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8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调查分析安徽省宣城市人民医院中药注射溶媒的使用情况,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方法抽取711份使用中药注射的出院病历,记录相关用药信息,分析中药注射溶媒使用的合理性。结果中药注射溶媒使用不合理的229例,占30.01%。其中溶媒种类选择不合理的有121例,占总例数的15.86%;溶媒用量不合理的108例,占总例数的14.15%,溶媒用量不合理主要表现为溶媒量偏小。结论目前安徽省宣城市人民医院中药注射的溶媒使用存在不合理现象,医院应加强宣教和监管,要求医师按照说明书及相关规范正确使用溶媒,以减少不良反应发生,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 标签: 中药注射剂 溶媒 调查分析
  • 简介:摘要总结脱水甘露醇应用时机及临床适用症,收集脱水甘露醇患者使用情况,总结甘露醇使用原则及并发症。经过总结临床使用经验认为对于甘露醇的使用应严格掌握适应症,否则会出现甘露醇使用并发症,危及患者生命。因此不应盲目使用甘露醇,要严格掌握甘露醇使用指征,严防甘露醇使用并发症发生。

  • 标签: 脱水剂 甘露醇 应用体会
  • 简介:造影肾病(CIN)是在血管内注射碘造影后引起的最主要并发症之一,它可增加患者住院率和死亡率,现已经成为当下医院内获得性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第三大原因,但其根本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炎症、氧化应激反应等有关。本文就CIN发生机制及他汀类药物对CIN的预防作用作一综述。

  • 标签: 造影剂 肾病 他汀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酸蚀黏接黏接正畸托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到2016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错颌患者共64例,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予以3M正畸釉质黏接治疗,观察组予以自酸蚀粘接剂治疗,对比疗效。结果观察组采用自酸蚀黏接于黏接时其使用量、光固化时间及脱落率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自酸蚀黏接于正畸托槽黏接时使用量较少,光固化时间短,黏结强度足够,脱落率低,黏结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 标签: 自酸蚀黏接剂 正畸托槽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锌联合叶酸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门诊部2014年03月~2015年04月收治的60例小儿腹泻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2组,每组患者30例,对照组常规补液止泻治疗,观察组锌联合叶酸治疗。检测患者的细胞免疫指标(CD3+、CD4+、CD4/CD8),观察2组患者止泻时间及不良反应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免疫指标CD3+(74.21±5.86)%、CD4+(45.34±5.43)%、CD4/CD8(1.84±0.23)%均高于对照组,止泻时间(2.14±0.61)天,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止泻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结论锌联合叶酸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价值较高。

  • 标签: 锌剂 叶酸 小儿腹泻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注射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上报的中药注射不良反应病历资料12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中药注射不良反应发生与药物本身性质、质量等客观因素和使用过程中不合理用药等主观因素有关;不良反应具有多发性、普遍性、临床表现多样性等特点,发生时间较早,复方制剂的不良反应多于单方制剂。结论中药注射在临床使用上具有一定的重要性,要加强中药注射不良反应监测,保证用药安全性,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 标签: 中药注射剂 不良反应 原因
  • 简介:通过检索近年来文献,并结合相关法规要求和药品说明书现状,对中药注射药物相互作用的相关报道和临床应用现状进行综述,以了解中药注射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现状,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及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结果发现中药注射药品说明书中关于药物相互作用的内容几近空白;研究报道显示,有些中药注射与其他药物联用时可发生药物相互作用,可能使药效增强或减弱,其作用机制包括CYP450酶介导、影响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影响药物在肾脏的重吸收等,以及影响药效学。中药注射药品说明书中关于药物相互作用的内容亟需完善;中药注射与其他药物联用时可产生药动学和药效学药物相互作用,但相关领域的研究尚很欠缺,需进一步广泛深入开展;临床用药时应关注中药注射的药物相互作用问题,保障中药注射的安全合理使用。

