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5 个结果
  • 简介:针对飞行高动态飞行环境,对GPS应用的几点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且利用仿真建模平台对研究结果进行仿真验证。首先根据再入航天飞行高度高、速度快、飞行距离远等特点,对GPS定位方式进行选择。采用了伪距单点绝对定位方法进行定位,硬件要求简单、效费比高,能达到预期的精度,由此对伪距单点定位测速方法进行了介绍。接着结合载体高速运动的特性,在分析了通常的电离层余弦修正模式和介绍电离层的基本特性与描述的基础上,提出了动态修正的定位方法。该方法是以Bent电离层模型为基础,

  • 标签: 飞行器 动态GPS定位 数据处理 仿真建模
  • 简介:在北京同步辐射装置3WlB光束线上,对天文观测用超软X射线(0.2keV-3.5keV)正比计数管探测进行了系统地标定.得到了正比计数管的死时间、计数率坪曲线、能量线性、能量分辨、窗材料透过比曲线;借助于已标定过的光电二极管探测,测量了正比管探到的能量响应效率,标定不确定度在10%一18%之间.另外,还对正比管系统在卫星上的六道记录和在实验室里的多道记录进行了对比,两种记录方式符合得很好.

  • 标签: 超软X射线探测器 天文观测 标定 正比计数管 同步辐射 宇宙γ爆
  • 简介:探测效率是高纯锗探测的一个重要指标,实际工作中面对的测试对象经常是一些不规则的辐射体,使得用标准源刻度探测效率难以实现,为此通过理论方法研究刻度体源探测效率有着重要意义。但是理论模拟面对着模型刻画准确性的问题,为此,该项研究针对实验室的两台便携式高纯锗γ谱仪开展了理论计算的验证工作,通过两种方法作为验证基准,即:实验和基准程序计算。针对计算产生的偏差,探索了影响效率差异的各种因素,推导了修正公式,并对修正公式的有效性和适应性进行验证。修正后的理论结果与基准的比较见图1和图2。

  • 标签: 高纯锗探测器 探测效率 修正方法 Γ谱仪
  • 简介:根据自适应控制的快速控制效果及其所提供的控制力的特点,对已有的对数函数控制进行改进。通过对原对数函数控制的函数进行适当的坐标平移,可使其控制力与自适应控制类似,对离子一直起到聚焦作用。利用改进的对数函数控制进行模拟控制,结果显示不仅所需的控制时间明显减小,而且控制同时起聚焦作用,可省去原先需要的聚焦磁场设备,因而可为强流离子加速的设计提供参考。

  • 标签: 束晕-混沌 对数函数控制器 聚焦作用
  • 简介:脉冲电晕等离子体处理烟道废气(PPCP法)属于干法脱硫;流程简单;能同时脱硫脱硝;产物是肥料,可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无二次污染;工程造价和运行成本低等优点。但由于脉冲电晕等离子体反应在短脉冲电压的作用下阻抗变化的复杂性,使得脉冲能量难以有效注入反应,导致能量注入效率低和脉冲电源关键器件的寿命缩短,因此,研究能量注入效率非常重要。

  • 标签: 等离子体反应器 注入效率 脉冲能量 脉冲电晕 等离子体处理 干法脱硫
  • 简介:热电阻与热电偶是常用的测温元件。测量瞬态高温时,由于传感自身的热惯性,测量结果与真实结果之间存在很大的动态误差,减小动态误差有重要意义。文中主要分析了热电阻与热电偶温度传感的测温原理,以及封装结构对温度传感响应时间的影响,并建立裸露敏感元件热传导温度的数学模型,从理论上分析影响温度传感响应时间的主要因素,并对其加以改进达到实验所需要求。

  • 标签: 热电阻 热电偶 封装结构 响应时间
  • 简介:分析了基于同轴静磁波荡的自由电子激光中,电子束电流对辐射频率、辐射功率和所需的束波互作用腔长度等参数的影响规律,研究了该类型自由电子激光中的电子束平均半径、波荡磁感应强度等参数的选取原则,分析了束波互作用腔及其输出结构的设计方法。设计了辐射频率为107GHz的基于同轴静磁波荡的自由电子激光,获得了辐射功率为35MW的TE01模。

  • 标签: 自由电子激光 同轴静磁波荡器 电子束
  • 简介:基于方波的傅里叶级数理论,设计了一种双层同轴结构的方波快脉冲直线变压驱动源(fastlineartransformerdriver,FLTD)模块。依据20kJ-KrF准分子激光驱动源的参数要求,估算了放电支路、磁芯以及FLTD次级参数。设计的方波FLTD模块直径为2.6m,高度为0.23m,含36个主放电支路、16个3次谐波放电支路和8个5次谐波放电支路。建立了方波FLTDPSPICE电路模型,模拟结果表明,FLTD模块输出为近似方波,电流峰值为950kA,上升时间为46ns,90%峰值的平顶宽度为217ns。

