组的光照副反应15.6%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性或间隙光照对新生儿黄疸均有确切效果,但间隙光照副反应较少,应用价值相对较高。

  • 标签: 新生儿黄疸 间隙蓝光 持续性蓝光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CT引导下椎间盘突出物内注射胶原酶联合硬膜外侧间隙注射消炎镇痛液与单纯突出物内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术后疼痛反应及疗效。方法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分别行椎间盘突出物内注射胶原酶联合硬膜外侧间隙注射消炎镇痛液(联合治疗组)及突出物内单纯注射胶原酶(对照组),比较两组疗效及VAS评分。结果组内比较,联合治疗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术后3天、7天疼痛加重;组间比较,联合治疗组治疗后3d、7d、半月、1月VAS评分底于对照组(P<0.05),而6个月时两组无区别(P>0.05)。治疗后1个月联合治疗组优良为75%(30/40),对照组优良率为65%(26/4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6个月时联合治疗组优良为87.5%(35/40),对照组优良率为85%(34/40)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椎间盘突出物内注射胶原酶联合硬膜外侧间隙注射消炎镇痛液较单纯突出物内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术后疼痛反应轻,远期疗效无区别。

  • 标签: 腰椎间盘 胶原酶 消炎镇痛液 椎间盘化学溶解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间隙和持续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4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持续蓝光照射治疗,观察组实施间隙蓝光照射治疗。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不良反应总发生例数上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治疗总有效例数上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隙与持续蓝光照射对高胆红素血症均具有治疗效果,但间隙蓝光照射对患儿身体产生的创伤更小,能有效降低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儿生活质量,可以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 标签: 蓝光照射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两种蓝光照射治疗方案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黄疸新生儿12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2例,观察组采用间隙蓝光照射治疗(每次治疗时间为4~6h,间隔3h后再进行第二次治疗),对照组采用持续蓝光照射治疗(每次治疗持续时间18h),两组均治疗4~7d为1疗程。对比两组总胆红素、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胆红素(86.82±22.86u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127.83±36.82umol/L)(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3.48%)与对照组(91.30%)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发热、腹泻等各种不良反应发生率(23.91%)低于对照组(50.00%)。结论间隙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在降低总胆红素水平、减少不良反应方面更有优势。

  • 标签: 新生儿黄疸 蓝光照射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健康小儿心肌酶的正常参考。方法采集150名健康儿童静脉空腹血,使用日立718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应用速率法检测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a-羟丁酸脱氢酶(a-HBDH),将所获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小儿心肌酶,由于生理和代谢的特点,心肌酶谱的结果较成人高。结论建立小儿血清酶参考很有必要。可用于儿童病毒性心肌炎,缺血性心肌病的鉴别诊断。

  • 标签: 健康儿童 血清心肌酶 参考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比凝血检验危急在重症新生儿病房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期间收治的120例新生儿作为对象,将其中60例健康新生儿分为A组,另外60例重症新生儿分为B组,检验两组新生儿的凝血结果,探究其应用价值。结果B组新生儿的凝血检验危急发生率38.33%显著高于A组新生儿3.33%,危急、高同样高于A组新生儿;B组重症新生儿凝血危急分布类型以凝血危急Fg低为主,为34.78%;B组新生儿重症新生儿的各项疾病以新生儿肺炎为主,占39.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凝血检验危急能够判断重症新生儿的危急情况,及时救治,从而降低重症新生儿的死亡率。该检查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心脏肿瘤 结节性硬化症 超声检查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实验室分析前因素由于其操作过程完全不在实验室内完成,因此具有更多的未知的不可控因素,是造成危急结果出现误差的重要原因,应该从源头上解决该问题。

  • 标签: 分析前质量因素 危急值结果
  • 简介:摘要受精卵发展为囊胚,在子宫以外的器官或组织中着床、发育称为异位妊娠。异位妊娠以输卵管妊娠最常见,占90%以上,本文以输卵管妊娠为例讨论。异位妊娠是妇科常见急症,是否破裂是进行微创手术的重要指针,为了给临床诊治提供更多有力、客观的依据,现将我院2010年10月~2011年10月我院71例异位妊娠住院患者孕酮及β-HCG进行回顾分析。随着科学技术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微创手术在异位妊娠中的应用已普遍,是否破裂是进行微创手术的重要指针,传统辅助诊断主要是B超、后穹窿穿刺。对于不典型的可疑病例,血清孕酮和β-HCG的分析结果有较大价值。孕酮通过兴奋输卵管平滑肌O-肾上腺素受体,使输卵管峡部放松,便于受精卵通过。通过测血清孕酮和β-HCG,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辅助检查,判断异位妊娠是否破裂。

  • 标签: 异位妊娠 孕酮 &beta -HCG
  • 简介:摘要目的制订本地区40岁以下人群的血脂参考。方法随机选定正常体检人员458人,按年龄及性别分组,然后测定血脂四项指标,并计算其参考。结果体检人员总的参考如下Chol2.73~5.77mmol/L;TG0.45~3.79mmol/L;HDL-C>0.95mmol/L;LDL-C1.36~4.44mmol/L。随着年龄增加,血脂有增加的趋势。结论各个地区、不同人群应制订血脂的参考

