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多发性硬化研究进展。方法查阅文献资料并结合经验进行归纳总结。结论主要依靠临床特征、辅助检查和除外其他疾病

  • 标签: 多发性硬化 研究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疾病的护理。方法对甲状腺病人手术的护理。结论做好甲状腺疾病围手术期的护理,可以减少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对于疾病的转归有着较好的效果,较大地提高了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甲状腺疾病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诊断乳腺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到2012年的100例患有乳腺疾病的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再用手术病理诊断来检测超声诊断的准确率。结果彩超诊断对乳腺肿块的诊断总符合率为96%,误诊率为4.33%。结论超声诊断具有无创、可重复性、辨认率高等优点,即使一些在临床上触不到的小肿块通过超声检查也可以早期发现。

  • 标签: 乳腺疾病 肿块 病理检查 超声诊断
  • 简介: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及医疗保障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寿命的逐步延长,老年人比例也不断增加。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表明,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3.26%,比2000年上升2.93个百分点,老龄化进程逐步加快。预计到2050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将超过4亿,80岁以上人口将超过l亿,随之而来的是老年疾病增多。

  • 标签: 老年疾病 整合医学 人口普查 医疗保障水平 生活水 老年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食源性疾病控制。方法对食品卫生安全食源性疾病进行讨论。结论食源性疾病不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仍然严重地危害着人民的健康,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最关注的卫生问题之一。因此,就食品安全问题本身的严峻性而言,重视并大力解决好这一问题依然迫在眉睫。

  • 标签: 食品卫生安全 食源性疾病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医疗水平的提高,不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一些发展中国家,心脏病、癌症和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成为威胁人类健康最可怕的杀手。合理膳食,限制摄盐。中国人的饮食以谷类为主,比西方饮食习惯好,对减少高血压、冠心病发病有一定好处。高血压患者饮食应限制脂肪,少吃肥肉、动物内脏、油炸食品、糕点、甜食,多进蔬菜、水果……尽管各国的科学家、健康教育工作者就上述难题提出这样或那样的见解,认为环境变化、化学污染、缺乏运动、药物依赖、饮食结构趋于三高、心理疾病等等,是导致人类患病的原因,可是仍然没有找到治疗它们的更好的办法。

  • 标签:
  • 简介:随着对基因的更深了解,生物学家们发现许多疾病都是由于基因变异引起的。也就是说,那些变异基因呈现出来的碱基排列的图案,与正常基因有所不同

  • 标签: 基因变异 疾病 预测 生物学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011年01月~2012年12月,我科实施169例肛肠疾病手术病人护理措施。方法通过术前心理护理及术前准备,术中护理,术后对排尿困难、排便困难、疼痛护理、局部护理、康复指导等有效护理措施,使该疾病有效治愈率达100%。结论肛肠疾病的护理有其自身特点,做好护理工作会为病人的治疗和康复提供良好的帮助,尤其对于肛肠手术期间病人的护理更为重要[1]。

  • 标签: 肛肠手术 术前护理 术中护理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输尿管疾病的超声临床应用价值及高频超声特征。方法超声检查58例输尿管疾病,所得结果与临床手术、病理、CT或MRI结果对照。结果输尿管疾病超声检查准确率高,相对较浅部位的输尿管病变,应用高频超声观察分辨力明显提高,与常规超声相比图像质量和诊断正确率有明显提升,检查诊断符合率常规超声72.4%(42/58)、高频超声93.1(54/58),P<0.005。结论输尿管疾病超声检查准确率高,灵活应用高频超声与常规超声结合对输尿管疾病确诊率有明显提高。

  • 标签: 超声检查 高频超声 输尿管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肠炎型疾病的护理。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术前根据患者病情调节禁食时间,给予肠道充分的休息,避免加重病情。

