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自2009年金砖国家领导人首次峰会在俄罗斯叶卡捷琳堡举行以来,“金砖国家”逐渐由一个学术概念演化为一个实实在在的合作机制,并已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2013年3月26-27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五次峰会于南非城市德班举行,取得了不少成果。

  • 标签: 国家机制 俄罗斯 国家领导人 合作机制 学术概念
  • 简介:中国安全外交的界定具有内涵与外延不断演进的历程,反映了中国应对国内安全问题时所承受的外交压力,并因此而采取的因应新安全观治理非传统安全问题的政策措施。中国安全外交体现了中国综合运用外交手段应对和解决国内外安全问题的新思维,超越了将安全问题与外交手段简单结合的传统思维,满足了当前形势下各国处理全球性安全问题的新要求。中国在全球化时代下对国际和国内安全治理的认知,已经超越了国家安全、传统安全和联盟安全,增强了对共同安全、综合安全、合作安全与可持续安全的认识。中国在参与东盟地区论坛、东盟防长扩大会议、香格里拉对话会、上海合作组织和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等地区多边机制中的安全外交具有一致性特征,反映出中国试图促进更为包容、更加有效的地区多边安全机制,消除美国军事同盟体系对地区安全形势的负面影响。近年来,中国在国际和地区安全事务中的影响力逐渐增强,中国安全外交也处于快速演进过程中,效果已经逐渐显现出来。随着中国提出并逐渐充实和完善亚洲新安全观,中国安全外交也将对维护国家安全和地区稳定发挥更大的作用。

  • 标签: 安全外交 新安全观 地区多边机制 上海合作组织
  • 简介:英国应急安全管理体系始建于二战以后,主要以地方管理为核心,其管理重点包括防范核打击下的平民伤亡,对突发的自然灾害以及北爱尔兰的恐怖袭击进行应对与处理等。进入21世纪后,英国的应急管理从立法规制到中央、地方的体制协调上实现了飞跃发展。2001年,英国成立了内阁国民紧急事务秘书处。2004年,《国民紧急状态法》颁布出台,界定了“应急事务”的范畴,规范了从中央到地方所有应急管理机构的角色与责任。2010年,英国的应急管理被纳入到国家安全的“大安全”战略框架。总体上看,英国应急管理体系从中央到地方构成了一个立体网状的体制结构,形成了多层分工、上下联动、跨部门协作的运行机制。此外,英国应急管理注重发挥地方、基层的中坚作用,特别突出风险防范、应急培训、业务持续性与灾后恢复的“系统抗灾力”建设。在2005年伦敦恐怖爆炸事件中,英国政府基本做到了快速、高效、全面的应急安全管理,也总结了在预警评估、高级别跨机构协调的角色定位、管理通讯网络以及对事故死伤者及其家属提供支持等方面需要进一步改进的意见。英国应急安全管理的经验也对中国的应急管理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 标签: 英国 应急安全管理 体制机制
  • 简介: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使东盟合作机制具有了越来越多的正式色彩.这种变化并不是事先刻意而为的,而是为解决协议不执行问题、通过讨价还价逐渐演化而成的.东盟国家之所以没有一味地固守其传统的合作特性,而是有所变化,主要是因为作为一种经济合作安排,东盟自由贸易区不仅关系到东盟国家的经济增长和政治安全,也关系到东盟作为整体在国际上的信誉.

  • 标签: 东盟方式 东盟自由贸易区 组织形式变化
  • 简介:中欧科技关系已成为中欧关系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赋予中欧关系实质性的内涵和持续发展的动力。中欧科技合作涉及能源、生物、环境、信息等诸多领域,具有同步性、集中性、多样性及不确定性等特点。但也应看到,中欧科技合作的总体水平较低,缺乏深度和广度。

  • 标签: 中欧关系 实质性 领域 组成部分 内涵 动力
  • 简介:[编者按]"9·11"后,俄罗斯的对美积极表态和配合,曾令各方以为美俄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蜜月期",美俄"战略伙伴关系"的说法在两国的决策层也获得了相当认同.然而,围绕伊拉克战争,俄同法、德一起坚决反战的态度则大出美国的预料之外,而当战后美国采取对法、德"不可原谅"、而对俄要"不计前嫌"的区别对待政策之际,尤科斯总裁被起诉、俄杜马选举右派"全军覆没"等事件,却让美国"深感失望",对俄的批评甚至挞伐之声不绝于耳;俄罗斯自然也不甘示弱,在国内问题上依然"我行我素",在中亚驻军问题上与美互别苗头,并于今年1月底2月初举行了20多年来规模最大的战略演习.一时间,美俄关系引起各方高度关注,有评论甚至认为美俄关系将进入"小冷战"状态.那么,究竟应该如何判断美俄关系的现状?其未来将呈何种走势?本期我们邀请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的几位专家,围绕"美俄关系现状及走向"这一主题举行深入对谈,希望他们的见解有助于您对该问题的进一步深入思考.

  • 标签: 美俄关系 俄罗斯 美国 外交关系 大国关系 导弹防御体系
  • 简介:日朝关系的回顾与展望上海社科院欧亚所崔志鹰冷战结束后,东北亚各国开始寻求一种替代意识形态冲突、有利于和平稳定的新的国际秩序。日本与朝鲜之间的关系正常化问题正式提上议事日程。90年代以来,日本与朝鲜为改善两国关系做出过努力,但由于各种原因,双边关系的发...

