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院2014年8月~2015年7月大肠埃希菌的临床分布特点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522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的临床分布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大肠埃希菌感染的部位主要见于呼吸道、泌尿道、创面分泌物、血液等,大肠埃希菌耐药性较低的抗生素有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17%),对氟喹诺酮类及头孢菌素类耐药率较高。结论目前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耐药率和耐药性逐渐增加,应根据药敏结果及患者病情合理选用碳青酶烯类、氨基糖苷类等抗生素。

  • 标签: 大肠埃希菌 临床分布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临床分离的141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耐药性分析,观察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趋势,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3月-2012年5月门诊和住院病人送检标本,经黑马微生物自动鉴定仪鉴定的金黄色葡萄球菌141,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1金黄色葡萄球菌中,分离121耐甲氧西林菌株(MSRA),占85.82%,未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为20,占14.18%。所有菌株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均未发生耐药性;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SRA)对10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超过70%以上,其中对6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达到了100%。未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中,只对4种常用抗菌药物的的耐药率超过了70%,对5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为0。结论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高的检出率(MSRA),只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福平具有非常敏感的特性,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高于未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应加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监测,

  • 标签: 金黄色葡萄球菌 MSRA MSSA 耐药性分析 抗菌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和掌握人群二手暴露水平及控相关知识和态度,探索减少人群二手危害因素,为今后制定控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以加强我市控能力建设,促进我市控工作的发展。方法以随机抽样方式抽取黑河市爱辉区海兰街和兴安街的300名居民。结果人群二手暴露率为34.8%,其中公共场所人群二手暴露率中,餐厅的人群二手暴露率最高为76%,中小学人群二手暴露率最低,为1%,吸烟率为28.3%,66%的人认为吸入二手会造成严重的疾病,68.3%的人赞成公共场所全部禁烟。结论降低人群二手暴露率的关键在于降低吸烟率,降低吸烟率的关键在于实施行之有效的控干预措施,解决策略是积极创建100%的室内无烟环境,只有建立无烟环境的相关立法,规定所有室内工作场所和公共场所均须实现完全无烟环境,同时实施健康教育策略来降低家庭中的二手暴露,才能真正降低人群二手暴露水平,保护人群免遭二手危害,以减少相关疾病的发生。

  • 标签: 人群 二手烟 暴露水平
  • 简介:目的在实验室开展复方酰苯胺杀螺试验与对鱼毒性试验,初步检测其杀螺效果和对鱼毒性作用.方法将药物分别配成0、0.35、0.75、1、1.6、2ppm浓度组,每组各投入银鲫10尾,然后连续观察银鲫的活动及死亡情况.在不同药物浓度下,每只水槽中投入3袋钉螺,每袋30颗.每24h取出1袋,观察钉螺活动情况,并用针刺结合敲碎法在实验螺脱离药液的24h内完成死活鉴定.不同浓度组分别投入20只钉螺,使均匀撒在槽底中部,观察24内钉螺爬出液面的累计数量,计算药物抑制钉螺上爬的百分率,同时观察钉螺的死亡情况并计数.结果在室温25±1℃,水温22±1℃,药物浓度为0.75ppm时,24h钉螺死亡率为30%,48h、72h分别为60%和75%,而96h钉螺死亡率可达100%.在相同环境条件下进行对鱼急性毒性试验,24h、48h、72h、96h均未见鱼死亡.钉螺上爬试验情况为,在1ppm浓度中24h钉螺上爬率为100%,在2ppm浓度中,24h钉螺上爬率为40%.结论复方酰苯胺具有较好的杀灭钉螺效果,高浓度(1.6ppm、2ppm)时,有抑制钉螺上爬的作用,该药对试验用银鲫毒性低.

  • 标签: 复方烟酰苯胺 杀螺 急性毒性
  • 简介:摘要WHO指出,吸烟、饮酒、不平衡膳食、体力活动不足是慢病行为危险因素,吸烟是首要因素,是造成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多种疾病发生和死亡的重要原因。医务工作者可通过带头禁烟、提供戒烟服务以及组织宣传、推进控立法等全面参与控工作。[1]

  • 标签: 医务人员 控烟 责任
  • 简介:目的通过调查三亚市创建无烟医院前后医生的吸烟相关行为变化评价医院控效果,为进一步制定并实施控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08年、2012年均从三亚市4所二、三级医院按性别和年龄分层随机抽取医生,由专业人员指导自行填写统一问卷.数据应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创建无烟医院后,2012年比2008年吸烟基本知识知晓率提高(82.07%和74.60%),总吸烟率下降(15.63%和24.34%),尤其是40岁以下医生吸烟率下降,戒烟率升高(12.87%和7.57%).帮助患者控意识增强.但为患者制定控计划、使用控药物方面欠缺.结论无烟医院创建有利于提高医务人员对吸烟及被动吸烟危害的认识,降低医务人员自身吸烟率以及促进其主动对患者进行控干预.