  • 标签: 中药注射剂 药物相互作用 研究进展
  • 简介:目的建立新型载药容器组件材料中添加(抗氧剂及金属元素)的含量测定方法,并通过提取试验对可提取物进行考察。方法采用欧洲药典项下色谱条件,以甲苯为提取溶剂,利用HPLC法对载药容器的抗氧剂含量进行测定;采用高压蒸汽灭菌器进行提取,利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载药容器中的金属元素进行提取量测定,并对2种测量方法进行初步方法学验证。结果氟塑料药液桶和丁基橡胶瓶塞各3批样品均检出锌,3批丁基橡胶瓶塞均检出抗氧剂1076和某未知添加;确定该3种物质作为潜在浸出物进行迁移试验考察。结论本文建立的新型注射器载药容器中添加的检测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该容器中添加的提取量检测和质量控制。

  • 标签: 载药容器 抗氧剂 金属元素 添加剂
  • 简介:摘要随着科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存空间不断压缩,人类的生存环境也受到较大的威胁,肿瘤发病率也不断提高,对于肿瘤的治疗,一直临床研究的重点内容。目前在在肿瘤的治疗过程中放化疗已经成为主要的治疗方法,这种方法能够有效遏制肿瘤的发展进程,但是在治疗的过程中也可能会对一些正常组织细胞产生很大的杀伤力,降低人体免疫系统功能,不利于或者预后效果的提高1。近几年,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临床上开始利用超声微泡造影结合HIFU进行肿瘤治疗的研究,能够辅助药物分子进入基因组织,提高药效。

  • 标签: HIFU 超声微泡造影剂 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流速碘对比在CT增强检查中的应用。方法搜集我院2014年9月至2016年3月接受碘对比CT增强检查的病例,按碘对比的不同流速抽取病例分成4.5mL/s组和3mL/s组,对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4.5mL/s组发生轻度不良反应8例,3mL/s组发生轻度不良反应5例,均无中度、重度不良反应。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CT增强检查过程中,非离子型对比是一种安全、稳定、可靠的碘对比,然而碘对比的特性,以及注射速率的不同,会有一定的不良反应发生。在临床工作中,一定要掌握检查的注意事项,做好检查流程的每一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不同流速碘 CT增强检查 对比剂
  • 简介:目的测试4种滞留喷洒对室内蝇和美洲大蠊的杀灭效果。方法依据农药登记用卫生杀虫药效试验及评价第1部分喷射(GB/T13917.1-2009),对4.5%高效氯氰菊酯、5%高效氯氰菊酯、10%顺式氯氰菊酯和20%残杀威进行室内滞留喷洒灭蝇和灭蟑药效检测。结果4种滞留喷洒药剂中4.5%高效氯氢菊酯、5%高效氯氢菊酯和10%顺式氯氰菊酯对蝇和美洲大蠊的致死效果较好,在规定的试验天数内死亡率均能达到95%及以上,可持续天数较长,20%残杀威对蝇和美洲大蠊的致死效果稍差,可持续天数较短。结论4种滞留喷洒药剂对蝇和美洲大蠊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 标签: 滞留喷洒剂 家蝇 美洲大蠊 死亡率
  • 简介:摘要根据我院2015年应用碘对比进行CT检查的7511例患者进行统计,分析发生碘对比不良反应的7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发生碘对比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及临床表现,总结CT增强扫描碘对比不良反应的预防方法及急救护理措施。

  • 标签: CT碘对比剂 不良反应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本院板蓝根等九种常用中药注射不良表现,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近三年间常用九种中药注射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论药物成分复杂、药材质量、工艺、配伍等都是影响中药注射安全性的重要因素。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癌症晚期疼痛应用多瑞吉贴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晚期癌症患者82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1例),分别采用美施康定和多瑞吉贴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持续镇痛时间分别为72.15h和11.58h,观察组患者的持续镇痛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的镇痛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癌症晚期疼痛应用多瑞吉贴治疗,效果满意,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是理想的晚期癌症镇痛药物。

  • 标签: 癌症 多瑞吉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