  • 标签: 日朝关系 日本自民党 朝鲜半岛 外交关系正常化 东北亚 核不扩散条约
  • 简介:柬埔寨历史上的吴哥王朝(公元802年——1432年)不仅是东南亚历史上,而且是世界历史上著名的王朝之一,它开创了柬埔寨历史上最光辉的时代。吴哥王朝之所以显赫一时,其原因除了它的统治者不断对内政实行革新外,外交的成功,也是它能够称雄一时的重要原因。可以说,吴哥王朝六百三十年的历史,在错综复杂的外交形势下度过。吴哥王朝的建立,是在赶走了异族侵略之后才得以实现的;同时,建立山庙,信奉佛教也是服从于同室

  • 标签: 吴哥王朝 占婆 对外关系 信奉佛教 泰人 遣使
  • 简介:冷战后的中、美、俄关系杨淑珩随着冷战时期两极对抗格局的终结,美、苏、中原来的战略大三角关系不复存在。在世界进入大变动、大调整的新时期,有些人认为,俄美化敌为友,美国全球战略重点从俄罗斯转向中国;也有人认为,苏联军事威胁消失后,再打中国牌已毫无意义,中...

  • 标签: 中关系 冷战中
  • 简介:仲国与东盟关系自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取得了从“全面友好合作”到“睦邻互信伙伴”再到“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这样一次又一次的飞跃发展,整个发展过程呈现了双边模式促多边合作、多边模式带动双边合作、区域合作和次区域合作并行的特点。中国与东南亚关系的进一步发展,符合双方共同利益和愿望,是历史的必然选择,但“中国威胁论”、南海主权争端、台湾问题和华人华侨问题等,仍将是长期影响双方关系发展的重大障碍。

  • 标签: 中国 东盟 双边关系
  • 简介:冷战结束以来,国际体系处于一种大变动、大动荡的局面之中。本文沿着冷战结束后美国在国际体系转型不同阶段所处的地位,梳理了与之相对应的美国一塔利班关系走向的3个阶段,即间接支持及有限接触时期(1994至2001年)、严厉打击时期(2001年“9·11”至2009年初)和交好“温和塔利班”、打击极端塔利班时期(2009年迄今)。国际社会已进入“一超多强”且“一超衰落”的新时期,美国-塔利班关系的未来走向与公正舍理中东政策的制定以及引导伊斯兰世界融入国际体系这两大要素有着紧密的联系。

  • 标签: 国际体系转型 美国 塔利班 关系
  • 简介:今年是中越建交50周年。这50年来,中越关系既经历了“同志加兄弟”的亲密时期,也经历了相互敌视的低潮阶段,90年代以后,两国关系才恢复和发展对这一阶段的历史做了简要回顾的同时,对中越关系的现状进行了分析、阐述,认为中越关系在历经曲折之后,正逐步走上理性、务实、稳定的发展道路。

  • 标签: 中国 越南 中越关系 外交史 展望
  • 简介:中俄关系的发展与前景殳祥娣,王郦久Sino-RussianRelationship:DevelopmentandPerspective¥Abstract:SincetheestablishmentofSino-Russiandiplomaticrel...

  • 标签: 中俄关系 中俄两国 两国关系 经贸合作 互利合作 国防部长
  • 简介:当前,国际体系演变深刻复杂,新旧力量竞争博弈激烈,亚洲的战略地位明显上升,世界格局加速进入变革期。中印是新兴力量代表,两国快速崛起标志着“亚洲世纪”的来临。中印同时崛起,利益融合交叉增多,竞争也同时上升。中印确立构建“更加紧密的发展伙伴关系”的战略目标,凸显两国深化中印战略伙伴关系的强烈政治意愿。世界变局中的中印关系,既要坚持合作大方向,也要共同探寻新的相处之道。只有“龙象共舞”,才能真正实现“亚洲世纪”。

  • 标签: 世界变局 中印关系 发展伙伴 亚洲世纪
  • 简介:欧洲的政治变化和美俄关系秦永椿一年来,欧洲政治形势的发展有两大变化:一是美欧关系(美欧安全和政治联盟)松散化;二是前苏联地区向心力开始加强,俄罗斯开始谋求大国地位。在这样的背景下,美俄关系必然也会有相应的变化。一、美欧安全和政治联盟松散化(一)北约一...

  • 标签: 变化关系 政治变化 欧洲政治
  • 简介:长期以来,美国对华政策始终在接触与遏制、防范与合作之间摆动,不同时期侧重不同。奥巴马政府亦是如此,总体上是接触与合作占主导,这是由于中美双方的共同利益占据主导所决定的。努力维护中美关系健康、稳定的大局,为我国实现民族振兴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是我国对外也是对美政策的总目标。尽管近一年来中美两国间龃龉不断,但只要双方能登高望远,求同存异,增强互信,深化合作,抓住机遇,携手前行,就一定能够成为“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

  • 标签: 中美关系 共同利益 矛盾分歧 合作共赢
  • 简介:应我会邀请,由会长维杰伊·乔利率领的印度德里研究会代表团访华。代表团成员之一、印度《先锋报》首席记者迪帕克·库马尔·贾回国后撰写的访华观感发表在2010年7月4日的《先锋报》上。

  • 标签: 文化交流 2010年 首席记者 代表团 访华 印度
  • 简介:中美关系从两国建交后的一波三折逐渐演变成今天比较正常的国家关系,除了中国在两国关系的改善和发展上做出重要努力外,双方强劲的经贸合作带来的双赢也起到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提升,经济因素在中美关系中的分量和影响还将进一步增强。

  • 标签: 经贸合作 中美关系 经济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