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这篇论文以专业音乐教育中的音乐听觉训练为切入点,通过音乐听觉产生的胜利基础在对音乐听觉训练的基本定义进行阐述之后,探讨了音乐听觉训练的主要途径与方法,分析并解决了音乐听觉训练中存在的几个问题,通过多角度的研究和实践,获得对音乐听觉训练新的理念和新的训练方法。

  • 标签: 音乐听觉 旋律 音准 发音 听觉训练
  • 简介:摘要:这篇论文以专业音乐教育中的音乐听觉训练为切入点,通过音乐听觉产生的胜利基础在对音乐听觉训练的基本定义进行阐述之后,探讨了音乐听觉训练的主要途径与方法,分析并解决了音乐听觉训练中存在的几个问题,通过多角度的研究和实践,获得对音乐听觉训练新的理念和新的训练方法。

  • 标签: 音乐听觉 旋律 音准 发音 听觉训练
  • 简介:言语形式并不比言语内容更重要。因为言语形式和言语内容相互交融,无法偏重形式忽略内容;言语内容外现为言语形式,没有言语内容的准确生动,就没有言语形式的存在价值;从语文学习的习惯和教学实践来看,以言语内容为纲开展教学更符合教学规律;到底偏重言语形式还是言语内容,要视文本的不同特点区别对待,不能简单认定。

  • 标签: 言语内容 言语形式 教学内容
  • 简介:言语异常是大多数听力障碍儿童在进行听觉言语康复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言语矫治是听力障碍儿童全面康复内容的必要组成部分.目前,聋儿康复临床只把言语矫治简单地归为正音的做法,使得言语矫治工作不能得到规范而系统地开展,势必会影响到聋儿康复整体专业水平的提升.目的本文试图凭借言语病理学的相关理论和知识,对听力障碍儿童言语中存在的异常现象进行生理病理机制的探讨,有针对性地介绍几种常用的言语矫治的专业方法,以期唤醒读者对言语矫治工作的专业认知,在临床实践中逐步规范原有的康复行为,切实提高言语矫治工作的专业水平.

  • 标签: 听力障碍 儿童 言语异常 言语矫治 聋儿 康复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画家在创作一幅画之前,还未动手去画,似乎就已经看见了画中色彩各异的花草树木、栩栩如生的鸟兽虫鱼,进而指导自己完成整幅作品,这是书画艺术讲究的“意在笔先”的方法。而在声乐演唱前,歌者拿到一份乐谱,在没有任何音响伴奏的条件下,还未开口唱出具有固定音高的声音之前,内心深处仿佛就“听到了”将要唱出的声音的音色、音量、音准、力度等,时而饱含深情的引吭高歌,时而如泣如诉的低吟浅唱,

  • 标签: 内心听觉 培养 意在笔先 书画艺术 声乐演唱 固定音高
  • 简介:摘要听觉训练在音乐教学的课堂中占有重要地位。人对音乐

  • 标签: 音乐听觉 音乐记忆
  • 简介:<正>什么是和声听觉的快速反应和声听觉训练做为视唱练耳教学的三大环节之一,即视唱、听写与和声练耳,是不可缺少的邵分。从五十年代开始,我们大量吸收了苏联视唱练耳教学的先进经验,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视唱能力和听觉水平,把我国的视唱练耳教学向前推动了一大步。早在三十年前苏联音乐理论家克·尼·德米特莉英斯卡娅来我国讲学时曾谈到听觉分析的主要任务是“把学生的理论性概念变为实际生动的音乐概念,发展音乐听觉和快速反应。“和声听觉训练内容比较丰富,涉及面广,难度大,要达到快速反应需要一系列的训练,要想掌握好是要付出辛勤劳动的。

  • 标签: 快速反应 和声听觉训练 视唱练耳教学 和弦结构 音乐听觉 学生
  • 简介:本文着重强调演奏者在重奏演奏中应注意内心听觉的培养,一个演奏者如果没有良好的内心听觉,在演奏中就不能对自己声部随时作出恰当的调整,而“调整”在重奏演奏中非常重要,其范围涉及器乐演奏的各个方面。

