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糖肾1方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微量蛋白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给予糖肾1方汤剂,对照组30例给予洛汀新5-20mgqd。两组均治疗30天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能显著改善早期糖尿病肾病微量蛋白尿,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两组患者治疗后微量蛋白尿均有明显减少,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糖肾1方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微量蛋白尿有明显效果,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 标签: 糖肾1号方 早期糖尿病肾病 微量蛋白尿
  • 简介:目的探讨和总结“复明一”眼科流动手术车在农村地区行白内障复明手术围手术期的管理方法。方法对“复明一流动手术车”2012年在农村地区施行的5483例白内障手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围手术期管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在“复明一”眼科流动手术车上施行的5483例白内障复明手术无一例严重的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在眼科流动手术车上施行大规模白内障复明手术除严格遵守常规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外,还要结合农村地区的条件和在车上进行手术的特点制定实施围手术期管理方法,以减少手术并发症,使白内障复明手术安全高效。

  • 标签: “复明一号” 眼科流动手术车 围手术期管理 白内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动员后PBMC治疗糖尿病其下肢动脉缺血性的疾病治疗机制以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到2011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的患者50例(为观察组),另外选取非糖尿病性的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患者60例(为对照组),接受研究的两组人员都行骨髓干细胞的动员后自体PBMC移植治疗。并计数两组动员之前与之后PBMC数以及CD34+,再观察研究两组治疗之前、治疗之后七天以及治疗之后四个月的临床疗效的评分(组织缺损、冷痛以及无痛行走距离、静息痛)。结果其两组人员治疗之后的四个月其组织缺损、冷痛以及无痛行走距离、静息痛的评分比质量之前更低,P小于0.05;观察组动员前PBMC治疗其糖尿病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其疗效显著。结论其动员后自体单个核细胞的移植对于治疗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的缺血性疾病有着非常好的效果。

  • 标签: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糖尿病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 分析研究
  • 简介:目的:探讨直肠癌1方联合FOLFOX-4方案治疗直肠癌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直肠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患者应用直肠癌1方联合FOLFOX-4方案进行治疗,对照组则采用常规的化疗药物治疗;对两组患者进行3-4周的临床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肿瘤大小等,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0%,两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应用直肠癌1方联合FOLFOX-4方案治疗直肠癌术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直肠癌 直肠癌1号方 FOLFOX-4 直肠癌根治术
  • 简介:目的研究bcl-2/IgH基因重排与微卫星DNA改变在B细胞淋巴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及bcl-2/IgH基因重排与微卫星不稳定和杂合性缺失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巢式PCR方法检测bcl-2/IgH基因重排;选取14染色体上2个微卫星多态性标记,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法(PCR-SSCP)检测37例B细胞淋巴瘤中微卫星不稳定和杂合性缺失.结果37例B细胞淋巴瘤中,bcl-2/IgH基因重排频率为24.3%(9/37);微卫星不稳定发生率为48.6%(18/37),杂合性缺失发生率为40.5%(15/37),其中D14S65位点微卫星不稳定和杂合性缺失频率较高,分别为29.7%(11/37)和27%(10/37).经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D14S65位点bcl-2/IgH基因重排与微卫星不稳定有关(P<0.05),与杂合性缺失无关(P>0.05);但D14S45位点bcl-2/IgH基因重排与微卫星不稳定和杂合性缺失无关(P>0.05).结论D14S65是B细胞淋巴瘤中敏感的检测位点,bcl-2/IgH基因重排和微卫星不稳定性可能共同导致B细胞淋巴瘤的发生.

  • 标签: 淋巴瘤 B细胞 基因 BCL-2 微卫星不稳定性 杂合子丢失 基因重排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密闭型留置针联合7钢针配合改良式塞丁格技术在ICU患者PICC困难置管中应用优势。方法选取2012年l月至2013.年10月我们ICU收治长期卧床并普通输液困难患者32例,密闭型留置针联合7钢针配合改良式塞丁格技术进行PICC置管操作。结果置管成功30例,其中l针成功20例,2针成功9例,失败1例。结论密闭型留置针联合7钢针配合改良式塞丁格技术可提高在ICU患者PlCC困难置管中置管成功率,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密闭型留置针 7号钢针 改良式塞丁格 ICU困难输液患者 PI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