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  目的下肢静脉曲张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及剥脱术,术中避免隐神经损伤的探讨。方法选取126例(143条肢体)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及剥脱术的患者,术中均采取预防性措施避免隐神经损伤,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术后所有患者随访3~12个月,3例患者肢体出现隐神经皮支支配区出现皮肤感觉障碍、麻木、疼痛,经服用神经营养药物药及理疗3~6个月,症状均逐渐消失。其它患者恢复良好,曲张静脉团块及下肢酸胀、沉重感消失,小腿皮肤色素沉着减轻,彩超检查提示无曲张静脉残留。结论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及剥脱术中发生隐神经损伤的概率虽然不大,但若不注意术中对隐神经的保护,损伤后则会引起神经支配区域皮肤的感觉障碍、麻木、疼痛,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所以在临床工作中必须予以足够重视。

  • 标签: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及剥脱术 隐神经损伤 术中预防  
  • 作者: 胡莉 杜鹃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10-27
  • 机构:郧阳区中医院,湖北十堰,442500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康复护理和FMS联合用于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的价值。方法:随机均分2021年10月-2023年9月本科接诊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病人(n=72)。试验组采取康复护理和FMS联合法,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自主排尿时间等指标。结果:关于尿路感染发生率、自主排尿时间和残余尿量:试验组数据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联用康复护理和FMS法,病人的自主排尿时间更短,尿路感染发生率更低,残余尿量也更少。

  • 标签: 脊髓损伤 康复护理 神经源性膀胱 FMS
  • 简介:【摘要】姜黄素,它属于自姜黄根茎当中所分离出来的一种天然产物,它的分子结构以甲基化酚与庚二烯为主,着色性强,且不易褪色,味微苦,伴有特殊臭味,呈较差水溶性,属于呈黄色对称状分子结构多酚类的化合物,能够当成是酸碱的指示剂应用于临床中,其所具备药理作用保护着炎症反应抑制、氧化应激拮抗、抗癌、自由基清除等等,它也可作为食品燃料或添加剂等应用。现有研究资料显示,姜黄素可对脑缺血再灌注性损伤整个过程当中细胞变性、细胞坏死及其凋亡等起到改善作用,提高病患的血流量及收缩力,促使脑缺血再灌注性损伤症状得以减轻。为更进一步了解姜黄素对于脑缺血再灌注性损伤临床治疗当中应用的有效性,此次主要围绕着姜黄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性损伤神经保护基本作用与其机制开展深入探究及分析,期望能够为今后更多医学专家级工作者开展此方面课题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指导或参考。

  • 标签: 脑缺血 姜黄素 再灌注损伤 神经保护 保护作用 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医综合康复治疗对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尿潴留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2022年1月到2022年12月作研究时段,此时段本院收治70例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尿潴留患者,盲选同比例分组,对照组开展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开展中医综合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成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导尿评分和尿失禁生活质量评分更优(P

  • 标签: 中医综合康复治疗 脊髓损伤 神经源性膀胱尿潴留 导尿评分 尿失禁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康复训练对上肢周围神经损伤术后患肢功能的影响。方法:从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阶段在我院行上肢周围神经损伤术治疗的患者中选取82例,以上对象随机分为2组,包括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同时给予早期康复训练。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的手部功能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3个月干预12个月后的手部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SNCV、SNAP,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

  • 标签: 早期康复训练 上肢周围神经损伤术 患肢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 深入研究优质护理干预对神经外科颅脑损伤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神经科于2022年2月-11月期间收治的100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患者,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结果 在进行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PSQI评分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进行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神经外科颅脑损伤患者,优质护理干预,睡眠质量,影响
  • 简介:摘要: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后的再生问题仍然是神经恢复问题。虽然许多其他因素阻碍了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后的再生能力和环境斗争,导致轴突再生困难,但目前的研究表明,大脑有双重静电波动。临床研究表明电刺激对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有很好的刺激作用,提供了治疗创伤后轴突再生的新方法。

  • 标签: 电刺激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轴突再生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康复中精细化管理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22年4月-2023年5月本院收治的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90例进行研究分析,为所有的患者提供相关管理工作,为了突出不同管理方法的效果,设立两个研究小组,对患者的资料进行统计后,依据平均分组原则将部分患者分入应用常规管理的参照组(n=45例),另一部分患者分入采用精细化管理的研究组(n=45例),记录不同方法管理后患者的膀胱功能恢复情况,同时比较两组管理后治疗依从性,并对干预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记录。不同的管理方法应用后所产生的效果不同,相关调查结果也会存在区别,所以对两组之间的相关指标进行比较,从而进一步分析精细化管理方法在神经源性膀胱康复中应用的效果。结果:对患者进行1个月的干预后,无论是研究组,还是参照组患者,膀胱容量和最大排尿量得到显著提升,残余尿量、排尿次数及下尿路功能症状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膀胱容量和残余尿量均高于参照组,排尿次数和下尿路功能症状评分低于参照组,整体膀胱工功能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接受干预后治疗依从性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管理后并发症发生率占8.89%,比参照组发生率28.89%低,具有显著差异和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脊柱损伤神经源性膀胱康复中采用精细化管理能够促进患者膀胱功能的恢复,同时还能够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而且有利于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借鉴和推广价值。

