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妇科疾病是让女性最为坐立难安和头疼的问题,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有百分之八十九的女性患有妇科疾病,阴道炎为发生率最高的疾病,尤其有些阴道炎总是反复复发,本次就针对复发念珠性阴道炎的临床治疗进行了深入探究。方法:从科室选入部分阴道炎患者为本次的研究主体,主要确定110例复发念珠性阴道炎患者,电脑随机分组,选择治疗方式为洁尔阴洗剂与达克宁栓和联合氟康唑口服治疗方案,对照组为第一种治疗手段,观察组为第二种治疗方案,对患者治疗后的疗效及复发情况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结果:针对患者的具体病症行临床治疗,患者治疗有效说明治疗方案是可靠、安全的,本次对两组患者运用的治疗方法干预结局进行比较,观察组的患者治疗后基本病情得到控制,疗效非常可观;多方面的因素会导致患者治疗后还会出现复发情况,本次就对此次所有患者的治疗后情况进行了调查,对照组出现复发情况的患者居多,数据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 口服 氟康唑 治疗 效果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酸阴道胶囊联合克霉唑阴道片治疗复发念珠性阴道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8月—2018年3月之间治疗复发念珠性阴道炎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各40例;观察组采用乳酸阴道胶囊联合克霉唑阴道片对治疗复发念珠性阴道炎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克霉唑阴道片对复发念珠性阴道炎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瘙痒疼痛以及异物分泌物消失时间和不良反应,对治愈率进行统计对比。结果通过对比,观察组患者瘙痒疼痛以及异物分泌物症状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产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乳酸阴道胶囊联合克霉唑阴道片对复发念珠性阴道炎进行治疗,具有较好地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乳酸菌阴道胶囊 克霉唑阴道片 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
  • 简介:摘要:选取门诊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复发念珠阴道炎患者60例,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硝酸咪康唑栓联合阴道用乳杆菌活胶囊治疗,对照组采用硝酸咪康唑栓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瘙痒改善时间、复发率。结论阴道用乳杆菌活胶囊联合硝酸咪唑栓治疗复发念珠性阴道炎患者,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治疗效果,降低疾病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阴道用乳杆菌活菌胶囊 硝酸咪康唑栓 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
  • 简介:摘要:外阴阴道念珠病(VVC)是育龄期妇女常见的生殖道感染性疾病,念珠阴道定植是念珠在女性阴道内以共生状态存在,没有或只有轻微的临床症状。念珠广泛存在于潮湿、酸性的环境中,它不仅是VVC与阴道念珠定植的病原,同时也存在于人体其他部位。随着医学与生物检测技术的快速发展,实验室对念珠的检测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因此,近年来一些学者除了不遗余力的研究VVC的易感因素、发病机制、治疗与预防外,更是对病原来源产生了浓厚兴趣。为了提高VVC的防治能力和减少VVC的复发率,文章对导致VVC及阴道念珠定植的病原来源作一综述。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克霉唑联合伊曲康唑治疗复发念珠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所选取的研究对象为我院自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期间收治的复发念珠性阴道炎患者共72例,随机方法分组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患者,分别接受克霉唑联合伊曲康唑治疗以及克霉唑单独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用药后的副作用等情况。结果①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10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3.33%,P<0.05,差异显著;②用药后副作用率两组分别为5.56%和2.78%,P>0.05,差异不大。结论克霉唑联合伊曲康唑治疗复发念珠性阴道炎,对比常规方法单独应用克霉唑治疗,疗效更好,且药物联用未增加副作用风险,其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 标签: 克霉唑 伊曲康唑 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硝呋太尔制霉菌素阴道软胶囊治疗复发念珠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对象为本院2020年2月-2021年1月期间诊治的复发念珠性阴道炎,共74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对患者分组,采用克霉唑栓治疗患者为对照组,37例,采用硝呋太尔制霉菌素阴道软胶囊治疗患者为观察组,37例,对比两组治疗的临床疗效以及复发率。结果:治疗后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97.30%VS83.78%),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 硝呋太尔制霉菌素阴道软胶囊 疗效 复发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反复发作的口腔念珠病的感染因素。方法追踪观察240例口腔念珠病人,对其再感染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并对其进行有效的再治疗。结果240例口腔念珠病人中,有18例出现再感染,复发率为7.5%;经再次治疗症状得到有效控制。结论口腔念珠病的反复发作可能与患者依从性、既往感染的复发及再感染新菌株有关。