  • 标签: 直线变压器驱动源 方波脉冲 谐波支路 双层同轴结构
  • 简介:为了研究喷砂铝板表面的漫反射特性,基于环形光电探测阵列和精密光学转台,设计了一种材料表面漫反射特性测量装置。该装置采用准直后的光纤激光作为光源,通过调整光学转台来调整激光入射角度,可以测量激光从不同角度入射时材料表面的反射特性。采用该装置对标准漫反射片的反射特性进行了测试,对测量结果进行拟合后显示,表面散射光的1维强度分布符合余弦分布特征,证明该装置设计是合理的。采用该装置测量了某种铝制漫反射片的表面反射特性。结果表明,这种采用喷砂工艺处理的铝板表面在入射角0°~20°范围内基本符合漫反射的特征。

  • 标签: 测量装置 漫反射特性 环形光电探测器阵列
  • 简介:报道了波长可调谐增益开关中红外2.8μm脉冲光纤激光。采用脉冲975nm半导体激光泵浦高掺Er:ZBLAN双包层光纤,以闪耀光栅为谐振腔反馈元件,获得了波长可调谐增益开关中红外脉冲光纤激光输出。激光工作频率为1~10kHz,波长调谐范围为2.703-2.819μm。在泵浦源重频10kHz条件下,激光最大平均功率为110mw,最小脉宽为661.2ns,峰值功率为16.5W,斜率效率达28.6%。

  • 标签: 中红外 增益开关 可调谐 光纤激光器 掺铒氟化物光纤
  • 简介:为了充分利用太阳能,精确跟踪太阳光,节省跟踪过程中系统的用电量,提出了一种利用变频控制异步电机进而对太阳光进行跟踪的方式。用实时时钟实现粗略判断,变频根据感光装置感应的信号大小,改变频率及电压,进而改变电机转速,实现更精确的跟踪,节省了系统的用电量。避免了视日轨迹跟踪在阴雨天气浪费电能、以及跟踪精度的缺陷,而且有利于系统的稳定。

  • 标签: 太阳能 自动跟踪 变频器 异步电机 光电跟踪
  • 简介:随着信息技术的革新与换代越来越快,更多的高新技术与新兴事物不断涌现,红外传感技术作为近年来发展最快的技术之一,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天文、气象、军事、工业和民用等众多领域,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 标签: 红外传感器 夜视功能 隐形眼镜 信息技术 传感器技术 高新技术
  • 简介:采用理论模拟和IVA(inductivevoltageadder)产生的脉冲X射线,研究了PIN探测输出电荷随脉冲辐射强度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当入射脉冲辐射注量是PIN探测最大线性电流对应注量的16.2倍时,PIN探测输出电荷仍然与脉冲辐射强度呈线性变化,偏离线性小于5%.

  • 标签: PIN探测器 线性电荷 脉冲辐射测量
  • 简介:根据空间应用电子设备的热控要求,对空间光学遥感的控制电箱进行了热控设计。首先,总结了空间电子设备的热设计原则。针对空间光学遥感控制电箱介绍了相应的热设计流程,对典型的大功率器件进行了温差推算,并说明了电箱的各电路板和大功率元器件的热设计方案。最后,通过热分析和热试验手段对热控电箱的热控方案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控制电箱的整机稳态工况热平衡温度小于30℃,各元器件的最高壳温在54.2℃以内。结果验证了该设计方案完全满足设计指标要求。

  • 标签: 空间光学遥感器 控制电箱 热设计
  • 简介:实现了X型腔全固态端面泵浦Cr:LiSAF激光的高效率输出和宽谱调谐。斜效率最高为33.3%,在吸收泵浦功率为650mW时,输出功率最高达160mW。在谐振腔内插入双折射滤光片(BF)调谐,调谐范围达787.952nm。测量了激光的光谱、光束质量等,分析了激光效率和调谐范围的限制因素。研究表明,X型腔全固态端面泵浦的Cr:LiSAF激光可以实现高效的近红外宽谱调谐输出。

  • 标签: 固体激光器 近红外 调谐激光器 Cr:LiSAF激光
  • 简介:利用CST电磁场仿真软件研究了金属开口谐振环结构在太赫兹波段的滤波特性以及磁场分布。结果表明,开口环结构的几何参量对太赫兹滤波峰的位置及峰宽有显著影响。周期大小对共振峰频谱宽度影响较大,金属宽度变小,滤波峰会发生“红移”,开口宽度变小,滤波峰也会产生“红移”。

  • 标签: 滤波器 超构材料 太赫兹 CST 虚拟实验
  • 简介:直线型变压驱动源(LTD)技术是一种新的脉冲功率技术,它产生的快上升沿(约100ns)的高功率脉冲能直接驱动负载而不需要任何脉冲压缩段。这里阐述了LTD模块的工作原理及基本电路模型,研制了输出脉冲上升时间小于100ns的快脉冲LTD模块,并进行了初步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显示,该LTD模块具有产生快脉冲的能力,

  • 标签: 脉冲功率技术 直线型变压器 工作原理 驱动源 模块 实验
  • 简介:液体折射率是反映液体浓度、温度等特性的重要性能参数,因而可通过测量其折射率来获得液体其它相关参数。本文采用去除包层的弯曲光纤,以待测液体作为光纤包层,设计了一种液体折射率传感,并制备了该传感,对其进行了实验测试,获得了较为满意的实验结果。该液体折射率传感结构紧凑、易于制作、费用低,在实时、远程检测方面具有突出优势,故在医药化工、医学诊断、食品安全以及环境监控等诸多领域中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 标签: 液体 折射率 传感器 光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