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尤金锭范汝艳
  • 学科: 医药卫生 > 卫生事业管理
  • 创建时间:2019-05-15
  • 出处:《中国医学人文》 2019年第05期
  • 机构:淋巴瘤是一类起源于淋巴造血系统的单克隆增殖性疾病,分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骨髓抑制最常见的化疗副作用,俗称“血象低”,包括白细胞减少、血色素低、血小板减少[1]。本院于2018年8月收治1例淋巴瘤化疗后被不明节肢动物咬伤出现脓毒性休克及右上肢骨筋膜室综合症的患者,采用血浆置换(plasmaphresisexchange,PE)联合持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ontinuousvenovenoushemofiltration,CVVH)成功救治该患者,现报告如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淋巴患者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效果与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研究以淋巴患者为观察对象,共48例参与,均为2022年1月-2023年12月临床收治患者,入组后,利用随机数字法分组,一组观察组(n=24)予以预见性护理,一组对照组(n=24)实行常规护理,对比不同护理方案的临床作用。结果:经护理干预,观察组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干预对于提升淋巴患者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后的生存质量作用显著,具有积极效果。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淋巴瘤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治疗效果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复发难治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患者行CAR-T细胞免疫治疗的护理。方法:以我院2021年1月到2023年1月收诊的120例复发难治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患者为研究对象,分组后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研究。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有差异,(P<0.05)。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行CAR-T细胞免疫治疗复发难治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能够促进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高,对患者康复效果更为理想,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复发难治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 CAR-T细胞免疫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复发难治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患者行CAR-T细胞免疫治疗的护理。方法:以我院2021年1月到2023年1月收诊的120例复发难治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患者为研究对象,分组后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研究。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有差异,(P<0.05)。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行CAR-T细胞免疫治疗复发难治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能够促进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高,对患者康复效果更为理想,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复发难治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 CAR-T细胞免疫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探析穴位敷贴神阙联合艾盐热敷防治非霍奇金淋巴化疗所致消化道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化疗的非霍奇金淋巴患者,比较不同中医适宜技术方案的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出现恶心呕吐情况为4.55%、食欲不振为11.36%、便秘为9.09%,显著低于参照组的11.36%、36.36%和43.18%,P<0.05说明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非霍奇金淋巴化疗患者实施穴位敷贴神阙+艾盐热敷治疗,有效改善其化疗过程中出现的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具有确切的防治效果,应于临床大力推广。

  • 标签: 化疗 非霍奇金淋巴瘤 消化道不良反应 穴位敷贴 艾盐热敷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淋巴超声图像识别与分期,采用多模态CNN融合残差学习和注意力机制,结合FCN、U-Net等实现病灶自动检测分割,并通过综合评价指标验证其优于传统方法。深度网络提取高维特征分析病理参数相关性,构建并优化分期系统,运用临床数据训练、交叉验证及独立测试评估模型性能,确保准确可靠,有效辅助临床决策。

  • 标签:     深度学习算法 淋巴管瘤 超声图像 识别 分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接受PhysioTouch负压淋巴回流促进系统治疗的临床影响。方法 纳入54例病患为研究对象,截取于我院2020年11月-2021年12月收治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患者;经随机颜色球抽取法均分为2组,1组为接受综合消肿治疗的参照组(n=27),1组为接受综合消肿治疗+负压淋巴回流促进系统治疗的治疗组(n=27);针对参照组、治疗组两组最终疗效展开观察、对比与分析。结果 在治疗后健患侧上肢体积差、生活质量评分方面,治疗组相对于参照组显著改善;在治疗后臂肩手障碍评分方面,治疗组相对于参照组显著更低,组间结果对比差异明显(P

  • 标签: 乳腺癌 术后上肢淋巴水肿 负压淋巴回流促进系统治疗
  • 简介:目的讨论嗜铬细胞,副神经节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41例嗜铬细胞/副神经节患者的临床表现、生化及影像学检查资料、治疗方法和病理结果。结果241例患者中,嗜铬细胞223例(92.5%,223/241),副神经节18例(7.5%,18/241)。家族性嗜铬细胞20例。有高血压症状193例,有头痛、心悸、多汗三联征130例,24h尿香草扁桃酸(VMA)升高170例。241例患者中病理回报恶性倾向30例,恶性8例,行后腹腔镜手术治疗175例。随访1~7年,术前有高血压症状者中24例血压较术前明显下降,但仍稍偏高,口服降压药物可维持在正常范围内;其余患者血压恢复正常;8例恶性嗜铬细胞者中复发2例,死亡1例。结论嗜铬细胞早期诊断、及时手术治疗是非常必要的。术前药物扩容准备可以降低术中并发症的风险,后腹腔镜手术切除嗜铬细胞已成为当前主要的和首选的治疗方式。

  • 标签: 嗜铬细胞瘤 副神经节瘤 诊断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法淋巴引流联合压力治疗在盆腔恶性肿瘤根治术后下肢淋巴水肿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20例盆腔恶性肿瘤根治术后下肢水肿的患者,均采用手法淋巴引流联合压力治疗,统计治疗效果。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患者的患肢水肿情况明显改善,组织内水分比率明显降低,周径比率明显缩小(P<0.05)。结论:手法淋巴引流联合压力治疗在改善盆腔恶性肿瘤根治术后下肢淋巴水肿方面效果显著。

  • 标签: 手法淋巴引流 压力治疗 盆腔恶性肿瘤 下肢淋巴水肿
  • 简介:【摘要】:浅表淋巴结病变的检测能够提示很多临床疾病,例如,淋巴、甲状腺肿瘤、乳腺癌、全身性感染等疾病,均可通过浅表性淋巴结进行判断。检测浅表性淋巴结病变的方法有很多,可通过触诊、淋巴管造影、X线、CT以及核磁共振成像等多种方法,但是每种检测方法都存在不足之处。随着临床医学检测技术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运用到浅表性淋巴结诊断之中,其中超声检测就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学的关注,成为诊断浅表性淋巴结病变的主要方法。

  • 标签: 浅表性淋巴结 病变 超声检查 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