  • 标签: 口腔念珠菌病,复发,感染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1例复发念珠性颈部淋巴结炎患者的遗传学病因及抗真菌免疫功能。方法采用二代测序技术筛查患者及父母真菌病易感基因,提取患者及6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以及中性粒细胞,与白念珠进行体外共培养,采用Western印迹检测患者PBMC中胱天蛋白募集域蛋白9(CARD9)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17A、IL-1β和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的分泌水平,菌落计数法检测中性粒细胞处理后白念珠存活率。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患者CARD9基因存在2号外显子c.68C>A(p.S23X)和6号外显子c.820dupG(p.D274Gfs*61)复合杂合突变,两突变分别来自其父母。Western印迹显示,健康对照组PBMC中CARD9蛋白相对表达水平为0.41 ± 0.07,而患者表达缺如。热灭活白念珠孢子刺激后,患者PBMC的TNF-α、IL-6、IL-17A、IL-1β和GM-CSF分泌水平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 < 0.001)。体外培养30、120 min时,与患者中性粒细胞共培养的白念珠存活率(78.00%、74.00%)均高于健康对照(70.91% ± 1.75%、34.55% ± 5.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743、6.988,P <0.05)。结论1例复发念珠颈部淋巴结炎患者CARD9基因存在复合杂合突变,导致CARD9蛋白表达缺如,该患者存在抗白念珠免疫功能缺陷。

  • 标签: 念珠菌病,侵袭性 白色念珠菌 颈部淋巴结炎 CARD9 基因突变 免疫缺陷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完带汤配合克霉唑栓外用治疗复发念珠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中筛选2016年4月份到6月份收治的念珠杆菌阴道炎复发的患者36例为本次研究组,同时筛选2015年10月份到12月份收治的念珠杆菌阴道炎复发的患者44例为本次常规组,常规组患者采用克霉唑栓外用治疗,联合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中药完带汤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患者各项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联合组有效率为97.22%,较比常规组79.55%的疗效,效果提升,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弹性、分泌物、黏膜、湿润度等指标均较治疗前评分不同程度的提高,联合组各项指标提高幅度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联合组患者PH值较常规组指标略低,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两组患者进行3个月的跟踪随访,联合组复发率为5.56%,较比常规组20.45%的复发率,具有显著的降低,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完带汤配合克霉唑栓外用治疗复发念珠性阴道炎的治疗效果较好,患者的各项指标改善较好,且随访情况的复发率得到有效的控制,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完带汤 克霉唑栓 复发 性念珠菌性阴道炎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调节阴道微环境应用于妊娠期念珠性阴道炎(复发)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1月到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患者,使用单盲法将其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0例,对照组给予克霉唑联合中药进行治疗,研究组给予克霉唑联合乳杆菌活胶囊和中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愈率、远期自愈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愈率和远期自愈率显著好于对照组患者,对比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杆菌活联合中药联合克霉唑治疗妊娠期念珠性阴道炎的治疗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妊娠期 念珠菌性阴道炎 阴道微环境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复发念珠性阴道炎患者给予克霉唑栓局部用药和氟康唑口服的治疗效果。方法:对照组应用克霉唑栓局部用药治疗,同期观察组合用克霉唑栓及氟康唑治疗。结果: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96.67%,对照组83.33% ,P<0.05;随访中复发率观察组均较对照组更低P<0.05;不良反应率观察组为3.33%,对照组为6.67%,P>0.05。结论:对复发念珠性阴道炎患者给予克霉唑栓及氟康唑口服可获得满意疗效,有利于降低疾病复发率,且用药安全性良好。

  • 标签: 念珠菌性阴道炎 克霉唑栓 氟康唑
  • 简介:临床资料患儿,女,2个月24天。主因颈部、腋窝、肛周红斑、糜烂20余天,于2010年8月5日来我科就诊。患儿20余天前无明显诱因颈部、腋窝、肛周出现皮疹,在外院按"湿疹"、"粟粒疹"治疗