  • 标签: 肠炎型疾病 护理
  • 简介:脂肪肝可以说已经发展成一种“职业病”,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追本溯源,之所以脂肪肝风行是因为随着“宅男”、“宅女”一族越来越多.上班族的日常生活习惯不合理所造成的。据相关数据统计,严重亚健康人群以及嗜酒或酗酒人群是脂肪肝的高危发病人群。而肝脏疾病的增多又导致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病率持续提升,据统计,目前有1100种化学药物存在肝损害的可能性,可以说很多药物都有可能诱发药物性肝病。

  • 标签: 肝脏疾病 药物性肝损害 药物性肝病 日常生活习惯 数据统计 发病人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针对妇女乳腺疾病采用高频B超的诊断价值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到2013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乳腺疾病患者共计54例的临床影像学资料,依据同的检测方法分为两组,即高频B超组和临床触诊组,对比两组临床乳腺疾病检出情况。结果经检测,54例病人16例为单纯增生,剩余38例检出乳腺肿块,其中实性肿块34例(恶性肿块16例,良性肿块18例);1例单纯囊性肿块。包块待排16%(5/30),未触及包块18%(5/30)。高频B超组检出7例腋下淋巴结(恶性肿块),17例腋下淋巴结(良性肿块),触诊组仅检出腋下淋巴结3例,占14%(3/24)。高频B超组阳性预测值达到77.5%,阴性预测值达到87.2%;触诊组阳性预测值仅为47.2%,阴性预测值59%。两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针对疑似患有乳腺疾病的女性患者的临床诊断,采用高频B超有着较高的检出准确率及针对肿块的良恶性的鉴别能力,对后续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一定的科学参考,为目前临床针对女性乳腺疾病诊查的主要手段。

  • 标签: 高频B超 乳腺疾病 临床诊断 应用价值
  • 简介:肺气虚常出现卫外功能减退,呼吸功能失常,从而出现治节功能障碍。根据中医理论且结合临床实际,将肺气虚证可分为轻、中、重三度。当前关于肺气虚证本质研究成为热点,为运用现代医学手段来研究肺气虚证本质提供了思路。肺气虚证本质研究采用的方法包括心功能、肺功能检查、肺部影像学检查、血液流变学、细胞能量代谢、植物神经功能状态、生化学、免疫学、代谢组、蛋白组及基因芯片等,涉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心病、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笔者根据近年来关于肺气虚证的研究概括如下,以进一步揭示肺气虚证的本质特征。

  • 标签: 肺气虚证 肺系疾病 临床 植物神经功能状态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细胞能量代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科急诊患者血乳酸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将我院EICU在2010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84例内科急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预后,将其分为D(死亡)组和L(存活)组,其中D组31例,L组53例。在两组患者入院后,对24h内的血乳酸水平、APACHEⅡ评分进行分析,探讨二者间的关系。结果不同APACHEⅡ评分患者,其血乳酸水平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APACHEⅡ评分大于30的患者的血乳酸水平显著高于21~30分的患者(P<0.05),APACHEⅡ评分为21~30的患者的血乳酸水平显著高于11~20的患者(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D组的血乳酸水平明显高于L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PACHEⅡ评分与血乳酸浓度的关系为正相关,即血乳酸浓度随着APACHEⅡ评分的升高而升高,而APACHEⅡ评分又是疾病严重程度的有效检测指标,所以内科急诊疾病严重程度与血乳酸水平呈正相关,动脉血乳酸水平可作为判定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

  • 标签: 血乳酸 APACHEⅡ评分 正相关
  • 简介:2012年2月26日,由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主持的凼家“973计划”“基于核酸的重大疾病诊断新策略和新技术研究”项目启动工作会议在武汉大学隆重举行。北京大学张礼和、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张玉奎、中国科技大学施蕴渝等三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席真教授、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方晓红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曲晓刚研究员、任劲松研究员、北京大学杨振军教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涂建成教授等嘲内相关领域专家出席了会议。武汉大学副校长蒋昌忠教授,

  • 标签: 疾病诊断 新技术 中国科学院院士 核酸 化学研究所 武汉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