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加强护患沟通在预防急诊科护理风险事件中的作用。方法将急诊科收治的6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3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加强护患沟通,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沟通情况对照组66.67%良好,观察组87.88%良好;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观察组未发生,对照组发生率18.18%;治疗配合度评分对照组(8.41±1.26)分、观察组(10.23±1.58)分;经比较,两组上述三指标均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急诊科护理中加强护患沟通,可改进沟通效果,提高患者治疗配合度,有助于减少护理风险事件

  • 标签: 急诊科 护理风险事件 护患沟通 配合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舟骨骨折伴骨脱位采取切开复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62例舟骨骨折伴骨脱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治疗方式差异分为甲组和乙组,分别给予常规治疗和切开复位法进行治疗,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对甲组和乙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分析,甲组的总有效率为64.5%,乙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7.1%,乙组的治疗优势明显高于甲组,组间数据对比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舟骨骨折伴骨脱位患者采用切开复位法进行,其优势明显,能促进骨折愈合,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舟骨骨折 月骨脱位 切开复位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就优质护理在脑血栓护理中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选择我院自2015年9至2016年7期间收治的脑血栓患者82例,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n=41)和实验组(n=41),给予对照组患者基础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进行干预,其后比较两组脑血栓患者的SAS,SDS评分和护理满意。结果实验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比采用基础护理的对照组,SAS评分和SDS评分改善情况明显好,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后,组间存在显著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脑血栓护理中采用优质护理,护理效果显著,患者的不良情绪可以得到明显改善,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优质护理 脑血栓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症医学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类别及原因,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重症医学科2014年6至2016年6发生的59例护理不良事件。结果59例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例数由高至低依次为管道滑脱27例,占45.76%,给药错误14例,占23.72%,压疮10例,占16.94%,烫伤4例,占6.77%,标本采集事件2例,占3.38%,护理服务投诉2例,占3.38%。结论为有效预防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重症医学科应提高科室安全等级,采取措施减少用药错误,强化护士的专业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等。

  • 标签: 重症医学科 护理安全不良事件 原因及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18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的临床症状及早期识别。方法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地区5563名18儿童进行调查,采用婴幼儿孤独症筛查表(CHAT)筛选疑为孤独症谱系障碍的儿童,然后再用儿童孤独症家长评定量表(ABC)、儿童期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以及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DSM-Ⅳ)进行临床诊断。结果5000名儿童中有5名儿童确诊为孤独症谱系障碍,发病率为8.99/万,其中男孩4名,女孩1名,男孩发生率要显著高于女孩(P<0.05)。通过观察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发现,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存在脑体积比普通儿童要更大、注意分离困难、接受性语言障碍、发声异常、运动障碍等临床症状。结论通过分析孤独症谱系障碍的临床症状,为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孤独症谱系障碍 临床症状 早期识别
  • 简介:摘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关系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县控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强弱关乎民生根本。本文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概念进行了简要梳理,并适当选取应急能力指标来对应急能力评价体系进行初步建构。

  • 标签: 疾控中心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应急能力指标
  • 简介: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逐渐向城市发展,城市人口密度逐渐增大,社会活动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风险,造成重大传染病疫情或者不明原因疾病,可能对公共健康组织造成严重危害,重大食物中毒事件,对公众健康和财产等产生严重影响,不仅危害公众健康,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根据突发事件的性质、危害程度和范围,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为4级,(IV级)、(Ⅲ级)、(II)和(I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可分为3类,一类是重大传染病(如sars)疫情;一类是重大食品中毒事件;还有重大自然和社会灾害事故;本文通过对当前突发公共事件和急救治疗和流行病学调查的结果及存在的问题现状的分析,结合急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急救处理“条例”提出对策为实际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公共卫生 突发事件 流行病学调查 应急处理 对策
  • 简介:目的了解2007~2016年清远市洲心社区儿童蛲虫病年情况的动态变化和评价防治效果.方法采用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查蛲虫卵,连续10年调查清远市洲心社区辖区内幼儿园所有在读儿童蛲虫感染状况,对儿童蛲虫病患者进行综合防治.结果清远市洲心社区儿童蛲虫感染率呈逐年下降趋势,由2007年的31.64%下降至2016年的5.07%;感染率下降幅度,市区儿童大于城郊/城中村儿童,女童大于男童.结论2007~2016年清远市洲心社区儿童蛲虫病年防治效果显著,卫生条件、环境设施较差的城郊/城中村的儿童尤其是男童为今后防控重点.