  • 标签: 念珠菌病 白念珠菌 感染 间擦疹 婴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康妇消炎栓配合克霉唑阴道泡腾片治疗复发外阴阴道念珠病(RVVC)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6月-2012年6月我院妇科门诊RVVC患者88例,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4例。治疗组采用康妇消炎栓配合克霉唑阴道泡腾片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克霉唑阴道泡腾片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后28-35天随访的总有效率和显著率分别为95%和80%,复发率为5%。对照组治疗后28-35天的总有效率分别和显效率分别为82.5%和60%,复发率为1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妇消炎栓配合克霉唑阴道泡腾片治疗RVVC为首选治疗方案。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克霉唑栓局部应用与氟康唑口服治疗复发念珠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3年9月~2016年9月我院门诊收治的380例复发念珠性阴道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把患者分为对照组(190例)和实验组(190例),对照组给予克霉唑栓局部应用治疗,实验组给予口服氟康唑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在3个月内的复发情况、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比实验组低,2组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治疗结束后1、2、3月内复发的例数均比实验组多,2组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2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复发念珠性阴道炎患者给予口服氟康唑治疗的疗效比使用克霉唑栓局部应用的疗效好,且更能有效降低复发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应在临床上加以推广。

  • 标签: 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 克霉唑栓 氟康唑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脂肪酸组成对白念珠与光滑念珠的鉴别意义。方法:采用盐酸甲醇法提取5株白念珠和4株光滑念珠的脂肪酸,以色相色谱法进行检测,配以计算机分析各种饱和与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结果:光滑念珠与白念珠在脂肪酸的成份与含量上明显不同,光滑念珠不含亚麻酸(C18:3),且不饱和脂肪棕榈油酸(C16:1)与饱和脂肪酸棕榈酸(C16:0)比值不同(白念珠皆小于1.3,光滑念珠除1例为1.2外,余皆大于3.9);C16:0与硬脂酸(C18:0)的比值(白念珠皆大于2.7,光滑念珠皆小于1.1);C16:1和油酸(C18:1)的比值(白念珠皆小于0.5,光滑念珠大于0.7)。结论:气相色谱法方法简便、快速,可用于白念球菌与光滑念珠化学分类鉴定。

  • 标签: 气相色谱法 鉴定 光滑念珠菌 白念珠菌
  • 简介:摘要光滑念珠和白色念珠是临床中最常见的两个致病性酵母,它们都可以在人体内共生,但是在一定的诱因下他们会转变为侵袭性致病菌侵害人体。虽然同为念珠,但是光滑念珠和白色念珠在入侵人体的策略上却有明显不同。在粘附特性上,两种真A都有依赖不同的内环境因子来检测机体状况A而表达特定的黏附素的能力。光滑念珠主要依赖的粘附素为Epa蛋白,而白色念珠则通过粘附素ALS3蛋白和HWP1二阶段的表达介导其整个粘附过程。进一步的侵袭过程中,光滑念珠通常以酵母的形式生长,入侵策略较为保守,主要依赖宿主细胞的内吞作用进入细胞,并且能与细胞共存较长时间。白色念珠采取了较积极的入侵策略,当它以菌丝形态在体内生长时,其菌丝能够快速生长并破坏宿主细胞,从而完成进一步入侵。机体固有免疫方面,光滑念珠可以通过寄生于巨噬细胞来逃避机体免疫应答,它不仅在巨噬细胞内生存,而且可以在其内复制,直到巨噬细胞最终破裂。而白色念珠入侵宿主后,快速生长的菌丝会迅速破坏巨噬细胞并释放真菌,引起宿主严重的炎症反应甚至导致死亡。通过对比了解它们致病过程的差异和共同点,对诊断、预防及治疗侵袭性念珠感染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达克宁栓和伊曲康唑单独治疗及两者联合治疗复发念珠外阴阴道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来我院妇科接受治疗的复发念珠外阴阴道炎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40人。A组患者采用达克宁栓治疗,B组采用伊曲康唑治疗,C组采用达克宁联合伊曲康唑联合治疗的方式。观察三组最后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复发例数。结果A、B、C三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0.0%、77.5%、97.5%,A、B两组的治疗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C组的治疗有效率要远远大于A组和B组,且差异显著(P<0.05)。三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但C组的复发率要显著小于A和B两组(P<0.05)。结论达克宁栓和伊曲康唑联用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复发率小,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伊曲康唑 达克宁栓 外阴阴道炎 念珠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