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解析东亚主要是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南亚属于热带季风气候,两地季风成因、风向、降水量和降水时间都有明显的区别,

  • 标签: 亚热带季风气候 大气 地球 降水量 风向
  • 简介:地球大气层分为三层,最下面一层叫对流层,其厚度在两极地区为8公里,在赤道地区为18公里,天气现象主要发生在这一层里。对流层上面是平流层,平流层是以对流层顶部直到80公里的高空。最上面层叫电离层。在这一层里,太阳发出的紫外光,七射线和微粒流将大气电离,故叫电离层。无线电短波靠电离层的反射才可传播到远处。在1000公理的高空,大气

  • 标签: 电离层 对流层顶 外大气层 平流层 赤道地区 天气现象
  • 简介:一项新的研究表明,地球大气中的某种分子可能会比科学家们之前所预料的能更有效地帮助地球降温。由于大气中90%产生克里吉中间体的烯烃都来自于地球的:生态系统,这项研究的结果表明“地球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所起的良好作用比我们想得更为有效。”他认为这项研究揭示了一个重要的信息,即人们需要大力保护现存的生态系统。

  • 标签: 地球大气 大气分子 降温 地球生态系统 气候变化 科学家
  • 简介:46亿年前,太空中有一片气体(大多是氢气)、尘埃混合物,由于彼此间万有引力(重力)的作用,逐渐聚合,形成了原始的太阳系。当时初生的地球四周,可能围绕着以氢和氦为主要成分的大气层。原始大气层和现在以氮和氧为主要成分的大气层截然不同。科学家们推测,在地球形成初期,太阳的活动应该比现在活跃.氢气和氦气可能受太阳的影响而脱离地球。之后也许有一段时间。

  • 标签: 大气层 地球 太阳系 万有引力 混合物 科学家
  • 简介:CCTV的天气预报节目是学习“地球上的大气”的优秀素材。利用它可以让学生认识天气现象,了解天气系统的特点与影响,分析各种天气和气候现象的成因,感受气候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培养学生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人地观,对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提供案例、印证原理、总结规律大有好处,同时也使地理学习富有生活气息。

  • 标签: 天气预报 地理学习 气象气候 教学资源
  • 简介:6月23日下午14时30分左右,一场突如其来的龙卷风“袭击”了江苏盐城,其中阜宁、射阳等地为此次灾害的重灾区,所见之处尽是疮痍.截至26日,灾害已造成99人死亡,800余人受伤.这一突发灾难事件,又将龙卷风拉入公众的视野,成为人们广泛讨论的话题.龙卷风,这个悬垂在天地之间的“巨蟒”,带给我们的往往是极度的震撼与恐惧.一提到它,我们总会和扭断的大树、撕得粉碎的房屋、漫天飞舞的汽车联系起来.由于其极具破坏性,国外有人直接将其称为“大自然的黑暗面”.在我国,龙卷风早有记载,如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对龙卷风灾难事件的描述:“望之插天如羊角,大木尽拔.俄顷,旋风卷入云霄中.”但由于科学知识所限,加上龙卷风比较罕见以及特殊的外形,古人多将龙卷风与传说中的“龙”联系起来,给龙卷风又增添了几分神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走近这个“神出鬼没”的灾害性天气,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 标签: 中的致命 地球大气 大气中的
  • 简介:长久以来,地球历史时期大气^14C含量的异常变化都被单一归结为宇宙射线强度的变化,如太阳耀斑^[1]和超新星爆发^[2]等引起的^14C含量增加。2012年日本科学家在日本的雪松树轮中发现在公元774年^14C含量一年之内突然增加1.5%^[3]。导致如此幅度的变化需要的射线强度需要正常射线变化10~20倍,无法用传统的太阳质子事件(alargesolarprotoneventSPE)或者γ射线流来解释。

  • 标签: ^14C 地球大气 地球历史 日本科学家 成因 量变
  • 简介:<正>思维导图是一种有效的图式工具,它以图文并重的形式,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或相关的层级关系表现出来,在主题关键词与图像之间建立记忆链接,充分应用了发散性思维,体现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地球上的大气"一章中知识点多,与其他章节的联系紧密,难度较大。在本章的复习课上,笔者发现有些学生掌握的知识很琐碎,头脑中不能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限制了他们在解题应用时的灵感和思维。应用思维导图辅助复习,可以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并形成知识系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和记忆效果,促进了学生发散思维的形成。一、思维导图引领单元复习,建立思维框架以"大气"为中心建立思维导图,列出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要领,使本单元的知识在学生头脑中系统化、体

  • 标签: 思维过程 发散性思维 复习课 图文并重 层级关系 知识联系
  • 简介:46亿年前,地球诞生了。621万年前,人类诞生。一直以来,人类对地球知之甚少.于是才有了天圆地方的说法;直到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才证明了地球是圆的。以前,人们觉得自己所处的地方为宇宙的中心,这便是地心说;直到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虽说古希腊的费罗劳斯、海西塔斯等人早已提出过地球自转的猜想,中国战国时代《尸子》一书中已有“天左舒,地右辟”的论述,但直到19世纪地球自转才被法国的物理学家傅科证实。