  • 标签: 儿童 蛲虫病 防治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曼乐环联合孕激素治疗子宫腺肌病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8-2016年8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2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放置曼乐环后口服优思明(屈螺酮炔雌醇片),对照组放置曼乐环。结果观察组的出血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痛经缓解率和月经改善率好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一般健康情况、工作表现、体力活动、一般休闲时的活动VAS评分情况均好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FSH、LH、E2等激素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子宫内膜厚度为(7.02±1.23)mm,对照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为(4.23±0.65)mm,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曼乐环联合孕激素治疗子宫腺肌症可调节患者体内的生殖激素水平,减少疼痛发生率和改善月经情况,减少阴道不规则出血及环脱落。

  • 标签: 曼月乐环 孕激素 子宫腺肌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高血压对糖尿病患者的心脑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在2015年1到2016年2收治的48例糖尿病患者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其中24例患者为单纯的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将其设为对照组,另外24例患者为糖尿病伴有高血压的患者,将其设为观察组。对本研究两组患者的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进行比较,并进行相关的研究。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和总胆固醇的水平与对照组相比都存在有明显的差异,对本研究两组患者的相关情况进行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血压情况会增加糖尿病患者出现心脑血管儿的几率,所以临床上需要对此进行预防。

  • 标签: 高血压 糖尿病 心脑血管事件
  • 简介:摘要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共宣布了包括甲型H1N1流感、埃博拉疫情、脊髓灰质炎等在内的4个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其对社会公众健康有着严重的损害作用,引起了全球检验检疫部门的高度重视。为确保公众安全,必须对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给予科学的风险识别,并给予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研究将着重对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概述,分析了对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控制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口岸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控制措施,为PHEIC的防范与控制工作提供参考。

  • 标签: 检验检疫 口岸 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风险措施内容
  • 简介:目的了解群体烧/创伤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并探讨其危险因素。方法对2014年512日某院收治的“公交车爆燃事件”共25例住院群体烧/创伤患者的医院感染情况进行监测分析。结果25例烧/创伤患者,其中发生医院感染7例,10例次,医院感染发病率为28.00%,例次发病率为40.00%;感染部位以创面和下呼吸道为主,分别占60.00%和30.00%。7例医院感染患者共检出病原菌30株,其中革兰阴性(G-)菌16株(53.34%)、革兰阳性(G+)菌13株(43.33%)、真菌1株(3.33%)。烧伤总面积大、吸入性损伤程度高、动静脉插管、泌尿道插管、气管切开、使用呼吸机、外科手术均是烧/创伤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群体烧/创伤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较高,应根据其危险因素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 标签: 烧伤 创伤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剖析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降低跌倒时间发生率的效果。方法以2014年9至2017年1本科接诊的94例老年精神分裂症病患为研究对象,并按照入院的先后循序将之分成两组研究组47例接受PDCA循环管理,对照组47例接受常规护理。观察两组跌倒事件的发生情况,比较患者满意度等指标。结果研究组的跌倒事件发生率为2.13%、患者满意度为95.74%,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4.89%、82.98%,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积极应用PDCA循环管理法,可有效预防老年精神分裂症病患跌倒,提高临床护理效率。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跌倒事件 PDCA循环管理 老年
  • 简介:目的研究2016年北京市急性胃肠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用统一的调查表对急性胃肠炎患者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并采集患者及密切接触者标本,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进行核酸检测。结果2016年北京市共报告5起急性胃肠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筛查出患者332例,年龄最小5岁,最大44岁,病例分布在中小学以及大学,冬春季高发,临床症状主要为呕吐(84.34%),其次为腹痛和腹泻。共采集并检测病例标本89件,诺如病毒阳性率为39.33%(35/89)。食源性传播和人-人接触传播为2016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主要传播途径。结论诺如病毒是引起北京市急性胃肠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要病原体。急性胃肠炎疫情主要发生在托幼机构及学校,应加强托幼机构及学校食品卫生管理及消毒。

  • 标签: 急性胃肠炎 诺如病毒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流行病学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血压特点及与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方法对40例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和20例单纯冠心病患者进行全天候动态血压监测(ABPM),对所有患者随访6个-12个,分析这些患者动态血压参数与发生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所有患者都进行了冠脉造影术,冠脉病变用病变的血管支数及Gensini积分表示。结果观察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高于对照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中有心血管事件组的年龄、冠脉病变积分、动态血压都高于无心血管事件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冠脉病变积分、动态血压(SBP、PP)与心血管事件发生关系密切(P<0.05)。结论年龄、冠脉病变积分、动态血压(SBP、PP)是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应对这些因素进行控制以减少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 标签: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 血压特点 心血管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