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延伸干旱、沙尘暴过程低频预报系统的整体框架、子模块构成和功能、预报方法、操作步骤及应用情况进行详细介绍。该系统主要有干旱、沙尘暴过程低频方法预报2个子系统,各子系统包括低频天气图、关键区低频曲线2种预报方法。目前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已使用该系统对西北地区东部的干旱过程和沙尘暴过程进行预报,就沙尘暴预报效果来说,2012年预报准确率达到75%,2011年和2013年的预报准确率均达到67%,预报时效达到8-31d。而对干旱过程的预报效果,2012年预报准确率达80%,2011、2013年分别达75%、67%,预报时效达6-30d。

  • 标签: 延伸期预报 干旱过程 沙尘暴过程 低频天气系统
  • 简介:利用2007—2013年NCEP/NCAR的700hPa经、纬向风场及水汽场逐日再分析资料和上海市11个气象站逐日降水资料对上海梅汛期强降水进行周期分析,提取低频信息,并利用向量场的经验正交函数方法对其进行分型。结果表明:上海地区梅汛期降水存在30—50d的显著周期。在强降水发生,低频系统存在4个主要聚集区。贝加尔湖以西至河套地区存在并维持低频反气旋,鄂霍次克海附近多为低频气旋,这两个地区是中高纬冷空气的主要活动区域;孟加拉湾附近的低频反气旋及热带洋面的低频气旋是水汽的两大源地。这些区域的显著低频系统的生消是延伸预报的主要依据。上海入梅首场强降水发生前,多为偏北气流控制。南北低频气流辐合区向北移至30°N附近,上海地区梅汛期强降水发生。低频风场及水汽场的北传与梅雨带的移动有较好的对应,当低纬低频水汽稳定北传至30°N附近时,江南北部入梅,随后偏南水汽或继续北进或滞留,对应梅雨带的持续北抬或间歇性停滞。低频经向风及水汽输送的特征是梅汛期延伸强降水的前兆信号。跟踪监测低频偏南气流的北传进程有助于预报入梅强降水过程。

  • 标签: 梅汛期强降雨 低频天气图 延伸期预报模型
  • 简介:开展10-30d延伸天气预报对于气象防灾减灾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填补短中期天气预报和短期气候预测之间的时间缝隙、构建完备性预报体系的必然要求。本文从延伸天气预报预报对象、基本方法和相关原理以及国内外业务实践3方面回顾了延伸预报的科学进展和业务现状,从数值方法、大气低频信号演变方法和数理统计方法3个角度比较分析了延伸预报的各种主流方法,详细探讨了各种方法的优势和不足,在此基础上对目前延伸预报领域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和总结。

  • 标签: 延伸期天气预报 可预报分量 MJO 低频天气图 天气过程
  •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平顶山汝州国家农业气象一级站40a冬小麦发育观测、地面观测资料,构建发育预报模型,并对预报模型预报效果进行了外推检验,检验结果反映良好,该预报模型基本能满足平顶山冬小麦发育预报业务服务的需求。

  • 标签: 冬小麦 发育期 预报模型
  • 简介:通过使用低频天气图上大气低频系统(低频气旋和低频反气旋),分析上海地区(长江下游)的暴雨(≥50mm)过程发生时段低频系统的地理位置和相互配置,并根据近年75次暴雨过程中每次暴雨过程的低频系统演变,归纳合成得到低频预测模型:一种是长江下游北—西北方为低频反气旋,南—东南方是低频气旋(A型);另一类与A型相反,北—西北方是低频气旋,南—东南方是低频反气旋(B型)。最后分析了低频预测模型的物理意义,表明暴雨发生有西北向东南同时有东南向西北的低频波列(位势高度和水汽通量)在30°N、120°E附近汇合,引起降水。同时低频系统的维持也与扰动动能有关。

