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2 个结果
  • 简介:《中国美术通史》第二次编写会议,于1983年11月上旬在鼓浪屿召开。会议除讨论编写业务上的问题外,还就目前中国美术史的现状及编写上的一些其他问题作了座谈。现摘要发表如下:

  • 标签: 中国美术通史 中国美术史 南北宗 王伯敏 四王 元四家
  • 简介:明清时期的私家刻帖对当时的文人书法起到了推动作用,而能刻帖的都是江南望族。江南经济的高度发展,促进了江南望族的形成和发展,而江南望族的文化型特征又与明清文人书法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明清的江南望族产生了很多重要的刻帖,明代主要有:《真赏斋帖》、《停云馆帖》、《戏鸿堂法帖》、《墨池堂法帖》、《郁岗斋墨妙》、《晴山堂法帖》、《余清斋帖》等,清代则以《寄畅园法帖》最为著名。而对这些刻帖的研究仍属于空白状态,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彰显明清江南望族的

  • 标签: 刻帖 帖研讨会 江南刻
  • 简介:产品设计应该符合中国的文化和国情,更好地为中国人服务,当大家都慢慢接受并习惯于这种设计时,它就是中国的本土化产品设计。

  • 标签: 符号 本土化 产品设计
  • 简介:我院八二届毕业作品展览期间曾邀请省高教厅、省美协、浙江日报、杭州日报、长广煤矿、校友、家长的代表于六月三十日举行座谈。大家一致认为比上一届的毕业作品有进步,也指出了一些不足之处,对我院今后的创作教学提出了许多中肯的意见。省高教局陈梦林同志说:八二届学生毕业创作有较强的时代感、较浓的生活气息,基本功比较扎实,同时在表现手法上也有创新。油画《矿工与太阳》立意较好,寓意也较深,能捕捉瞬间的光;不足的是单薄了一些。一些反映海岛、农村、矿山的作品,生活气息浓郁。国画《凉山风情》、《龙的传人》、《家乡人》、版画《小牛倌》、《故乡》,基本功都很扎实,手法上也有创新;丙稀画《中华儿女》表现了青年人的一代风貌,思想性也较好。不足的是:题材还不够开阔,立意深刻的作品较少。国画人物显得有点板、单薄。

  • 标签: 创作教学 作品展览 毕业创作 毕业作品 龙的传人 点板
  • 简介:2017年3月2日,苏州市书法家协会七届三次理事暨第二届苏州书法“张旭奖”颁奖大会在苏州大学出版社中用书法文化传播基地举行。会议听取了由苏州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王国安所作的2016年度协会工作总结。过去一年中,苏州市书法家协会顺利召开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新一届理事、主席网;举办国家艺术基金2016年度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

  • 标签: 协会工作 书法家 苏州市 理事会 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 艺术人才培养
  • 简介:一代宗师徐悲鸿先生是我国20世纪杰出的美术家、美术教育家,他的创作思想、教育思想和艺术革新精神,对现代和今后都发挥着巨大的影响,他的人格力量与爱国热情更成为一代楷模。鉴于此,召开徐悲鸿学术研讨,不仅将徐悲鸿研究推上一个新层面,而且对全面展望21世纪徐悲鸿的现实.价值与意义,深化研究成果,将产生积极的作用。

  • 标签: 学术研讨会 徐悲鸿学术 新世纪徐悲鸿
  • 简介:时间:2011年8月19日上午地点:中国美术馆七层报告厅2011年8月19日上午,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成就专家座谈会在中国美术馆七层报告厅举行,美术界多位著名画家、理论家参加了会议。与会专家回顾了与人美社交往的温馨往事,肯定了出版社60年来的成绩,并对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宝贵建议。会议由中国美术出版总社总编辑林阳主持。以下是各位专家的发言摘编。

  • 标签: 人民美术出版社 专家座谈会 成就 中国美术馆 著名画家 美术界
  • 简介:时间:2011年8月15日上午地点:中国美术馆七层报告厅汪家明(人民美术出版社党委书记、会议主持人):今天是庆祝人民美术出版社成立60周年系列展开幕的日子,我们邀请了人美社的老领导、美术界的专家、学者在这里举办人美社出版成就座谈。先请人民美术出版社老社长、也是人民美术出版社最早的员工之一的陈允鹤先生讲话,大家欢迎。

  • 标签: 人民美术出版社 座谈会 成就 中国美术馆 会议主持人 党委书记
  • 简介:翰海’96秋季中国书画拍卖纪评本刊记者李果矗立在东三环路西侧的北京京广中心大厦耸入云天,在初冬的季节里,似给人以高处不胜寒之感;而大宴会厅里,灯火辉煌,温暖如春,翰墨咸集,艺海皆珍。这里正在举行北京翰海艺术品拍卖公司’96秋季中国书画(古代、近现代...

