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0 个结果
  • 简介:中国国内的光伏户用系统生产企业:玻利维亚政府2008年4月6日启动了农村电力项目“ElectricityforaLifewithDignity”。该项目计划在玻利维亚的7个地区安装7000套以上的太阳能户用系统,并进行售后服务。目前该项目的资格预审程序已经开始。

  • 标签: 玻利维亚 资格预审 系统 户用 光伏 政府
  • 简介:百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凝结水系统的设计充分借鉴了国内外的先进设计理念,系统配置力求简单实用,在保证机组运行安全、可靠的前提下,对凝结水系统进行了优化,合理减少了备用设备和备用容量,以较低的投资达到较高的系统可靠性。

  • 标签: 凝泵 精处理 汽封蒸汽冷却器 疏水泵 系统 选型
  • 简介:本文简要介绍了目前电力三维设计技术中的三维模型控制系统的特性以及数据结构,并介绍了电力设计流程中MCS系统的建立、管理、应用的方式和原则。

  • 标签: 三维模型控制系统 MCS 电厂 设计 PLANTSPACE
  • 简介:本文通过分析,指出大型电站燃烧锅炉传统设计的燃烧制粉系统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两大改进。本文的核心是锅炉的良好燃烧,本文适用于新建电站中储制双粉仓热风送粉系统

  • 标签: 燃煤锅炉 侧粉仓 电站锅炉 燃烧制粉系统
  • 简介:该文简要描述了秦山三期CANDU核电厂的电厂热机部分辅助设施系统,主要的电厂辅助设施系统包括把蒸汽中的热能转换成电能有关的热力系统和设备,以及为这些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服务的辅助系统的设备。

  • 标签: 主蒸气系统 核电厂 热力系统 辅助系统
  • 简介:构建了一套供热功率为310kW的太阳能中温集热利用制蒸汽系统,建立了系统主要模块——太阳能集热器与热変换器的热力学模型,研究了变工况下太阳辐射强度、凝水回收比、环境温度对系统效率和供热功率的影响,探讨了不同运行参数条件下集热温度与系统性能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增大辐射强度对系统性能提升显著;回收凝水对系统效率的影响不大,但对制热功率的提升较为明显;系统性能随环境温度升高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系统存在最佳集热温度,最佳集热温度随辐射强度和环境温度的增大而升高。

  • 标签: 太阳能热利用 低压蒸汽 热力学模型 集热温度
  • 简介:该文介绍了上海石化热电总厂扩建工程汽机专业的设计,阐述了该项目采用国产100MW双抽汽凝汽式汽轮机以及机组汽水系统的一些设计特点,并且概述了主厂房布置情况,供同类型机组设计参考。

  • 标签: 双抽汽汽轮机 汽水系统 主厂房布置 100MW 热电厂 系统设计
  • 简介:提出了一种具有蓄冷功能的LNG重卡冷能利用空调系统,阐述了LNG重卡冷能利用空调系统的设计原理,基于Aspenplus软件模拟了系统流程,并对系统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设定工况参数下,循环风量为520.00m~3/h时,蒸发器侧送风温度为19.85℃,空调制冷量为3.704kW,满足重卡3.500kW的制冷需求,同时,蓄冷器蓄存冷量0.410kW,可适应重卡多工况下空调系统的正常运行。此外,搭建静态实验台验证系统可行性,并将实验结果与同工况下模拟结果对比,二者曲线趋势一致,系统运行效果良好,制冷能力能够满足实际需要。

  • 标签: LNG 冷能回收 无相变换热 重卡空调 性能
  • 简介:为了实现低温热能的充分回收利用,在混合工质ORC循环发电基础上,提出一种利用CO_2跨临界循环与其耦合的发电系统。基于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建立相应热力学模型,并编写计算程序,确定系统运行条件,分析蒸发温度T1、跨临界蒸发压力p01及热源温度T_g等参数变化对耦合系统性能的影响,并将其与采用相同混合工质的ORC系统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随蒸发温度提高,跨临界循环部分输出功逐渐增加,而ORC部分由于冷凝温度提升所减少的输出功逐渐降低。在T_g为373.00K时,若T_1为340.00、354.00K,耦合系统较基本ORC系统输出功分别增加15.77、113.53kW。随跨临界蒸发压力p_(01)变化,耦合系统输出功及效率均有先减小后增加再降低的规律,存在一最佳跨临界压力,且表现为随热源温度降低,耦合系统性能优越性逐渐明显。若T_g为373.00或403.00K,则耦合系统较基本ORC系统分别增加19.16、7.18kW。在蒸发温度较高或热源温度较低时,采用耦合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CO2跨临界循环 耦合系统 蒸发温度 热源温度 跨临界蒸发压力
  • 简介:针对青岛地区的气象与地质条件,以土壤温度恢复率为指标,对太阳能-土壤源热泵系统(SESHPS)的交替运行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SESHPS以24h为周期交替运行时,近盘管处土壤温度恢复率取30%~60%为宜,太阳能热泵投入运行的时间比例应控制在42%~58%,以此可确定出太阳能集热器的面积,为SESHPS的实际工程设计与运行提供了理论参考.

