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树突状细胞(DC)发现和研究进展为中药多糖抗肿瘤免疫药理研究提供了新视角,本文阐述了DC生物学特性及抗肿瘤反应、肿瘤宿主DC表型改变与肿瘤免疫抑制、中药多糖抗肿瘤免疫药理研究进展以及从DC探讨中药多糖抗肿瘤免疫药理研究初步思路。

  • 标签: 中药多糖 树突状细胞 影响 抗肿瘤 免疫药理学
  • 简介:目的:研究灰色链霉菌芦丁生物转化及其产物超氧阴离子(O2^-)清除能力变化。方法:用标准马铃薯培养培养灰色链霉菌中加入底物后继续培养4天,发酵液经萃取后采用硅胶柱层析分离纯化,产物结构根据光谱数据予以鉴定,通过化学发光法测定转化产物邻苯酚-鲁米诺-碳酸缓;中液(pH10.2)体系产生O2^-清除能力。结果:分离鉴定了6代谢产物,分别是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槲皮素、山柰酚-3-O-β-D-芸香糖苷、异鼠李素、异鼠李素-3-O-葡萄糖苷和山柰酚,其中4化合物抗氧化活性比底物芦丁强。结论:此转化过程涉及到3类反应即糖苷水解、甲基化和去羟基化反应,其中苷类去羟基化反应为首次发现,本研究表明微生物转化是增加天然化合物多样性有效方法。

  • 标签: 生物转化 灰色链霉菌 芦丁 抗氧化 超氧阴离子
  • 简介:本文采用电迷宫法研究了银杏内酷东莨菪碱所致记忆获得障碍、亚硝酸钠所致记忆巩固障碍及乙醇所致记忆再现障碍影响,并初步探讨了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该药学习记忆过程环节具有不同程度易化效应·且胆碱酯酶活性定抑制作用,提示其作用可能与增强胆碱能功能及促进脑血流等作用有关。

  • 标签: 学习记忆 银杏内酯 小鼠 胆碱酯酶活性 胆碱能 记忆获得障碍
  • 简介:应用炭末推进法研究发现,小半夏汤能促进正常状态下小鼠小肠推进运动,并能改善由左旋麻黄碱、多巴胺引起小肠推进减慢,而对芬氟拉明引起小肠推进功能减弱无效,提示小半夏汤小肠功能促进作用可能与多巴胺系统和肾上腺素系统有关.

  • 标签: 小半夏汤 小鼠 小肠推进运动 多巴胺 左旋麻黄碱 芬氟拉明
  • 简介:目的:观察秦艽乙醇提取物尿酸钠痛风模型大鼠保护作用。方法: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秦艽乙醇提取物1.0g/kg剂量组、秦艽秦艽乙醇提取物0.5g/kg组、痛风舒组、别嘌呤醇组。除对照组外,其他各组采用0.2ml尿酸钠溶液(25μg/ml)注入右侧踝关节腔内,形成痛风性关节炎模型。造模后连续给药7天,每天测量两侧踝关节同部位周长。实验结束后处死大鼠,颈总动脉取血,测定生化指标和分子生物学指标。结果:(1)秦艽乙醇提取物1.0g/kg可以明显抑制两侧踝关节肿胀程度。(2)秦艽乙醇提取物1.0g/kg和0.5g/kg可以显著降低尿酸钠痛风模型大鼠血清TNF-α、IL-1β和IL-6水平。结论:秦艽乙醇提取物可以减轻尿酸钠痛风模型大鼠关节损伤,其机理与下调血清TNF-α、IL-1β、IL-6、PGE2和MMP-3表达有关。

  • 标签: 秦艽乙醇提取物 痛风性关节炎 TNF-α IL-1Β IL-6
  • 简介:本研究观察了苦参、地肤子、赤芍和鸡血藤迟发型变态反应(DTH)影响。结果发现,在抗原致敏后至攻击前(DTH诱导相)期间给药,2、4-二硝基氯苯(DNCB)或2,4,6-硝基氯苯(CP)所致接触性皮炎、SRBC所致足跖反应诱导相及在抗原攻击后(DTH效应相)给药,鸡血藤较明显或显著抑制作用;其它味中药仅在抗原攻击后给药PC所致DTH较强抑制作用,表明这味中药主要是抑制致敏T淋巴细胞释放淋巴因子及其以后炎症过程。

  • 标签: 苦参 地肤子 赤芍 鸡血藤 DTH 接触性皮炎
  • 简介:目的:探讨健脾疏肝方乙酸法复制IBS模型大鼠治疗作用。方法:新生SD大鼠从第8~21天每天给予直肠内醋酸刺激复制IBS大鼠模型,分别在出生后第6周及8周进行直肠扩张,测定其腹部收缩反射(AWR)阈值作为肠道敏感性评估。从第9周开始分别给健脾疏肝方6.08g/kg、3.04g/kg、1.52g/kg或泽马可4mg/kg灌胃,每日次,连续两周,治疗后再次评估AWR阈值。结果:IBS模型大鼠AWR值明显降低,健脾疏肝方能够升高IBS模型大鼠AWR阈值。结论:健脾疏肝方降低IBS大鼠肠道敏感性作用。

