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植入循环心电记录仪是一种高诊断率且寿命长的皮下无电极心律监测仪,具有监测和记录两种基本功能,可提供连续14个月以上的监测。2005年2月5日,本院心内科收住1例“晕厥待查”患者,于2月7日给患者安装植入循环心电记录仪,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 标签: 心律失常 植入式循环心电记录仪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植入静脉输液港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其临床护理措施,为以后的医疗实践活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5年6月至2016年2月期间选取我院收治的行植入静脉输液港治疗的42例肿瘤化疗患者,收集其所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并发症情况,同时给予患者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并分析、研究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情况。结果经静脉输液港植入后,该组42例患者中5例出现并发症,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1.9%。同时,经临床护理干预后,42例肿瘤患者均顺利出院,且患者护理满意度高达97.6%。结论肿瘤患者采用植入静脉输液港治疗,操作方便,安全性较高,但治疗后少数患者易发生并发症,限制疗效,影响患者预后。所以临床在对肿瘤患者进行对症治疗的同时还需重视并加强其病房护理工作,以增强其治疗效果,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 标签: 肿瘤 植入式 静脉输液港 应用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强化护理干预对植入静脉输液港致静脉血栓影响进行分析,希望可以为植入静脉输液港中静脉血栓预防控制研究提供一点帮助。方法:研究时段为2021年10月到2022年10月,研究对象为院内行植入静脉输液港患者,共计70例,利用随机分配法划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强化护理干预模式开展两组护理工作,对两组护理效果数据信息进行统计与比较。结果:将两组接受不同护理后相关数据信息输入到统计学系统中处理得出结果P值<0.05,差异显著,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静脉血栓率、导管阻塞率、输液港相关性感染率等更低,观察组视觉模拟疼痛程度评分更低,观察组满意度更高。结论:强化护理干预可对植入静脉输液港致静脉血栓预防产生积极影响,将静脉血栓等各项并发症发生风险进行有效控制,同时还能减轻患者生理痛苦,将患者对护理满意水平提升到新高度。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恶性肿瘤患者化疗中应用的植入静脉输液港的常见问题及医学认识。19恶性肿瘤在植入静脉输液港使用药物观察疫情的临床效果。19例患者成功穿刺率100%,并发感染2例,10.5%。1例堵塞5.3%,应用溶栓尿激酶;没有其他严重的并发症。结论植入静脉输液港为患者提供静脉持续接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简化日常维护,方便应用,医疗费用降低,医务人员工作量降低。

  • 标签: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 肿瘤 化疗 护理
  • 简介:摘要:完全植入静脉输液港是一种静脉输液装置,应用的过程中相比传统的静脉输液装置,可以在人体内长期留存,对于减轻患者反复穿刺血管的痛苦具有极大的优势,近年来这种完全植入静脉输液港装置已经在医疗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这种完全植入静脉输液港装置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并且需要医护人员进行维护。基于此,本文对完全植入静脉输液港的评估与维护进行了研究和阐述,期望可以为提升静脉治疗效果提供参考。

  • 标签: 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 评估 维护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和分析在妇科肿瘤患者中应用植入术静脉输液港的护理。方法:本次实验区间为2021年11月至2022年12月,实验对象为该期间收治的50例妇科肿瘤患者,将这5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实施植入术静脉输液港,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之后对两组患者基本状况进行对比。结果:综合实验结果可以表明,观察组患者心理状况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妇科肿瘤患者使用植入术静脉输液港治疗的同时为其进行综合护理,不但能够降低多种并发症发生,也能从患者心理状况改善中提升其满意度。

  • 标签: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 妇科肿瘤 护理方式 应用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出院护理指导在肿瘤患者植入静脉输液港的运用效果。方法筛选我院100例使用植入静脉输液港的肿瘤患者,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将其分为常规组(50例)与观察组(50例),常规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强化出院护理指导,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均未见皮下气肿、血肿及气胸等并发症,而导管堵塞、感染并发症中,常规组发生率是14.0%,观察组是6.0%,观察组低于常规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的护理满意度是86.0%,观察组是98.0%,观察组高于常规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出院护理指导在肿瘤患者植入静脉输液港的运用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导管堵塞、感染等并发症,显著提升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出院护理指导模式 肿瘤患者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 运用
  • 简介:摘要对于合并多种晕厥危险因素、出现过晕厥事件,且植入植入心脏转复除颤器(ICD)二级预防的患者,再发晕厥时的诊疗和鉴别诊断颇具挑战性。本文报道因既往反复室性心动过速合并长QT综合征植入ICD的患者再发晕厥,最终溯因为肺血栓栓塞症的1例病例,并复习相关文献,以探讨合并多种晕厥危险因素时的优化晕厥诊疗模式。