  • 标签: 血脂 参考值 分析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研究人工神经网络算法的理论,结合药品安全指数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药品安全指数权的调整策略和药品安全指数权的确定方法,根据这种方法确定了一级指标与二级指标指数级,并对一级指标中的药品机构检验合格率进行了细致的划分与分析。最后说明了这种权策略提供的药品安全指数能科学、实时、动态地处理各种指标与相应的权

  • 标签: 药品安全指数 神经网络算法 指标权值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07-17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7期
  • 机构:在常规血液检查中葡萄糖值常常被忽视,但葡萄糖值可以对是否患有Ⅱ型糖尿病的风险提供参考。在临床实践中检测葡萄糖时,大多数情况下临床医生不知道病人什么时候吃的最后一餐,这就产生了随机血糖(RBG)值。当前的医疗政策不支持使用随机血糖值作为糖尿病的筛选试验。“但是他们应该使用随机血糖值。”研究者MichaelBowen说。有关内容发表在《临床内分泌学与代谢杂志》上。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临床上多种科室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发展,尤其是临床检验科,不单单是检查疾病的辅助项目,在一些疾病的诊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临床上该科室的主要作用就是给主治医师提供一些及时、有效、精确的疾病发展的情况,所以及时解决病人检验结果出现的不正常值以及建立一整套危急报告制度对于治疗疾病是非常重要的。本文首先介绍临床危及情况,其次详细分析检验科危急制度,最后对检验科危急的应用进行了讲解。

  • 标签: 临床检验科 危急值报告制度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表观扩散系数(ADC)测量在颅脑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高信号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从2015年8月-2016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颅脑肿瘤受检者中,选取40例接受DWI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脑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DWI高信号肿瘤进行分析,并测定ADC。结果胶质瘤ADC为(0.90±0.15)×10-3mm2/s、转移瘤ADC为(0.74±0.20)×10-3mm2/s、脑膜瘤ADC为(0.87±0.14)×10-3mm2/s、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ADC为(0.92±0.15)×10-3mm2/s,四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级胶质瘤患者ADC为(1.07±0.07)×10-3mm2/s,明显高于3~4级胶质瘤(0.73±0.23)×10-3mm2/s,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DWI高信号颅脑肿瘤患者ADC测量,帮助医师提供肿瘤组织成分信息,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同时ADC可判断和鉴别高级和低级胶质瘤。

  • 标签: 颅脑肿瘤 DWI高信号 ADC值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治疗胸腰段骨折的方法。方法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42例无神经损害的胸腰段骨患者的资料,全部患者无需椎管减压。采用后正中切口,经多裂肌与最长肌间隙分离肌肉,直达伤椎上下相邻双侧关节突、横突基底,以“人”字嵴为进针点进行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后2周佩戴支具下地活动。结果全部患者经11~15个月随访,平均13.5个月。本组手术时间50~60分钟,平均55分钟,出血量100~250ml,平均180ml,切口全部一期愈合,椎体高度基本恢复正常,终末随访,椎体高度均无丢失,无断钉,松动及神经症状发生。结论经椎旁多裂肌与最长肌间隙入路进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可保留脊柱后方复合体结构的完整,具有创伤小,出血少,病人恢复快等优点,用传统的手术器械达到了微创的治疗,对无神经损伤的椎体骨折的手术治疗,是一种安全实用的手术方法。

  • 标签: 胸椎 腰椎 骨折 外科手术 微创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pH对两种方法检测胃内容物潜血影响。方法选取本院(在2016年3月—2017年9月)收治的100例住院病人经胃管引流的胃液标本(使用精密pH试纸检测pH,显微镜检有无红细胞),按照不同检测方法分为原始标本组(50例,应用愈创木脂、金标法血红蛋白检测试纸、金标法转铁蛋白试纸检测方法)和中和标本组(50例,应用0.1N盐酸或氢氧化钠溶液对其进行中和处理,将标本的PH调至7.0后用愈创木脂、金标法血红蛋白检测试纸、金标法转铁蛋白试纸方法)。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住院病人经胃管引流的胃液标本真阳性率、假阳性率。结果中和标本组住院病人经胃管引流的胃液标本真阳性率显著高于原始标本组(P<0.05),中和标本组住院病人经胃管引流的胃液标本假阳性率显著低于原始标本组(P<0.05)。结论中和PH联合愈创木脂、金标法血红蛋白检测试纸、金标法转铁蛋白试纸方法能够显著提高胃内容物潜血的真阳性检出率。

  • 标签: pH 两种方法 检测胃内容物 潜血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小板参数的正常范围。方法采用深圳迈瑞公司BC-5300全自动血球分析仪,对我院健康体检的11862名正常男女静脉釆血进行血小板计数的测定。结果男性PLT185.28±48.2,女性175.12±47.3。结论PLT男女间有显著性差异,男性结果高于女性。

  • 标签: 血小板 计数 参考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