  • 标签: 健脾疏肝方 肠易激综合征 大鼠IBS模型
  • 简介:目的:观察芎归胶囊异丙肾上腺素所致小鼠缺血心肌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异丙肾上腺素ip致小鼠心肌缺血模型,应用生化法观察芎归胶囊治疗作用.结果:芎归胶囊能明显抑制异丙肾上腺素引起小鼠血清肌酸激酶(CK)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升高,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芎归胶囊异丙肾上腺素所致小鼠心肌损伤明显保护作用.

  • 标签: 芎归胶囊 小鼠 缺血心肌 保护作用
  • 简介:目的:探讨仙茅体外培养肝细胞代谢功能影响。方法:应用仙茅水提物大(400μg生药/m1)、中(200μg生药/m1)、小剂量(1001a,g生药/m1)作用于体外培养正常人肝细胞株L02细胞,收集细胞培养液,应用氧化酶终点法检测葡萄糖(GLU);终点法检测甘油酯(TG)、总胆固醇(TC);双缩脲终点法检测总蛋白(TP);氧化酶法检测乳酸(LAC);酶标比色法测乳酸脱氯酶(LDH)。结果:仙茅水提物大(400μg生药/rIll)、中剂(200μg生药/m1)时可使L02细胞培养液中GLU、TP、LDH含量增加,TG、LAc含量降低,与空白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仙茅可提高L02细胞糖、脂、蛋白代谢及能量代谢。

  • 标签: 仙茅 L02细胞 代谢功能
  • 简介:目的:观察贯煎对多发性硬化豚鼠作用.方法:以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作为多发性硬化大鼠模型,观察了贯煎对症状、炎性斑块和血清IL-10、IFN-γ、TGF-α影响.结果:贯煎组EAE发病时间延缓,症状改善,炎性斑块总数减轻,血清IFN-γ、TNF-α浓度均明显下降.结论:贯煎对EAE明显治疗作用.

  • 标签: 一贯煎 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
  • 简介:目的:观察止眩颗粒对家兔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模型干预作用.方法:将瘀血9ml注入家兔左侧颈夹肌及头夹肌内复制CSA模型,用眼震电图(ENC)、激光多谱勒及小脑浦肯野氏凋亡细胞、颈部组织病理变化等观察药物模型干预作用.结果:止眩颗粒组、西比灵组在四柱秋千振幅10°、20°时,ENG次数显著高于模型组2W、4W,在振幅30°时,ENG次数显著高于模型组4W,前庭血流(VBF)中有明显改善作用.止眩颗粒组小脑浦肯野氏凋亡细胞较模型组2、4周明显减少.结论:止眩颗粒CSA模型具有扩张血管、解除血管痉挛、改善前庭器官和脑干神经元缺血损害,减少小脑浦肯野氏凋亡细胞,控制颈部无菌性炎症,显著降低颈部肌张力,调节力学平衡等治疗作用.

  • 标签: CAS动物模型 止眩颗粒
  • 简介:目的:研究人肠内细菌牛蒡苷48h转化和转化酶性质。方法:采用人肠内细菌混合菌液与牛蒡苷在37℃厌氧条件下进行培养;采用硅胶柱色谱和制备HPLC分离转化产物;根据核磁共振波谱鉴定转化产物结构;采用超声破碎方法,提取人肠内细菌总酶。结果:牛蒡苷在48h内可被人肠内细菌转化为牛蒡苷元和牛蒡苷元脱甲基化产物;转化酶可能为组成酶和诱导酶。结论:牛蒡苷在48h时主要转化产物为牛蒡苷元和脱甲基化产物。

  • 标签: 牛蒡苷 人肠内细菌 生物转化
  • 简介:针对中药、天然药物非临床药代动力学资料中存在常见问题,从药品技术审评角度提出相关认识和看法,分析并阐明了非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目的和基本原则,提出了药代动力学研究中应关注综合分析与评价等内容。希望能对新药研发在进行药代动力学方法学探索、试验设计、试验实施及结果评价过程中有定引导作用。

  • 标签: 中药 天然药物 非临床药代动力学
  • 简介:目的:研究山茱萸环烯醚萜总苷(ICO)高糖或糖化终产物(AGEs)培养肾小球系膜细胞(GMC)增殖和Na^+.K^+-ATP酶活性影响。方法:用含AGEs或高糖培养液配制ICO、氨基胍,同时设对照。GMC培养48h后MTT法考察GMC增殖情况,试剂盒测试细胞悬液中细胞蛋白含量,再进行Na^+,K^+-ATP酶测定。结果:于葡萄糖或AGEs中GMC吸收度值增大,Na^+,K^+-ATP酶活性显著降低,而加入ICO后,则表现为对抗高糖或AGEsGMC增殖作用,并能提高Na^+,K^+-ATP酶活性。结论:ICO能抑制高糖或AGEsGMC过度增殖,修复高糖或AGEs致GMCNa^+,K^+-ATP酶活性降低。

