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讨论风湿免疫疾病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风湿免疫疾病患者195例,分析所有患者临床资料,通过病原菌培养确定患者是否出现医院感染,计算医院感染发生率,深入分析医院感染患者主要病原菌和危险因素。结果 195例患者中出现医院感染18例,医院感染发生率为9.23%。18例医院感染患者中血液感染1例、泌尿生殖系统感染2例、消化道感染1例、呼吸道感染13例、其他位置感染1例;其中革兰阴性菌11例、革兰阳性菌7例;根据因素分析得出,感染患者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年龄≥50岁、住院时间>2周、病程>2年、侵入操作、静脉置管、引流管、有合并症、未使用抗菌药物、使用免疫抑制剂等(P

  • 标签: 风湿免疫疾病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诊断下肢静脉血栓的价值以及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将我院于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34例下肢静脉血栓患者视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并将其视为观察组,选择在同一时间段内在我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结果:超声检查的敏感度85.00%、特异度92.86%、准确率88.24%。在吸烟史、脑血管病史、手术外伤史以及静脉血栓史方面,两组患者之间均具有显著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超声诊断对下肢静脉血栓患者进行检查,可有效提升诊断的正确率,是一种较为有效的诊断方法,而与下肢静脉血栓相关的危险因素主要有吸烟史、脑血管病史、手术外伤史以及静脉血栓史。

  • 标签: 下肢静脉血栓 超声诊断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临床检验科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并做出预防。方法 通过临床实践工作以及相关资料分析和细化临床检验科医院感染主要危险因素,针对实际情况提出针对监控措施。结果 检验科医院感染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工作环境不合理、相关制度落实不到位、工作人员缺少自我防护意识、培训不到位、工作人员缺乏灭菌意识、保洁员缺少安全意识、职业暴露危险、未彻底处理医疗废物,医院管理人员可通过上述因素制定针对监控措施,将责任落实到个人,降低医院感染出现率。结论 查找并分析医院中存在的感染危险因素,对其工作流程进行完善,落实细节工作,有效降低检验科医院感染出现率。

  • 标签: 检验科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监控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旨在分析神经外科颅脑手术患者合并重症肺炎的情况,进一步探究普通肺炎与重症肺炎之间危险因素,提出颅脑手术患者重症肺炎危险因素的防治策略,降低神经外科死亡率。方法:收集颅脑手术合并肺炎患者临床资料,根据重症肺炎的诊断标准分组。收集数据及整理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结果显示颅脑手术合并重症肺炎感染率2.28%,两组年龄、糖尿病、尿毒症、慢阻肺、肺挫伤、手术时间、GCS评分、脑疝、心功能不全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 标签: 颅脑手术,重症肺炎,危险因素,防治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体外膜肺氧合心肺复苏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通过选取我院近一年内的患者,其中时间约为从2019年1月到2020年1月,患者数量为41例。结果:本次研究41例患者中共有失败患者18例,失败率为43.90%。结果表明在失败组院外心脏骤停点、心脏骤停持续时间以及常规复苏至体外膜肺氧合创建完成时间均高于成功组,P(

  • 标签: 心脏 体外膜肺氧合 心肺复苏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手术室感染危险因素展开分析与研究,并探讨其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纳入110例病患为研究对象,截取于我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收治手术患者;经等量电脑随机法均分为2组,1组为常规组(n=55,接受常规护理干预),1组为研究组(n=55,接受常规护理干预+针对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手术室感染情况。结果 在干预后手术室感染发生率方面,研究组相对于常规组显著较低,组间结果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 在手术室感染危险因素防控中加强护理干预有着积极意义,可切实降低临床手术患者手术室感染几率;建议推广。

  • 标签: 手术室 感染 危险因素 护理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儿科住院感染患儿中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以及护理措施。方法:本研究从本院儿科患儿中选取样本,总例数为100例,对所有选取的患儿进行回顾分析,探究其危险因素以及护理措施。结果:在住院患儿中,患儿的感染率与年龄有关,年龄越小感染率就越高;患儿住院时间越长,感染发生率就会越高;其中应用三联抗菌药物治疗的患儿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二联药物与一联药物患儿。结论:在儿科住院患儿中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有年龄、抗菌药物方案、住院时间等,并采取针对的护理方案。

  • 标签: 住院患儿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儿科住院感染患儿中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以及护理措施。方法:本研究从本院儿科患儿中选取样本,总例数为100例,对所有选取的患儿进行回顾分析,探究其危险因素以及护理措施。结果:在住院患儿中,患儿的感染率与年龄有关,年龄越小感染率就越高;患儿住院时间越长,感染发生率就会越高;其中应用三联抗菌药物治疗的患儿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二联药物与一联药物患儿。结论:在儿科住院患儿中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有年龄、抗菌药物方案、住院时间等,并采取针对的护理方案。

