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抗癌1和抗癌2对肝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用1640培养基培养肝癌细胞(Hepg2)分别加入不同的抗癌中药一起培养,并设一组标准抗癌药和一组不加中药的培养。培养5d后,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并拍摄图片分析,收集细胞计数。结果抗癌1、抗癌2、三尖杉和对照组细胞计数分别为1644.0±404.1、2345.0±169.5、2373.5±542.7、3410.3±377.3万个/ml,对照组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P<0.01);加药三个组细胞均表现粗糙、颗粒多、易剥落凋亡现象。结论抗癌1、2和对照药物对肝癌细胞生长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促进癌细胞凋亡。

  • 标签: 肝癌细胞 抗癌药 抑制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痛风I冲剂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72小时内发作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予痛风I冲剂口服;对照组32例,予口服美洛昔康胶囊、别嘌醇和秋水仙碱药物,均三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两组间疗效及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愈显率为93.75%,与对照组的78.13%比较,P<0.05;治疗后随访,治疗组复发率20.00%,对照组复发率45.16%,P<0.05,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痛风I冲剂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确切,有降低血尿酸作用,同时复发率较低,建议推广使用。

  • 标签: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痛风I号冲剂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肺岩Ⅰ联合NP方案(长春瑞滨+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及其毒副作用。方法选择2010年10月~2013年9月间的晚期NSCLC患者8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予以NP方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肺岩Ⅰ治疗,观察两组的总有效率、疾病控制率、生活质量改善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疾病情况均有一定的改善,肺部肿瘤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或消失,治疗组的总有效率、疾病控制率、生活质量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等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岩Ⅰ联合NP方案治疗晚期NSCLC疗效显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体力状况,提高患者的疾病控制率及生活质量,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

  • 标签: 肺岩Ⅰ号 长春瑞滨 顺铂 非小细胞肺癌 生活质量
  • 简介:关于“国际元素医学食疗防治系统性红斑狼疮学术研讨会”的批复你单位科协发外字(2001)166文收悉。同意有关单位于2001年11月8日在南京举办“国际元素医学食疗防治系统性红斑狼疮学术研讨会”。会期4天,外宾20人,会展费用自理。

  • 标签: 科学技术部 系统性红斑狼疮 元素医学食疗 学术研讨会 文件 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动员后PBMC治疗糖尿病其下肢动脉缺血性的疾病治疗机制以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到2011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的患者50例(为观察组),另外选取非糖尿病性的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患者60例(为对照组),接受研究的两组人员都行骨髓干细胞的动员后自体PBMC移植治疗。并计数两组动员之前与之后PBMC数以及CD34+,再观察研究两组治疗之前、治疗之后七天以及治疗之后四个月的临床疗效的评分(组织缺损、冷痛以及无痛行走距离、静息痛)。结果其两组人员治疗之后的四个月其组织缺损、冷痛以及无痛行走距离、静息痛的评分比质量之前更低,P小于0.05;观察组动员前PBMC治疗其糖尿病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其疗效显著。结论其动员后自体单个核细胞的移植对于治疗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的缺血性疾病有着非常好的效果。

  • 标签: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糖尿病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 分析研究
  • 简介:目的研究bcl-2/IgH基因重排与微卫星DNA改变在B细胞淋巴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及bcl-2/IgH基因重排与微卫星不稳定和杂合性缺失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巢式PCR方法检测bcl-2/IgH基因重排;选取14染色体上2个微卫星多态性标记,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法(PCR-SSCP)检测37例B细胞淋巴瘤中微卫星不稳定和杂合性缺失.结果37例B细胞淋巴瘤中,bcl-2/IgH基因重排频率为24.3%(9/37);微卫星不稳定发生率为48.6%(18/37),杂合性缺失发生率为40.5%(15/37),其中D14S65位点微卫星不稳定和杂合性缺失频率较高,分别为29.7%(11/37)和27%(10/37).经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D14S65位点bcl-2/IgH基因重排与微卫星不稳定有关(P<0.05),与杂合性缺失无关(P>0.05);但D14S45位点bcl-2/IgH基因重排与微卫星不稳定和杂合性缺失无关(P>0.05).结论D14S65是B细胞淋巴瘤中敏感的检测位点,bcl-2/IgH基因重排和微卫星不稳定性可能共同导致B细胞淋巴瘤的发生.

  • 标签: 淋巴瘤 B细胞 基因 BCL-2 微卫星不稳定性 杂合子丢失 基因重排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密闭型留置针联合7钢针配合改良式塞丁格技术在ICU患者PICC困难置管中应用优势。方法选取2012年l月至2013.年10月我们ICU收治长期卧床并普通输液困难患者32例,密闭型留置针联合7钢针配合改良式塞丁格技术进行PICC置管操作。结果置管成功30例,其中l针成功20例,2针成功9例,失败1例。结论密闭型留置针联合7钢针配合改良式塞丁格技术可提高在ICU患者PlCC困难置管中置管成功率,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密闭型留置针 7号钢针 改良式塞丁格 ICU困难输液患者 PI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