  • 标签: 脊髓损伤 神经源性膀胱 精细化管理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在疾病干预中综合康复护理的价值。方法:择定2021年5月-2023年5月收治的64例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为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2)与对照组(n=32),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和膀胱功能。结果:干预前两组排尿次数和残余尿量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排尿次数和残余尿量低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疾病干预中利用综合康复护理能够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膀胱功能,临床利用价值。

  • 标签: 综合康复护理 脊髓损伤 神经源性膀胱 膀胱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早期引入集束化康复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分析院内罹患脊髓损伤且并发神经源性膀胱的患者资料,遴选出50例(2021年06月-2022年06月期间就诊)。依托随机性工具完成分组:25例执行基础护理的患者作为对照;另25例患者则收入观察组,执行早期集束化康复护理。依次对比两组膀胱容量、尿残余量、满意度等多项测定值。结果:两组患者膀胱功能较护理前均有改善,但观察组成效更为可观,组内患者平均膀胱容量与康复满意度(96.00%)与对照组相比居更高水平(P

  • 标签: 脊髓损伤 神经源性膀胱 早期集束化康复护理 成效
  • 简介:[摘要]目的:将人文关怀运用于臂丛神经损伤的患者,提高患者对患肢功能恢复的信心,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让患者有一个长期的心理准备,主动配合治疗。方法:在护理臂丛神经损伤的患者时,将人文关怀的措施运用于患者,实施关怀性护理,了解病人的心理、社会、家庭状况及理解配合程度,探讨人文关怀措施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的正面效应。结果:实施人文关怀措施后,患者及其家属的配合程度提高,患者对康复的耐心及信心增加。

  • 标签: []人文关怀 臂丛神经 围手术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细护理管理在重症颅脑损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了2021年10月到2023年4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0例重症颅脑创伤患者为本研究的对象,之后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进行常规护理和精细化护理的应用价值比较。结果:护理满意度的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统计结果显示,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实施精细的护理管理,能够促进护患之间和谐相处,显著降低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的概率,在临床应用中应加大推广力度。

  • 标签: 重型颅脑外伤 精细化护理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使用疼痛护理对颅脑损伤患者睡眠质量的提升效果。方法:抽选我院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总计83例,分为两个实验小组,即实验A组(41例)和实验B组(4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感评分以及两组患者的睡眠情况评分。结果:护理后实验A组患者的评分为(4.02±0.48),实验B组患者的评分为(2.24±0.36),则实验B组患者的评分较低。护理后实验A组患者的评分为(10.46±0.73),实验B组患者的评分为(6.97±0.86),则实验B组患者的评分改变幅度较大,实验B组患者的睡眠情况改善得较好。结论:疼痛护理在本次研究有较好的护理效果,减轻患者的疼痛感,使得患者的睡眠质量提升,值得推崇。

  • 标签: 疼痛护理 颅脑损伤 睡眠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膀胱管理在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康复护理效果及心理状态。方法:选取2021年8月到2023年10月收治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60例,并按随机数表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护理)30例,研究组(膀胱管理)30例,对两组护理效果及心理状态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膀胱管理后,可以提高其临床效果,使得膀胱功能得到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膀胱管理 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集束化康复护理对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影响。方法:从2021年4月~2022年10月在我科室治疗的中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选取7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例数=38,给予早期集束化康复护理)和对照组(例数=38,给予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4.7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前的膀胱容量、残余尿量,均与对照组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的膀胱容量,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残余尿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集束化康复护理的实施,对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膀胱容量、残余尿量有明显改善效果,并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早期集束化康复护理 脊髓损伤 神经源性膀胱
  • 简介:摘要:通过本院1例妇科手术中采用传统截石位后因术中护理操作不当致患者出现腘窝神经损伤,通过1例腘窝神经损伤后,采取改良截石位实行人字形体位摆放采用对照试验调查共92名手术患者截石位摆放体验,其中42例为传统截石位,50例为改良后人字形截石位。数据无缺失能得到满意对比结果,得到进行改良后人字形体位摆放患者舒适度及满意度较传统截石位患者提高明显。

  • 标签: 截石位 改良人字形 腘窝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康复中应用膀胱管理方案的护理价值。方法:本次纳入研究对象共计40例,均选自于2019年7月至2021年7月因脊髓损伤在我院进行神经源性膀胱康复的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在对照组中纳入20例,开展常规管理方案,在观察组同样纳入20例,开展膀胱管理方案,观察各组膀胱功能恢复情况,并评估患者的负面情绪。结果:组间对比膀胱功能恢复情况,观察组各项指标数据优于对照组,P<0.05;组间对比负面情绪,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的康复中,采取膀胱护理管理方案,可以促进膀胱功能更好的恢复,改善其负面心态。

  • 标签: 膀胱管理方案 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 康复护理 膀胱功能 负面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对神经外科高血压脑出血住院患者皮肤损伤的影响。方法:从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神经外科高血压脑出血住院患者中抽选8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例数为44例,接受护理风险管理,对照组患者例数为44例,接受常规护理管理,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压疮发生率、烫伤发生率、皮肤擦伤发生率、基础护理合格率、护理满意度分别为2.27%、0.00%、0.00%、95.45%、97.73%,压疮发生率、烫伤发生率、皮肤擦伤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基础护理合格率、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护理风险管理 神经外科 高血压脑出血 皮肤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