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前路与后路减压手术治疗多节段连续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对象为2015年7月—2017年10月就诊于我院的42例多节段连续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1例患者。对照组实施后路减压术,实验组实施前路减压手术。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多节段连续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中,可以选择前路和后路减压手术,两种手术效果均良好,但是在患者情况允许的情况下,可优先选择前路减压术,其效果更加理想。

  • 标签: 前路减压 后路减压 多节段连续性脊髓型颈椎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连续血液净化(CRRT)治疗的危重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并观察CRRT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接诊的行CRRT治疗的80例危重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包含40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服务;研究组包含40例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干预。观察及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与心理状态变化。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5),而组间对比(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的SAS、SDS评分均有明显降低,其中又以研究组的差异更为显著(P<0.05)。结论CRRT治疗能够有效促进危重患者血流动力学的改善,而治疗时给予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确保治疗的顺利进行。

  • 标签: 危重患者 连续性血液净化 血流动力学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RRT)对重症患者万古霉素药代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8年12月于我院接受万古霉素治疗的58例重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进行分组,研究组29例患者实施万古霉素联合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RRT),初始剂量为1g,维持剂量为15mg/kgq12h,对照组29例患者实施万古霉素联合非连续肾脏替代疗法,剂量与研究组一致,对比两组患者药代动力学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万古霉素浓度达到10~20mg?L-1,分别占40.25%与41.32%。研究组患者最佳谷浓度值(15~20mg?L-1)占25.61%高于对照组的18.8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33.62%未达到药物有效浓度,研究组7.59%未达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肾脏替代疗法有利于了解患者机体内万古霉素药代动力学情况,利于实时调整用药剂量,适用于临床。

  • 标签: 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 万古霉素 药代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并比较在对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实施临床诊治处理过程中采取持续低效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与连续血液净化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9月,我院接收诊治的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90例作为研究样本,全部患者均为我院依据相关诊断标准实现确诊处理的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取连续血液净化治疗方式,观察组采取持续低效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方式。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诊治疗效。结果给予对应治疗方式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相较于对照组对应数值,提升趋势显著(P<0.05)。结论在对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实施临床诊治处理过程中采取持续低效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方式,相较于连续血液净化治疗方式,临床治疗结果显著,对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

  • 标签: 持续低效血液透析 血液灌流 连续性血液净化 脓毒症急性肾损伤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连续血液净化治疗慢性肾衰竭合并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慢性肾衰竭合并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患者进行研究,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内科常规治疗,观察组予以连续血液净化治疗,实验结束后,对两组患者肝肾功能指标、住院时间以及死亡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肝肾功能指标、住院时间以及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连续血液净化治疗慢性肾衰竭合并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的疗效显著,安全较高,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肝肾功能指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连续性血液净化 慢性肾衰竭 全身炎性反应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连续护理在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中的作用。方法选取80例2型糖尿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实验组采用连续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行为的差异。结果观察患者出院后第10周的自我管理能力与血糖控制情况,对比可知,实验组患者主动饮食控制、自我监测血糖、积极运动和遵医嘱服药等方面的自我管理能力优于对照组,实验组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连续护理能够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提高护理和治疗效果。

  • 标签: 连续性护理 自我管理能力 2型糖尿病 作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肾病并发慢性肾功能衰竭行连续血液滤过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多发性骨髓瘤肾病并发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共66例,随机抽签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化疗治疗,观察组给予化疗联合持续血液滤过治疗。比较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针对多发性骨髓瘤肾病并发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实施连续血液滤过治疗,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有积极的推广意义。

  • 标签: 多发性骨髓瘤肾病 慢性肾功能衰竭 连续性血液滤过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连续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7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出院后给予持续的健康教育。对照组只在住院期间给予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遵医行为及血糖控制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的遵医行为在正确服药、自我监测、按时复诊(p<0.01)、控制饮食(P<0.05)等几个方面明显提高;血糖控制情况均好于对照组(p<0.01)。结论连续健康教育可改善糖尿病患者的遵医行为,对延缓患者病情进展,减轻经济负担,提高生活质量有促进作用。

  • 标签: 连续性健康教育 糖尿病患者 遵医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研究连续护理对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后心绞痛发作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1月~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89例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45例,给予连续护理;对照组患者44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出院后的心绞痛生存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出院后心绞痛生存质量各项指标评分都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连续护理应用于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当中,有利于提高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质量,降低患者心绞痛的发作频率,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连续性护理 心肌梗死 心绞痛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在重症急性病毒性心肌炎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62例重症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法分为A、B两组,各31例。其中B组仅予以常规治疗,A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方案,比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3天内各监测指标变化情况。结果①治疗后1~3日内,患者呼吸频率、心率、白细胞计数及血肌酐水平等监测指标均较之前明显降低,其中A组降幅明显大于B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后,两组患者乳酸脱氢酶、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功酶、肌酸激酶及心脏肌钙蛋白水平均较之前明显降低,其中A组降幅明显大于B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予以常规治疗联合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方案,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 重症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伴重症急性肾衰竭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采取连续血液净化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52例MODS伴ARF患者,时间为2018年6月—12月期间,给予病因及对症支持治疗,并给予连续静脉血液滤过(CVVH)和血液灌流(HP)联合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心率、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气分析和炎症介质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患者HR明显下降,MP明显升高(P<0.05);IL-1、TNF-α及IL-6均显著下降,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患者肾功能明显改善,CO2CP、pH值、SCr、ALT、BUN基本恢复正常。结论对于伴ARF的MODS患者,早期给予连续血液净化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生命体征,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急性肾衰竭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连续血液净化 血液灌流 电解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连续肾脏替代(CRRT)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疗效及对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60例行机械通气治疗的ARDS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采用机械通气和常规治疗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CRRT。观察两组住ICU时间、病死率情况,测定两组治疗前、治疗后24h、48h、72h患者血浆IL-6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ICU住院时间(16.93±4.15)d、病死率为23.3%(7/30),均低于对照组的(22.24±4.87)d、66.7%(20/30)(t=4.3471、6.8812,x2=11.9811、16.7834,均p<0.05);两组治疗48h后,IL-6浓度开始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291,x2=15.9142,p<0.05),治疗72h后,治疗组IL-6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1920,x2=18.9017,p<0.05)。结论CRRT治疗ARDS能清除IL-6炎介质,改善ARDS患者的病情,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连续性肾脏替代 白细胞介素-6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连续血液净化(CBP)对重症胰腺炎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脑利钠肽的影响。方法我科确诊的15例重症胰腺炎患者行CBP治疗及脉搏波形心排量监测(PICCO)72小时,治疗前和治疗后1、2、6、12、24、48、72小时分别测量持续心排量指数(CCI),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VRI)等血流动力学参数,同时检测血清脑利钠肽水平,记录心率(HR)、有创平均动脉压(MAP)及去甲肾上腺素(NA)剂量的变化。结果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MAP、CCI、SVRI有明显的改善(P<0.05),脑利钠肽有明显下降,在48及72小时改善尤为明显(P<0.01),同时伴随去甲肾上腺素剂量的下降。结论CBP可改善重症胰腺炎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及脑利钠肽水平。