  • 标签: 晕厥 肺栓塞 除颤器,植入型 QT延长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同期儿童完全植入静脉输液港(totally implantable venous access port,TIVAP)日间手术和住院手术情况,探讨开展儿童TIVAP植入日间手术的可行性。方法收集2015年4月至2020年4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肿瘤外科接受TIVAP植入术的516例患儿的相关资料。其中,男311例,女205例;将321例接受日间手术的患儿作为日间手术组;将195例接受住院手术的患儿作为住院手术组。通过电子病历(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EMR)和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收集两组患儿的病史资料和手术情况,通过互联网医院、微信或者电话定期随访患儿TIVAP使用情况和主要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儿住院天数、总费用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13例日间手术组和8例住院手术组患儿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失败改为颈内静脉入路,两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所有TIVAP植入术成功。日间手术组住院时间为(1.00±0)d,住院手术组为(5.40 ± 1.69)d,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日间手术组总费用为(13 125±568)元,住院手术组为(16 125±1 035)元,均除外其他疾病的治疗费用,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主要并发症包括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导管堵塞、港体周围皮肤感染和非计划取港,并发症的发生率在两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儿童TIVAP植入日间手术是高质量、低成本的治疗模式,具有推广使用价值。

  • 标签: 儿童 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 锁骨下静脉 日间手术 夹闭综合征
  • 简介:总结11例植入可调压分流管治疗外伤性脑积水的护理。认为重点是术前做好充分准备,术后做好分流管护理,加强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从而有利于脑功能的恢复,降低病死率及病残率,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脑积水 脑室-腹腔分流术 可调压式分流管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与探究优质护理在肿瘤化疗患者植入静脉输液港(IVAP)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肿瘤且行化疗的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IVAP;在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下,将纳入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分别给予上述两组患者临床常规护理与优质护理,对比观察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以及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护理后比较,研究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10.0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27.50%);而护理满意度观察,研究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90.00%)则明显高于对照组(70.00%)(P<0.05)。结论在肿瘤化疗患者植入静脉输液港中,对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能够有效减少患者应用IVAP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患者护理满意度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优势。

  • 标签: 细节护理 腹部手术 全麻 苏醒期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预防长期化疗所致外周静脉的损伤,减少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方法在放射科导管室于局麻下行右侧颈内静脉穿刺,将导管经右侧颈内静脉送入上腔静脉,再隧道与皮袋内的注射袋相连,然后将整个装置植入右前胸皮下。结果共埋植静脉输液港15例,均在留置中,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植入静脉输液港可终生留置,不使用抗凝剂封管,护理方便,提高了肿瘤患者的生存治疗。

  • 标签: 输液港 肿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植入输液港与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在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1月—2017年12月我科30例植入输液港的恶性肿瘤患者为实验组;另选2017年5月—2017年12月我科行PICC置管的96例恶性肿瘤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导管留置情况、相关并发症发生以及其生活质量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导管留置时间(278.43±26.65)d,较对照组的(90.31±12.80)d要短(P<0.05);置管后实验组发生静脉血栓、皮肤瘙痒等并发症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患者置管后的舒适度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KPS)评分(74.07±6.51),显著高于对照组(68.69±8.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PICC相比,植入输液港应用于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中效果更好,具有留置时间长、并发症少、舒适度较好等优点,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病患的生活质量,成为恶性肿瘤患者化疗输液的理想通路。

  • 标签: 恶性肿瘤 PICC 植入式输液港 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植入静脉输液港(VPA)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和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60例肿瘤患者,全部患者均应用植入静脉输液港进行输液,回顾性分析全部患者应用VPA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全部患者均一次性成功植入输液港;植入后发生6例并发症,其中2例导管阻塞,2例局部红肿,1例皮下血肿、1例切口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结论在肿瘤患者输液时,应用植入静脉输液港建立静脉通道,具有安全方便、并发症少、疼痛轻等优势,并降低护理人员工作量,提高护理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肿瘤 植入式 静脉输液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研究的目的旨在分析在小儿肿瘤患者中,应用植入静脉输液港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7-2018年在我院实施静脉输液港护理的小儿肿瘤患者,本次研究共选择了40例作为研究对象。结果在选择的40例患者中,出现注射座囊皮肤破损被迫取出的患儿是2例,出现滴注液体不畅回抽无回血患儿要求取出的是2例,剩余36例继续使用。结论对肿瘤患儿实施植入静脉输液港护理措施,能够建立良好的静脉通路,使反复穿刺的情况大幅度降低,尽可能减少了对患儿静脉的损伤,不会影响到日常的活动,便于开展药物治疗,提高了患儿的生活质量。

  • 标签: 静脉输液港 患儿 肿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研究的目的旨在分析在小儿肿瘤患者中,应用植入静脉输液港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 2017-2018年在我院实施静脉输液港护理的小儿肿瘤患者,本次研究共选择了 40例作为研究对象。结果:在选择的 40例患者中,出现注射座囊皮肤破损被迫取出的患儿是 2例,出现滴注液体不畅回抽无回血患儿要求取出的是 2例,剩余 36例继续使用。结论:对肿瘤患儿实施植入静脉输液港护理措施,能够建立良好的静脉通路,使反复穿刺的情况大幅度降低,尽可能减少了对患儿静脉的损伤,不会影响到日常的活动,便于开展药物治疗,提高了患儿的生活质量。

  • 标签: 静脉输液港 患儿 肿瘤 护理
  • 简介:

  • 标签: