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镇静治疗对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脑出血患者334例,观察其急性期脑出血再出血率及死亡率等。结果镇静治疗组急性期再出血率、死亡率均比对照组低。结论镇静治疗可降低脑出血急性期再出血率,降低死亡率,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镇静脑出血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医学科(ICU)患者程序化镇静时使用不同镇静评分系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3-12月桂林市第二人民医院重症科行机械通气并需要镇静治疗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Ramsay镇静评分系统程序化镇静组(A组),使用Riker镇静、躁动评分(SAS)程序化镇静组(B组),以及RASS镇静评分程序化镇静组(C组)3组,3组分别使用护士根据统一的方案对患者实行程序化镇静以达到理想的镇静目标,观察三组患者镇静时间、镇静深度、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ICU病死率,不良事件发生率(意外拔管、人机对抗、褥疮),谵妄发生率等指标。结果A组、B组、C组患者镇静时间及理想镇静状态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5)。C组患者发生过度镇静的比例较B组和A(10%20%23.3%)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5),C组及B组谵妄发生率较A组(10%13.3%26.6%)明显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5)。三组组患者病死率、机械通气时间及住ICU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的镇静评分系统均可以达到理想的镇静水平,RASS镇静评分系统分级更细更清晰,不易导致过度镇静及谵妄状态,有必要在ICU程序镇静方案中加以使用。

  • 标签: 镇静评分 重症患者
  • 简介:患者,女,39岁。高处坠落伤(约18m)致胸腰骶部疼痛、活动受限1d,入院前1天不慎从高处摔下致全身多处剧烈疼痛,伴头皮及眉弓撕裂伤,无昏迷,无心慌气短,送我院急诊,行头皮、左前臂及眉弓撕裂伤清创缝合处理,肌注破伤风抗毒素1500U,骨盆X线示骨盆多发骨折,予以骨盆带固定后以“骨盆多发骨折”收入我院外科。

  • 标签: 多发骨折 伤患者 镇痛镇静 临床观察 导向性 重症
  • 简介:本文主要从粉末涂料助剂的特点,介绍流平,脱气,纹理(包括砂纹、皱纹、皮纹、水纹等),消光。并且给了详细的解释。

  • 标签: 粉末涂料 助剂 应用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ICU患者镇静治疗过程中,安全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97例ICU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镇静治疗,且在镇静治疗过程中接受系统的安全护理,对患者接受安全护理前后的各项主要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所选患者在接受安全护理后,机体主要指标出现明显改善,与接受护理前相比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ICU镇静治疗患者接受安全护理,其主要机体指标会出现明显改善。

  • 标签: ICU 患者 镇静治疗 安全护理
  • 简介:摘要根据镇静水平可将麻醉深度细分为轻度、中度、深度镇静/镇痛及全身麻醉4级,其脑电双频指数(BIS)值依次为80~90、70~80、60~70、40~60。如果将全身麻醉向镇静镇痛升级,就可使麻醉安全有大的提升。由于镇静和镇痛药物的多元化及神经阻滞的发展,镇静镇痛效果进一步优化,从而可取代全身麻醉。尽管深度镇静镇痛优于全麻,但麻醉风险依然同样存在。术前应准备好风险防治措施,术后应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镇静 镇痛 全身麻醉 细化 优化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镇痛、镇静治疗期间的监测及护理。方法配合镇痛、镇静治疗进行监测与护理。结论除了监测24小时心率、血压、呼吸及心电图,经皮血氧饱和度,依病情测动脉血气分析外,还要加强基础疾病病情的观察,要定时检查病人的局部和全身情况,及时发现异常。ICU病人理想的镇静水平是既能保证病人安静入睡又容易被唤醒。使用镇静后病人处于被动体位,容易发生压疮、静脉血栓、神经损伤等。因此,每两小时给病人翻身更换体位,肢体保持功能位,定时放松约束带,检查皮肤情况。

  • 标签: 镇痛 镇静治疗期间 监测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严密监测下行清醒镇静胃镜检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除按常规的胃镜检查作好术前准备外,检查前5-10min缓慢静脉注射咪唑安定0.05mg/kg,病人进入嗜睡状态后(镇静达Ⅱ一Ⅲ级),立即行胃镜检查。术前、术中、术后利用心电监护仪动态观察患者的血氧饱和度、血压及心率。结果298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查,未发生严重副反应。术后一般5-10min内清醒,大部分患者认为效果满意,愿意再次接受检查。结论在严密监测下行清醒镇静胃镜检查是安全有效的,有利于胃镜检查的诊断治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胃镜检查 清醒镇静 咪唑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监护患者的镇痛镇静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00例重症监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丙泊芬,间断使用苏芬太尼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米达唑伦和右美托米定联合进行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镇痛镇静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对比2组患者的视觉模拟法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对比2组患者的唤醒时间,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对比2组患者中出现的血压下降、心动过缓和自主呼吸频率情况,观察组均少于对照组,2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2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重症监护患者采用采用米达唑伦和右美托米定联合进行治疗,镇痛镇静效果显著,降低了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重症监护 镇痛镇静 治疗效果
  • 简介:将具有各种功能的导管,经外周血管插至心腔或大血管,以检测心脏生理状况、诊断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施行心血管造影和某些先心病介入治疗,称为心导管术。心导管和心血管造影曾被称为先心病诊断的“金标准”,是确定复杂性先心病的最后方法。近年来,先心病的介入治疗在器材和工艺方面已有大量研究和改进,临床上也广泛采用,由此可避免剖胸手术的损伤和危险、显着缩短住院时间,故是一项极有发展前途的治疗方法。但是,心导管术属于有创技术,能引起患儿疼痛、焦虑不安和不合作。为取得患儿合作和操作顺利,在心导管术前及操作过程中都需要使用一定的镇静药或施行全身麻醉。

  • 标签: 先心病 心导管术 诊断 心血管造影 镇静 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镇痛镇静治疗对危重病人的应用效果、安全性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外科ICU收治的危重症患者50例作为观察对象,治疗期间严密观察患者镇痛镇静期间病情变化,及时评估镇痛镇静程度及用药后的反应,加强并发症的控制及护理。结果对50例ICU科危重病人在镇静诊疗中进行护理,其中有49例取得良好的镇痛镇静效果,5例自动出院,未发生严重并发症,VAS评分1~3分,RAM-SAY评分均维持在3~4分。结论在对ICU科危重病人进行镇静治疗的护理过程中,对病人的用药量及生命体征的观察、对影响病人情绪因素的控制是防止引起各种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 标签: ICU 危重患者 镇静镇痛 护理观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ICU病人通常病情危重,变化快,且心理处在应激状态,再加上创性操作、机械通气等影像,使得病人出现强烈生理反应,同时伴行为反应,严重威胁到病人生命安全,所以,对ICU病人往往需要进行镇静治疗[1]。而为避免镇静时病人出现各种反应,预防并发症发生,必须做好相应的护理工作。本文主要对当前临床上ICU病人的镇静护理研究进行综述。

  • 标签: ICU 镇静治疗 护理 研究进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镇痛镇静已经成为重症监护患者的常规治疗,可以减少患者疼痛、焦虑、谵妄、减少耗氧、提高机械通气人机协调性,减少患者的痛苦及恐惧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以促进患者早期康复。

  • 标签: 镇痛镇静 浅镇静 重症监护室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