  • 标签: 住院患儿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科创伤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至2021年期间在我院接受骨科创伤手术的300名患者资料,并记录其患有DVT的情况。在这些患者中,统计了以下可能影响DVT发生的危险因素:年龄、性别、BMI、手术时间、手术方式、抗凝剂使用情况,以及术中或术后是否产生出血等情况。结果:在300名骨科创伤患者中,共有47例患有DVT,患病率为15.7%。通过统计分析发现,年龄、手术时间、手术方式、未使用抗凝剂以及术中或术后出血等危险因素是导致DVT发生的主要因素。其中,老年人和手术时间超过2小时的患者DVT的风险更高,开放手术和产生术中或术后出血的患者DVT的患病率也相对较高。结论:骨科创伤患者DVT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年龄、手术时间、手术方式、抗凝剂使用情况,以及术中或术后是否产生出血等。这些危险因素应该引起医生和患者的重视,在手术前和手术后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 标签: 骨科创伤患者 深静脉血栓 危险因素 因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科创伤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至2021年期间在我院接受骨科创伤手术的300名患者资料,并记录其患有DVT的情况。在这些患者中,统计了以下可能影响DVT发生的危险因素:年龄、性别、BMI、手术时间、手术方式、抗凝剂使用情况,以及术中或术后是否产生出血等情况。结果:在300名骨科创伤患者中,共有47例患有DVT,患病率为15.7%。通过统计分析发现,年龄、手术时间、手术方式、未使用抗凝剂以及术中或术后出血等危险因素是导致DVT发生的主要因素。其中,老年人和手术时间超过2小时的患者DVT的风险更高,开放手术和产生术中或术后出血的患者DVT的患病率也相对较高。结论:骨科创伤患者DVT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年龄、手术时间、手术方式、抗凝剂使用情况,以及术中或术后是否产生出血等。这些危险因素应该引起医生和患者的重视,在手术前和手术后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 标签: 骨科创伤患者 深静脉血栓 危险因素 因素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慢性疾病的构成进行分析,并探讨其患病危险因素,从而为后期治疗和干预提供可行的策略。方法:选取本院接收的60岁以上老年人共94例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相关健康信息,包括:慢性疾病的 患病率、生活方式等因素,探讨相关因素与慢性疾病患病之间存在的关系。结果:老年慢性病患者中,糖尿病者、高血压者、高血脂、心脏疾病者、脑血管疾病者、帕金森症者分别占60例、82例、75例、46例、42例、28例,不良生活饮、缺乏运动、吸烟等与慢性病的患病率有密切的关系。结论:在老年人群中,强化健康教育、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定期对其进行全面的检查,对预防和控制老年慢性病的发生和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此外,需要结合老年慢性病的类型,制定可行的个性化干预促使,减轻医疗负担并改善其生活质量。

  • 标签: 老年 慢性病 患病危险 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胎膜早破危险的因素以及发生并发症的情况。方法:选择了2021年3月到2023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胎膜早破孕产妇作为分析对象,定为观察组;另外,选择了80例同期间的没有发生胎膜早破的孕产妇定为对照组。然后分析胎膜早破的危险因素,对比两组孕产妇的妊娠结局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孕产妇经过临床对比发现,观察组的自然分娩率低,剖宫产分娩率高,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两组数据通过统计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引起胎膜早破的危险因素包括流产/引产史、生殖器感染、胎儿异常和妊娠期并发症等。结论:临床妊娠期如果发生胎膜早破,对妊娠结局有非常大的影响,因此了解潜在危险因素,积极的采取预防措施,防止出现胎膜早破及并发症。

  • 标签: 胎膜早破 危险因素 并发症
  • 简介:【摘要】 目的 吞咽动态评估联合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康复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吞咽障碍患者1例,采用吞咽动态评估联合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吞咽功能、洼田饮水试验结果和临床疗效。结果 患者在2020-12-29行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4-6次/天,经治疗后于2021-02-07出院。出院情况:患者目前可在帮助下坐位,吐词欠清,能进口饮食,偶有呛咳,能配合简单的对答,查体:意识清楚,能简单对答,吐词欠情,左上肢功能欠佳,右上肢运动功能可,双下肢可自主运动,无法稳定平衡。结论 吞咽动态评估联合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康复治疗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值得临床的借鉴和推广。

  • 标签: 吞咽动态评估 间歇性经口至食管管饲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 康复治疗
  • 简介:【摘 要】目的: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再出血危险因素进行研究,以寻找出引起患者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具体因素,从而提高对患者疾病的治疗效率,提高生活质量。方法:选取某院2010年6月~2018年10月期间收治的不明消耗消化道出血患者337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方法对患者的相关治疗资料进行分析,并采用随机采访的方式,对案例患者进行采访。通过对患者疾病成因的单因素与多因素进行分析,再与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研究。结果:对患者随机采访的时间在13~112个月之间。患者中CE检查呈现阳性的有202例,占总患者数量中的65.8%;患者出现再出血现象的有86例,占比为28%。患者中CE检测中呈现阳性的患者,其消化道疾病再出血现象高于CE检查为阴性的患者。患者中接受异性治疗的其再出血概率低于接受非特异性治疗的患者。结论:消化道疾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医师注意防范对患者的再出血增加危险因素,对提高治疗预后效果有着直接关系。因此,若临床医师提高治疗过程中对患者的防范意识,将有助于降低患者发生再出血的概率,并避免患者进行一些不必要的检查。对于严重的消耗道疾病患者,患者在经囊镜检查后,应至少观察24个月,才有利于患者降低消化道再出血现象发生的概率。

  • 标签: 消化道出血 危险因素 胶囊内径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研究检验科免疫实验室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其针对措施。方法:在 2018年 8月~ 2019年 8月间于我院检验科施行免疫检验的标本中随机选择 350例为研究对象,对比探究标本的病毒类型及阳性率。结果:经检验结果显示, 350例研究对象中有 208例结核患者、 98例梅毒患者、 20例甲型肝炎病毒携带者、 24例免疫缺陷病毒患者,且组间阳性率对比差异统计学意义明显( P< 0.05)。结论:分析探究医院检验科免疫实验室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进一步采取定期消毒、检验培训、制定并落实规范化操作流程等针对防控措施,以尽可能减少检验人员的职业暴露,可达到提升实验室安全程度,防控检验人员突发感染的效果。

  • 标签: 检验科 免疫实验室 危险因素 防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