  • 标签: 低频气旋 低频反气旋 暴雨过程 水汽通量
  • 简介:利用1981—2015年春季甘肃省77站逐日最低温度资料,分析甘肃省1981—2015年以来春季强冷空气的时空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1981—2015年NCEP逐日500hPa高度场资料和准150d韵律方法,对甘肃省春季强冷空气的延伸预报进行探索。结果表明,1981年以来甘肃省春季强冷空气发生频次1980年代最少,21世纪以来明显增多。全省范围和河东区域的强冷空气多出现在3—4月,而河西区域的强冷空气则多在4—5月,且河西区域的强冷空气频次是河东区域的两倍。经相似系数的计算及阈值的确定,制定了评估标准及多层筛选方法,从而选出4个针对甘肃省春季强冷空气活动具有天气学意义的典型预报场,在综合4个典型场的情况下,预报准确率明显提高,空报率降为零,漏报率显著降低,为甘肃省春季强冷空气的延伸预报提供了新的预报途径。

  • 标签: 春季 强冷空气 延伸期预报
  • 简介:利用全球谱模式T106L19和增长模繁殖法(BGM)建立了月动力延伸集合预报系统,基于气候海表面温度(SST)和预测海表面温度,设计了三组集合预报试验,一组为气候SST作为模式下边界条件的集合预报试验(CSST试验),另一组为预测SST作为模式的下边界条件的集合预报试验(FSST试验),第三组为前两组试验的集合预报结果之和(AvE30试验),对两种海温强迫分别进行了48个月的试验,并对预报结果进行了检验和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单一的控制预报,不管是CSST试验还是FSST试验,利用BGM方法制作的初值集合预报能显著提高月平均环流的预报技巧,集合预报对PNA区域的预报技巧改进显著,特别是预测SST强迫有正的贡献;同时考虑初值和边值不确定性影响的集合预报试验(AVE30试验),其全球预报技巧不仅高于控制预报,也分别高于FSST试验和CSST试验,这说明要提高月延伸预报技巧,必须同时考虑初值和边值的影响;大气对SST强迫的响应在模式积分10天开始显著,SST对第二旬和第三句的作用直接影响月平均环流的预报效果,而SST对第二旬和第三旬预报的影响不仅与SST本身变化有关,还与初值有关,不同的初值其作用不同;集合预报对我国夏季月平均温度分布具有较强预报能力,采用预报海温强迫的预报结果,总体上优于气候海温强迫的结果。

  • 标签: 动力延伸预报 集合预报 海温强迫 预测海温
  • 简介:摘要:近年来,我国的水库工程建设有了很大进展,水库的预报调度工作也有了很大进展。水库防洪调度涉及水库的安全运行,通过对水库进行合理的调度,为防汛指挥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保障水库汛期安全运行。本文首先分析洪水预报模型设计,其次探讨水库预报调度模型设计实现,以供参考。

  • 标签: 来水预报模型 水库调度模型 水库管理平台
  • 简介:选用1961—2015年东北地区26个气象站月平均气温资料、国家气候中心74项环流特征量指数、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1986—2015年辽宁省水稻单产资料,分析了辽宁省水稻产量的时间变化特征,基于大气环流对长期天气过程影响的滞后性,考虑预报因子的显著、稳定性和独立性,应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建立水稻年景的预报模型。结果表明:(1)辽宁省水稻实际产量、趋势产量、气象产量均呈增加趋势,发生气候突变时间分别为1992、1997和1994年,实际产量与气象产量的关系较密切;(2)水稻年景预报模型经F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预报基本正确率为81.9%,用该模型预测2014、2015年水稻年景,均接近实际值。

  • 标签: 水稻 产量 大气环流特征量 预报模型
  • 简介:通过分析雨量预报误差的计算方法,构造了评价准则函数,从而建立了雨量预报方法的评价模型。进一步,考虑公众感受时,我们将预报误差改为级差来评价。并对不同的级差加不同的权值。

  • 标签: 误差 评价准则 级差
  • 简介:摘要:水情预警预报模型是一种用于监测、评估和预测水资源状况的工具。本文主要介绍了建立水情预警预报模型的方法和应用。首先,对现有的水资源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并基于统计分析和数学模型构建水情预测模型。然后,利用该模型对未来一段时间内的水资源供需状况进行预测,并提供相应的预警预报。最后,根据实际应用情况,分析了该模型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和优化的方向。

  • 标签: 水情预警预报 模型建立 应用
  • 简介:摘 要:基坑工程的安全稳定对企业及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某一工程实例的原始观测数据序列的基础上,分别利用灰色模型、灰色神经网络组合模型以及小波优化的灰色模型对基坑的沉降进行预报。结果显示:在短期稳定的原始数据序列中,灰色模型预报精度最高,组合模型虽然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在原始数据序列不足的情况下也难以发挥其模型特点,获得较高的预报精度。