  • 标签: 木管重奏 内心听觉 调整
  • 简介:西方有着两千多年的听觉文化理论资源,其发展包括以下几个阶段:首先是古希腊时期逐渐形成的通过“看”来认识世界的形而上学的二元对立,为视觉中心主义奠定基础;其次是德国古典时期,这一时期的社会文化比较重视理性,将二元对立的对象性形而上学体系建设得近乎完善,继承古希腊时期用“看”,而不是“听”的方式认知,以哲学的角度而非艺术美学的角度建构理论体系;在此之后的现代时期,尼采、海德格尔等人反思传统形而上学的危害性,欲将人类从传统的视觉至上的束缚中解脱出来,用听觉来影响、平衡或者是替代视觉中心.

  • 标签: 听觉文化 音乐 形而上学
  • 简介:作为一个出色的演奏者,掌握“内在听觉”是一个必须具备的先决条件;也是我们能否成功地演奏好一部音乐作品的重要保证,并且是区别演奏者技能高低的一个方面。这个问题已经越来越广泛地引起了音乐工作者的注意和重视。所渭“内在听觉”,就是演奏者在演奏一部音乐作品之前的内心把握,是一种潜意识的听觉准备。通俗地讲,就是演奏者在演奏前对演奏效果的预感。器乐演奏是直接在听众面前完成的生动创作行为,它能表达演奏者最细微的一瞬间产生的感情、情绪和感受,而这种感情、情绪和感受的表达正是以“内在听觉”为先导的。因此,掌握“内在听觉”是器乐演奏者的先期创作过程。那么,“内在听觉”包括哪些内容呢?我认为单就演奏方面来说,它应包括对音色、音质的要求,对音准、音高的把握,对节奏、力度的准确性

  • 标签: 器乐演奏 演奏方面 音乐工作者 演奏效果 音乐作品 创作行为
  • 简介:鲨鱼是海洋中的猎手,它们的嗅觉非常灵敏,口中有成排的利齿,只要前排的牙齿因捕食脱落,后方的牙齿便会补上。它们一生要更换上万颗牙齿呢!

  • 标签: 嗅觉 鲨鱼 听觉 牙齿
  • 简介:听觉功能评估标准及方法》一书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定价49.8元。以听觉发展的四个阶段(听觉察知、听觉分辨、听觉识别、听觉理解)理论为基础,系统构建了一套听觉功能评估体系。本书除适用于听力障碍的听觉功能评估,还适用于其他各种言语障碍(如构音障碍、口吃、嗓音障碍等)、语言障碍(如失语症、儿童语言发育迟缓等)、学习障碍等相关评估,从而为听觉言语、语言、学习障碍患者矫治方案的制订提供依据。本书作为言语听觉科学系列教材之一,填补了我国这一领域的空白,获得2004年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2005年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2006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及美国西雅图言语听觉基金会资助,既可作为言语病理和听力学临床实践的指导手册,也可作为相关领域研究人员的参考用书。

  • 标签: 听觉功能 评估标准 语言发育迟缓 功能评估 语言障碍 学习障碍
  • 简介: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注意培养自己的孩子从小学音乐,孩子们学乐器成为一种热潮。这是一件很好的事,说明更多人已注意到音乐在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和智力、情感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的确,在可能的情况下,音乐应当从小学起这是因为音乐是一门较为特殊的感觉艺术,音乐能力的培养会受到年龄的制约。

  • 标签: 培养 情感发展 小学音乐 音乐能力 孩子 健康成长
  • 简介:【摘要】视听转换是当前国家电视剧导演和创作团队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核心工作,但现阶段我国没有太多相关的技术资料可供参考。初学影视导演的人往往开始对影视课程听力效果设计的学习方法感到困惑。

