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利用1948-2010年NCEP/NCAR逐Et再分析场(2.5°×2.5°)的经向风资料,初步分析了全球赤道气流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全球赤道气流通道分布存在明显的空间不对称性,即垂直不对称性和沿经向不对称,低层通道窄而多,高层通道宽而少;东半球低层通道数远较西半球多,且强度更强。在时间分布上,夏季赤道气流总和无论高低层都强于冬季。这些反映了南北半球空气质量交换的时空分布的不对称性,即空气质量的交换主要集中在夏季和东半球。此外,夏季在140°E~150°E向北的赤道气流强度逐年增强,在冬季位于120°E~130°E处向南的赤道气流在逐年减弱,且在1958年前后向南的赤道气流出现突然增强期。

  • 标签: 越赤道气流 空间分布 时间特征 趋势变化
  • 简介:赤道气流是南、北半球物质、能量交换的主要通道,其强弱对夏季风爆发、台风的发生及中国降水等有重要影响:简要回顾了低空赤道气流强弱突变对亚洲夏季风爆发早晚、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北抬位置、西北太平洋地区台风生成多寡及中国夏季降水影响的研究进展,并简要讨论了赤道气流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研究前景。

  • 标签: 越赤道气流 亚洲夏季风 西太平洋副高 热带气旋
  • 简介:引言本文通过对建德37年降水资料的气候分析,得到了以下重要事实:1.我市是暴雨多发地,而汛期暴雨则占全年暴雨的60.8%;2.暴雨发生频次年际变化很大,且年际变化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同时汛期总降水量的多寡主要取决于汛期暴雨的频次;3.我市汛期暴雨以100mm以下的暴雨出现机率最大,约占总数的93%;大暴雨共出现11次且全部出现在七十年代以后;特大暴雨未出现过;4.长林大坑源是我市暴雨的中心,而梅城、凤凰等地则是暴雨的少发地用汛期大到暴雨的中期预报模式和短期地县结合预报模式,来制作补充订正预报效果明显。

  • 标签: 梅汛期暴雨 年际变化 暴雨特征 大到暴雨 中期预报模式 天气形势
  • 简介:本文在分析汛期江淮地区的区域性暴雨个例基础上,确定区域性暴雨天气学模型。利用计算机网络采集ECMWF,T42产品等国内外中期数值预报产品,对其进行天气学,动力学,统计学释用,建立下江淮汛期暴雨中期客观预报系统(简称ZMSR系统)。系统在IBM-AT机上研制,运行,具有较高的自动化和客观化。系统运行后可得出48—72小时内有无区域性暴雨的客观预报。1资料及代表站的选取本文取南京、南通、苏州、芜湖、安庆、屯溪、湖州、嘉兴、杭州、绍兴、宁波等11个测站为代表站。规定日雨量≥30mm为一暴雨日,选得1989—1991年汛期共95个样本,其中有区域性暴雨(要求有3个站点以上出现暴雨)共21个样本,占总样本数的22%。

  • 标签: 梅汛期暴雨 客观预报 区域性暴雨 江淮地区 浙江省气象台 环流特征
  • 简介:国家气象信息中心首席专家师春香于2012年7月429日应邀赴美国乔治森大学进行卫星地表参数反演、数据同化方面的合作研究,并在此期间访问了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NOAA)卫星与信息服务局(NES—DIS)和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CEP)。

  • 标签: 美国 合作 大学 气象信息中心 参数反演
  • 简介:1991年梅雨期天气异常,其中“三段式梅雨”,在本世纪我国仅出现过两次,建国以来还未曾有过。由于梅雨期降水范围大,持续时间长,太湖流域数度发生强暴雨,加之前期4、5月降水偏多,塘库满盈,底水抬高,致使太湖水位持续猛涨,造成太湖特大洪涝,7月13日长兴夹涌站实测水位高达4.93米,远远高于1954年4.65米的历史最高水位。我县在这次洪涝中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全县受灾人口47万余人,被洪水围困5.8万人,受灾面积56.75万亩,倒塌房屋1045间,粮食损失5200万公斤,投入排涝抗洪资金2400万元,全县总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5100万元。

  • 标签: 气象服务 梅雨期 强暴雨 历史最高水位 粮食损失 长兴
  • 简介:蝴蝶兰、仙客来、一品红、大花蕙兰等花卉品种在平原地区夏时会因受到高温干旱的影响,而导致生长不良或出现休眠现象,极难培养,移入山区或半山区进行夏季保养是一较好途径.本文对萧山山地气候资源和花卉山区夏生长性状进行试验评估,提出了合理利用夏季高山温凉多光照的气候优势的建议,可以有效改变目前花卉远途输送、异地夏的现状,提高花卉生产的经济效益.