  • 标签: 中国书画 艺术品拍卖 北京翰海 高处不胜寒 京广中心 艺海
  • 简介:主持人:大家下午好,非常欢迎参加今天下午在中国美术馆举行的杨英风、杨奉琛作品展研时会。今天的研讨我们请到了中国台湾和大陆很多重要的专家和学者。

  • 标签: 作品展 中国美术馆 主持人
  • 简介:当代隶书的发展斑斓多彩,形成了自清以来又一个发展的小高峰,特别是随着碑刻、简帛资料的大量出十,进一步增强了取法的宽泛性,由此带来隶书研究审美的多元化,并将当代隶书的发展推向新的高点。在当代众多写隶高手中,张建以自己对两汉碑刻和隶书发展脉络多维度的思考以及对经典的深层次悟化,在笔墨追求上新意迭出,形成了强烈的个人书风。认识和解析张建书学路径,我认为有三个方面值得借鉴和思考。

  • 标签: 张建会 书学 汉碑 斑斓多彩 书风 简帛
  • 简介:《创新2.0视野下的智慧城市》白皮书中将智能城市定义为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知识社会下一代创新(创新2.0)环境下的城市形态,突出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创新’。建设智慧城市已成为当今世界城市发展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在此背景下,未来智慧城市将承载越来越多的人口与社会老龄化现象,老年群体数量增长和老年人产品落后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

  • 标签: 城市建设 智慧 行为设计 产品 智能化 创新2.0
  • 简介:一、概况《东南文化》1990年1~3期发表南京艺术学院阮荣春先生文章,该文5万多字,分六章系统地研究了印度和中国佛教造像的起源,他认为,汉晋时期由中印度经长江流域至日本存在一个受秣菟罗造像风格影响而形成的早期佛教造像南方传播系统(简称为"南传系统")中国早期佛教造像先兴于南

  • 标签: 佛教造像 秣菟罗 汉晋时期 魂瓶 传播系统 早期佛教
  • 简介:北京化工大学也有油画?当然有,而且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81年。尽管当时学校只有理工科类的专业,但在20世纪80年代初那个激情岁月什么都可能发生。记得在年底的一次中央交响乐团举办的音乐欣赏之后,一夜间全校成立了十几个社团,其中就有我们的美术小组。当时的发起人唐尧本是数学专业的尖子生,偏偏倾向当代艺术那些新鲜玩意,现在已经是中国雕塑界的著名策展人了。而我是机械专业本科生,更欣赏19世纪80年代以前的欧洲艺术。最初大家都喜欢油画,不仅画人物风景写生,还随时可以到中央美术学院各个画室观赏临摹。那时的人朴实,遇到陈老师、梁教授都会给你讲评,当时助教进修班的王春、朝戈翻出自己的画允许你照相。

  • 标签: 北京化工大学 艺术研究 油画 作品选 20世纪80年代初 中央美术学院
  • 简介:在中国文化传统里,学问之道常被寄予宏愿深望。然而,具体到如何掌握治学的门径,窥得格物致知的方法又各有款曲。杨文浏先生是近年安徽书坛脱颖而出的青年才俊,其求艺问道之路有镜鉴之意值得探寻。

  • 标签: 书法艺术 天真 中国文化传统 格物致知
  • 简介:由沙孟海书学院、《书法报》社、《中国书画报》社、《书法导报》社、《青少年书法报》社、中国青年书法理论家协会等单位主办,青岛陈振濂书学研究院承办的‘全国书法史学、美学学术研讨’于一九九四年八月二十日至二十四日在青岛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二百余人出席了开幕式。研讨会收到论文二百余篇,经专家组严格审定,入选五十六篇,内容涉及书法史、批评史、美学研究等各个方面。

  • 标签: 书法报 美学 研讨会 书法 史学
  • 简介:1月15日,浙江画院2015年度民主测评会在浙江画院多功能厅举行。浙江省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柳国平,浙江省文联党组成员高克明,浙江省文联机关党委副书记严向明,浙江省文联文化产业处处长宋丽娟,浙江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郑蓉,浙江省文联人事处副处长何秀勇,

  • 标签: 浙江省 民主测评 画院 杭州 党委副书记 民间文艺家
  • 简介:孙建平(油画系主任,画家):在油画高研班开班之际,我们邀请关心当代中国艺术发展的美术界同仁,举办首次学术研讨,今后我们还将定期举办多种形式的学术活动,以期对当代中国艺术进程的各个侧面进行有效剖析,使之在学术认识上有新的提高和拓展,同时也可在各自的创作中保持更清晰明确的方向。这个油画高研班,是根据张世范院长和从加拿大返国的汲成先生的意向创办的,我们这个班与以往不同的是:我们有一个共同研究的主题,即如何把表现主义的创作方法与东方的艺

  • 标签: 艺术家 架上绘画 表现主义 高研班 当代艺术 中国艺术
  • 简介:陈孟昕(学术研讨主持人,湖北美术学院副院长、湖北省美协副主席):首先,非常感谢美协,给我们引进了这么一个水平高,学术性强的展览过来,也感谢李宝林先生这么看重我们学院,在中国美术馆展出结束后的第二站就安排在我们学校展出,使我院师生能够有机会欣赏到这么好的作品。李老师现为中国画研究院的一级美术师和院委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艺委会副主任,并担任李可染艺术基金副理事长、河山画会会长,还是文化部全国高级职称审评委员的委员,享受国务院的专家津贴。李老师从小喜欢画画并表现出这方面的天赋,之后考入中央美院,师从李可染、叶浅予、蒋兆和、李苦禅等当代大师,后来在部队进行了二十八年的创作。我们非常熟悉的一些作品,如《月夜》、《惠安女》等都创作于这一时期,李老师在人物画创作方面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 标签: 响李 回响 大山回
  • 简介:2012年10月20日,由上海文化广播新闻出版局、中央美术学院主办,上海美术馆承办的“高原之魂——吴长江作品展”在上海美术馆隆重开幕。展览集中展出了吴长江历年来创作的版画、素描、水彩作品115幅,既是对吴长江艺术创作的历时性梳理,也是他近年来赴高原写生创作的一次较为全面的集中展示,体现出深厚磅礴的历史文化积淀和面向永恒的视觉人文理想。

  • 标签: 作品展 学术研讨会 长江 高原 上海美术馆 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