  • 标签: 基坑 沉降监测 预测模型 组合模型
  • 简介:摘要近些年以来,河道洪水预报涉及到的具体预报技术正在实现全面转型,其中关键在于运用模型方式来预报实时性的河道洪水状态。与传统模式相比,建立于概率预报基础上的洪水预报模型具备更高层次的精确度,而与之有关的建模方式也可以分成较多种类。因此在现阶段的河道洪水预报实践中,应当能够全面明晰实时性的洪水概率预报手段与方法,从而实现因地制宜的概率预报

  • 标签: 河道洪水 实时概率预报 模型 具体应用
  • 简介:一、引言在作物产量的气象预测预报模型中,通常是将作物产量y分解为三个部分:由相对稳定的惰性少变因子(主要是指农业技术水平)引起的趋势产量y_t,它一般表现为产量的正函数;二是由不稳定的活跃多变因子(主要是指气象条件)引起的气象产量y_w,在人们尚无法控制和改变大自然的情况下,它总是使得实际产量沿时间趋势线上下波动;三是某些偶然

  • 标签: 作物产量 预报模型 气象预测 农业技术水平 正函数 周期产量
  • 简介:针对以往监测模型预测精度难以保证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安全监测预报模型——遗传回归模型,在保证一定拟合精度的基础上运用该模型,提高了模型预测精度。

  • 标签: 安全监测预报 遗传回归模型
  • 简介:洪水概率预报通过提供具有一定置信度的预报区间,评估预报结果的可靠度,为防洪调度提供重要依据。以淮河关键防洪断面王家坝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API和新安江(XAJ)确定性模型进行初始的确定性预报,在此基础上,再采用模型条件处理器(MCP)推求不同量级洪水预报流量的条件概率分布函数,实现洪水概率预报。分别从中位数的确定性精度评价和概率预报的可靠度评价两方面对预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MCP洪水概率预报结果不仅具有较高的可靠度,而且其中位数预报与确定性模型结果相比,预报精度整体有所提高,说明MCP具备一定的校正预报能力。

  • 标签: 洪水概率预报 模型条件处理器 API模型 新安江模型
  • 简介:由于水文模型是对物理过程的简化,用以描述事物最主要的物理过程,从而数学模型受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因此,提出了一种耦合了人工神经网络(ANN)和新安江概念模型以提高径流预报精度的方法.该方法用最新的观测资料和新安江模型中产生的径流剩余误差/流量预报结果,其工作原理为用神经网络模型预报新安江模型误差,并作为新数据引入,使径流预报得到改进.对互补的神经网络模型而言,使用的变量要以特定格式输入以符合新安江模型的要求.结果表明,与单独用新安江模型预报相比,互补模型的洪水预报精度有明显提高.

  • 标签: 水文预报 互补模型 残差 新安江概念模型 人工神经网络
  • 简介:本文以船舶防台预报为研究对象,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正权递归集成法、模糊贴近度方法,构建船舶防台预报集成模型,并使用Matlab工具求解.采集了中央站、香港站、日本站三个站点的数据进行实例研究.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船舶防台预报集成模型得到的结果具有明显的优势,对船舶防台决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船舶防台预报 灰色关联度 正权递归集成 模糊贴近度
  • 简介:摘要以IGS中心提供的2010-2014年的电离层总电子含量(TEC)数据作为实验数据,利用ARIMA模型对TEC进行分析以及短期预报,主要分析ARIMA模型在不同时空环境下的预报精度以及ARIMA模型在中国地区的适用情况。结果表明ARIMA模型预报5d的平均相对精度为86.7%,平均绝对偏差为1.83TECu,且该模型在中国地区的预报精度较高。

  • 标签: ARIMA模型 TEC 时空环境 精度分析
  • 简介:春季鱼苗最佳孵化的确定,是水产部门感到较为棘手的事,因为它涉及到两个方面.一是要满足鱼苗孵化的生态条件,要求水温能够适宜于鱼苗的孵化,二是要尽量抢季节,占领市场,以期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本文试图以“贡献率”法制作最佳鱼苗孵化的长期预报,给水产部门安排生产提

  • 标签: 水产部门 预报对象 长期预报 生态条件 化期 销售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