  • 标签: 无烟医院 医生 控烟
  • 简介:目的了解朝阳区医务人员控工作现状,医务人员对控工作的态度及知晓情况。方法采用分层典型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一、二、三级医院各2所,共计6所医院。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1937名医务人员通过集体访谈和一对一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查。结果被调查的医务工作者的总吸烟率为14.77%;现在吸烟率为12.08%;男性吸烟率为52.05%,女性吸烟率为0.5%。有45.73%的吸烟者表示他们常常在病人面前吸烟,65.38%表示曾穿着医生的工作服吸烟。绝大多数(93.39%)医务工作者认为医院应该是一个无烟场所,1350人(69.70%)认为医院应该设立“吸烟区”,1771人(91.43%)认为医务人员应该更加积极主动地向社会人群宣讲吸烟的危害及戒烟方面的知识,但有1406人(72.59%)表示从未接受过戒烟方面的培训,只有466人(24.06%)能够根据一个吸烟者的情况为其制定戒烟计划。结论目前医务人员对烟草的危害认识有待提高,戒烟技能培训和知识普及程度均有待加强,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建立健全医院禁烟制度和监督机制是控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 标签: 医院 控烟工作 调查
  • 简介:1987年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就规定雇员只能在指定的地区吸烟;1990年1月,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又制定一个控政策,该政策适用于所有占用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及有毒物质和疾病登记署(ATSDR)设备的人员。1990年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的主任授权建立戒烟咨询小组,其首要宗旨是向打算戒烟的雇员推荐戒烟方法。

  • 标签: 疾病控制 预防 控烟 戒烟方法 吸烟 CDC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哈尔滨市地区诺如病毒流行特征及主要流行的基因型。方法采集2016年哈尔滨市哨点医院监测的301份疑似腹泻患者的粪便标本,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诺如病毒RNA,并对阳性标本进一步测序分析。结果哨点监测病例诺如病毒阳性率20.93%,对序列进行分析,共检测出4种基因型诺如病毒,分别为GⅡ.P12/GⅡ.3型34、GⅡ.Pe/GⅡ.4型15、GⅡ.17型11及GⅡ.P16/GⅡ.2型4;结论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流行毒仍以GⅡ组为主,GⅡ.P12/GⅡ.3型与GⅡ.Pe/GⅡ.4型是2016年哈尔滨地区主要流行

  • 标签: 诺如病毒 基因型 流行株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产ESBLs细菌的种类及在我院的分布情况,检测产酶菌对临床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为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K-B法进行产酶菌的初筛和确证实验,并对62产酶菌进行分析。结果从临床标本中分离出5种62产ESBLs细菌,占大肠杆菌的36.11%,占肺炎克雷伯氏菌的43.75%,占奇异变形杆菌的44.44%,占产酸克雷伯菌的16.67%,占黏质沙雷菌的11.11%。抗生素实验表明各种产ESBLs菌对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对哌拉西林、氨苄青霉素耐药性较高。结论应加强细菌耐药性的监测,合理使用抗生素,以减少产酶菌的产生。

  • 标签: 产ESBLs 抗生素 大肠埃希氏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铜绿假单胞菌院内感染分布的概况及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检验科微生物室分离的124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分离的124铜绿假单胞菌主要来自痰液及咽拭子79(63.71%)、伤口拭子20(16.13%)。临床病区分布以呼吸内科34占(27.42%),脑外科占19占(15.32%),重症监护室(ICU)54占(43.55%)。头孢哌酮/舒巴坦和亚胺培南耐药率在11%-14%。结论铜绿假单细胞菌院内感染情况严重,以ICU病区、呼吸内科病区和脑外科病区最为严重。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种抗菌药物具有较高的耐药性。因此临床要加强合理应用抗生素以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 标签: 铜绿假单胞茵 抗生素类 医院感染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痰塔特姆菌是比较少见的条件致病菌,作者从高血压Ⅲ级伴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患者痰液中培养分离出痰塔特姆菌,根据药敏结果予以抗感染治疗,患者痰病原菌培养转阴,病情好转出院。

  • 标签: 塔特姆菌 痰液 感染
  • 简介:目的了解本地区B群链球菌的感染状况及其耐药性。方法所有菌株经CAMP试验阳性,并使用法国梅里埃公司链球菌玻片法分群试剂盒做确证试验。药敏试验平皿为5%羊血的Mueller-Hinton琼脂,0.5号麦氏比浊管比浊,涂菌后在35℃、5%的CO2孵箱中孵育20~24小时读取结果。结果在166B群链球菌中,对青霉素敏感性为46.99%,中介度为39.16%,根据NCCLS认为一些B群链球菌对青霉素可以给予中介结果,而其余中介者列入耐药范畴。对头孢噻肟、头孢曲松、红霉素、万古霉素、氨苄西林敏感性分别为81.93%、77.11%、43.98%、100%和54.82%。结论B群链球菌是第二个最重要的β溶血链球菌血清群,严重威胁产妇和新生儿的生命。B群链球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较少有报道,应引起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关注。