  • 标签: 影视导演 听觉创作 构思技巧
  • 作者: 刘一迪 郑琪 王心雨 赵雅雯 倪广健 倪鑫 刘海红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10-24
  • 出处:《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21年第09期
  • 机构: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儿童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疾病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100045,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天津 300072,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大数据中心 100045,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天津 300072 天津大学医学工程与转化医学研究院,天津 300072,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北京市儿科研究所,儿童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疾病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100045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人工耳蜗(cochlear implant,CI)植入儿童在纯音、音节、声调任务诱发下皮层听觉诱发电位(cortical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CAEP)波形特征值的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方法2018年8月至2019年5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进行CI手术及随访调试的46例患儿参与研究,其中男17例、女29例,年龄19~103月龄。随机数字表法将受试者分为三组(纯音组17例、音节组13例、声调组16例),分别以纯音(1 000、2 000 Hz)、音节(/ba/、/pa/)和声调(/ba1/、/ba4/)作为刺激声进行声场下CAEP测试。分析不同听觉任务难度下CAEP的P1和失匹配负波(mismatch negative,MMN)的引出率、潜伏期及波幅,并探索CI儿童听觉任务难度、受试者CI使用时长、重至极重度听力损失时长、CI植入术前助听器佩戴史、术前残余听力与P1和MMN潜伏期及波幅的相关性。数据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纯音、音节、声调组P1引出率分别为100%(17/17)、100%(13/13)和75.0%(12/16),引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8.214,P=0.016),其中纯音组与声调组引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4.836,P=0.028),纯音组与音节组、音节组与声调组P1引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纯音、音节、声调组MMN引出率分别为94.1%(16/17)、84.6%(11/13)和62.5%(10/16),引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²=0.066,P=0.066)。不同听觉任务难度的三组间P1及MMN的潜伏期与波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P1潜伏期与听觉任务难度、术前残余听力正相关,与CI使用时长、CI植入前助听器佩戴史负相关。MMN潜伏期与听觉任务难度正相关,与CI使用时长负相关。结论纯音听觉任务下CAEP的P1引出率高于声调听觉任务。听觉任务难度、CI使用时长、CI植入前助听器佩戴史、术前残余听力对P1潜伏期有显著影响;听觉任务难度、CI使用时长对MMN潜伏期有显著影响。

  • 标签: 皮层听觉诱发电位 耳蜗植入术 儿童
  • 简介:目的分析并讨论听障儿童听觉意识与康复效果的相关性。方法使用有意义听觉整合量表(theinfant-toddlermeaningfulauditoryintegrationscale,IT—MAIS)对112名听障儿童的术前听觉意识分别统计信心、警觉、意义和总分,于术后6个月、12个月分别进行听觉能力测试,对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信心得分与术后6个月听觉能力水平相关不显著(P〉0.05),与术后12个月的听觉能力水平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警觉、意义得分和总分与不同阶段的听觉能力水平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听障儿童对声音接纳性的信心度与术后半年听觉康复水平关系低,但对术后1年的康复效果有影响;听障儿童对声音的警觉性和意义性与术后不同阶段的听觉康复水平均存在很大关联,总体主动性亦然;在康复训练过程中对声音语音进行条件化、情境化设计,将有效促进听障儿童听觉意识警觉性和意义性的建立和巩固。

  • 标签: 婴幼儿听觉整合问卷 听障儿童 听觉意识
  • 简介:言语行为理论可以移植到言语反语的研究中。运用该理论品读文学作品中言语反语这一语言手段,能较深入地感知言语行为语用意图和言语反语实质及形成机理。从言语行为的宏观和微观层面分析MargaretMitchell代表作《飘》,可知言语反语是间接言语行为的一个独特组成部分;违抗合适条件是履行言语反语行为的基础和前提;领会言语反语的言外表达效力是理解作品灵魂和反语机理的根本。

  • 标签: 文学语用学 言语反语 言语行为理论 《飘》
  • 简介:摘要:评价言语行为构式在其所实施的言语行为中其评价功能离不开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的作用。评价言语行为构式在交际中遵守合作原则才能使得交际沿着预期的方向发展,最终实现交际目的。其在表达中多数是符合礼貌原则的,但是根据某些表达的需要还会故意违反礼貌原则以期达到某些预期的交际效果,比如贬损、否定评价等等。

  • 标签: 评价言语行为构式 交际原则 合作 礼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