  • 标签: 肾小球系膜细胞 山茱萸环烯醚萜总苷 细胞增殖 NA^+ K^+-ATP酶
  • 简介:目的粘细菌SorangiumcellulosumSo0157-2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通过色谱层析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波谱解析(维、二维核磁共振谱和质谱)确定了化合物结构。结果:分别鉴定为seco-epothiloneA(1)和1-methyl-seco-epothiloneA(2)。结论:化合物1和2都是首次从该菌株中分离得到。其中1是首次分离得到新天然产物。

  • 标签: Sorangium cellulosum So0157-2 埃博霉素 NMR
  • 简介:目的通过性状和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对连作园参和新林地园参进行人参皂苷含量比较,从而判断连作园参种植过程中使用土壤改良技术是否具有抗人参连作障碍作用。方法:采用有机试剂萃取法提取连作园参和新林地园参的人参总皂苷,再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两种人参皂苷含量,最后使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A版对连作园参和新林地园参样品进行比对,通过分析计算得到上述样品相似度。结果:连作园参中所含人参皂苷Rb1、Rg1、Re含量要高于新林地园参,指纹图谱显示2种园参与10种连作园参高效液相色谱图相似度具有定差异性,连作园参没出现更严重烧须、红皮现象。结论:连作园参质量要优于新林地园参,证明该土壤改良技术具有抗人参连作障碍作用。

  • 标签: 连作园参 土壤改良技术 指纹图谱 质量
  • 简介:目的:观察昆仙胶囊阿霉素诱导大鼠肾病综合征治疗作用。方法:雄性Wistar大鼠尾静脉次性注射阿霉素6mg/kg建立大鼠肾病综合征模型,分为模型组、激素组(7.5mg/kg)、昆仙胶囊大(30g/kg)、中(15g/kg)及小剂量组(7.5g/kg),正常对照组大鼠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连续灌胃52天,每周检测各组大鼠大鼠24h尿蛋白水平,实验结束时取血测定血清总蛋白、白蛋白、总胆固醇、甘油酯、尿素氮、肌酐;取肾组织观察病理学改变并其损害程度进行半定量评分。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昆仙胶囊各剂量组24h尿蛋白水平显著降低,血清总胆固醇水平显著升高,昆仙胶囊15g/kg、7.5g/kg组能显著降低模型大鼠血清甘油酯水平,减轻肾小球病理损伤(P〈0.01);昆仙胶囊30g/kg和15g/kg也能显著改善模型大鼠肾小管间质损害(P〈0.01)。结论:昆仙胶囊阿霉素诱导大鼠肾病综合征良好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改善脂代谢紊乱和减少尿蛋白有关。

  • 标签: 昆仙胶囊 阿霉素 肾病综合征 蛋白尿
  • 简介:目的:观察归芪胃友胶囊大鼠实验性慢性胃炎影响。方法:用去氧胆酸钠和酒精造成大鼠慢性胃炎,随之给药进行治疗。结果:给药组与模型组相比胃液分泌量增多,胃液酸度升高,pH值和胃蛋白酶活力降低,胃部炎症程度减轻。结论:归芪胃友0.1-0.6g/kg去氧胆酸钠和酒精引起大鼠实验性慢性胃炎有治疗作用。

  • 标签: 归芪胃友胶囊 实验性慢性胃炎 胃液酸度 胃液分泌量 胃蛋白酶活力
  • 简介:目的:研究黄芩苷糖尿病大鼠降血糖作用及其大鼠小肠二糖酶影响。方法:用大鼠小肠刷状缘膜匀浆分析黄芩苷二糖酶活性抑制作用;测定黄芩苷对正常小鼠蔗糖负荷糖耐量影响;观察腹腔注射65mg.kg^-1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糖尿病大鼠用黄芩苷100和200mg.kg^-1治疗4周后,蔗糖负荷糖耐量,实验结束后,分析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黏膜中蔗糖酶活力。结果:黄芩苷蔗糖酶活性抑制作用,麦芽糖酶活性无抑制作用:正常小鼠灌胃给予黄芩苷后,显著降低蔗糖引起血糖水平升高。糖尿病大鼠灌胃给予黄芩苷周后,黄芩苷显著降低糖尿病大鼠血糖水平,减缓糖尿病大鼠体重降低趋势,同时黄芩苷显著降低糖尿病导致蔗糖酶活力增强。结论:黄芩苷降低血糖机制之可能是抑制小肠蔗糖酶活性。

  • 标签: 黄芩苷 糖尿病 蔗糖酶 肠道 二糖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