  • 标签: B群链球菌 感染 耐药性 NCCLS
  • 简介:目的了解某院临床分离的需氧革兰阴性杆菌耐药状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对2001年7月1日~2003年9月30日临床分离的需氧革兰阴性杆菌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及耐药性分析。结果1300需氧革兰阴性杆菌中,常见的临床分离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405,31.15%)、铜绿假单胞菌(215,16.54%)、肺炎克雷伯菌(214,16.46%)、鲍曼不动杆菌(161,12.38%)和肠杆菌属(112,8.62%)。在观察的16种抗菌药物中,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最低,为4.77%,其次为头孢他啶(20.62%)、阿米卡星(22.77%)、头孢替坦(29.23%)和替卡西林/棒酸(29.15%);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及一代头孢、复方甲基异噁唑的耐药性较高。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检出率为22.98%,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检出率为27.57%。结论细菌的耐药性较为严重,应根据细菌的药敏情况选用合适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以减少细菌抗药性的产生。

  • 标签: 抗药性 微生物 革兰阴性杆菌 抗菌药物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布特点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统计分析笔者医院2008年5月~2010年5月临床标本中分离的118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感染特点及耐药性,药敏试验采用琼脂纸片扩散法(K-B)。结果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布以烧伤科,占39.8%,其次是ICU和呼吸内科;临床标本中以呼吸道标本分离率最高,占67.5%,其次为分泌物,占23.3%;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最低,为3.2%,其次是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阿米卡星;对其他抗生素均有不同程度的高耐药性或多重耐药性。结论我院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情况相当严重,加强对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监测,规范抗生素的临床应用,对降低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率,控制多重耐药菌株的院内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鲍曼不动杆菌 抗生素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本院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指导。方法对2015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住院患者送检标本中分离培养的鲍曼不动菌进行临床分布探讨及药敏分析。结果314鲍曼不动杆菌主要分离于痰标本(92.0%);主要分布在呼吸内(51.6%)、ICU(14.6%)及普外科(10.2%);耐药率最低的为亚胺培南(16.5%)、美洛培南(19.5%)及阿米卡星(22.4%)。结论临床应及时根据微生物室监测的耐药菌株变迁及药敏结果来调整抗生素的用药,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以减少或减缓鲍曼不动杆菌耐药和泛耐药的产生。

  • 标签: 株鲍曼不动杆菌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2012-2014年期间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假丝酵母菌感染的病原学特征和药敏情况,为临床病原学诊断和抗假丝酵母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的方法对本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分离的1361假丝酵母菌阳性标本进行统计,并对5种常用抗真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共分离到1361假丝酵母菌,菌种分布前三位依次为白假丝酵母菌945(69.4%),热带假丝酵母菌144(10.6%),光滑假丝酵母菌134(9.8%)。标本来源分析,假丝酵母菌检出率以痰液标本为主,检出率为47.9%,其次为尿液标本,检出率为21.9%;科室分布分析,呼吸科分布最多,为20.1%;年龄段分布主要在60岁以上人群,分离率为73.4%。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假丝酵母菌对氟康唑、伏立康唑、伊曲康唑呈现不同程度耐药。结论假丝酵母菌的菌种分布逐年在发生变化,目前院内感染虽然仍以白假丝酵母菌为主,但光滑假丝酵母菌、热带假丝酵母菌的感染呈显著上升趋势。临床检验科室应重视和加强假丝酵母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监测,这对指导临床医生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假丝酵母菌 感染 抗真菌药物 耐药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大连市友谊医院鲍氏不动杆菌在临床科室中的分布特点和耐药性情况。方法分析151鲍氏不动杆菌的标本来源、临床科室分布和耐药情况。结果鲍氏不动杆菌主要分离于痰标本,占40.4%;临床主要分布在重症医学科、外科ICU和神经重症监护病房;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情况严重。结论鲍氏不动杆菌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性均较高,临床应合理使用抗生素并加强监测其耐药性,防止耐药菌株的形成和传播。

  • 标签: 鲍氏不动杆菌 耐药性 抗生素
  • 简介:目的对我国登革2型病毒1998年广东省南海市流行GD08/98结构蛋白基因进行序列测定及分析,为追踪其地域来源、基因组结构与致病性的关系及研究开发登革病毒新型疫苗奠定基础.方法根据登革2型国际标准NGC序列,设计2对重叠引物,RT-PCR扩增,分别克隆到pMD18-T载体,转化受体菌DH5α,挑取阳性克隆进行PCR、酶切鉴定及序列测定.结果此登革病毒结构蛋白基因序列长度为2325bp,编码775个氨基酸.与其它登革2型病毒ThNH81/93、NGC、44、TSV01、04及S1进行比较,其核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8%、94%、94%、92%、92%、90%.结论GD08/98病毒的结构基因序列基本类似于已发表的其它登革2型病毒.GD08/98与ThNH81/93同源性最高,推测其可能来源于泰国.

  • 标签: 南海市 登革病毒 流行株结构 基因序列 结构基因 致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