  • 标签: 地球自转 天圆地方 美洲大陆 战国时代 物理学家 哥伦布
  • 简介:摘要:阅读能力是关键的学习能力之一。本文辨析了地理审题阅读的定义,调查了高中生地理审题阅读的现状,探究了地理审题阅读指导的意义,提出了地理审题阅读指导的措施。

  • 标签: 审题阅读 地理 大气
  • 简介: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和温州师范学院数学系联合开发的上海天文台GPS/LEO掩星反演地球大气模拟软件SHAOOS(ShanghaiAstronomicalObservatoryOccultationSimulation)是根据大气折射定律和射线追踪原理设计的;其目的是为GPS/LEO掩星反演地球大气技术的理论研究提供多功能的模拟程序,并为上海天文台将来的GPS/LEO掩星技术综合科学计算软件包作技术准备。简单介绍了SHAOOS的基本物理原理、数学方法、程序结构和功能以及在此软件基础上可进一步开展的应用研究工作。

  • 标签: GPS/LEO掩星 反演 模拟软件 射线跟踪技术 大气折射
  • 简介:地球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是第三颗,位于水星和金星之后;在八大行星中大小排行是第五。地球是唯一一个不是从希腊或罗马神话中得到的名字。地球是目前唯一一个存在已知生命体的星球。

  • 标签: 地球 罗马神话 太阳系 生命体 行星
  • 简介:徐刚写成了他的《地球传》。在一些人看来,这是一个不合时宜、自不量力的举动。以徐刚笔力,攒小说、人物传记、随笔等等,呼风唤雨于文坛,未尝不可;写电视剧、做电视晚会、专题片策划、撰稿,收入想必颇丰。但他却偏偏与“环境题材”搭上了边。环境问题,虽然已引起越来越多的重视,在一些发达和发展中国家有了程度不同的立法,

  • 标签: 地球 痛苦 环境问题 发展中国家 人物传记 电视晚会
  • 简介:本文介绍了数字地球和智慧地球的基本概念,论述了实现数字地球和智慧地球的重要学科和技术: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数据、空间信息技术和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大容量数据存储及元数据、信息高速公路和计算机宽带高速网络技术、科学计算技术、可视化和虚拟现实技术、传感网、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

  • 标签: 数字地球 智慧地球 遥感
  • 简介:地球村是加拿大学者麦克卢汉1964年首次提出的一个传播概念.莱文森在此基础上又提出地球村史理论,即地球村三个发展阶段:广播地球村、电视地球村及赛博空间地球村,即网络空间地球村.地球语是波兰眼科医生柴门霍夫创造的国际辅助语,即世界语.它与马克思主义同时诞生,它绝不是历史的巧合,而是历史的必然.它是马克思主义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终于在全世界传播开来,它以民族语为基础发展为地球语,即国际普通话.地球语是世界语即国际语的新概念.地球传播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社会历史现象,至今地球传播由地球广播传播、地球电视传播进入地球网络空间传播.未来走向太阳系传播、银河系传播、宇宙传播新时代.地球传播是全球政治、经济、文化传播的新概念.地球传播即全球传播或世界传播.

  • 标签: 地球村 地球语 地球传播 哲学反思
  • 简介:两种气体,氮气和氧气,以压倒优势的状态主导着地球大气圈。氮气是原生的,而且其存在和丰度不是生物过程所驱动的;相反,氧气是生物通过水的氧化作用而连续产生的,这个氧化作用得到了太阳光的能量驱动。氧气,一种对动物生命进化最为关键的气体,是如何变成大气圈中丰度第2的气体?问题并非以前所设想的那么简单;为了了解大气圈氧化的时间进程,我们不但要知道氧气是什么时候而且是如何第1次出现的,而且还要知道氧气是如何在大气圈中保持一个高浓度的。可以肯定的2个事实是:地球最早期的大气圈是缺乏氧气的,而今天的大气圈则为21%的氧气所组成。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大多数古代大气圈氧气水平的地质标志,只是意味着存在与缺乏,而且发生在以下2个时间点的大多数事件是高度不肯定的;但是,一系列地质证据已经表明,大气圈氧气含量水平上升的时间进程发生在2个时间点上:(1)一个从缺氧的到含氧的大气圈的转变,大致发生在2.0-2.5Ga期间,这个转变就是著名的巨型氧化作用事件(GOE);(2)发生在前寒武纪—寒武纪过渡时期的大约540-850Ma的第2次巨型氧化作用事件(GOE-Ⅱ),被进一步命名为新元古代氧化作用事件(NOE)。GOE与NOE,就得出了地球大气圈氧气含量水平上升三段式的盛行图像。随着研究的深入,得到了以下重要认识:如果说大气圈氧气含量的总体增加,从太古宙微不足道的水平增加到今天21%,是由于氧气生产作用增强的结果而代表了一个复杂的地球生物学过程的话,那么,这个过程则发生在随着侵蚀作用与沉积作用相对于火山活动而变得更加重要的状况下,更进一步讲,叠加在这个总体趋势下的则是一系列的阶梯式的氧气含量水平上升,这与超大陆聚合作用之后异常高的沉积作用周期是相联系的,从而进一步说明了大气

  • 标签: 时间进程 氧气含量水平上升 大气圈 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