  • 标签: 持续性血液净化重症胰腺炎血流动力学 脑利钠肽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尿毒症患者并发脑溢血在连续血液净化治疗时应用枸橼酸钠抗凝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尿毒症患者并发脑溢血在连续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1例,给予枸橼酸钠抗凝治疗,对治疗方法和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在进行脑溢血的连续血液净化治疗过程中没有发生出血情况,同时全血活化凝血时间对比用药之前均存在显著差异性,具有统计学学意义(P<0.05)。护理措施患者及家属十分满意,治疗过程中配合良好。结论对于尿毒症患者并发脑溢血患者在进行连续血液净化治疗时应用枸橼酸钠抗凝可获得较高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改善患者全血活化凝血时间,提高患者的急救成功几率,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提高患者和家属的治疗配合度。

  • 标签: 尿毒症 脑溢血 连续性血液净化 枸橼酸钠 抗凝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连续血液净化治疗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对细胞因子水平及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对象在本院选取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患者320例,对照组160例进行内科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连续血液净化治疗,同时对比两组的细胞因子水平及肝肾功能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细胞因子及肝肾功能指标对比(P>0.05),观察组的细胞因子及肝肾功能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连续血液净化治疗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效果明显,改善肝肾功能。

  • 标签: 细胞因子 肝肾功能 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连续血液净化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及氧合指数的影响效果。方法对我院ICU收治的3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采取常规综合治疗和连续血液净化治疗,观察患者血流动力学连续指标及氧合指数变化情况。结果治疗2h后患者SVRI与MAP均出现明显升高;且治疗6h后HR和去甲肾上腺素剂量出现明显降低,PaO2/FiO2出现明显升高;同时治疗后12hCCI出现明显升高。结论连续血液净化能够有效改善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及氧合指数,临床效果显著。

  • 标签: 连续性血液净化 感染性休克 血流动力学 氧合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对照单独血液灌流与血液灌流联合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对重度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心肌损伤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筛选2014年4月-2016年8月本院接收的60例重度急性有/机磷中毒伴心肌损伤患者,以不同方法为依据分组参照组(30例,展开单独血液灌流),试验组(30例,展开血液灌流联合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比对2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昏迷时长(56±10.55)h、住院时长(10±1.54)d、血胆碱酯酶活性恢复时长(86±7.65)h,明显优于参照组(99±9.56)h、(16±2.34)d、(114±10.15)h,(P<0.05)。结论临床对重度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以血液灌流联合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临床疗效比单独血液灌流更显著。

  • 标签: 单独血液灌流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 重度急性有/机磷中毒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外固定支架治疗下肢创伤、感染骨缺损、骨连的临床效果。方法对下肢创伤、感染骨缺损、骨连患者85例行外固定支架固定,骨缺损大者视情况分别一期或二期植骨。结果伤口一期愈合72例,2例发生伤口感染,经再次清创、皮瓣转移修复后愈合。9例发生钉道表浅感染,经伤口换药处置后逐渐好转。85例患者经16个月的随访,均达到骨折愈合。结论外固定支架治疗下肢创伤、感染骨缺损、骨连是较好选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下肢骨折 外固定支架 骨缺损 骨不连
  • 简介:摘要目前中医、西医对脾脏有较大争论。笔者从解剖外形、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等方面加以阐述,认为中、西医脾脏从解剖、生理、病理等方面都具有许多相同相似之处,希望能为中西医结合医学找到理论结合的基础作出贡献。

  • 标签: 脾脏 中西医结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连续血液透析治疗糖尿病肾病混合酸中毒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方法选择糖尿病肾病混合酸中毒患者22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基础治疗联合连续血液透析治疗,分别测量并记录患者治疗前及连续肾脏替代治疗后12h、24h、48h生化指标以及酸中毒指标的变化,记录观察患者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患者有效血浆渗透压、血K+、BUN、SCr和Glu均呈显著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4h有效血浆渗透压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而治疗后12h血K+、BUN、SCr和Glu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治疗前后血Na+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Lac呈显著下降趋势,PH、CO2CP呈显著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4hLac、PH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而治疗后12hCO2CP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连续血液透析治疗糖尿病肾病混合酸中毒疗效满意,能迅速改善内环境,稳定血流动力学,减轻酸中毒,且安全高。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混合性酸中毒 连续血液透析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