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大爆炸之后,宇宙就像一个充满烟雾的房间,这种烟雾实际上是由质子和电子结合生成的氢原子,由于阻拦光线,年轻的宇宙进入了"黑暗时期"。当宇宙10亿岁的时候,烟雾全部消散,恒星和星系显露出来。然而,究竟是什么驱散了烟雾

  • 标签: 早期宇宙 烟雾 消散 大爆炸 氢原子 星系
  • 简介:该项目是国家科技部科研院所技术开发研究专项资金项目,其研究目标是:基于高性能的数字摄像系统对天气现象的实时监测,结合先进的计算机图像识别、处理和分析技术,实现对雨、雪和冰雹等降水现象以及雾、烟幕和沙尘等视程障碍现象的自动识别,开发基于数字摄像技术的主要天气现象自动观测系统,为气象站目测要素的自动化观测提供先进有效的技术手段,促进我国在气象站自动化观测技术方面的研究进程。本项目执行以来,主要开展了下述工作:

  • 标签: 自动识别系统 降水现象 沙尘 计算机图像识别 自动化观测 技术开发
  • 简介:安装日照计,常以北极星来确定日照计的子午线,校对北极星须在夜间,这时由于光线太暗,描准工作十分困难。这里介绍可用一截塑管权作望远镜(长约30厘米,粗约3厘米即可)并放在日照计夹光板侧沿下,从塑管中描准北极星,使北极星正好处在管中央,即表示日照计既精确地对准了子午线,又正确地对准了纬度(仰角)。因此,用此法校准日照计安装即使日照计刻度板生锈看不清或破烂也无妨。

  • 标签: 刻度板
  • 简介:随着烤烟、玉米等春播作物地膜覆盖技术在旬邑的应用和推广,经济效益明显提高,但地膜均是一次性利用。为了提高地膜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充分发挥地膜覆盖技术的增产作用,1987、1988年度我们在旬邑原区开展了冬前覆盖回茬小麦,后春覆盖烤烟、玉米等作物的一两用试验及示范。一、试验、示范概况及气候特征1987-1988年度在旬邑县太村镇唐家村

  • 标签: 地膜覆盖 春播作物 旬邑 唐家村 增产效应 利用效率
  • 简介:“两手抓”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方针,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的具体体现.完整、准确地学习邓小平同志有关“两手抓.两手”的论述.不仅对当前的改革和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而且对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是社会主义本质

  • 标签: 党的基本路线 现代化建设 精神文明建设 政治局面 思想政治工作 思想领域
  • 简介:2013年4月15日,美国专门研究气候变化的科学家J.Hansen在哥伦比亚大学网站(http://environmentaljusticetv.wordpress.com/2013/04/17/exaggeration-jumping-the-gun-and-the-venus-syndrome/)上发表文章,警告地球可能患"金星综合"。4月19日英国《每日邮报》作了报导。所谓"金星综合"是指地球大气可能演变为类似金星当前大气的状态:表面气压约为地球的90倍、气体成分主要是CO_2、表面温度约500℃。当然,如果地球大气转变为这种状态,那显然就不再适宜人类居住了,

  • 标签: 地球大气 综合症 金星 哥伦比亚大学 表面温度 气候变化
  • 简介:1前言芦柑是中国最优良的柑桔品种之一,永春县于上一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山地成片栽培芦柑,经过半个世纪的艰苦创业,已使永春成为全国芦柑栽培规模最大、知名度高、市场覆盖面广和出口量最多的著名“中国芦柑之乡”。现有芦柑15.2万亩,年产24.2万吨,年出口99945吨,创汇5632万美元;2004年开始出口欧盟国家,成为进人欧盟的第一个中国大陆水果,最近又开拓了沙特阿拉伯、盂加拉、伊朗和乌克兰等国家,

  • 标签: 芦柑 气象服务 黄龙病 防治 中国大陆 栽培规模
  • 简介:一、引言我县历年油菜播种面积达6~7万亩.在气候适宜,无病虫害的条件下,全县油菜平均亩产可达100~150公斤.丰年甚至可达200公斤.分析我县多年来的油菜产量状况,影响油菜产量的主要因素是油菜菌核.如1987年,全县平均田间病株率40%(严重者达80%),该年我县油菜平均亩产仅40多公斤.油菜菌核在本县始发生于每年的3月

  • 标签: 油菜菌核病 油菜产量 田间病株 油菜播种 气候适宜 发病程度
  • 简介:受气候变化、油菜品种及种植技术改变等影响,现行的油菜菌核气象指标已不能满足生产和科研的需要。采用数理统计分析、田间试验、大田调查等方法,并结合相关科研成果,进行新一代油菜菌核气象指标的初步探讨。结果表明,油菜菌核的发病初日应提前至2月1日,日平均空气相对湿度大于80%时有利于菌核的发生。

  • 标签: 油菜 菌核病 气象指标
  • 简介:为预防脑血管发生、发展,提高人群自我保健意识,利用西安市2010-2013年脑血管病死亡人数和同期气象数据,通过SPSS17.0对气象因子与脑血管疾病逐日死亡人数进行单因素相关分析,通过多元逐步回归方法按月建立脑血管日死亡人数预报模型,并建立脑血管气象危险指数等级,应用2014年资料检验预报模型及等级预报.结果表明:西安市不同月份与脑血管病死亡人数有显著相关的气象因素不同;按月建立的脑血管预报模型准确率在78b以上,气象危险指数等级预报准确率达90%,预报模型及气象危险指数等级预报效果较好.

  • 标签: 脑血管病 气象危险指数 多元逐步回归 预报模型
  • 简介:经10年对照分析,提出了武汉地区气象因素对急性脑血管影响规律性和预测急性脑血管的4项危险因素,即:(1)相对湿度大于74%;(2)气压在1017.5hPa左右;(3)低温的冬季;(4)每年1、5、10月3个月(特别是1月份)为高发月,并通过1991~1995年5年的病例加以验证,可信性达80%~90%。

  • 标签: 气象因素 急性脑血管病
  • 简介:1会议概况2015年8月31日至9月3日,第27届国际环境流行学年会(ISEE)在巴西举行。会议由巴西圣保罗大学医学院和巴西公共健康协会共同主办,会议主题是“健康的社会决定因素及其产生的环境健康的不平等性”,来自世界各国的80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 标签: 环境流行病学 巴西 年会 国际 公共健康 会议概况
  • 简介:旨在采用区域气候模型PRECIS模拟的A2、B2两种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下,预估2050年时段(2046—2050年)和2070年时段(2066—2070年)我国血吸虫的传播范围和强度的变化状况。结果表明,相对2005年时段(1991—2005年),2050年和2070年时段A2、B2情景下血吸虫分布范围的北界线出现北移,在中国东部尤其是江苏和安徽省境内北移明显。2050年时段,A2、B2情景下的血吸虫潜在北界线分布相似。长江、洞庭湖及鄱阳湖周围的血吸虫传播指数明显上升,以洞庭湖周围与湖北省内的长江沿线区域上升更加明显。2070年时段,A2情景下血吸虫潜在北界线的北移趋势明显大于B2情景,进入到山东省境内。血吸虫传播指数进一步增加,A2情景增加的幅度明显大于B2情景。总之,在未考虑将来的适应措施与其他环境因素对血吸虫传播影响的前提下,A2、B2情景下的血吸虫的流行区分布和传播指数都将发生明显变化,其中A2情景对我国血吸虫流行的影响程度大于B2情景。

  • 标签: 气候变化 传播范围 传播强度 血吸虫病 预估 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