  • 标签: 太阳能-土壤源热泵系统 交替运行 土壤温度恢复率
  • 简介:系统发电成本(electricityproductioncost,EPC)为评价指标,对用于回收工业锅炉烟气余热的有机朗肯循环(ORC)系统进行了热经济分析与优化。结果表明,随着蒸发器和冷凝器节点温差的增大,系统发电成本先减小、再增大,即存在一组最优的蒸发器和冷凝器节点温差使发电成本最小。分别以纯工质R245fa和R236ea、非共沸混合工质R141b/RC318和乙烷/丁烷为循环工质,得到了最小发电成本时有机朗肯循环系统的最优工作参数,以及对应的系统净输出功、热效率和火用效率。

  • 标签: 有机朗肯循环 换热器节点温差 热经济 优化
  • 简介:该文就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脱硫剂给料系统作了较全面的论述,着重论述了气力输送系统,并对给料系统的各种型式的优缺点作了分析对比。

  • 标签: 脱硫剂 给料系统 循环流化床锅炉
  • 简介:炉膛及烟风系统防爆设计压力的取值标准,及其与送、引风机选型点能力之间的关系等,在国内外防爆规范中的规定及表述上均存在着差异或疑点,由此引起使用者不同的理解。本文试从解读国际防爆规范NFPA85角度出发,对如何全面、完整地理解锅炉炉膛防爆设计压力(特别是炉膛防内爆设计负压)的取值标准。与送、引风机选型点能力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对脱硫、脱硝后烟气系统瞬态设计负压是否必须增大等问题提出了新的见解。根据比较分析结果。推荐在工程设计中执行NFPA85规范,并建议对国内现行炉膛防爆规程进行升版修改。

  • 标签: 炉膛瞬态防爆设计压力 炉膛瞬态设计负压 烟风系统瞬态设计压力 送、引风机选型点能力
  • 简介:0前言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室内游泳池在社区、高档会所等场所应用越来越普遍。但社区、会所等室内游泳池水体加热的设备通常采用锅炉,这种设施不仅消耗大量常规能源,而且运行费用高昂。为解决上述问题,本项目采用了太阳能集热系统,这是太阳能应用领域一次崭新的尝试,又是太阳能在游泳池水体加热中的成功应用典范。本文以北京亦庄文体中心游泳池太阳能加热系统为例谈一下设计思路与体会。

  • 标签: 太阳能加热系统 太阳能集热系统 室内游泳池 太阳能应用 生活质量 常规能源
  • 简介:对云南省昆明市高校利用的太阳热水系统和学生热水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介绍了利用现状,探讨了昆明高校太阳能热水系统的特点。对该系统与电能、燃油、燃气加热同类系统进行了经济和综合效益的比较。提出应结合当地条件合理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建议。

  • 标签: 高校 太阳能 热水
  • 简介:针对定期排污扩容器系统在设计和运行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对系统设计和运行提出一些建议,可供设计参考。

  • 标签: 发电机组 锅炉 定期排污
  • 简介:简要介绍了户用风/光互补供电、汲水、供热综合利用系统的构成、技术难点、市场需求以及推广应用的难点和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

  • 标签: 供热 风力发电 风/光互补系统 控制系统
  • 简介:对高低温热源均为有限热源、工质与高温热源间辐射传热、工质与低温热源间线性传热的多级连续卡诺热机系统最大输出功的最优温度曲线进行了研究,利用最优控制理论和“伪线性传热”模型得出了其最优温度曲线为驱动流体温度随流速和过程时间成单调递减变化,求出了其最大输出功.并与低温热源为无限热源下的结果进行了比较。

  • 标签: 辐射传热 有限热源 多级连续卡诺热机 最大输出功 最优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