  • 标签: 山地气候资料 花卉 越夏 花卉品种 气候资源 越夏
  • 简介:1概况按照2007年1月“中国-越南气象科技合作联合工作组第8次会议会谈纪要”议题5.4“教育与培训”的要求(即中方人员分别于2007年和2008年赴越南举办两期短期培训课程,每次一周),从2008年10月开始,在中国气象局国际合作司的指导和支持下,中国气象局培训中心与越南自然资源环境部(MONRE)等有关方面积极联系沟通,针对越南对于灾害性天气预测的需求,策划了“多尺度天气灾害的预测理论及应用国际培训班”,并聘请了相关授课专家组团出访,

  • 标签: 中国气象局 教育培训 代表团 自然资源环境 国际合作 培训课程
  • 简介:应越南河内自然资源与环境高等学校副校长范文谦的邀请,以中国气象局培训中心副主任刘国平为团长,人事处副处长周殿珍、科技培训部副教授熊廷南、远程培训部副研究馆员高婕、国际培训部副主任范红为成员的培训中心第2次教育培训代表团一行5人,于2006年2月16日至26日赴河内自然资源与环境部自然资源与环境高等学校进行了为期10天的讲学和访问。本次访问是根据中国气象局国际合作司“关于请执行《中越气象科技合作联合工作组第7次会议会谈纪要》的通知”(气外函[2005]74号)要求,

  • 标签: 中国气象局 教育培训 代表团 资源与环境 高等学校 培训中心
  • 简介:本文对5次暖切大暴雨过程进行合成分析,建立了我省暖切大暴雨的概念模式,并指出我省暴雨中心位于低空急流头部偏右侧、低层辐合区和高层200hPa辐散区的叠加部位。同时,对稳定度等物理量进行了诊断分析。

  • 标签: 大暴雨过程 低层辐合 低空急流 暴雨中心 暴雨日 合成分析
  • 简介:利用2007—2013年NCEP/NCAR的700hPa经、纬向风场及水汽场逐日再分析资料和上海市11个气象站逐日降水资料对上海汛期强降水进行周期分析,提取低频信息,并利用向量场的经验正交函数方法对其进行分型。结果表明:上海地区汛期降水存在30—50d的显著周期。在强降水发生期,低频系统存在4个主要聚集区。贝加尔湖以西至河套地区存在并维持低频反气旋,鄂霍次克海附近多为低频气旋,这两个地区是中高纬冷空气的主要活动区域;孟加拉湾附近的低频反气旋及热带洋面的低频气旋是水汽的两大源地。这些区域的显著低频系统的生消是延伸预报的主要依据。上海入梅首场强降水发生前,多为偏北气流控制。南北低频气流辐合区向北移至30°N附近,上海地区汛期强降水发生。低频风场及水汽场的北传与梅雨带的移动有较好的对应,当低纬低频水汽稳定北传至30°N附近时,江南北部入梅,随后偏南水汽或继续北进或滞留,对应梅雨带的持续北抬或间歇性停滞。低频经向风及水汽输送的特征是汛期延伸期强降水的前兆信号。跟踪监测低频偏南气流的北传进程有助于预报入梅强降水过程。

  • 标签: 梅汛期强降雨 低频天气图 延伸期预报模型
  • 简介:运用排除法明确降水时段和非降水时段,然后利用卫星云图和雷达回波进行跟踪预测。本文运用数值预报产品、卫星云图、雷达回波、天气图对1998年汛期第一场暴雨进行短时预报研究,并对数值产品进行适当的订正。

  • 标签: 梅汛期 短时预报 暴雨 卫星云图 雷达回波 数值产品
  • 简介:本文对长江中下游地区1980年春季连阴雨与东半球主要通道赤道气流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计算结果表明,长江中下游地区1980年春季连阴雨与东半球110°赤道气流关系密切,谱分析指出,东半球110°赤道气流变化超前长江中下游地区春季连阴雨天气开始约4天,为连阴雨的中期预报提供了依据。

  • 标签: 越赤道气流 连阴雨天气 中期预报 谱分析 天气尺度 冬季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